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组装的防水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34929发布日期:2020-10-17 01:31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组装的防水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快速组装的防水温控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水温控器包括防水壳体以及设于防水壳体内的温控器。防水壳体的上端设有开口,且通常防水壳体侧壁设有两个穿线孔。引线通过穿线孔与温控器的接电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电连接。由于防水壳体本身体积小,相应的穿线孔孔径通常设置较小,引线难以快速穿过穿线孔;同时,引线穿过穿线孔后,需要在较小空间内使引线的接电端与温控器的接电端准确对接才能进行后续焊接,较为不便,且降低了防水温控器的组装效率。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组装的防水温控器,旨在解决现有防水温控器组装较为不便,组装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快速组装的防水温控器,包括防水壳体,防水壳体内设有温控器以及与温控器电连接的引线,所述防水壳体的侧壁设有开口且开口处设有引线紧扣装置;引线紧扣装置两侧设有扣合机构,且包括设于防水壳体侧壁的承接件以及可插入设于承接件上的固定件;所述引线水平置于承接件上。

所述的可快速组装的防水温控器中,所述引线紧扣装置设有外伸的引线隔离筒。

所述的可快速组装的防水温控器中,所述引线隔离筒由设于承接件外侧的承接块以及设于固定件外侧的限位块组成;所述承接块和限位块为结构大小一致且直径大于引线直径的块体。

所述的可快速组装的防水温控器中,所述承接件水平设有承接槽;固定件的底面设有与承接槽对应的限位槽。

所述的可快速组装的防水温控器中,所述承接槽以及限位槽均为弧形槽,且承接槽以及限位槽的直径均与引线直径匹配。

所述的可快速组装的防水温控器中,所述承接件上设有定位孔;固定件设有与定位孔匹配的定位柱。

所述的可快速组装的防水温控器中,所述扣合机构包括设于固定件两侧的卡扣,以及设于承接件两侧的扣座;卡扣设有可扣于扣座的扣槽。

所述的可快速组装的防水温控器中,所述承接件两侧设有凹槽,扣座设于凹槽凹面;卡扣为弹性卡扣,且与固定件的底面连接;卡扣宽度与所述凹槽深度一致。

所述的可快速组装的防水温控器中,所述温控器的上端面设有接电端子;接电端子设有适于引线的接电端穿过的穿线孔。

所述的可快速组装的防水温控器中,所述接电端子设有与其连接且呈“l”型结构的固定片,固定片上设有铆接孔。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快速组装的防水温控器,通过在具有上端开口的防水壳体侧壁设置开口,并在侧壁开口处设置引线紧扣装置。引线焊接在温控器接电端子后便可直接将温控器放入防水壳体内,并使引线置于引线紧扣装置的承接件上,再将引线紧扣装置的固定件插设于承接件上端面,并通过扣合机构进行扣合,从而完成防水温控器的组装,并进行环氧树脂灌封。相比传统的引线穿过防水壳体穿线孔,并在防水壳体内电连接的方式,快速提高了防水温控器的封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快速组装的防水温控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快速组装的防水温控器的结构示意图二(省去了部分引线)。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快速组装的防水温控器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所述引线紧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所述引线紧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所述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所述接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防水壳体、2-温控器、3-引线;

4-引线紧扣装置、41-承接件、42-固定件、410-承接槽、420-限位槽;

5-扣合机构、51-卡扣、52-扣座;

6-引线隔离筒、61-承接块、62-限位块;

7-定位孔、8-定位柱、9-接电端子、10-固定片、11-穿线孔、12-铆接孔、13-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快速组装的防水温控器,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可快速组装的防水温控器,包括上端设有开口的防水壳体1,防水壳体1内设有温控器2以及与温控器2电连接的引线3;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防水温控器包括并行设置的两条引线3;所述防水壳体1的侧壁设有开口且开口处设有引线紧扣装置4;引线紧扣装置4两侧设有扣合机构5,且包括设于防水壳体1侧壁的承接件41以及可插入设于承接件41上端面的固定件42;所述引线3水平置于承接件41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壁开口的防水壳体1,且侧壁开口处设有用于承接引线3的承接件41。承接件41上端面还可插入固定件42,当承接件41的上端面插入有固定件42时,可组合成引线紧扣装置4。具体组装时,首先通过焊接的方式完成引线3的接电端与温控器的电连接。进一步地,将完成电连接的温控器2置于防水壳体1内,而与温控器电1电连接的引线3水平放置于承接件41上。然后,通过在承接件41上端面插入固定件42,并借助扣合机构5将承接件41和固定件42进行扣连,使位于承接件41和固定件42之间的引线3能够很好的被固定住,且此时引线3的接电端与温控器1已完成电连接并位于防水壳体1内。相比现有的引线穿过防水壳体穿线孔,并在防水壳体内电连接的方式,快速提高了防水温控器的封装效率。

请参阅图1和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线紧扣装置设有外伸的引线隔离筒6。

进一步地,所述引线隔离筒6由设于承接件41外侧的承接块61以及设于固定件42外侧的限位块62组成;当固定件42插入承接件41的上端面时,承接块61和限位块62组合成引线隔离筒6;所述承接块61和限位块62为结构大小一致且直径大于引线直径的块体。

由于引线3本体属于软质线材,在防水温控器组装完后并用环氧树脂进行封装时,引线3距离太近容易出现缠绕影响封装效果。通过设置引线隔离筒6,并使承接块61和限为块62的直径大于引线3的直径,可以确保引线隔离筒6为引线3提供较大的容纳空间,并使引线3之间的距离处在合理范围内,从而提高封装效果。

请参阅图2、图5和图6,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承接件41水平设有承接槽410;固定件42的底面设有与承接槽410对应的限位槽420。

进一步地,所述承接槽410以及限位槽420均为弧形槽,且承接槽410以及限位槽420的直径均与引线3直径匹配。

其中,承接槽410能够更好的对位于承接件41上的引线3进行承接,使引线3在承接件41上不会轻易挪动。当固定件42插入承接件41上端面时,限位槽420和承接槽410形成有与引线3直径匹配的截面为圆形的孔道,圆形孔道能够对位于其中的引线3进行限位,即使对引线3进行扯动,引线3也不会轻易从引线紧固装置中抽离。

请参阅图4和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承接件41上设有定位孔7;固定件42设有与定位孔7匹配的定位柱8。本实施例通过使设于固定件42下端面的定位柱8插入位于承接件41上端面的定位孔,从而实现固定件42可插入设于承接件41上端面的目的。

请参阅图1和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扣合机构5包括设于固定件42两侧的卡扣51,以及设于承接件41两侧的扣座52;卡扣51设有可扣于扣座52的扣槽。

进一步地,所述承接件41两侧设有凹槽,扣座52设于凹槽凹面;卡扣51为弹性卡扣,且与固定件42的底面连接;卡扣51宽度与所述凹槽深度一致。

在实际组装时,将固定件42插设于承接件41上端面的过程中,位于固定件42两侧底部的卡扣51沿着凹槽凹面13向下行进。在卡扣51向下行进的过程中,弹性卡扣会越过扣座52,直至固定件42刚好插入承接件41上端面时,扣座52从卡扣51的扣槽露出,从而对固定件42和承接件41进行扣合。

请参阅图2,图3和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温控器2的上端面设有接电端子9;接电端子9设有适于引线3的接电端穿过的穿线孔11。其中,引线11的接电端折弯呈“l”型,且折弯部穿过穿线孔11后与接电端子9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接电端子9设有与其呈“l”型结构设置的固定片10,固定片10上设有铆接孔12,温控器2上端面设有与固定片10连接的铆钉13,以实现接电端子9设于温控器2上端面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快速组装的防水温控器,通过在具有上端开口的防水壳体侧壁设置开口,并在侧壁开口处设置引线紧扣装置。引线焊接在温控器接电端子后便可直接将温控器放入防水壳体内,并使引线置于引线紧扣装置的承接件上,再将引线紧扣装置的固定件插设于承接件上端面,并通过扣合机构进行扣合,从而完成防水温控器的组装,并进行环氧树脂灌封。相比传统的引线穿过防水壳体穿线孔,并在防水壳体内电连接的方式,快速提高了防水温控器的封装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的这些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