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耐污绝缘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盘形悬式耐污绝缘子。
背景技术:
变电站和输电线路通过高电压传输电流的方式输送电能,带电体与支撑构架或大地间的高电位差(电压)由绝缘子来承担。开放式输变电系统的带电体与构架及设施间的绝缘,包括本体内绝缘、空气间隙绝缘和绝缘子的沿面绝缘,而最薄弱的是沿面绝缘。经典而可靠的绝缘材料是陶瓷绝缘子或玻璃绝缘子,为适用于工业粉尘、化工、盐碱、沿海及多雾地区的需要,需要配置耐污能力强的绝缘子。耐污形绝缘子按其伞形结构分为双层伞形、盘形、草帽形三种。双层伞耐污形绝缘子爬电距离大,伞形开放,裙内外光滑无棱,积灰速率低,风雨有一定冲洗效果。盘形耐污悬式绝缘子利用伞内受潮的不同期性及伞下高棱的抑制放电作用,防污性能较好。但是传统的盘形耐污悬式绝缘子由于绝缘子表面积污和绝缘子表面潮湿,局部放电发展并导致闪络;而且盘形耐污悬式绝缘子防雷性能差。因此,发明一种盘形悬式耐污绝缘子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形悬式耐污绝缘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盘形悬式耐污绝缘子,包括大伞裙和小伞裙,所述大伞裙的直径大于小伞裙,所述大伞裙和小伞裙一体成型,所述大伞裙和小伞裙的内部设置有芯棒,所述芯棒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金属连接头,所述芯棒靠近顶端的外表面套接有上绝缘套,且所述上绝缘套的外表面设置有上钢脚,所述上钢脚的外表面两端均设置有引弧点,所述大伞裙和上钢脚的连接处设置有引弧翼板,且所述引弧翼板向两侧延伸至大伞裙外,所述大伞裙内侧底端设置有瓷圈,且所述瓷圈的底端转动安装有若干组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所述第二弧板设置有四组,围绕中心轴线呈前后左右对称,若干组所述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围绕成相对密封的空间,所述小伞裙的顶端设置有对称的两组线槽,且所述线槽位于所述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围绕的空间内,所述大伞裙设置有贯穿的漏孔,且所述漏孔位于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外。
优选的,所述小伞裙位于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围绕空间内的釉面为高势区,且所述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外的釉面为低势区,所述高势区的釉面厚度大于低势区的釉面厚度。
优选的,所述瓷圈下端开设有与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数量相等的开槽,且所述开槽内横向安装有固定轴,所述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的顶端中间均设置有连接块,且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与固定轴相匹配的轴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弧板上设置有圆槽,前后第二弧板的圆槽和线槽位于同一轴线上,且圆槽上设置有挡帘。
优选的,所述芯棒靠近底端的外表面设置有下绝缘套,且所述下绝缘套包裹底端的金属连接头,所述下绝缘套上设置有与金属连接头相匹配的孔。
优选的,所述芯棒靠近小伞裙内侧底端位置处设置有凹槽,且凹槽内设置有弹性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置的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将导线置于内部相对较密封的空间,可以减少表面集污和减小表面潮湿的程度,避免发生闪络。
2、通过设置的上钢脚、引弧点和引弧翼板相互配合,可以在雷电电击到绝缘子时,形成短路通道,将接续的工频电弧移动到引弧翼板和上钢脚之间燃烧,以保护导线免于烧伤;
3、通过设置的漏孔,可以使得大伞裙上的水流到小伞裙下方,清理小伞裙位于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外的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盘形悬式耐污绝缘子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盘形悬式耐污绝缘子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盘形悬式耐污绝缘子小伞裙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盘形悬式耐污绝缘子瓷圈和弧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大伞裙;2、小伞裙;3、上钢脚;4、引弧翼板;5、引弧点;6、金属连接头;7、芯棒;8、瓷圈;801、开槽;802、固定轴;9、第一弧板;10、第二弧板;1001、连接块;1002、轴孔;11、挡帘;12、上绝缘套;13、弹性圈;14、下绝缘套;15、漏孔;16、线槽;17、低势区;18、高势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盘形悬式耐污绝缘子,包括大伞裙1和小伞裙2,大伞裙1的直径大于小伞裙2,大伞裙1和小伞裙2一体成型,大伞裙1和小伞裙2的内部设置有芯棒7,芯棒7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金属连接头6,芯棒7靠近顶端的外表面套接有上绝缘套12,且上绝缘套12的外表面设置有上钢脚3,上钢脚3的外表面两端均设置有引弧点5,大伞裙1和上钢脚3的连接处设置有引弧翼板4,且引弧翼板4向两侧延伸至大伞裙1外,大伞裙1内侧底端设置有瓷圈8,且瓷圈8的底端转动安装有若干组第一弧板9和第二弧板10,第一弧板9和第二弧板10均为釉面陶瓷材质,第二弧板10设置有四组,围绕中心轴线呈前后左右对称,若干组第一弧板9和第二弧板10围绕成相对密封的空间,小伞裙2的顶端设置有对称的两组线槽16,且线槽16位于第一弧板9和第二弧板10围绕的空间内,大伞裙1设置有贯穿的漏孔15,且漏孔15位于第一弧板9和第二弧板10外。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小伞裙2位于第一弧板9和第二弧板10围绕空间内的釉面为高势区18,且第一弧板9和第二弧板10外的釉面为低势区17,高势区18的釉面厚度大于低势区17的釉面厚度,使得液体不易于停留在高势区18,保持高势区18的干净整洁。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瓷圈8下端开设有与第一弧板9和第二弧板10数量相等的开槽801,且开槽801内横向安装有固定轴802,第一弧板9和第二弧板10的顶端中间均设置有连接块1001,且连接块1001上设置有与固定轴802相匹配的轴孔1002,使得第一弧板9和第二弧板10可以翻动,在安装导线时不会影响安装,而且使得第一弧板9和第二弧板10围成的内部仍具有通气功能。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第二弧板10上设置有圆槽,前后第二弧板10的圆槽和线槽16位于同一轴线上,且圆槽上设置有挡帘11,挡帘11为橡胶材质,在安装后,可以阻挡导线和圆槽之间的间隙,减小缝隙的产生。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芯棒7靠近底端的外表面设置有下绝缘套14,且下绝缘套14包裹底端的金属连接头6,下绝缘套14上设置有与金属连接头6相匹配的孔,增大绝缘面积。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芯棒7靠近小伞裙2内侧底端位置处设置有凹槽,且凹槽内设置有弹性圈13,增加芯棒7连接稳定性。
工作原理:在安装时,先固定芯棒7两端的金属连接头6,然后将第一弧板9和第二弧板10向上翻开,再将导线放置在线槽16上,做好固定措施后,放下第一弧板9和第二弧板10,第一弧板9和第二弧板10与小伞裙2的顶端面接触,将第二弧板10的挡帘11塞在缝隙中,可以阻挡导线和圆槽之间的间隙,使得第一弧板9和第二弧板10围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可以减少表面集污和减小表面潮湿的程度,避免发生闪络,大伞裙1上的水通过漏孔15流到小伞裙2下方,清理小伞裙2位第一弧板9和第二弧板10外的面积,减小第一弧板9和第二弧板10外的小伞裙2表面集污,引弧翼板4和上钢脚3下的合金装配连接成一体,当雷击发生时,引弧翼板4和上钢脚3之间引起闪络放电,形成短路通道,接续的工频电弧移动到引弧翼板4和上钢脚3之间燃烧,以保护导线免于烧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