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32478发布日期:2021-06-11 21:48阅读:93来源:国知局
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池组。



背景技术:

通常,与不可充电的一次电池不同,二次电池是可充放电电池。二次电池用作移动装置、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自行车、不间断电源等的能量源,并且可以根据应用二次电池的外部装置的类型以单个单体的形式使用,或者以通过将多个单体连接成单个单元的模块的形式使用。

诸如移动电话的小型移动装置可以利用单个单体的输出和容量操作一段时间。然而,在具有高功耗的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的长期驾驶或高电力驱动的情况下,由于电池输出和容量,包括多个单体的模块类型是优选的。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可以根据内置单体的数量而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在该电池组中,可以在诸如电池单体的火灾或爆炸的紧急情况下对电池单体进行隔热和保护,可以抑制从电池单体喷发的火焰的传播,并且可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例如由于由露水冷凝产生的湿气或水分而导致的电短路。

另外的方面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地阐述,部分地通过该描述将是明显的,或者可以通过实践给出的公开的实施例而获知。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一种电池组包括:电池单体,布置成多行,一行中的电池单体布置成彼此间隔开,且分离间隙位于一行中的电池单体之间;以及陶瓷片,延伸并围绕至少任一行电池单体,陶瓷片包括围绕电池单体的非粘合部和延伸穿过非粘合部中的相邻非粘合部之间的分离间隙的粘合部。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非粘合部可以完全围绕电池单体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非粘合部可以具有沿电池单体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的弧形剖面。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非粘合部可以与电池单体中的每个的整个外圆周表面表面接触。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粘合部可以在布置电池单体的行方向上延伸穿过分离间隙。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粘合部可以具有沿布置电池单体的行方向的线形剖面。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陶瓷片可以包括第一片和第二片,第一片和第二片结合成彼此面对,且所述至少任一行电池单体位于第一片与第二片之间。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非粘合部可以包括第一片的非粘合部和第二片的非粘合部,第一片的非粘合部和第二片的非粘合部分别在相对侧处围绕电池单体中的每个电池单体的外圆周表面的一半,并且粘合部可以包括结合成彼此面对的第一片的粘合部和第二片的粘合部。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第一片和第二片可以在布置电池单体的行方向上延伸,并且非粘合部和粘合部交替地布置并彼此连接。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第一片的粘合部和第二片的粘合部可以结合成彼此面对,且粘合构件位于第一片的粘合部与第二片的粘合部之间。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粘合构件可包括双面胶带。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第一片的粘合部和第二片的粘合部彼此表面接触,而不彼此交叉。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陶瓷片可以包括云母。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陶瓷片可以具有比电池单体中的每个的高度小的高度,并且电池单体中的每个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可以通过陶瓷片暴露。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电池组还可以包括单体保持器,由陶瓷片围绕的多行电池单体布置在单体保持器中,并且电池单体中的每个的通过陶瓷片暴露的上端部和下端部被单体保持器围绕。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单体保持器可以包括:上保持器,电池单体中的每个的上端部布置在上保持器中;以及下保持器,电池单体中的每个的下端部布置在下保持器中,并且上保持器和下保持器可以布置成彼此面对,且所述多行电池单体位于上保持器与下保持器之间。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上保持器和下保持器可以包括分别围绕电池单体中的每个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组装肋。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电池组还可以包括单体保持器,由陶瓷片围绕的多行电池单体布置在单体保持器中,并且插入到单体保持器中的第一组装部可以限定在陶瓷片的相对端部处,以在布置电池单体的行方向上延伸。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第一组装部可以包括第一片的第一组装部和第二片的第一组装部,第一片的第一组装部和第二片的第一组装部结合成彼此面对,且所述至少任一行电池单体位于第一片的第一组装部与第二片的第一组装部之间,并且第一片的第一组装部和第二片的第一组装部可以结合成彼此面对,且粘合构件位于第一片的第一组装部与第二片的第一组装部之间。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单体保持器可以包括第二组装部,第二组装部限定在电池单体中的每个的高度方向上延伸的槽,以在行方向上容纳在相对端部处的第一组装部。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第二组装部可以包括上保持器的第二组装部和下保持器的第二组装部,上保持器的第二组装部和下保持器的第二组装部布置成彼此面对,且所述多行电池单体位于上保持器的第二组装部与下保持器的第二组装部之间。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上保持器的第二组装部和下保持器的第二组装部可以在电池单体中的每个的高度方向上在彼此间隔开的位置处将第一组装部容纳在一起。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单体保持器还可以包括第三组装部,第三组装部在第二组装部之间容纳陶瓷片的粘合部,第二组装部在单体保持器的彼此面对的侧壁上形成为一对。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第三组装部可以在彼此相邻的组装肋之间在布置电池单体的行方向上布置成一对,电池单体中的每个的上端部或下端部布置在彼此相邻的组装肋中。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与所述至少任一行电池单体相邻的另外两行电池单体可以在延伸并围绕所述至少任一行电池单体的陶瓷片中的粘合部的位置处布置成彼此面对,且粘合部位于所述另外两行电池单体之间。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一种电池组包括:电池单体,布置成多行,一行中的电池单体布置成彼此间隔开,且分离间隙位于一行中的电池单体之间;以及陶瓷片,沿着所述多行中的至少任何一行延伸,陶瓷片以z字形形状延伸穿过分离间隙,以在相对侧处至少部分地围绕电池单体中的相邻电池单体的外圆周表面。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电池单体的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在布置电池单体的行方向上布置成彼此相邻,且分离间隙位于第一电池单体与第二电池单体之间,并且陶瓷片可以围绕第一电池单体的外圆周表面的一侧,弯曲通过第一电池单体与第二电池单体之间的分离间隙,并且围绕第二电池单体的外圆周表面的相对侧。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一些示例实施例的描述,公开的实施例的以上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

图2和图3分别是在图1中示出的延伸并围绕一行中的电池单体的陶瓷片的透视图和平面图;

图4是图2和图3中示出的一行中的电池单体和陶瓷片的组装状态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图1中示出的陶瓷片的布置的平面图;

图6是图1中示出的电池单体的透视图;

图7和图8是图1中示出的上保持器和下保持器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9是根据另一方面的在电池组中延伸并围绕的电池单体的陶瓷片的平面图;以及

图10是图9中示出的陶瓷片的结构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更详细地参照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指同样的元件。就这一点而言,本实施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描述。因此,下面仅通过参照图来描述实施例,以解释本公开的方面。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在一列元件之后时修饰整列元件,而不修饰该列中的个别元件。

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种/者)”和“该(所述)”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

将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或组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或组件。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夸大附图中的组件的尺寸。换句话说,由于为了便于描述而可以任意地示出附图中的组件的尺寸和厚度,因此下面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将理解的是,当层、区域或组件被称为“连接到”另一层、区域或组件时,该层、区域或组件可以直接地连接到所述另一层、区域或组件,或者可以间接地连接到所述另一层、区域或组件,或者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层、区域或组件置于它们之间。例如,将理解的是,当层、区域或组件被称为“电连接到”另一层、区域或组件时,该层、区域或组件可以直接地电连接到所述另一层、区域或组件,或者可以间接地电连接到所述另一层、区域或组件,或者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层、区域或组件置于它们之间。

为了易于描述,这里可以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下”、“在……上方”、“上”等的空间相对术语,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将理解的是,除了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随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以包含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装置可以被另外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相应地解释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这里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发明构思的示例实施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的意思。还将理解的是,术语(诸如在通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的上下文中它们的意思一致的意思,而将不以理想理想化的或者过于形式化的含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如此定义。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的电池组。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图2和图3分别是在图1中示出的延伸并围绕一行中的电池单体的陶瓷片的透视图和平面图;图4是图2和图3中示出的一行中的电池单体和陶瓷片的组装状态的分解透视图;图5是图1中示出的陶瓷片的布置的平面图;图6是图1中示出的电池单体的透视图;并且图7和图8是图1中示出的上保持器和下保持器的结构的平面图。

参照图1至图3,根据实施例的电池组可以包括多个电池单体10和陶瓷片20,多个电池单体10布置成行并彼此间隔开分离间隙g,电池单体10设置成多行,陶瓷片20延伸并围绕至少任一行电池单体10,陶瓷片20包括围绕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非粘合部25和延伸穿过相邻的非粘合部25之间的分离间隙g的粘合部21。

参照图6,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在高度方向上的上端部10a和下端部10b,并且在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为圆柱形电池单体,该圆柱形电池单体包括在上端部10a与下端部10b之间的具有圆柱形形状的外圆周表面10c。在实施例中,具有相反极性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可以分别形成在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上端部10a和下端部10b处。例如,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可以分别指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正极和负极。在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2可以沿着外圆周表面10c从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下端部10b延伸到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上端部10a的边缘。换句话说,在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可以在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上端部10a处形成在彼此分离的位置处。例如,第一电极11可以形成在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上端部10a的中心位置处,并且第二电极12可以形成在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上端部10a的边缘位置处。在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形成在一起的上端部10a进行彼此不同的电池单体10之间的电连接,并且可以通过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下端部10b执行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冷却。

参照图2至图4,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可以被陶瓷片20围绕。在实施例中,陶瓷片20可以通过围绕(例如,完全围绕)一行电池单体10的外圆周表面10c而在行方向z1上延伸。行方向z1可以指布置一行电池单体10的方向,并且与陶瓷片20的长度方向对应。

在实施例中,围绕(例如,完全围绕)电池单体10的外圆周表面10c的陶瓷片20可以意味着陶瓷片20沿着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无缝地围绕电池单体10的外圆周表面10c。例如,陶瓷片20可以在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圆周方向上无缝地设置在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周围。在实施例中,陶瓷片20可以与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接触。例如,陶瓷片20可以在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圆周方向上与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整个外圆周表面10c表面接触,并且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和陶瓷片20可以彼此无缝地表面接触。

如此,陶瓷片20可以在围绕(例如,完全围绕)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的同时与每个电池单体10的外圆周表面10c表面接触。由于陶瓷片20与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表面接触并且在它们之间没有空间,因此可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火焰通过陶瓷片20与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之间的空的空间传播。例如,如果在陶瓷片20与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之间形成空的空间,则在诸如电池单体10的火灾或爆炸的紧急情况下,在电池单体10的高度方向上形成的空的空间会用作从电池单体10喷发的火焰的通道并且促进火焰的传播。此外,在实施例中,由于陶瓷片20与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表面接触,从而围绕(例如,完全围绕)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因此可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例如由于由露水冷凝产生的湿气或水分导致的电短路。例如,由于陶瓷片20围绕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由露水冷凝产生的湿气或水分直接接触电池单体10,所以可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电池单体10的具有相反极性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电短路,或者可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彼此相邻的电池单体10电短路。

在实施例中,陶瓷片20可以包括第一片20a和第二片20b,第一片20a和第二片20b结合成在与行方向z1交叉的方向z2上彼此面对,且在行方向z1上布置的电池单体10在第一片20a与第二片20b之间。在这种状态下,陶瓷片20的非粘合部25可以包括结合成彼此面对的第一片20a的非粘合部25和第二片20b的非粘合部25,且一行电池单体10位于它们之间,并且陶瓷片20的粘合部21可以包括第一片20a的粘合部21和第二片20b的粘合部21。

换句话说,第一片20a和第二片20b均可以包括围绕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非粘合部25和延伸穿过相邻的非粘合部25之间的分离间隙g的粘合部21。由于交替设置的非粘合部25和粘合部21彼此连接,因此可以实现在行方向z1上延伸的第一片20a和第二片20b。

非粘合部25可以与第一片20a和第二片20b之中的围绕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的部分对应,并且可以在围绕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的同时使电池单体10与周围环境绝缘并保护电池单体10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电池单体10可以被绝缘或保护,以不直接地受到从电池单体10中的相邻的一个喷出的火焰的影响。在实施例中,在围绕(例如,完全围绕)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的同时,非粘合部25可以与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表面接触。由于非粘合部25通过围绕(例如,完全围绕)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而与每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表面接触,因此可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火焰通过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与非粘合部25之间的空的空间传播,或者可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例如由于露水冷凝而产生的湿气或水分通过空的空间被引入到电池单体10。在实施例中,非粘合部25可以形成为圆形以围绕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并且可以具有沿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的弧形剖面。例如,非粘合部25可以与第一片20a和第二片20b的弯曲部对应,该弯曲部对应于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对应。在实施例中,第一片20a和第二片20b的非粘合部25均可以在相应的相对侧处围绕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的一半。例如,第一片20a的非粘合部25可以围绕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整个外圆周表面10c的一半,并且第二片20b的非粘合部25可以围绕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整个外圆周表面10c的另一半。

粘合部21可以设置在彼此相邻的非粘合部25之间。例如,粘合部21可以延伸穿过形成在彼此相邻的电池单体10之间的分离间隙g,并且通过在围绕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相邻的非粘合部25之间延伸穿过相邻的电池单体10之间的分离间隙g来将彼此相邻的非粘合部25连接,从而形成在行方向z1上延伸的陶瓷片20。

粘合部21是用于将设置成彼此面对且使一行电池单体10位于其间的第一片20a和第二片20b结合的部分,并且第一片20a的粘合部21和第二片20b的粘合部21可以通过设置成彼此面对而彼此结合。例如,粘合构件30(见图4)可以设置在第一片20a的粘合部21与第二片20b的粘合部21之间。在实施例中,粘合构件30可以包括双面胶带。在实施例中,第一片20a的粘合部21和第二片20b的粘合部21彼此表面接触而不彼此交叉,且粘合构件30位于其间。与以上不同,当第一片20a的粘合部21和第二片20b的粘合部21通过彼此交叉而在分离间隙g中彼此结合时,连接到粘合部21的非粘合部25不会紧密地接触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并且会从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松开。因此,由于在非粘合部25与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之间会形成空的空间,因此通过空的空间会发生火焰传播或者由于露水冷凝导致的湿气或水分的侵入。在实施例中,由于结合成彼此面对且使一行电池单体10位于其间的第一片20a和第二片20b的粘合部21彼此表面接触且粘合构件30位于其间,因此连接到粘合部21的非粘合部25可以紧密地接触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而不会从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解开。

粘合部21均可以延伸穿过彼此相邻的电池单体10之间的分离间隙g。更详细地,粘合部21均可以在电池单体10的行方向z1上延伸穿过分离间隙g。换句话说,粘合部21可以具有沿着与电池单体10的行方向z1对应的方向的线形剖面。例如,粘合部21可以与第一片20a和第二片20b的非弯曲部或平坦表面部对应。

陶瓷片20可以由具有热绝缘和绝缘特性的材料形成,以通过围绕在行方向z1上布置的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来减少热失控并防止或基本上防止彼此相邻的电池单体10之间的电干扰。陶瓷片20可以由表现出优异的隔热和绝缘特性的陶瓷材料形成。在实施例中,陶瓷片20可以包括云母。

在实施例中,陶瓷片20可以形成为具有比电池单体10的高度h1小的高度h2(h2<h1)。贯穿本说明书,高度方向可以指电池单体10的高度方向,并且电池单体10的高度方向可以与平行于陶瓷片20的高度方向的方向对应。

在实施例中,陶瓷片20可以具有沿着行方向z1为恒定的高度h2。例如,围绕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非粘合部25的高度和延伸穿过电池单体10之间的分离间隙g的粘合部21的高度可以彼此相等。如下所述,第一组装部24可以形成在陶瓷片20的两端的位置处,并且第一组装部24的高度可以等于非粘合部25和粘合部21的高度。换句话说,陶瓷片20可以具有沿着长度方向大致均匀的高度h2。

在实施例中,陶瓷片20的高度h2比电池单体10的高度h1小,并且电池单体10的在电池单体10的高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即,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上端部10a和下端部10b)可以通过陶瓷片20暴露。在这种状态下,结合具有不同高度的电池单体10与陶瓷片20之间的相对布置,陶瓷片20可以相对于电池单体10的中心部围绕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的大部分,同时使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上端部10a和下端部10b暴露。例如,陶瓷片20可以相对于中心部在垂直中心位置处围绕电池单体10,而不在电池单体10的高度方向上向上或向下偏移。

参照图1、图7和图8,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通过陶瓷片20(即,陶瓷片20的非粘合部25)暴露的上端部10a和下端部10b可以被单体保持器100覆盖。在实施例中,单体保持器100可以包括上保持器110和下保持器120,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上端部10a插入到上保持器110中,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下端部10b插入到下保持器120中。在实施例中,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上端部10a和下端部10b分别插入到其中的组装肋r1和r2可以分别形成在上保持器110和下保持器120中。在这种状态下,为了避免与上保持器110和下保持器120的组装肋r1和r2物理干扰,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上保持器110和下保持器120的组装肋r1和r2分别布置在其周围的上端部10a和下端部10b可以通过陶瓷片20暴露。

参照图5,电池单体10可以布置成两行或更多行,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被陶瓷片20围绕。在这种状态下,相邻行中的电池单体10可以密集地设置成布置在相对行中的电池单体10之间,因此,在延伸并围绕一行电池单体10的陶瓷片20中,相邻行中的电池单体10可以设置在延伸穿过分离间隙g的粘合部21的位置处。换句话说,未定位电池单体10的分离间隙g设置成行,并且由于其他相邻行中的电池单体10通过未定位电池单体10的分离间隙g设置,所以电池单体10可以密集地设置并且可以减小死空间,使得可以提供可以小型化的电池组。

更详细地,在延伸并围绕一行电池单体10的陶瓷片20中,与该行电池单体10相邻的另外两行中的电池单体10可以设置在延伸穿过分离间隙g的粘合部21的位置处以在与行方向z1交叉的方向z2上彼此面对,且粘合部21位于其间。如此,由于相邻行中的电池单体10密集地设置成彼此面对,因此可以在彼此相邻的三个电池单体10的外圆周表面10c之间限定冷却路径f。在实施例中,沿着电池单体10中的一个的外圆周表面10c,可以针对包括电池单体10的三个相邻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限定一条冷却路径f,因此,可以沿着电池单体10的外圆周表面10c限定总共六条冷却路径f。如图1和图7中所示,在单体保持器100(即,上保持器110和下保持器120中的至少一个,例如,上保持器110)中,可以在与冷却路径f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流体连接到冷却路径f的冷却孔h。

参照图1至图4,具有由陶瓷片20围绕的外圆周表面10c的一行电池单体10可以结合为一组电池单体10。如此,结合为行单元的电池单体10可以通过插入到单体保持器100中来组装。在实施例中,单体保持器100可以将多行电池单体10结合为一个电池组单元,每行电池单体10通过陶瓷片20结合,并且在结构上通过单体保持器100结合的多行电池单体10可以形成一个电池组。通过陶瓷片20结合为行单元的一行电池单体10可以意味着,当陶瓷片20围绕一行电池单体10时,一行中的电池单体10可以与另一行中的电池单体10区分开,但是不一定意味着一行电池单体10形成通过陶瓷片20物理地且牢固地结合的聚集体。当陶瓷片20通过非粘合部25围绕一行电池单体10时,陶瓷片20可以不与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直接结合,例如,相互粘合。如此,一行电池单体10不会通过与陶瓷片20的直接结合而被牢固地限制。

在下面的描述中,还描述了陶瓷片20与单体保持器100之间的用于将一行电池单体10结合的组装结构。

参照图1至图4、图7和图8,陶瓷片20可以包括形成在行方向z1或陶瓷片2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位置处的第一组装部24。在实施例中,陶瓷片20的第一组装部24可以通过插入到单体保持器100的第二组装部a1和a2中来组装。下面更详细地描述单体保持器100的第二组装部a1和a2。在实施例中,陶瓷片20的第一组装部24可以在行方向z1或陶瓷片2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以与陶瓷片20的粘合部21平行,并且可以限定陶瓷片20的在陶瓷片2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例如,陶瓷片20的第一组装部24可以包括第一片20a的第一组装部24和第二片20b的第一组装部24,第一片20a的第一组装部24和第二片20b的第一组装部24形成在结合成彼此面对且使一行电池单体10位于其间的第一片20a和第二片20b的两端位置处。第一片20a的第一组装部24和第二片20b的第一组装部24可以在行方向z1上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第一片20a的第一组装部24和第二片20b的第一组装部24可以结合成彼此面对,且粘合构件30位于其间。尽管第一片20a的第一组装部24和第二片20b的第一组装部24因为第一组装部24使第一片20a和第二片20b能够彼此结合而具有与粘合部21的功能相似的功能,但是第一片20a的第一组装部24和第二片20b的第一组装部24限定在第一片20a和第二片20b的两端位置处,第一片20a的粘合部21和第二片20b的粘合部21可以在第一片20a和第二片20b中形成在电池单体10之间的分离间隙g的不同位置处。

参照图7和图8,单体保持器100可以包括用于组装将一行电池单体10结合的陶瓷片20的第二组装部a1和a2。更详细地,陶瓷片20的第一组装部24插入到其中的第二组装部a1和a2可以在行方向z1或陶瓷片20的长度方向上形成在单体保持器100的两个端部处。第二组装部a1和a2可以提供用于插入陶瓷片20的在陶瓷片20的两个端部位置处的第一组装部24的组装结构。在实施例中,第二组装部a1和a2均可以具有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槽,以使限定在陶瓷片20的两个端部处的第一组装部24能够插入到其中。在实施例中,第二组装部a1和a2可以包括设置成彼此面对的一对引导肋。

参照图1、图7和图8,单体保持器100可以包括组装成在高度方向上彼此面对的上保持器110和下保持器120,并且第二组装部a1和a2可以包括形成在上保持器110中的第二组装部a1和形成在下保持器120中的第二组装部a2。例如,上保持器110和下保持器120可以组装成彼此面对且使通过陶瓷片20结合的多行电池单体10位于其间,并且可以组装成彼此面对且使多行电池单体10位于其间,使得陶瓷片20的第一组装部24插入到形成在上保持器110中的第二组装部a1和形成在下保持器120中的第二组装部a2中。在这种状态下,形成在上保持器110中的第二组装部a1和形成在下保持器120中的第二组装部a2可以彼此间隔开。例如,彼此组装的上保持器110和下保持器120的第二组装部a1和a2可以在不同的高度处容纳陶瓷片20的第一组装部24。更详细地,上保持器110的第二组装部a1可以支撑陶瓷片20的第一组装部24的上部位置,并且下保持器120的第二组装部a2可以支撑陶瓷片20的第一组装部24的下部位置。在实施例中,上保持器110的第二组装部a1可以形成在上保持器110的主体115和侧壁111交汇的拐角位置处,并且下保持器120的第二组装部a2可以形成在下保持器120的主体125和侧壁121交汇的拐角位置处。在实施例中,上保持器110主体115和下保持器120的主体125可以是板形构件,在该板形构件处形成有电池单体10插入到其中的组装肋r1和r2。

单体保持器100可以包括沿着单体保持器100的主体115和125的边缘延伸的侧壁111和121。单体保持器100的侧壁111和121可以形成用于容纳电池单体10的容纳空间,并且可以通过围绕容纳空间来提供壳体以保护电池单体10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例如,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上端部10a和下端部10b插入到其中的组装肋r1和r2可以布置在单体保持器100的由单体保持器100的侧壁111和121围绕的内部位置处。如上所述,陶瓷片20的第一组装部24插入到其中的第二组装部a1和a2可以形成在单体保持器100的两个端部处。在实施例中,第二组装部a1和a2可以分别形成在单体保持器100的侧壁111和121上。在实施例中,第二组装部a1和a2均可以在行方向z1或陶瓷片20的长度方向上在彼此面对的侧壁111和121上形成为一对,并且可以在单体保持器100的彼此面对的两个端部位置处形成为一对,以容纳限定在陶瓷片20的两个端部位置处的第一组装部24。第二组装部a1和a2均可以包括沿着与围绕一行电池单体10的陶瓷片20对应的侧壁111和121的多个第二组装部。

在实施例中,陶瓷片20的第一组装部24可以插入到分别形成在单体保持器100的侧壁111和121上的第二组装部a1和a2中,并且当陶瓷片20的第一组装部24插入到单体保持器100的第二组装部a1和a2中时,围绕一行电池单体10的陶瓷片20可以被引导到组装位置。

参照图8,在实施例中,除了陶瓷片20的第一组装部124插入到其中的形成在下保持器120的侧壁121上的第二组装部a2之外,下保持器120可以包括陶瓷片20的粘合部21插入到其中的形成在下保持器120的主体125上的第三组装部a3。在实施例中,下保持器120的第三组装部a3可以限定陶瓷片20的粘合部21插入到其中的槽。为此,第三组装部a3可以包括设置成彼此面对的一对引导肋。第三组装部a3可以形成在形成于下保持器120的侧壁121上的一对第二组装部a2之间,并且在实施例中可以与针对彼此相邻的电池单体10之间的每个分离间隙g形成的每个粘合部21对应地形成为布置在行方向z1上的一对。由于粘合部21形成在未定位电池单体10并且与彼此相邻的电池单体10之间的分离间隙g对应的位置处,因此粘合部21插入到其中的第三组装部a3可以形成在电池单体10插入到其中的组装肋r2之间的位置处,并且可以在彼此相邻的组装肋r2之间形成为布置在行方向z1上的一对。第二组装部a2和第三组装部a3可以在行方向z1上布置。

当围绕一行电池单体10的陶瓷片20组装在下保持器120中时,限定在陶瓷片20的两端位置处的第一组装部24可以插入到下保持器120的第二组装部a2中,并且形成在陶瓷片20的第一组装部24之间的粘合部21可以插入到下保持器120的第三组装部a3中。

尽管未示出,但是在实施例中,与下保持器120的第三组装部a3相似,另一第三组装部(未示出)可以形成在上保持器110中。在这种状态下,上保持器110的第三组装部可以形成在形成于上保持器110的彼此面对的一对侧壁111上的第二组装部a1之间,并且在实施例中可以包括一对第三组装部(未示出),该一对第三组装部在行方向z1上与形成在陶瓷片20中的每个粘合部21对应地布置在彼此相邻的组装肋r1之间的位置处。

单体保持器100可以包括在电池单体10的高度方向上围绕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上端部10a和下端部10b的组装肋r1和r2。单体保持器100可以包括上保持器110和下保持器120,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上端部10a插入到上保持器110中,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下端部10b插入到下保持器120中,并且上保持器110和下保持器120可以分别包括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上端部10a和下端部10b分别插入到其中的组装肋r1和r2。例如,组装肋r1和r2均可以具有圆形形状以围绕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上端部10a和下端部10b,并且用于使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上端部10a和下端部10b的至少部分暴露的开口op1和op2可以分别形成在由组装肋r1和r2围绕的内部位置处。在实施例中,由于形成在上保持器110中的开口op1使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上端部10a暴露,因此可以通过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上端部10a形成电连接。由于形成在下保持器120中的开口op2使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下端部10b暴露,因此可以通过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下端部10b执行电池单体10的冷却。在实施例中,冷却板150(见图1)可以设置在下保持器120下方,并且电池单体10可以通过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通过下保持器120的开口op2暴露的下端部10b与冷却板150之间的热交换来冷却。组装肋r1和r2可以围绕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通过围绕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的陶瓷片20暴露的上端部10a和下端部10b。换句话说,上保持器110和下保持器120的组装肋r1和r2可以围绕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通过陶瓷片20暴露的上端部10a和下端部10b。

在实施例中,用于冷却电池单体10的冷却板150(见图1)可以设置在下保持器120下方。冷却板150可以包括表出优异的导热性的金属板,例如,铝板。在实施例中,可以在冷却板150中形成用于容纳冷却剂流的流动路径(未示出)。

在下面的描述中,描述了根据另一方面的电池组。

图9是根据另一方面的在电池组中延伸并围绕电池单体的陶瓷片的平面图;并且图10是图9中示出的陶瓷片的结构的平面图。

参照图9和图10,电池组可以包括:电池单体10,包括其间设置有分离间隙g的多行电池单体10;以及陶瓷片20',通过围绕彼此相邻的电池单体10的相对侧处的外圆周表面10c而以z字形形状沿着至少任一行电池单体10延伸穿过分离间隙g。

陶瓷片20'可以通过至少部分地围绕一行电池单体10而在行方向z1上延伸。例如,陶瓷片20'可以以弯曲形状延伸,以围绕彼此相邻且使分离间隙g位于其间的电池单体10的外圆周表面10c。在实施例中,陶瓷片20'可以围绕在相对侧处彼此相邻且使分离间隙g位于其间的电池单体10的外圆周表面10c。例如,当电池单体10的第一电池单体101和第二电池单体102在行方向z1上彼此相邻布置且使分离间隙g位于其间时,陶瓷片20'可以围绕第一电池单体101的外圆周表面10c的一侧,弯曲通过或穿过第一电池单体101与第二电池单体102之间的分离间隙g以限定拐点c,并且围绕第二电池单体102的外圆周表面10c的另一侧。陶瓷片20'可以通过围绕第一电池单体101的外圆周表面10c的一侧和第二电池单体102的外圆周表面10c的另一侧中的每侧而不是围绕第一电池单体101和第二电池单体102的整个外圆周表面10c来延伸穿过第一电池单体101与第二电池单体102之间的分离间隙g,弯曲通过或穿过分离间隙g以限定拐点c,并且从第一电池单体101的外圆周表面10c的一侧延伸到第二电池单体102的外圆周表面10c的另一侧。术语“一侧”和“另一侧”可以指在与布置电池单体10的行方向z1交叉的方向z2上的相对侧,例如,在与行方向z1垂直的方向上的相对侧。

陶瓷片20'弯曲通过或穿过第一电池单体101与第二电池单体102之间的分离间隙g以限定拐点c可以意味着陶瓷片20'围绕第一电池单体101和第二电池单体102的彼此相对的外圆周表面10c。换句话说,陶瓷片20'的围绕第一电池单体101的外圆周表面10c的部分和围绕第二电池单体102的外圆周表面10c的部分均可以在相对于陶瓷片20的相对侧处具有中心或圆心。

陶瓷片20'的围绕第一电池单体101和第二电池单体102的外圆周表面10c的部分可以包括弯曲表面,以围绕第一电池单体101和第二电池单体102的外圆周表面10c。在实施例中,陶瓷片20'的从第一电池单体101的外圆周表面10c的一侧通过第一电池单体101与第二电池单体102之间的分离间隙g延伸到第二电池单体102的外圆周表面10c的另一侧的部分可以在其中包括位于至少拐点c的位置处的非弯曲表面或平坦表面。与图3中示出的陶瓷片20不同,图10中示出的陶瓷片20'可以包括相对大量的弯曲表面,例如,可以包括除了分离间隙g中的拐点c周围之外的弯曲表面。

陶瓷片20'沿着一行电池单体10延伸并且围绕(例如,部分地围绕)属于该行的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换句话说,陶瓷片20'可以以z字形形状延伸穿过彼此相邻的电池单体10之间的分离间隙g,并且围绕(例如,部分地围绕)电池单体10中的每个的外圆周表面10c,并且沿着一行电池单体10延伸并且围绕(例如,部分地围绕)属于该行的所有电池单体10的外圆周表面10c。

陶瓷片20'可以围绕(例如,部分地围绕)一行电池单体10的外圆周表面10c,并且接触一行电池单体10的外圆周表面10c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在彼此相邻且使分离间隙g位于其间的第一电池单体101和第二电池单体102中,陶瓷片20'可以接触第一电池单体101的外圆周表面10c的一侧,并且还可以接触第二电池单体102的外圆周表面10c的另一侧。

与图3中示出的实施例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沿着一行电池单体10延伸的陶瓷片20'可以形成为一片。换句话说,尽管图3中示出的陶瓷片20包括结合成彼此面对且使一行电池单体10位于其间的第一片20a和第二片20b,但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陶瓷片20'可以包括沿着一行电池单体10以z字形形状延伸的单片。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一行电池单体10的外圆周表面10c被陶瓷片20'围绕(例如,被陶瓷片20'部分地围绕),因此可以在诸如火灾或爆炸的紧急情况下对电池单体10进行隔热和保护,并且可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例如由于露水冷凝导致的湿气或水分侵入到电池单体10中。此外,由于采用具有包括单片的简单结构的陶瓷片20',因此可以降低陶瓷片20'的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并且可以简化制造工艺。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布置有多个电池单体的电池组中,通过采用围绕电池单体的外圆周表面的陶瓷片,可以在诸如火灾或爆炸的紧急情况下对电池单体进行隔热和保护,可以减少从电池单体喷发的火焰的传播,并且可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例如由于由露水冷凝产生的湿气或水分而导致的电短路。

将理解的是,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应当以描述性的含义考虑,而不是出于限制的目的。每个实施例内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通常应被认为可用于其他实施例中的其他相似特征或方面。虽然已经参照图描述了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阐述的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