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和连接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27970发布日期:2020-12-01 11:41阅读:53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和连接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连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连接器和连接座。



背景技术:

连接器由插头和插座组成,插头也可以称为水晶头,其中包括导线,插座包括座体和设置在座体上的插针模块,插针模块用于连接连接器内的导线以及另一水晶头,目前,在生产连接器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工具来使得插头的导线设置于座体上并与插针模块连接,使得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连接器和连接座。

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座、线缆连接组件和插针组件,所述连接座包括第一基体、第二基体和连接件;所述第一基体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所述第二基体设置有第二导向结构和第三导向结构,所述第三导向结构绕所述第二导向结构的延伸方向呈螺旋设置,所述第一导向结构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导向结构上,所述连接件设置有第四导向结构,所述第四导向结构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结构上,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体和所述第二基体之间,且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连接件活动抵接,所述线缆连接组件与所述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基体中的一个连接,所述插针组件与所述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基体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线缆连接组件与所述插针组件活动抵接。

上述的连接器,第一基体通过第一导向结构沿所述第三导向结构滑动,使得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相对旋转,且使得第一基体朝靠近或远离第二基体的方向运动,当第一基体沿靠近第二基体的方向运动时,推动所述连接件朝靠近第二基体的方向运动,这时,线缆连接组件与插件组件相互靠近,然后实现线缆连接组件与插针组件抵接,进而使得线缆连接组件与插针组件电连接,这样,便能不需要工具来连接线缆连接组件和插针组件,实现了连接器的免工具组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体上凸起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导向结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壁部,所述连接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三导向结构设置于所述导向部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一基体开设有套接槽,所述第一导向结构设置于所述套接槽的壁部,所述第一基体通过所述套接槽套设于所述导向部的外侧,所述第一基体开设有第一插入孔,所述第一插入孔与所述套接槽连通,且所述线缆连接组件穿设所述第一插入孔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基体开设有第二插入孔,所述第二插入孔与所述插针组件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呈圆筒形,所述第二导向结构沿所述安装槽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三导向结构绕所述导向部的轴向呈螺旋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形状匹配于所述导向槽的形状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接槽的形状匹配于导向部的外侧表面的形状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体上还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与所述第三导向结构连接,且所述卡接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导向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异设置,所述第一导向结构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导向结构或所述卡接结构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结构的延伸方向与螺旋状设置的所述第三导向结构的轴向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结构为凸出于所述第一基体设置的滑轨,所述第三导向结构为开设于所述第二基体的滑槽,所述滑轨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结构为开设于所述第二基体的导向槽,所述第四导向结构凸出于所述第一基体设置的导向轨,所述导向轨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

一种连接座,包括第一基体、第二基体和连接件;所述第一基体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所述第二基体设置有第二导向结构和第三导向结构,所述第三导向结构绕所述第二导向结构的延伸方向呈螺旋设置,所述第一导向结构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导向结构上,所述连接件设置有第四导向结构,所述第四导向结构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结构上,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连接件活动抵接,所述连接件用于与线缆连接组件以及插针组件中的一个连接,所述第二基体用于与线缆连接组件以及插针组件中的另一个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基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各附图中,100、第一基体;101、第一插入孔;102、套接槽;110、第一导向结构;111、滑轨;200、第二基体;210、第二导向结构;211、滑槽;220、第三导向结构;221、导向槽;230、导向部;231、安装槽;201、第二插入孔;240、卡接结构;241、卡接槽;300、连接件;310、第四导向结构;311、导向轨;301、第三插入孔;302、夹槽;400、插针组件;410、插针;420、主体;430、插片;500、插针固定块;501、通孔;411、导电槽;600、屏蔽片;700、壳体;800、线缆连接组件;810、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座、线缆连接组件(图未示)和插针组件400,所述连接座包括第一基体100、第二基体200和连接件300;所述第一基体100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110,所述第二基体200设置有第二导向结构210和第三导向结构220,所述第三导向结构220绕所述第二导向结构210的延伸方向呈螺旋设置,即,所述第三导向结构220的螺旋中心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导向结构210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10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导向结构220上,所述连接件300设置有第四导向结构310,所述第四导向结构310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结构210上,所述连接件300设置于所述第一基体100和所述第二基体200之间,且所述第一基体100与所述连接件300活动抵接,所述线缆连接组件与所述连接件300以及所述第二基体200中的一个连接,所述插针组件400与所述连接件300以及所述第二基体200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线缆连接组件与所述插针组件400活动抵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体100用于当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10沿所述第三导向结构220滑动时推动所述连接件300朝靠近所述第二基体200的方向运动,且当连接件相对于第二基体运动至预设位置时使得线缆连接组件与插针组件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缆连接组件与所述连接件300连接,所述插针组件400与所述第二基体200中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缆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二基体连接,所述插针组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请结合图1和图2,上述的连接器,第一基体100通过第一导向结构110沿所述第三导向结构220滑动,使得第一基体100和第二基体200相对旋转,且使得第一基体100朝靠近或远离第二基体200的方向运动,当第一基体100沿靠近第二基体200的方向运动时,推动所述连接件300朝靠近第二基体200的方向运动,这时,线缆连接组件与插件组件相互靠近,然后实现线缆连接组件与插针组件400抵接,进而使得线缆连接组件与插针组件400电连接,这样,便能不需要工具来连接线缆连接组件和插针组件400,实现了连接器的免工具组装,同时,亦方便拆卸,便于在无工具时拆卸连接器。应当理解的是,目前将连接器组装起来需要用到工具,而本申请中,通过第一基体100相对于第二基体200转动来实现推动,这样,可以将推动连接件300的力转化为旋转第一基体100的力,而第一基体100相对于第二基体200旋转时,第一基体100旋转距离长于连接件300的直线行走距离,这样,即可以通过旋转第一基体100来增加用户的施力距离,有助于增加第一基体100的推力,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第一基体100更轻松地将连接件300推动至第二基体200,以此便捷地实现连接器的免工具安装。

本实施例中,第三导向结构的升角为0°~90°之间,以实现螺旋设置,第一基体相对于第二基体旋转并同时靠近或远离第二基体,即,第一基体相对于第二基体旋转时朝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基体的方向运动,这样,第一基体相对于第二基体在某一方向上旋转时,所述第一基体会相对于第二基体旋转以实现推动所述连接件沿第三导向结构朝靠近第二基体的方向滑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导向结构的升角为20°~80°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导向结构的升角为30°~50°之间,以避免第一基体相对于第二基体旋转的距离过长,节约安装时间,同时,在该升角范围内时,第一基体与第二基体的连接较于稳定,避免出现第一基体刚旋入第二基体内就容易反向脱开的现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导向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导向结构围绕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呈圆形阵列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基体上,这样,能够使得第一基体旋入第二基体后更加稳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导向结构的升角为40°,将第三导向结构的升角设置为40°时,能够使得第一基体相对于第二基体转动的距离不会过长,同时又能够使得第一基体不易从第二基体上反向脱开。

应当理解的是,第二基体的形状并不会限制第三导向结构的形状,即第三导向结构可以直接设置为螺旋形状的轨道,而不必依赖于第二基体的具体结构。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体设置有至少两个相互倾斜且依次相连壁面,所述第三导向结构设置于各所述壁面,这样,能够实现所述第三导向结构呈螺旋形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壁面为无数个,从而形成圆弧面,即各所述壁面形成圆弧面,所述第三导向结构设置于所述圆弧面并呈螺旋状设置,这样,即能够较好地实现设置所述第三导向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体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即所述第一基体的外轮廓为长方体形,长方体形具有平整的侧面,便于用户的手指抓紧第一基体,从而使得旋转第一基体时更加省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体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即所述第二基体的外轮廓为长方体形,长方体形具有平整的侧面,便于用户的手指抓紧第二基体,从而使得旋转第二基体时更加省力。上述两个实施例中,外轮廓为长方体形的第一基体与外轮廓为长方体形的第二基体配合安装,使得组装更加省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缆连接组件设置为导电结构,且所述线缆连接组件用于传输信号,以实现线缆连接组件与插针组件抵接并电连接,且实现缆连接组件与插针组件的信号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缆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电缆,所述电缆也可以称为导电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缆连接组件包括多个电缆,本实施例中,所述插针组件包括多个插针,每一电缆分别用于对应一插针,每一插针用于对应水晶头上的一信号通道,即每一电缆用于对应一信号通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缆连接组件包括包裹层以及多个电缆,每一所述电缆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包裹层内,每一电缆包括导电芯以及绝缘层,所述导电芯的至少部分包裹所述绝缘层,本实施例中,包裹层将多个电缆整合在一起,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芯还设置于夹槽内,且导电芯与所述插针电连接,即位于夹槽内的电缆未包裹绝缘层,即所述导电芯位于所述夹槽内,这样,即可使得导电芯与插针抵接。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体200上凸起设置有导向部230,所述导向部230内开设有安装槽231,所述第二导向结构210设置于所述安装槽231的壁部,所述连接件300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231内,所述第三导向结构220设置于所述导向部230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一基体100开设有套接槽102,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10设置于所述套接槽102的壁部,所述第一基体100通过所述套接槽102套设于所述导向部230的外侧,所述第一基体100开设有第一插入孔101,所述第一插入孔101与所述套接槽102连通,且所述线缆连接组件穿设所述第一插入孔101并与所述连接件300连接,所述第二基体200开设有第二插入孔201,所述第二插入孔201与所述插针组件400对应设置。这样,连接件300被设置于安装槽231内,线缆连接组件与插针组件400在安装槽231内抵接,使得线缆连接组件与插针组件400电连接时,避免连接位置外露,从而避免该连接位置漏电,同时,第一基体100通过套接槽102套设于导向部230的外侧,即实现了第一基体100相对于第二基体200旋转,实现了推动连接件300移动的功能,同时将连接件300包裹在内,从而更好的保护连接件300,提高了连接件300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由于线缆连接组件的结构一般为圆柱状且便于弯折,线缆连接组件与第一基体100和第二基体200之间的连接件300连接较为方便,而插针组件400的形状较为不规整,因此将其固定在第二基体200上,这样,采用线缆连接组件安装至插针组件400上的方式能够使得安装更加简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针组件穿设所述第一插入孔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且所述插针组件与所述第一插入孔对应设置,所述线缆连接组件穿设所述第二插入孔。这样,亦能够通过连接座实现插针组件和线缆连接组件的抵接。

为了便于设置第二导向结构210以及第三导向结构220,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230呈圆筒形,所述第二导向结构210沿所述安装槽231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三导向结构220绕所述导向部230的轴向呈螺旋设置,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导向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基体上,因此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和所述第三导向结构通过所述导向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基体上。圆筒型的导向部230结构较为规整,更容易在导向部230的外侧表面上设置第三导向结构220,同时,第三导向结构220的外沿到导向部230的外侧表面的厚度更加的均匀,使得第三导向结构220的稳定性更好。而第二导向结构210则可以通过在圆筒型的导向部230内侧表面沿轴向直接设置,工艺也较为简单。这样,当第二基体200为注塑成形时,由于导向部230的结构较为规整,使得模具在导向部230的位置能够更方便地脱模,有效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为使得连接件300与第二基体200的连接更加稳定,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300的形状匹配于所述导向槽221的形状设置,具体地,连接件300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导向槽221的截面形状相似,即所述连接件300只能从导向槽221的开设方向装入导向槽221内,既使得连接件300与第二基体200的连接更加稳定,同时,能更方便地定位线缆连接组件和插针组件400两者的相对位置,使得线缆连接组件和插针组件400能更精准地抵接。

为提高第一基体100和第二基体200的连接稳定性,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接槽102的形状匹配于导向部230的外侧表面的形状设置。这样,第一基体100通过套接槽102套设于导向部230的外侧表面时,能够使得套接槽102与导向部230的外侧表面更加贴合,从而避免第一基体100在导向部230上晃动,提高了第一基体100和第二基体200的相对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基体200上还设置有卡接结构240,所述卡接结构240与所述第三导向结构220连接,且所述卡接结构24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导向结构220的延伸方向相异设置,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10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导向结构220或所述卡接结构240上。本实施例中,卡接结构240由第三导向结构220端部向相异的方向延伸形成,且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10用于沿所述第三导向结构220滑动后滑动至卡接结构240上,以限制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10沿第三导向结构220反向滑出,这样,当外力小于预设大小时,能够避免第一导向结构110从卡接结构240往第三导向结构220滑出,从而使得第一基体100和第二基体200的连接更加稳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结构240的延伸方向与螺旋状设置的第三导向结构220的轴向垂直,这样,使得第一基体100滑动至卡接结构240时,连接器在使用时,水晶头插入第二插入孔201并于插片430组件连接,当拔开水晶头时,使得第二基体200相对于第一基体100运动,而由于卡接结构240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轴向,即垂直于拔开水晶头的方向,很好地避免了第一基体100沿第三导向结构220反向滑动,从而使得第一基体100和第二基体200相对稳定。

为实现第一导向结构滑动设置于第三导向结构上,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10为凸出于所述第一基体设置的滑轨111,所述第三导向结构为开设于所述第二基体的滑槽211,所述滑轨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211内,滑轨111沿滑槽211滑动,从而实现第一导向结构110滑动设置于第三导向结构210上。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结构240为开设于第二基体200的卡接槽241,所述滑轨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211或卡接槽241内,当所述滑轨滑动设置于所述卡接槽241内时,所述卡接槽241的壁部与所述滑轨抵接并限制所述滑轨沿所述滑槽211反向滑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导向结构凸出于所述第一基体设置的滑轨,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10为开设于所述第二基体的滑槽,这样,同样能够实现第一导向结构滑动设置于第三导向结构上。

为实现第二导向结构210滑动设置于第四导向结构310上,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结构210为开设于所述第二基体200的导向槽221,所述第四导向结构310凸出于所述第一基体100设置的导向轨311,所述导向轨311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221内,导向轨311沿导向槽221滑动从而实现第二导向结构210滑动设置于第四导向结构310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导向结构为开设于所述第二基体的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凸出于所述第一基体设置的导向轨,这样,同样能够实现第二导向结构滑动设置于四导向结构上。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针组件400开设有导电槽411,所述线缆连接组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导电槽411内,且所述线缆连接组件与所述导电槽411的壁部抵接,具体地,所述线缆连接组件用于当连接件300相对于第二基体200运动至预设位置时活动设置于所述导电槽411内,且此时所述线缆连接组件与所述导电槽411的壁部抵接,这样,所述导电组件设置于导电槽411内,使得导电槽411的壁部对所述导电组件实现支撑和限位,避免导电组件随意活动,提高了导电组件的稳定性,同时也配合其他活动结构,实现了导电组件与线缆连接组件的安装简便快捷,且实现了导电组件和线缆连接组件的电连接。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体200上凸起设置有导向部230,所述导向部230内开设有安装槽231,所述第二导向结构210设置于所述安装槽231的壁部,所述连接件300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231内,所述第三导向结构220设置于所述导向部230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一基体100开设有套接槽102,所述第一导向结构设置于所述套接槽102的壁部,所述第一基体100通过所述套接槽102套设于所述导向部230的外侧,所述第一基体100开设有第一插入孔101,所述第一插入孔101与所述套接槽102连通,且所述线缆连接组件穿设所述第一插入孔101并与所述连接件300连接,所述第二基体200开设有第二插入孔201,所述第二插入孔201与所述插针组件400对应设置,其中,所述连接件300还设置有第一固定结构,所述第二基体200还设置有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线缆连接组件穿设所述第一插入孔101并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连接,所述第二插入孔201与所述插针组件400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插入孔201用于穿设与所述插针组件400连接的水晶头组件,且所述连接件300开设有第三插入孔301,这样,即可实现线缆连接组件和连接件300连接,插针组件400和第二基体200连接。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为开设于所述连接件300的夹槽302,其中,夹槽302朝向第二基体200设置,所述线缆连接组件的一端穿设所述第一插入孔101以及第三插入孔301并设置于所述夹槽302内,所述夹槽302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导电槽411连通,所述第二基体200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插针固定块500,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插针固定块500,即所述第二基体200包括壳体700和插针固定块500,其中,所述导向部230设置于所述插针固定块500背向壳体的一面,所述插针固定块500开设有通孔501,所述插针组件400包括插针410、主体420和插片430,所述插针410与所述插片430均设置于所述主体420上,且所述插针410与所述插片430电连接,所述插针410穿设所述通孔501,且所述主体420与所述插针固定块500连接,所述插片430对应于所述第二插入孔201设置,这样,即可较好地实现线缆连接组件和插针组件400的连接,使得连接器的整体结构较为稳定,不易出现线缆连接组件和插针组件400断开连接的情况。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屏蔽片600,所述屏蔽片600设置于所述第二基体200,且屏蔽片600对应于插针组件400设置,以避免插片430组件和线缆连接组件的电荷向外泄露,避免影响其他工作元件。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连接座,包括第一基体100、第二基体200和连接件300;所述第一基体100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所述第二基体200设置有第二导向结构210和第三导向结构220,所述第三导向结构220绕所述第二导向结构210的延伸方向呈螺旋设置,所述第一导向结构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导向结构220上,所述连接件300设置有第四导向结构310,所述第四导向结构310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结构210上,所述第一基体100与所述连接件300活动抵接,所述线缆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基体100以及与所述第二基体200中的一个连接,所述插针组件400与所述第一基体100以及与所述第二基体200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连接件300用于与线缆连接组件以及插针组件400中的一个连接,所述第二基体200用于与线缆连接组件以及插针组件400中的另一个连接。第一基体100通过第一导向结构沿所述第三导向结构220滑动,使得第一基体100和第二基体200相对旋转,且使得第一基体100朝靠近或远离第二基体200的方向运动,当第一基体100沿靠近第二基体200的方向运动时,推动所述连接件300朝靠近第二基体200的方向运动,这时,线缆连接组件与插件组件相互靠近,然后实现线缆连接组件与插针组件400抵接,进而使得线缆连接组件与插针组件400电连接,这样,便能不需要工具来连接线缆连接组件和插针组件400,从而通过该连接座能够实现连接器的免工具组装。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和图3,先将线缆连接组件800穿过第一基体100的第一插入孔101且穿过连接件300的第三插入孔301,其中线缆连接组件800包括多个电缆810,在图3的线缆连接组件800为剖视结构,线缆连接组件800内包括多个电缆810,将每一电缆810设置于一夹槽302内,并将插针组件400设置在第二基体200,这样,即可得到图3中的状态。请结合图2和图4,组装时,将第一基体100的滑轨111滑动于第二基体200的滑槽211内,以使得第一基体100相对于第二基体200运动,同时,第一基体100在相对于第二基体200旋转时推动所述连接件300伸入至安装槽231内,且当连接件300相对于第二基体运动至预设位置时,电缆810被连接件300按压至插针410的导电槽411内;将第一基体100的滑轨111滑动至卡接槽241内,以避免第一基体100的滑轨111沿滑槽211反向滑出,这样,即可完成连接器的安装,得到图4中连接器的安装状态。这样,能够实现线缆连接组件800和插针组件400的免工具安装,从而实现了连接器的免工具组装,组装的连接器也方便拆卸,便于在无工具时拆卸连接器,且当第一基体100相对于第二基体200转动来实现推动,这样,可以通过旋转第一基体100来增加施力距离,有助于增加第一基体100的推力,当连接件300和导向槽221的尺寸紧密配合时,能够有助于连接件300被按压于导向槽221内,便于连接器的安装,便于实现结构更加紧密的安装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