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TZ矿物质电缆氧化镁粉输送和铜杆多芯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6748发布日期:2020-09-29 09:32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BTTZ矿物质电缆氧化镁粉输送和铜杆多芯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火电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bttz矿物质电缆氧化镁粉输送和铜杆多芯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电是当代社会的主要能源,电力的输送离不开电缆,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大负荷、超高压供电技术的应用逐渐增多,同时也导致电线电缆火灾危险性日益突出。电缆火灾由于其蔓延速度极快、火势凶猛且不易扑灭,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大量生产防火线缆并投放于核电站、化工、机场、室内等不同的场合,减小火灾引起的损失。

防火电缆是一种外层采用铜管护套、中间填充绝缘材料,缆芯通电导体处于铜管护套中心的电缆,具有防火、耐高温、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而在实际生产中,缆芯通电导体常常在填充绝缘材料时出现偏移,导致防火电缆质量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ttz矿物质电缆氧化镁粉输送和铜杆多芯定位装置,主要解决现有防火电缆绝缘材料填充不便,易使多缆芯在铜管中心分隔不均,导致多缆芯防火电缆质量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bttz矿物质电缆氧化镁粉输送和铜杆多芯定位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外管,套接于外管外壁上且上端面低于外管上端面的外管固定套,用于支撑外管固定套的外管支撑座,套接于外管上端面的连接套,下端与连接套另一端套接的漏斗,用于放置漏斗的漏斗支板,贯穿于外管的空腔中并向上延伸出连接套、漏斗的多根线芯管,高于线芯管下端面设置的且具有与线芯管数量匹配的均匀分布的过孔的线芯管支撑件,设置于线芯管支撑件外壁上的多个凸起,与多根线芯管上部固定连接的线芯管固定套,以及用于支撑线芯管固定套的支板;其中,线芯管与外管、防火线缆的铜管护套、线芯管支撑件构成的间隙作为绝缘材料通道;所述线芯管外沿与外管内沿端面处焊接;多个所述凸起外端面构成的外圆直径与防火线缆的铜管护套的内径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外管固定套的上端面与下端面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外管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套为橡胶连接套,橡胶连接套与漏斗下端和外管上端面连接处均通过卡箍加固。

作为优选,所述线芯管与线芯管支撑件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外管支撑座、漏斗支板用于将外管固定套、漏斗固定,外管与外管固定套焊接固定在一起,并通过设置均匀分布有过孔的线芯管支撑件,在线芯管穿过外管内腔时,在线芯管穿出端的穿过线芯管支撑件上的过孔,并将线芯管与线芯管支撑件焊接在一起,由此,实现线芯管的均匀排布,同时,将线芯管支撑件的外圆直径设计成与铜管护套的内径匹配,绝缘材料装填时,将铜管护套与线芯管支撑件套接,这样就实现了线芯管的在铜管护套内的均匀排布,在具体灌装时,使线芯穿过线芯管便能使多线芯在铜管护套内均匀分布。这样的设计使多芯防火电缆的绝缘材料装填效果更好,有利于提高防火电缆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c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外管,2-外管固定套,3-外管支撑座,4-连接套,5-漏斗,6-漏斗支板,7-线芯管,8-线芯管支撑件,9-凸起,10-线芯管固定套,11-支板,12-绝缘材料通道,13-卡箍,14-铜管护套,15-绝缘材料,16-线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bttz矿物质电缆氧化镁粉输送和铜杆多芯定位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外管1,套接于外管1外壁上且上端面低于外管1上端面的外管固定套2,用于支撑外管固定套2的外管支撑座3,套接于外管1上端面的连接套4,下端与连接套4另一端套接的漏斗5,用于放置漏斗5的漏斗支板6,贯穿于外管1的空腔中并向上延伸出连接套4、漏斗5的多根线芯管7,高于线芯管7下端面设置的且具有与线芯管7数量匹配的均匀分布的过孔的线芯管支撑件8,设置于线芯管支撑件8外壁上的多个凸起9,与线芯管7上部固定连接的线芯管固定套10,以及用于支撑线芯管固定套10的支板11;其中,线芯管7与外管1、防火线缆的铜管护套、线芯管支撑件8构成的间隙作为绝缘材料通道12;所述线芯管7外沿与外管1内沿端面处焊接;多个所述凸起9外端面构成的外圆直径与防火线缆的铜管护套的内径一致。

其中,所述外管固定套2的上端面与下端面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外管1固定。所述连接套4为橡胶连接套,橡胶连接套与漏斗下端和外管1上端面连接处均通过卡箍13加固。所述线芯管7与线芯管支撑件8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成为一体式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芯管的数量设置为4个,在实际生产时,可根据生产需要,使线芯管支撑件8上均匀分布若干过孔,并对应设置若干的线芯管7。

在实际使用时,由不锈钢材质制成的外管1贯穿并同心于外管固定套2,外管固定套2的内孔与外管1的外径配合,外管固定套2上端面30-50mm,以便于与橡胶连接套的连接,外管固定套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与外管1焊接,使其成为一体;多根线芯管7贯穿于外管1的内孔,线芯管7上部分别贯穿于橡胶连接套、漏斗5及线芯管固定套10。线芯管7的下端贯穿于外管1下端100-150mm,并在线芯管7下端面5-10mm处设有线芯管支撑件8,线芯管支撑件8设有多个过孔与线芯管7配合,在线芯管支撑件8的过孔外沿上,设有多个凸起9,外端面构成的外圆直径与防火线缆的铜管护套14的内径一致,使其线芯管支撑件8的中心与铜管护套14的中心同心,线芯管支撑件8两端焊接在线芯管7上面,使其成为一体;在外管1的上下两端面处,线芯管7的外沿与外管1内沿在距离最小处焊接,使线芯管7与外管1为一整体。线芯管7上部与线芯管固定套10焊接,使其成为一体。

在工作时,外管固定套2固定在外管支撑座3上,漏斗5固定在漏斗支板6上,线芯管固定套10固定在支板11上,线芯16贯穿于线芯管7;线芯管7与外管1、铜管护套14、线芯管支撑件8构成的间隙作为粉状的绝缘材料通道12;外管1上部与橡胶连接套下部连接,橡胶连接套套在外管1上,用卡箍13卡住,橡胶连接套上部与漏斗5连接,橡胶连接套套在漏斗5的下管上,用卡箍13卡住;线芯16从线芯管7的上部进入,从下部穿出;绝缘材料15经过绝缘材料通道12从外管底部流出与线芯组合成所需的多芯产品。

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使线芯管的在铜管护套内的均匀排布,在具体灌装时,使线芯穿过线芯管便能使多线芯在铜管护套内均匀分布。这样的设计使多芯防火电缆的绝缘材料装填效果更好,有利于提高防火电缆的质量。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的特点和进步。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