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咬合式防水按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08191发布日期:2020-08-18 19:29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重咬合式防水按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按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重咬合式防水按键。



背景技术:

微动开关是具有微小接点间隔和快动机构,用规定的行程和规定的力进行开关动作的接点机构,用外壳覆盖,其外部有驱动杆的一种开关,因为其开关的触点间距比较小,故名微动开关,又叫灵敏开关。外机械力通过传动元件(按销、按钮、杠杆、滚轮等)将力作用于动作簧片上,当动作簧片位移到临界点时产生瞬时动作,使动作簧片末端的动触点与定触点快速接通或断开。当传动元件上的作用力移去后,动作簧片产生反向动作力,当传动元件反向行程达到簧片的动作临界点后,瞬时完成反向动作。微动开关的触点间距小、动作行程短、按动力小、通断迅速。其动触点的动作速度与传动元件动作速度无关。微动开关的种类繁多,内部结构有成百上千种,按体积分有普通型、小型、超小型;按防护性能分,有防水型、防尘型、防爆型;按分断形式分,有单联型、双联型、多连型。

现有的防水型微动开关,通常只是在上盖和底座之间设置了一个防水垫圈,键帽直接粘接在上盖上,这类结构边沿容易出现缝隙导致密封失效,防水性能有限。现在市面上急需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加工的增强型防水按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更强、稳定性更好的双重咬合式防水按键。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双重咬合式防水按键,包括按钮、上盖和开关座,所述按钮外侧嵌套有硅胶帽,所述硅胶帽通过环形压块固定在上盖上;

所述环形压块底部设置有第一压筋和第二压筋,所述上盖顶部设置有台阶状的开口结构,开口结构由通孔、固定槽、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组合而成,按钮嵌入式安装在通孔内,所述硅胶帽下部嵌入式安装在第一环形槽内,环形压块嵌入式安装在固定槽内将硅胶帽下部压紧,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为台阶部,所述固定槽内还设置有环形的结合槽,所述结合槽与第二压筋相对应,第二环形槽位于硅胶帽下方,台阶部与第一压筋将硅胶帽紧紧咬合;

所述开关座中部设置有凸出的棱形凸台,棱形凸台上方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上嵌套安装有防水用硅胶垫,所述上盖底部设置有第三压筋,所述上盖扣合式安装在开关座上,第三压筋和棱形凸台将硅胶垫紧紧咬合。

作为优选,所述开关座内嵌有复数个端子,所述端子一端从开关座上方伸出,所述端子另一端从开关座下方伸出,所述端子的横截面为倒凸字形结构,所述端子中上部的厚度大于端子中下部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硅胶垫由两个空心凸字形结构组合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压筋、第二压筋和第三压筋均为v型突刺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开关座两侧分别设置有复数个梯形的凸柱,所述上盖两侧下方也分别设置有复数个卡扣,所述卡扣与凸柱对应卡合连接。

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结合槽,所述结合槽与第二压筋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采用第一压筋和台阶部配合,实现硅胶帽、环形压块和上盖之间的咬合式密封,密封更加紧密,防水效果更好;采用第三压筋配合开关座上的棱角凸台和限位槽,实现上盖和开关座之间的密封,实现迷宫式密封,防水密封性能大幅提升;同时采用倒凸字形的端子,进一步提升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压筋和第二压筋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开关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压筋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硅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开关座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为一种双重咬合式防水按键,包括按钮1、上盖2和开关座3,所述按钮1外侧嵌套有硅胶帽4,所述硅胶帽4通过环形压块5固定在上盖2上;

所述环形压块5底部设置有第一压筋501和第二压筋502,所述上盖2顶部设置有台阶状的开口结构,开口结构由通孔203、固定槽204、第一环形槽205和第二环形槽206组合而成,按钮1嵌入式安装在通孔203内,所述硅胶帽4下部嵌入式安装在第一环形槽205内,环形压块5嵌入式安装在固定槽204内将硅胶帽4下部压紧,第一环形槽的宽度大于第二环形槽的宽度,第一环形槽205内沿与第二环形槽206外沿之间形成台阶部207,所述固定槽204内还设置有环形的结合槽208,所述结合槽208与第二压筋502相对应,第二环形槽206位于硅胶帽4下方,台阶部207与第一压筋501将硅胶帽4紧紧咬合,第二压筋502通过超声波融化处理后与上盖2的结合槽208粘接在一起;

所述开关座3中部设置有凸出的棱形凸台301,棱形凸台301上方设置有限位槽302,所述限位槽302上嵌套安装有防水用硅胶垫6,所述上盖2底部设置有第三压筋201,所述上盖2扣合式安装在开关座3上,第三压筋201与棱形凸台301、硅胶垫6呈咬合状态。

环形压块与上盖安装完成后,第一压筋(作为上齿)和台阶部(作为下齿)在硅胶帽上形成一个咬合力,咬住硅胶帽的边沿,形成密封环境,达到密封效果。同时第二压筋的超声融化后粘接在结合槽对应位置上,保证环形压块与上盖粘接牢固。上盖与开关座扣合在一起后,上盖上的第三压筋(作为上齿)与棱形凸台(作为下齿)在硅胶垫上形成一个咬合力,咬住硅胶垫的边沿,形成密封环境,达到密封效果。其中硅胶垫通过限位槽能够稳定精确的装配好并且不易掉落,同时限位槽形成迷宫作用(硅胶垫与限位槽有多个密封的接触面,构成迷宫式密封),进一步提升防水性能。

为了增加端子与开关座之间的稳定性,所述开关座3内嵌有复数个端子303,所述端子303一端从开关座3上方伸出,所述端子303另一端从开关座3下方伸出,所述端子303的横截面为倒凸字形结构(如图7),所述端子303中上部的厚度大于端子303中下部的厚度。传统的微动开关其:开关座通过一体注塑成型与上端子、下端子、共通端子结合在一起,然后上端子、下端子上设置有银触点,最后安装上弹片。开关采用的是均匀厚度的端子,如果端子受到冲击与开关座产生缝隙,液体很容易从缝隙流入。而本申请的端子是通过倒凸字形结构,即使出现缝隙,液体到了“台阶”状的拐弯处就无法再渗入,有效提高防水性能。而且为了保障质量稳定性,可以选择厚原料,一端打薄制作而成。而且厚端子还能增加银触点的接触面积,导电面积也得到增加,同等电流温升降低。而且倒凸字形结构与开关座之间转配稳定性更好。

为了实现更好的密封性能,所述硅胶垫6由两个空心凸字形结构组合而成。这种结构的硅胶垫与限位槽结合时稳定性更好,不易脱落。

为了实现更好的咬合固定效果,所述第一压筋501、第二压筋502和第三压筋201均为v型突刺状结构。v型结构能够更好的实现压紧咬合的效果。

为了更好的固定环形压块,所述上盖2上设置有结合槽203,所述结合槽203与第二压筋502相对应。

为了让上盖稳定的固定在开关座上,所述开关座3两侧分别设置有复数个梯形的凸柱304,所述上盖2两侧下方也分别设置有复数个卡扣202,所述卡扣202与凸柱304对应卡合连接。

本申请采用第一压筋和台阶部配合,实现硅胶帽、环形压块和上盖之间的咬合式密封,密封更加紧密,防水效果更好;采用第三压筋配合开关座上的棱角凸台和限位槽,实现上盖和开关座之间的密封,实现迷宫式密封,防水密封性能大幅提升;同时采用倒凸字形的端子,进一步提升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