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4785561发布日期:2021-04-23 10:14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烯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1.本发明属于光电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光电探测器以光电效应为基础能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光电探测器在军事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有广泛用途。在可见光或近红外波段主要用于射线测量和探测、工业自动控制、光度计量等,在家用电器方面可用于电视机、手机背光调节,感应照明工具节能控制等。
3.常规的半导体光电探测器存在响应度低、响应时间慢、探测灵敏度低等问题。例如,基于硅,砷化镓,铟镓砷等半导体材料的传统光电探测器普遍存在响应波段窄,响应灵敏度不够高等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新的石墨烯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4.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光电探测器响应度低、响应时间慢、探测灵敏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6.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石墨烯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所述石墨烯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步骤一,于硬性衬底上刻蚀形成凹部,在脆性衬底上刻蚀与形成的凹部形状相同的凸部;分别对硬性衬底凹部内的和脆性衬底凸部的键合面进行抛光;
8.步骤二,将键合面放置于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在清洗后的键合面上涂布键合用的液体,将硬性衬底的凹部与脆性衬底的凸部对准,并将硬性衬底与脆性衬底贴合;
9.步骤三,在惰性气体气氛中在160

200℃退火200

220min,再在500

600℃退火10

20分钟;对已经键合的脆性衬底进行离子注入形成缺陷层,对进行离子注入后的已键合的衬底进行加热;
10.步骤四,保温直到脆性衬底从所述缺陷层剥离,将脆性衬底的一部分保留在硬性衬底上;对脆性衬底的断裂面进行抛光,即可得所述复合衬底;在制备得到的复合衬底上于700

800℃下氧化生长隔离层;
11.步骤五,在隔离层上表面生长第一介质层;在所述第一介质层与石墨烯接触电极区对应的区域和所述隔离层的所述石墨烯接触电极区注入硅离子和/或铟离子;在所述第一介质层的上表面生长第二介质层;在所述第二介质层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部分的上表面涂覆第二光刻胶层;
12.步骤六,通过干法刻蚀工艺分别去除所述第一介质层和所述第二介质层与所述石墨烯接触电极区对应的部分;通过电子束蒸发工艺在所述隔离层的上表面蒸发所述金属
层;去除所述第二光刻胶层;
13.步骤七,分别去除所述第一介质层和所述第二介质层与所述石墨烯接触电极区对应的部分;在所述隔离层的所述石墨烯接触电极区的上表面生长金属层,得到覆盖石墨烯接触电极的隔离层;
14.步骤八,用体积比为1:1的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而成的溶液配置0.125m的维生素c溶液,得到透明反应前驱体溶液;将前驱体溶液加入到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得到深褐色产物;
15.步骤九,向所述深褐色产物中加入二氯甲烷,多次萃取,取上层水溶液并经过透析膜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碳量子点溶液;将制备好的碳量子点溶液进行超声分散;通过旋涂的方法在覆盖石墨烯接触电极的隔离层上旋涂碳量子点;
16.步骤十,于铜箔基底上进行石墨烯薄膜的制备,并将制备的石墨烯薄膜转移覆盖于碳量子点层的表面;在石墨烯薄膜的表面光刻出反射层图形,采用电子束蒸发技术生长二氧化硅薄膜。
17.进一步,步骤三中,所述离子为h、he中的一种或多种。
18.进一步,步骤三中,所述加热的方法为:从80℃加热到400℃,升温速率为每5℃/10min。
19.进一步,步骤八中,所述将前驱体溶液加入到反应釜中进行反应的条件为:设置反应时间为10

12h,反应温度为230

260℃。
20.进一步,步骤十中,所述于铜箔基底上进行石墨烯薄膜的制备,包括:
21.(1)利用盐酸与去离子水中分别清洗铜箔,对经过清洗的铜箔进行电化学抛光;将乙醇作为清洗剂,对经过抛光的铜箔进行超声波清洗;并利用氮气干燥经过超声波清洗的铜箔;
22.(2)将铜箔在通有氩气的化学气相淀积管式炉中加热至预设的生长温度;在铜箔保持在所述生长温度第一时长之后,向所述管式炉中通入氢气,对所述铜箔进行恒温退火处理;
23.(3)向所述管式炉中通入甲烷;在向所述管式炉中通入甲烷第二时长之后,停止向所述管式炉通入甲烷,并将所述铜箔的温度降低至预设的外延温度,即可得到石墨烯薄膜。
24.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恒温退火处理的方法为:在管式在线退火炉内进行退火处理,所述退火温度为400

600℃,退火时间为0.2

0.6s,保护气氛为95%n2和5%h2。
25.进一步,步骤十中,所述将制备的石墨烯薄膜转移覆盖于碳量子点层的表面,包括:
26.(1)将石墨烯薄膜表面均匀涂覆一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放入刻蚀溶液中6小时腐蚀去除铜箔,保留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支撑的石墨烯薄膜;
27.(2)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支撑的石墨烯薄膜用丙酮清洗后转移到碳量子点层的表面;
28.(3)用乙醇和异丙醇去除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29.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所述的石墨烯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石墨烯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所述石墨烯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包括:
30.复合衬底、隔离层、石墨烯接触电极、碳量子点、石墨烯薄膜及抗反射层;
31.所述隔离层位于复合衬底上;所述电极位于所述隔离层上;
32.所述碳量子点位于电极上;所述石墨烯薄膜位于电极上;
33.所述石墨烯薄膜表面覆盖有抗反射层。
34.进一步,所述复合衬底由硬质衬底和脆性衬底通过键合形成;所述硬质衬底为由二氧化硅构成,所述脆性衬底由inp或ge构成。
35.进一步,所述抗反射层为由二氧化硅组成的透明薄膜。
36.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石墨烯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提高了光电探测器的响应速度,本发明制备的光电探测器超薄、易于大面积集成,且灵敏度高,在射线测量和探测、工业自动控制、光度量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37.本发明的光电探测器制备方法简单。本发明的复合衬底能够提高脆性衬底在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强度,提高光电探测器的优良率;本发明的复合衬底的制备方法的工艺简单,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38.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接触电极质量良好,能够保证金属层表面平整、边缘光滑整齐,保证制备的光电探测器击穿电压稳定、可靠性和寿命长。
39.本发明碳量子点在可见光尤其紫外波段有很强的吸收峰。入射光容易被吸,产生的电子空穴很快被内部电场分离,降低表面复合。在紫外光区域,量子效率很高。
附图说明
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石墨烯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4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衬底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4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电子束工艺在隔离层上覆盖石墨烯接触电极制备的方法流程图。
4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碳量子点溶液的制备方法方法流程图。
4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于铜箔基底上进行石墨烯薄膜制备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46.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4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4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石墨烯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包括:复合衬底、隔离层、石墨烯接触电极、碳量子点、石墨烯薄膜以及抗反射层。
49.所述隔离层位于复合衬底上;所述电极位于所述隔离层上;所述碳量子点位于电
极上;所述石墨烯薄膜位于电极上;所述石墨烯薄膜表面覆盖有抗反射层。
5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衬底由硬质衬底和脆性衬底通过键合形成;所述硬质衬底为由二氧化硅构成,所述脆性衬底由inp或ge构成。
5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抗反射层为由二氧化硅组成的透明薄膜。
52.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石墨烯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3.s101,制备复合衬底;在制备得到的复合衬底上于700

800℃下氧化生长隔离层;
54.s102,利用电子束工艺在隔离层上覆盖石墨烯接触电极;制备碳量子点溶液,并将制备好的碳量子点溶液进行超声分散;
55.s103,通过旋涂的方法在覆盖石墨烯接触电极的隔离层上旋涂碳量子点;于铜箔基底上进行石墨烯薄膜的制备;
56.s104,将制备的石墨烯薄膜转移覆盖于碳量子点层的表面;在石墨烯薄膜的表面光刻出反射层图形,采用电子束蒸发技术生长二氧化硅薄膜。
5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104中,将制备的石墨烯薄膜转移覆盖于碳量子点层的表面,包括:
58.(1)将石墨烯薄膜表面均匀涂覆一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放入刻蚀溶液中6小时腐蚀去除铜箔,保留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支撑的石墨烯薄膜;
59.(2)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支撑的石墨烯薄膜用丙酮清洗后转移到碳量子点层的表面;用乙醇和异丙醇去除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6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61.实施例1
6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石墨烯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衬底的制备方法包括:
63.s201,于硬性衬底上刻蚀形成凹部,在脆性衬底上刻蚀与形成的凹部形状相同的凸部;分别对硬性衬底凹部内的和脆性衬底凸部的键合面进行抛光;
64.s202,将键合面放置于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在清洗后的键合面上涂布键合用的液体,将硬性衬底的凹部与脆性衬底的凸部对准,并将硬性衬底与脆性衬底贴合;
65.s203,在惰性气体气氛中在160

200℃退火200

220min,再在500

600℃退火10

20min;对已经键合的脆性衬底进行离子注入形成缺陷层,对进行离子注入后的已键合的衬底进行加热;
66.s204,保温直到脆性衬底从所述缺陷层剥离,将脆性衬底的一部分保留在硬性衬底上;对脆性衬底的断裂面进行抛光,即可得所述复合衬底。
6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203中,离子为h、he中的一种或多种。
6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203中,加热方法为:从80℃加热到400℃,升温速率为每5℃/10min。
69.实施例2
7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石墨烯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电子束工艺在隔离层上覆盖石墨烯接触电极的方法包括:
71.s301,在隔离层上表面生长第一介质层;在所述第一介质层与石墨烯接触电极区对应的区域和所述隔离层的所述石墨烯接触电极区注入硅离子和/或铟离子;
72.s302,在所述第一介质层的上表面生长第二介质层;在所述第二介质层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部分的上表面涂覆第二光刻胶层;
73.s303,通过干法刻蚀工艺分别去除所述第一介质层和所述第二介质层与所述石墨烯接触电极区对应的部分;通过电子束蒸发工艺在所述隔离层的上表面蒸发所述金属层;去除所述第二光刻胶层;
74.s304,分别去除所述第一介质层和所述第二介质层与所述石墨烯接触电极区对应的部分;在所述隔离层的所述石墨烯接触电极区的上表面生长金属层,得到覆盖石墨烯接触电极的隔离层。
75.实施例3
7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石墨烯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实施例,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碳量子点溶液的制备方法的方法包括:
77.s401,用体积比为1:1的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而成的溶液配置0.125m的维生素c溶液,得到透明反应前驱体溶液;
78.s402,将前驱体溶液加入到反应釜中,反应时间为10

12h,反应温度为230

260℃,得到深褐色产物;
79.s403,向上述深褐色产物中加入二氯甲烷,多次萃取,取上层水溶液并经过透析膜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碳量子点溶液。
80.实施例4
8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石墨烯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实施例,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于铜箔基底上进行石墨烯薄膜制备的方法包括:
82.s501,利用盐酸与去离子水中分别清洗铜箔,对经过清洗的铜箔进行电化学抛光;将乙醇作为清洗剂,对经过抛光的铜箔进行超声波清洗;并利用氮气干燥经过超声波清洗的铜箔;
83.s502,将铜箔在通有氩气的化学气相淀积管式炉中加热至预设的生长温度;在铜箔保持在所述生长温度第一时长之后,向所述管式炉中通入氢气,对所述铜箔进行恒温退火处理;
84.s503,向所述管式炉中通入甲烷;在向所述管式炉中通入甲烷第二时长之后,停止向所述管式炉通入甲烷,并将所述铜箔的温度降低至预设的外延温度,即可得到石墨烯薄膜。
8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502中,所述恒温退火处理的方法为:在管式在线退火炉内进行退火处理,所述退火温度为400

600℃,退火时间为0.2

0.6s,保护气氛为95%n2和5%h2。
8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优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