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钮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4514发布日期:2020-09-18 20:07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钮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开关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按钮开关。



背景技术:

按钮开关常用做电钻、电锤和电动砂轮机等电动工具的控制操作。

相关技术中的按钮开关缺乏按压反锁结构和自锁结构,当电动工具被误操作后,会带来一定安全隐患;开关接通后,操作者需要一直按压按钮,导致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按钮开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在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按钮开关,其包括:

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设有锁舌;

第一按钮,所述第一按钮连接所述活动杆以驱使所述活动杆移动而接通或断开开关;

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在第一锁止位置、第一解锁位置和第二锁止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锁定件上限定出适于锁止所述锁舌的凹槽和卡槽,所述凹槽上开设有一缺口;在所述第一锁止位置时,所述锁舌锁止于所述凹槽,所述第一按钮不能按下;在所述第一解锁位置时,所述锁舌处于所述缺口处,所述第一按钮能够被按下;在所述第二锁止位置时,所述锁舌锁止于所述卡槽,所述第一按钮保持按下状态;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锁定件以驱使所述锁定件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按钮开关,通过锁舌与锁定件上凹槽和卡槽的配合,使得开关处于初始自由状态下时,锁舌锁止于凹槽内,第一按钮无法下移,实现反锁功能;驱动锁止件从第一锁止位置移动至第一解锁位置时,锁舌位于缺口处,第一按钮可被按压下移,从而解除反锁;第一按钮被按压下移后,锁舌下移而脱离凹槽,继续驱动锁定件从第一解锁位置移动至第二锁定位置并松开第一按钮时,锁舌锁止于卡槽,实现自锁功能,可保持开关处于接通状态;下压第一按钮,锁舌脱离卡槽,在驱动件的作用下,锁定件从所述第二锁定位置移动至第一锁止位置时,锁舌又回到凹槽内,实现反锁;如此,通过反锁功能保证了不因第一按钮的误操作而使开关接通,提高工具的安全性能;通过自锁功能保证了开关接通后,操作者无需继续按压第一按钮,即可使得开关接通可靠,节省人力。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按钮开关,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凹槽包括反锁部和解锁部,所述反锁部具有反锁限位面以止抵所述锁舌,所述解锁部具有所述缺口以解锁所述锁舌,所述卡槽为与所述锁舌互扣的自锁部;所述锁舌在所述反锁部、所述解锁部和所述自锁部之间可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缺口的一侧为所述反锁限位面,所述缺口的另一侧为所述卡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卡槽呈倒置的u型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锁舌为一凸块,所述凸块的顶面设有扣合部,所述扣合部适于卡扣连接所述卡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出安装腔,所述壳体上设有贯通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活动杆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并从所述第一安装孔穿出而连接所述第一按钮,所述锁定件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连接所述锁定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驱动件为第二按钮,所述第二按钮包括滑动销、端盖和第一复位元件,所述滑动销一端连接所述锁定件,另一端连接所述端盖,所述第一复位元件套设在所述滑动销上并且一端弹性抵压所述端盖,另一端弹性抵压所述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壳体内设有定位轴,所述锁定件上设有套设在所述定位轴上的定位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活动杆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复位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复位元件和所述第二复位元件为压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锁定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锁定件的又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锁定件与活动杆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活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反锁状态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反锁解除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按钮下移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自锁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按钮开关1;

活动杆100、锁舌101、扣合部1011;

第一按钮200;

锁定件300、凹槽301、反锁部3011、反锁限位面3011a、解锁部3012、卡槽302、自锁限位面302a、自锁抵制面302b、自锁台面302c、缺口303、定位孔304;

驱动件400、滑动销401、端盖402、第一复位元件403;

壳体500、第一安装孔501、第二安装孔502、定位轴503;

第二复位元件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以下结合附图1-图11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按钮开关的实现进行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按钮开关,该按钮开关可以是直流调速开关,该按钮开关具有反锁功能和自锁功能。因此,该按钮开关1包括活动杆100、第一按钮200、锁定件300和驱动件400。

结合图1-图4,活动杆100上设有锁舌101;第一按钮200连接活动杆100以驱使活动杆100移动而接通或断开开关;锁定件300在第一锁止位置、第一解锁位置和第二锁止位置之间可移动,锁定件300上限定出适于锁止锁舌101的凹槽301和卡槽302,凹槽301上开设有一缺口303;在第一锁止位置时,锁舌101锁止于凹槽301,第一按钮200不能按下;在第一解锁位置时,锁舌101处于缺口303处,第一按钮200能够被按下;在第二锁止位置时,锁舌101锁止于卡槽302,第一按钮200保持按下状态;驱动件400连接锁定件300以驱使锁定件300移动。

也就是说,按压第一按钮200并使活动杆100下移时可接通开关,而限制活动杆100下移时可断开开关,活动杆100下移后并控制其位置不变时,可保持开关接通状态。其中,锁定件300可相对活动杆100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活动杆100可相对锁定件300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活动杆100因锁舌101与锁定件300的凹槽301和卡槽302的配合可被限制移动或是解除限制。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按钮开关1,通过锁舌101与锁定件300上凹槽301和卡槽302的配合,使得开关处于初始自由状态下时,锁舌101锁止于凹槽301内,第一按钮200无法下移,实现反锁功能;驱动锁止件300从第一锁止位置移动至第一解锁位置时,锁舌101位于缺口303处,第一按钮200可被按压下移,从而解除反锁;第一按钮200被按压下移后,锁舌101下移而脱离凹槽301,继续驱动锁定件300从第一解锁位置移动至第二锁定位置并松开第一按钮200时,锁舌101锁止于卡槽302,实现自锁功能,可保持开关处于接通状态;下压第一按钮200,锁舌101脱离卡槽302,在驱动件400的作用下,锁定件300从第二锁定位置移动至第一锁止位置时,锁舌101又回到凹槽301内,实现反锁;如此,通过反锁功能保证了不因第一按钮200的误操作而使开关接通,提高工具的安全性能;通过自锁功能保证了开关接通后,操作者无需继续按压第一按钮200,即可使得开关接通可靠,节省人力。

结合图2-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凹槽301包括反锁部3011和解锁部3012,反锁部3011具有反锁限位面3011a以止抵锁舌101,解锁部3012具有缺口303以解锁锁舌101,卡槽302为与锁舌101互扣的自锁部,锁舌101在反锁部3011、解锁部3012和卡槽302(自锁部)之间可移动。也就是说,第一锁定位置是锁舌101位于反锁部3011内,反锁部3011因反锁限位面3011a止抵锁舌101,使得按压第一按钮200时,锁舌101无法下移。其中,可以理解地是,反锁限位面3011a为限制锁舌101下移,其是设置在竖直方向上的且抵接锁舌的底面。再则,第一解锁位置是锁舌101位于解锁部3012,解锁部3012因缺口303使得锁舌101在竖直方向上没有被限制,此时按压第一按钮200可使活动杆100下移而接通开关。另外,锁舌101在反锁部3011和解锁部3012之间的移动可以是驱动件400驱使锁定件300移动而实现。

可选地,缺口303的一侧为反锁限位面3011a,缺口303的另一侧为卡槽302。由此便于锁定件300的制造,也使得锁舌101的移动顺畅连贯。

其中,卡槽302可以是呈倒置的u型状。具体而言,卡槽302具有自锁限位面302a、自锁抵制面302b和自锁台面302c。卡槽302是在无需操作者继续按压第一按钮200时,仍保持活动杆100保持下移后的状态,保持开关接通的状态。所以,为保证卡槽302可限制锁舌101往上移动,自锁限位面302a设置在竖直方向上且其可抵接锁舌101的顶面。然后,为保证锁舌101不会从卡槽302内脱离,自锁抵制面302b抵接锁舌101的侧面以阻挡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结合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锁舌101为一凸块,凸块的顶面设有扣合部1011,扣合部1011适于卡扣连接卡槽302。具体而言,凸块是凸设在活动杆100的侧面上,凸块的顶面部分向下凹设形成扣合部1011。其中,扣合部1011呈l型状。如此,通过扣合部1011的顶面与卡槽302的自锁限位面302a抵接,扣合部1011的侧面与卡槽302的自锁抵制面302b抵接,使得锁舌101可与卡槽302卡扣连接而进行自锁,从而保持开关接通状态。

结合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按钮开关1还包括壳体500,壳体500内限定出安装腔,壳体500上设有贯通的第一安装孔501和第二安装孔502,活动杆100安装在安装腔内并从第一安装孔501穿出而连接第一按钮200,锁定件300安装在安装腔内,驱动件400通过第二安装孔502连接锁定件300以驱使锁定件300移动。

可选的,驱动件400为第二按钮,第二按钮包括滑动销401、端盖402和第一复位元件403,滑动销401一端连接锁定件300,另一端连接端盖402;第一复位元件403套设在滑动销401上并且一端弹性抵压端盖402,另一端弹性抵压壳体500。具体而言,第二安装孔502在轴向方向具有长度,可以理解为是壳体500向外延伸出一管道结构。端盖402套设在该管道结构外并且可在该管道结构上滑动;这里,滑动销401与端盖402键连接。可以理解地是,第一复位元件403套设在滑动销401上且第一复位元件403的一端弹性抵压端盖402内壁,另一端弹性抵压管道结构的端面。也就是说,通过按压端盖402可使滑动销401带动锁定件300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其中,滑动销401可以与锁定件一体成型。滑动销401一端连接锁定件300,另一端穿出第二安装孔502而连接端盖402,使得在按压端盖402时,滑动销401可相对壳体500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进而带动锁定件300移动;而在松开端盖402时,第一复位元件403又可使滑动销401带动锁定件300回位移动。

另外,为保证在松开第一按钮200时,活动杆100可上移,活动杆100位于安装腔内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复位元件600。第二复位元件600向活动杆100提供回位驱动力。

可选地,第一复位元件403和第二复位元件600均可是压簧以在松开按钮时提供回位驱动力。

可选地,结合图3和图7,壳体500可以是由两半壳体拼接而成,其中,安装有活动杆100的半壳体上设有定位轴503,锁定件300上设有套设在定位轴503上的定位孔304,并且定位孔304可在定位轴503上沿着定位轴503的轴线移动,从而保证锁定件300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稳定。

以下结合图8-图11说明该按钮开关1的反自锁动作过程。

图8显示的是按钮开关1处于反锁状态(初始自由状态),此时活动杆100的锁舌101设置在凹槽301的反锁部3011内,若按压第一按钮200时,因锁舌101的反锁支撑面(锁舌101的底面)抵住反锁部3011的反锁限位面3011a,第一按钮200无法下移,从而实现了反锁的功能。

图9显示的按钮开关1处于反锁解除状态,通过推动端盖402以驱动锁定件300移动而使锁舌101离开反锁部3011并位于解锁部3012内,此时按压第一按钮200时,活动杆100可下移。

图10显示的是按压第一按钮200使得活动杆100下移直至壳体500的底部,活动杆100的锁舌101在锁定件300的解锁部3012内也下移。此时推动端盖402,锁定件300的自锁台面302c越过锁舌101的顶面,锁定块300的卡槽302位于锁舌101的顶面上方。

图11显示的是开关处于自锁状态。压住端盖402不动,松开第一按钮200,活动杆100上移,锁舌101的顶面抵住卡槽302的自锁限位面302a,锁舌101的侧面抵住卡槽302的自锁抵制面302b,此处形成互扣,从而实现了自锁的功能。

自锁后,通过下压第一按钮200,锁舌101的顶面移到卡槽302上面,解除了互扣,从而解除了互锁的功能,在第二复位元件600的自复位作用下,锁定件300恢复初始状态。在这一过程中,活动杆100的锁舌101经过解锁部3012也随之回到反锁部3011内,开关又实现了反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钮开关的其他构成可采用现有的结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