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叠式锂离子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9953发布日期:2020-11-19 19:3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堆叠式锂离子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具体公开了一种堆叠式锂离子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应用广泛,锂离子电池的电芯中,由于正负极片的位置较为紧密,一旦制作时发生误操作或发生故障时,容易造成正负极片短路,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通常使用隔膜分隔开正负极片,再通过层叠或绕卷的方式获得电芯,最后将电芯放入电池外壳中密封成型。通过层叠方式制作电芯容易获得厚板状结构,但组装操作复杂,现有技术中的锂离子电池耐热性能差,大电流工作或发生短路时,容易发热鼓包,特别是在大功率锂离子电池应用时,一旦发生短路将会形成严重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堆叠式锂离子电池结构,组装操作方便,且具有良好的防短路性能。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堆叠式锂离子电池结构,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电芯,电芯包括呈z字型折叠的隔膜片,折叠的隔膜片形成n个第一容纳槽和n个第二容纳槽,n为大于1的整数,第一容纳槽的开口背对第二容纳槽的开口,外壳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绝缘密封盖和第二绝缘密封盖;

每个第一容纳槽中均设有一正极片,所有正极片的同一侧均连接有一正极连通片,正极连通片远离隔膜片的一侧固定有正极接插片;

每个第二容纳槽中均设有一负极片,所有负极片的同一侧均连接有一负极连通片,负极连通片远离隔膜片的一侧固定有负极接插片;

隔膜片包括聚丙烯隔膜和n+1组间隔设置的陶瓷加固层,陶瓷加固层固定于聚丙烯隔膜的表面,陶瓷加固层正对正极片或负极片的侧面,陶瓷加固层中设有若干让位微孔;

第一绝缘密封盖远离电芯的一侧固定有正极耳,第一绝缘密封盖靠近电芯的一侧设有正极插槽,正极插槽的内壁覆盖有第一导电银胶层,第一导电银胶层与正极耳连接,正极接插片位于正极插槽中,正极接插片与第一导电银胶层接触连接;

第二绝缘密封盖远离电芯的一侧固定有负极耳,第二绝缘密封盖靠近电芯的一侧设有负极插槽,负极插槽的内壁覆盖有第二导电银胶层,第二导电银胶层与负极耳连接,负极接插片位于负极插槽中,负极接插片与第二导电银胶层接触连接。

进一步的,外壳包括铝壳,铝壳的内壁覆盖有绝缘层。

进一步的,聚丙烯隔膜的表面一体成型有若干吸液凸条,吸液凸条位于聚丙烯隔膜和陶瓷加固层之间。

进一步的,陶瓷加固层为氧化锆涂层。

进一步的,让位微孔的孔径大小为0.2~2μm。

进一步的,正极耳和负极耳均为工字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堆叠式锂离子电池结构,通过堆叠的方式制作电芯能够方便获得厚板形状的结构,电芯中的迂回折叠的隔膜片能够有效分隔正极片和负极片,从而可有效避免正极片和负极片接触短路,具有良好的防短路性能;特殊的隔膜片结构稳定牢固、不易变形、折叠方便,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不但能够有效简化电芯的制作加工步骤,同时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电芯中极片与极耳通过接插的方式实现连通,组装操作方便,整体结构的防漏液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隔膜片的层结构示意。

附图标记为:外壳10、铝壳11、绝缘层12、电芯20、隔膜片21、第一容纳槽21a、第二容纳槽21b、聚丙烯隔膜211、吸液凸条2111、陶瓷加固层212、让位微孔2121、正极片22、正极连通片221、正极接插片222、负极片23、负极连通片231、负极接插片232、第一绝缘密封盖30、正极耳31、正极插槽32、第一导电银胶层33、第二绝缘密封盖40、负极耳41、负极插槽42、第二导电银胶层43。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图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堆叠式锂离子电池结构,包括外壳10,外壳10内设有电芯20,外壳10中还填充有电解液,电芯20包括呈z字型迂回折叠的隔膜片21,折叠的隔膜片21形成n个第一容纳槽21a和n个第二容纳槽21b,n为大于1的整数,第一容纳槽21a的开口背对第二容纳槽21b的开口,外壳10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绝缘密封盖30和第二绝缘密封盖40;

每个第一容纳槽21a中均设有一正极片22,所有正极片22的同一侧均连接有同一正极连通片221,正极连通片221远离隔膜片21的一侧固定有正极接插片222;

每个第二容纳槽21b中均设有一负极片23,所有负极片23的同一侧均连接有同一负极连通片231,正极连通片221和负极连通片231分别位于整体隔膜片21的相对两端,负极连通片231远离隔膜片21的一侧固定有负极接插片232,正极片22和负极片23均分别容纳与开口朝向相背的两个容纳槽中,能够有效避免正极片22和负极片23接触短路,可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整体结构的可靠性,且集流效果好,结构牢固稳定;

隔膜片21包括聚丙烯隔膜211和n+1组间隔设置的陶瓷加固层212,即各个陶瓷加固层212之间具有空隙不接触,可方便隔膜片21进行折叠,聚丙烯隔膜211为具有较高孔隙率和离子电导率的电池隔膜结构,陶瓷加固层212固定于聚丙烯隔膜211的表面,通过陶瓷加固层212能够对电芯20起加固作用,电芯20的结构稳固可靠,且能够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散热性能和对电解液的挂液能力,从而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陶瓷加固层212正对正极片22或负极片23的侧面,陶瓷加固层212中设有若干让位微孔2121,用于供锂离子顺利通过;

第一绝缘密封盖30远离电芯20的一侧固定有正极耳31,第一绝缘密封盖30靠近电芯20的一侧设有正极插槽32,正极插槽32的内壁覆盖有第一导电银胶层33,第一导电银胶层33与正极耳31连接,正极接插片222位于正极插槽32中,正极接插片222与第一导电银胶层33接触连接,导电银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较高的摩擦系数和良好的弹性,第一导电银胶层33能够有效提高对正极接插片222的限位稳定性能,可有效确保正极接插片222与正极耳31之间实现可靠的连通,且第一导电银胶层33能够有效避免电解液通过正极插槽32和正极耳31的连接部分渗漏;

第二绝缘密封盖40远离电芯20的一侧固定有负极耳41,第二绝缘密封盖40靠近电芯20的一侧设有负极插槽42,负极插槽42的内壁覆盖有第二导电银胶层43,第二导电银胶层43与负极耳41连接,负极接插片232位于负极插槽42中,负极接插片232与第二导电银胶层43接触连接,导电银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较高的摩擦系数和良好的弹性,第二导电银胶层43能够有效提高对负极接插片232的限位稳定性能,可有效确保负极接插片232与负极耳41之间实现可靠的连通,且第二导电银胶层43能够有效避免电解液通过负极插槽42和负极耳41的连接部分渗漏,电芯20中的极耳通过接插片和插槽间接与极耳实现连通,组装操作方便。

在进行组装前先对电芯20进行制作,并将其中一个绝缘密封盖从外壳10的一端插入,并对该端的外壳10和绝缘密封盖通过胶水粘合等方式进行密封固定,再将电芯20放入外壳10中,其中一个接插片插入对应的插槽中,实现电极片与极耳的连通,从外壳10的另一端开口向外壳10内注入电解液后,再将另一绝缘密封盖通过胶水粘合等方式密封固定于外壳10的开口,另一接插片插入对应的插槽中,另一电极片与对应的极耳实现连通,制作步骤简便,锂离子电池的各个连接结构可靠有效。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包括铝壳11,铝壳11的内壁覆盖有绝缘层12,优选地,绝缘层12可以为pe膜,pe全称聚乙烯,是一种热塑性树脂,能够有效避免铝壳11内部的导电结构被短路。

在本实施例中,聚丙烯隔膜211的表面一体成型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吸液凸条2111,吸液凸条2111位于聚丙烯隔膜211和陶瓷加固层212之间,吸液凸条2111能够有效提高聚丙烯隔膜211的挂液吸附能力,可有效提高电芯20中电解液的含量,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离子的电导率。

在本实施例中,陶瓷加固层212为氧化锆涂层,氧化锆又称二氧化锆,具有耐高温、绝缘等优点,氧化锆涂层能够有效提高电芯20整体结构的耐热性和机械强度,可有效避免高温时发生爆炸,安全性能好。

在本实施例中,让位微孔2121的孔径大小为0.2~2μm,让位微孔2121为圆孔,优选地,陶瓷加固层212的空隙率为40~70%,在确保加强机械强度的同时能够确保锂离子的通过率。

在本实施例中,正极耳31和负极耳41均为工字形,通过工字形的结构镶嵌在绝缘密封盖中,能够有效提高正极耳31在绝缘密封盖中的稳定性,也能有效提高负极耳41在绝缘密封盖中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