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太网快速插拔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97355发布日期:2020-08-25 19:39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以太网快速插拔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以太网快速插拔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生活中无时不要对信号的发射或接收,要获得可靠的、稳定的信号,就需要减少信号的衰减或电磁干扰,这样就对电连接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随着电连接器的小型化和高密集的发展趋势,对电连接器的快速插拔、外壳与线缆屏蔽的连接以及线缆与外壳的密封等提出了高的要求。而当前,用于以太网或信号传输的电连接器多为螺纹电连接器,而螺纹电连接器(在同一面板上)在需要多个密集排布时,其对插或锁紧困难的劣势尤为突出;在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的强制防误上也选择不多;而模块化、冷压接、可拆卸的高可逆结构尤其受到市场青睐。现有的电连接器难以同时满足这些苛刻的条件。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屏蔽效果好、密封性好的操作方便的以太网快速插拔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的网络传输速率为万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太网快速插拔电连接器,解决连接器的开始拔插和信号隔离连接的结构,使得连接器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以太网快速插拔电连接器,包括分离式的壳体组件和设置在壳体组件内的接触体组件,所述接触体组件为插孔式结构,包括绝缘体和设置在绝缘体内的插孔结构,在绝缘体内的相邻插孔结构之间设置有隔离部;与所述接触体组件的接插端相对的一端上设置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与壳体组件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体内具有若干个插孔结构,以相邻的两个插孔结构为一组,组与组之间设置有隔离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离部为金属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离部与壳体组件内壁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离部与壳体组件之间设置有弹性件,通过加压弹性件所述隔离部与壳体组件内壁分别与弹性件接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件为闭环的弹簧,所述弹簧环套在接触体组件表面,所述弹簧与隔离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触体组件中的插孔、绝缘体、隔离部为相互独立的、可拆卸的部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屏蔽层为闭环结构,闭环外壁与壳体组件内壁在圆周方向接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屏蔽层与壳体组件内壁之间设置有屏蔽弹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或者所述壳体组件内壁面在圆周方向设置有凹槽,或者所述屏蔽层外壁面在圆周方向设置有凹槽,所述屏蔽弹簧或设置在壳体组件内壁面的凹槽内、或设置在屏蔽层外壁面的凹槽内。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的连接器采用快速插拔式连接锁紧;本发明中的连接器采用冷压接的连接结构,整个连接器模块化冷压接整体装入过程及各个部分的详细定位连接,使各功能模块与线缆成为一个整体(不用外力,不会松脱的整体)。这样在装入连接器的外壳时,就会非常方便,装入过程可控,整个操作过程也很简单。更有利于后期对电连接器的装配质量控制,从而保证了电连接器的接线质量,也保证了连接器功能的持续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中接触体组件采用隔离体将以太网的差分信号组与组之间进行有效个隔离,并通过接地簧与壳体组件连接一体,该结构能有效的保证以太网信号的可靠传输。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连接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接触体的结构示意;

图4是接地簧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是壳体组件,2是接触体组件,2-1是绝缘体,2-2是插孔、插针结构,2-3是隔离体,3是连接键,4是屏蔽接地簧,5是密封结构,6是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两个部分,壳体组件和接触体组件(或壳体组件与接触体组件组成的电连接器插座),壳体组件采用双键位或多键位排布,其主要作用为与对插端的连接(机械连接和电连接)与分离以及连接器本身各零部件(模块)的连接或固定,使各部分成为一个整体。本实施例中的壳体组件采用冷拔插结构设计,具有快速连接拔插的功能,其具体结构在另案中申请,本申请不在具体描述其结构组成。

本实施例的主要部分是接触体组件以及接触体组件与壳体组件之间的连接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接触体2包括有三部分,绝缘体2-1、插孔体2-2隔离体2-3。

本实施例中的绝缘体2-1其主要作用是用于固定插孔体2-2,以及隔离插孔体2-2与壳体组件1直接进行接触。并且,因为本实施例均采用的是冷拔插结构,所以绝缘体2-1在壳体组件1内起到导向作用。

本实施例中,因为用于以太网连接,所以其信号线路为差分信号,所以两路信号为一完整信号。因此对于插孔体2-2而言,两个插孔体为一组;以太网信号属于高频、高速率传输信号,因此需要对信号线路之间进行隔离,避免不同链路之间的信号进行干扰。因此,在每组插孔体之间设置隔离体2-3,如图3所示,在绝缘体2-1上设置有对应的卡槽,而隔离体2-3插入到绝缘体2-1中,最终形成如图2所示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隔离体还具有屏蔽功能,用于屏蔽信号线路之间的干扰,因此需要将隔离部进行接地,而壳体组件在连接器中相对于电信号是属于天然的接地端,因此只要确保接触体与壳体组件良好的电气接触即可。但是因为本实施例中无论是壳体组件还是接触体组件均采用的冷拔插结构,接触体组件与壳体组件之间是具有活动余量的,单纯的接触体组件和壳体组件是不能保证在360度不间断的连接,因此受到外力作用下可能导致刚性接触中出现瞬断的现象。

因此本实施例中,在绝缘体2-1上环套一个或者多个接地簧7,接地簧采用高弹性的细铜丝绕制而成,具有高弹性和高寿命。如图4所示,在绝缘体2-1上的隔离体2-3通过外接位置2-4与接地簧7连接,而当壳体组件1与接触体组件2进行组装时,两者相互挤压接地簧7,可以使得壳体组件始终通过接地簧与隔离体2-3保持连通,隔离体采用金属导电材料成型,从而确保隔离体起到相应的作用,实现对插孔体的相互隔离。

在本实施例中,与接触体的尾孔进行连接的是信号线缆,如上所述,因为以太网的高频、高速率信号传输,使得信号线与金属壳体组件会产生电势差,从而产生电磁辐射,影响其他信号的传输。因此对于设置在壳体组件内的信号线缆需要进行电磁屏蔽。

本实施例在壳体组件内相对于信号线缆所在的位置设置一层屏蔽层,屏蔽层为金属层环套在信号线上,用于隔离信号线与壳体组件,并且与信号线中的接地端连接。为了保证将信号线中的接地端与外部大地端连通,避免再使用过程中因外力可能导致屏蔽层与壳体组件之间出现松动,因此需要在屏蔽层与壳体组件之间设置有屏蔽接地簧。可以在壳体组件的内壁面沿着圆周方向设置凹槽,也可以在屏蔽层的外壁面上沿着圆周方向设置凹槽,将屏蔽接地簧设置在凹槽内,当屏蔽层与壳体组件组装时,两者就可以通过挤压屏蔽接地簧实现屏蔽层与壳体组件完全的接触。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