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电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5523发布日期:2020-07-07 14:16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潮电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阻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潮电阻器。



背景技术:

电阻器是用电阻材料制成的、有一定结构形式、能在电路中起限制电流通过作用的二端电子元件。为了保证电阻器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保证其处于一个相对恒定的环境,目前常用的电阻器在潮湿的环境中其防潮防湿能力较差,特别时在潮湿的环境下工作时,水很容易渗透到电阻器上,影响电阻器准确的性能,从而降低了其工作的可靠性,同时也使之不能满足探测、保护、控制等工作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有效的阻止外部潮气渗入、对电阻器起到很好的保护的防潮电阻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潮电阻器,包括电阻器,电阻器的外部设置有壳体,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外壳体和内壳体的顶面均为开口状,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内的底面上,内壳体上设置有电阻器容纳腔,电阻器容纳腔的形状与电阻器的形状相匹配,电阻器容纳腔内的底面上设置有防潮垫板,电阻器容纳腔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隔柱,且隔柱的底面固定设置在内壳体内的底面上,隔柱的顶面位于内壳体内,电阻器位于电阻器容纳腔内的防潮垫板上,且电阻器的外周壁均与隔柱相接触,外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散热板槽,内壳体一侧壁的顶面开口上并列设置有两个引脚穿插槽,内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散热板,散热板贯穿散热板槽,且散热板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内壳体的外壁上,散热板的另一端位于外壳体外部,电阻器的两个引脚均分别依次穿过两个引脚穿插槽、内壳体和外壳体,内壳体的顶面开口内活动设置有相适配的内盖体,隔柱的顶面上均设置有内螺纹孔,内盖体上设置有若干螺钉,螺钉的位置与内螺纹孔的位置相对应,且螺钉活动贯穿内盖体至内螺纹孔内,外壳体的顶面开口内活动设置有相适配的外盖体,外壳体的顶面开口的对立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左卡槽和右卡槽,外盖体底面的对立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卡板和右卡板,左卡板和右卡板分别卡入左卡槽和右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包括若干之间相互平行的板体,板体均贯穿散热板槽,且板体的一端均垂直设置在内壳体的外壁上,板体的另一端均位于外壳体外部,板体的作用两侧壁上还均设置有散热凹槽,散热凹槽的设置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使外壳体和内壳体内的热量通过板体散发,以便减低外壳体和内壳体内的热量。

优选的,所述外盖体的底面上还设置有防潮绝缘层,防潮绝缘层的形状和大小均与外壳体的顶面开口相匹配,防潮绝缘层与内盖体的顶面相接触,且左卡板和右卡板分别位于防潮绝缘层的两侧壁上,左卡槽和右卡槽的横截面均为矩形状,左卡板和右卡板的横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状,且左卡板和右卡板的一直角边固定设置在防潮绝缘层的侧壁上,左卡板和右卡板的另一直角边垂直于防潮绝缘层的侧壁,将外盖体安装在外壳体的顶面开口内后,且使得左卡板和右卡板分别卡入左卡槽和右卡槽内,使得外盖体可将外壳体的顶面开口密封,能防止外壳体内部受潮。

优选的,所述引脚穿插槽的开口与内壳体的顶面开口齐平,且引脚穿插槽的开口内还均设置有形状相适配的槽口堵塞,以便减少电阻器的两个引脚在引脚穿插槽内的间隙,有利于提高密封性,达到防潮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电阻器的两个引脚均穿过散热板槽对立面的外壳体的侧壁,使得通过电阻器的两个引脚将本防潮电阻器安装时不会与散热板相互干涉。

优选的,所述引脚穿插槽内、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还均填充有环氧树脂,以便减少电阻器的两个引脚在引脚穿插槽内、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的缝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由外至里依次设置的外壳体和内壳体以及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填充的环氧树脂,能防止外界潮湿的气体进入,从而大大提高了对内壳体内的电阻器的保护;

(2)外壳体和内壳体的顶面开口上分别设置有外盖体和内盖体、以及外盖体上与内盖体的顶面相接触的防潮绝缘层,有利于提高对外壳体和内壳体的顶面开口的密封性,从而使得电阻器达到防潮的效果;

(3)电阻器的两个引脚与散热板分别位于壳体的对立侧壁上,使得通过电阻器的两个引脚将本防潮电阻器安装时不会与散热板相互干涉,同时也便于散热板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潮电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潮电阻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潮电阻器的左卡板和右卡板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潮电阻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潮电阻器的防潮垫板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电阻器;2、壳体;21、外壳体;211、散热板槽;212、引脚穿插槽;213、散热板;2131、板体;2132、散热凹槽;22、内壳体;221、内盖体;222、槽口堵塞;23、电阻器容纳腔;24、防潮垫板;25、隔柱;251、内螺纹孔;252、螺钉;26、外盖体;261、左卡板;262、右卡板;263、防潮绝缘层;27、左卡槽;28、右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潮电阻器,包括电阻器1,电阻器1的外部设置有壳体2,壳体2包括外壳体21和内壳体22,外壳体21和内壳体22的顶面均为开口状,内壳体22设置在外壳体21内的底面上,内壳体22上设置有电阻器容纳腔23,电阻器容纳腔23的形状与电阻器1的形状相匹配,电阻器容纳腔23内的底面上设置有防潮垫板24,电阻器容纳腔23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隔柱25,且隔柱25的底面固定设置在内壳体22内的底面上,隔柱25的顶面位于内壳体22内,电阻器1位于电阻器容纳腔23内的防潮垫板24上,且电阻器1的外周壁均与隔柱25相接触,外壳体21的侧壁上设置有散热板槽211,内壳体22一侧壁的顶面开口上并列设置有两个引脚穿插槽212,内壳体22的外壁上设置有散热板213,散热板213贯穿散热板槽211,且散热板213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内壳体22的外壁上,散热板213的另一端位于外壳体21外部,电阻器1的两个引脚均分别依次穿过两个引脚穿插槽212、内壳体22和外壳体21,内壳体22的顶面开口内活动设置有相适配的内盖体221,隔柱25的顶面上均设置有内螺纹孔251,内盖体221上设置有若干螺钉252,螺钉252的位置与内螺纹孔251的位置相对应,且螺钉252活动贯穿内盖体221至内螺纹孔251内,外壳体21的顶面开口内活动设置有相适配的外盖体26,外壳体21的顶面开口的对立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左卡槽27和右卡槽28,外盖体26底面的对立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卡板261和右卡板262,左卡板261和右卡板262分别卡入左卡槽27和右卡槽28内。

散热板213包括若干之间相互平行的板体2131,板体2131均贯穿散热板槽211,且板体2131的一端均垂直设置在内壳体22的外壁上,板体2131的另一端均位于外壳体21外部,板体2131的作用两侧壁上还均设置有散热凹槽2132,散热凹槽2132的设置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使外壳体21和内壳体22内的热量通过板体2131散发,以便减低外壳体21和内壳体22内的热量,外盖体26的底面上还设置有防潮绝缘层263,防潮绝缘层263的形状和大小均与外壳体21的顶面开口相匹配,防潮绝缘层263与内盖体221的顶面相接触,且左卡板261和右卡板262分别位于防潮绝缘层263的两侧壁上,左卡槽27和右卡槽28的横截面均为矩形状,左卡板261和右卡板262的横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状,且左卡板261和右卡板262的一直角边固定设置在防潮绝缘层263的侧壁上,左卡板261和右卡板262的另一直角边垂直于防潮绝缘层263的侧壁,将外盖体26安装在外壳体21的顶面开口内后,且使得左卡板261和右卡板262分别卡入左卡槽27和右卡槽28内,使得外盖体26可将外壳体21的顶面开口密封,能防止外壳体21内部受潮,引脚穿插槽212的开口与内壳体22的顶面开口齐平,且引脚穿插槽212的开口内还均设置有形状相适配的槽口堵塞222,以便减少电阻器1的两个引脚在引脚穿插槽212内的间隙,有利于提高密封性,达到防潮的效果,电阻器1的两个引脚均穿过散热板槽211对立面的外壳体21的侧壁,使得通过电阻器1的两个引脚将本防潮电阻器安装时不会与散热板213相互干涉,引脚穿插槽212内、外壳体21和内壳体22之间还均填充有环氧树脂,以便减少电阻器1的两个引脚在引脚穿插槽212内、外壳体21和内壳体22之间的缝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先将电阻器1放入内壳体22内的电阻器容纳腔23内,且使得电阻器1两个引脚依次穿过两个引脚穿插槽212、内壳体22和外壳体21至外壳体21的外部,此时电阻器1的底部与电阻器容纳腔23内的底面上设置的防潮垫板24相接触,同时电阻器1的外周壁均与隔柱25相接触,有利于保持电阻器1在电阻器容纳腔23内放置的稳固性,再将与引脚穿插槽212形状相适配的槽口堵塞222卡入引脚穿插槽212的开口内,将内盖体221上的螺钉252活动贯穿内盖体221至内螺纹孔251内,且使得螺钉252与内螺纹孔251之间螺纹连接,从而可将内盖体221固定在内壳体22的顶面开口内,形成一道密封;再将环氧树脂填充在引脚穿插槽212内、以及外壳体21和内壳体22之间后,将外盖体26安装在外壳体21的顶面开口内,且使得左卡板261和右卡板262分别卡入左卡槽27和右卡槽28内,左卡板261和右卡板262的另一直角边分别与左卡槽27和右卡槽28内的顶部相接触,使得外盖体26固定在外壳体21的顶面开口内,从而外盖体26可将外壳体21的顶面开口密封,形成一道密封,能有效的防止外壳体21内部受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