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干式变压器的高压线圈的树脂浇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25483发布日期:2021-03-19 11:08阅读:56来源:国知局
用于干式变压器的高压线圈的树脂浇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式变压器的组件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指用于干式变压器的高压线圈的树脂浇注机。



背景技术:

树脂浇注干式变压器的高压线圈组件需要对其进行树脂浇注处理,通常采用树脂浇注机实施该处理,其浇注步骤主要为:先将高压线圈送入固化干燥箱内进行120~140℃、9~12h的保温干燥处理,然后将该高压线圈移送至浇注机内进行浇注工序,具体浇注工序为:将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按重量比1:1送入混料罐中,加热到70~80摄氏度,抽真空搅拌1.5~2h,得到混合物a,将混合物a经下料阀送入真空罐中对第一线圈进行浇注;再对浇注完成的高压线圈组在干燥箱内进行固化干燥工序,最后再对其进行脱模退料冷却工序而得到高压线圈组。

现有的树脂浇注机的原料罐多仅配置有供料管道,原料由原料罐经供料管道输出,在相邻两次浇注工序的原料注入期间,供料管道内的原料处于静止状态,长时间的静止状态容易使得原料在管道内壁黏连残留,经过一定时间的累积,容易导致管道的管径缩小甚至堵塞,为此,需要定期清理、更换管道,既不利于通道内的流量控制,使用也较为麻烦,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干式变压器的高压线圈的树脂浇注机,以克服现有的浇注机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干式变压器的高压线圈的树脂浇注机,它包括第一原料罐、第二原料罐、反应仓、仓门和启闭装置,反应仓内设有用于高压线圈的树脂浇注工序进行的反应室,该第一原料罐、第二原料罐分别通过通道将原料输送至反应室内;反应室的前端通过该启闭装置驱动控制该仓门的启闭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原料罐、所述第二原料罐分别配置有供料管路、回流管路和搅拌系统;反应仓配置有进料通道,供料管路与该进料通道接通时,两个原料罐的原料通过对应的供料管路泵送至该进料通道并进入反应室内,供料管路与该进料通道断开时,供料管路中的原料通过对应的回流管路回流至对应的原料罐内;搅拌系统对原料罐内的原料进行持续的搅拌。

所述第一原料罐、所述第二原料罐的出液口均设于原料罐的底部,第一原料罐、第二原料罐的回液口均设于原料罐的顶部。

所述反应仓配设有一阶观测台,该观测台设于反应仓的左侧和/或右侧,一阶观测台的支撑脚直立于地面上,该一阶观测台的周向设有围栏;该反应仓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的中部偏上位置设有若干个上下依次交替分布的第一观测窗,该一阶观测台设于该第一观测窗的下方。所述反应仓的顶部固定设有二阶观测台,该二阶观测台的支撑架架设于所述一阶观测台和所述反应仓上,二阶观测台的周向设有围栏。

上述启闭装置包括转动架和固定装配于浇注机的反应仓仓口顶部的安装架,转动架包括驱动齿轮、摆臂和连接杆,所述仓门装配于该连接杆的下端上,该连接杆的上端与摆臂的外端固定连接为一体,该驱动齿轮一体设有转轴,转轴沿竖直方向延伸,转轴的下端竖直插设于所述安装架上,转轴的上端与该摆臂的内端固定连接为一体,该安装架上固定装配于有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设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啮合传动带动该驱动齿轮沿转轴轴向作定轴转动,转轴依次通过摆臂、连接杆带动该仓门作启闭动作。

进一步改进地,安装架包括固定一体连接的顶架和呈圆环形的支撑环,顶架固定架设于所述反应仓的顶部,所述转轴的下端插设于该顶架内,支撑环固定套设于所述仓口的外周面上。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装配有销轴,仓门的中心处通过该销轴可作定轴转动地装配于该连接杆的下端。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仓门的外沿固定设有齿板,所述支撑环固定设有转动电机,该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装上固定装配有转动齿轮,转动电机通过该转动齿轮与该齿板啮合传动带动仓门作设定角度的转动。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仓门的外沿固定设有限位板,限位板设有插孔,所述支撑环上固定设有限位销,该限位销与该插孔对位插接。限位销的插入端优选呈球面结构或者锥台型结构,以便于限位销与限位孔的对位矫正和准确、快速地插接操作。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仓门上固定装设有门把手,仓门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透视窗。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浇注机通过回液通道及搅拌系统的配置使得第一原料罐和第二原料罐内的原料在封闭的通道内处于持续的循环流动状态,有利于保持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等原料的化学组分、性能的稳定性,有效降低管道内原料残留概率,既保证了通道内原料流量的精准控制,也有效提高了通道的使用寿命,使用更为方便,生产效率更高,浇注机的使用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另外,该浇注机配置的启闭装置结构简单,承载仓门的重量的转动架架设于反应仓仓口顶部的安装架上,安装架固定安装于仓口且独立于该仓口,能够有效降低仓门的载重负荷对反应仓的影响,使得反应仓不容易因仓门的载重而变形,从而有效保障仓门与反应仓的稳定地紧密闭合连接;另外,该仓门启闭结构开启仓门后,仓门完全离开地独立于反应仓,有效降低了仓门对反应仓仓口进出操作的阻碍,使得仓门能够完全处于开启状态,有利于反应仓物料更为顺畅、高效地进出运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树脂浇注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仓门启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应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用于干式变压器的高压线圈的树脂浇注机,包括第一原料罐5、第二原料罐6、反应仓1、仓门2和启闭装置,反应仓1内设有用于高压线圈的树脂浇注工序进行的反应室,反应仓1配置有进料通道11,该第一原料罐5、第二原料罐6分别通过进料通道11将原料输送至反应室内,进料通道11与高压线圈的浇注口之间的连通构造与现有的浇注机的结构、工作方式均相同。反应室的前端通过该启闭装置驱动控制该仓门2的启闭动作;所述第一原料罐5、所述第二原料罐6分别配置有供料管路561、回流管路562和搅拌系统563;供料管路561与该进料通11道接通时,两个原料罐的原料通过对应的供料管路561泵送至该进料通道11并进入反应室内,供料管路561与该进料通道11断开时,供料管路561中的原料通过对应的回流管路562回流至对应的原料罐内;搅拌系统563对原料罐内的原料进行持续的搅拌,保证两个原料罐中的原料处于持续的流动状态。

继续参照图1,所述第一原料罐5、所述第二原料罐6的出液口均设于原料罐的底部,该供料管路561的进液端与该出液口连通;第一原料罐5、第二原料罐6的回液口均设于原料罐的顶部,回流管路562的出液端与该回液口连通。

参照图2、图3,上述启闭装置包括转动架3和固定装配于浇注机的反应仓1仓口顶部的安装架4。仓门2上固定装设有门把手23,仓门2上设有两个或者多个第二透视窗24,以便于观察反应仓1内部的反应情况。继续参照图2、图3,转动架3包括驱动齿轮31、摆臂32和连接杆33,所述仓门2装配于该连接杆33的下端上,具体地,所述连接杆33的下端装配有销轴331,仓门2的中心处通过该销轴331可作定轴自由转动地装配于该连接杆33的下端。继续参照图2、图3,该连接杆33的上端与摆臂32的外端固定连接为一体,该驱动齿轮31一体设有转轴34,转轴34沿竖直方向延伸,转轴34的下端竖直插设于所述安装架4上,转轴34的上端与该摆臂32的内端固定连接为一体。安装架4包括固定一体连接的顶架41和呈圆环形的支撑环42,顶架41固定架设于所述反应仓1和该支撑环42的顶部,所述转轴34的下端插设于该顶架41内,支撑环42固定套设于反应仓1仓口的外周面上。继续参照图2、图3,该安装架4上固定装配于有驱动电机43,该驱动电机43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设有传动齿轮431,传动齿轮431啮合传动带动该驱动齿轮31沿转轴34轴向作定轴转动,转轴34依次通过摆臂32、连接杆33带动该仓门2作启闭动作。继续参照图1、图2,所述反应仓1配设有一阶观测台71,该一阶观测台71设于反应仓1的左侧和/或右侧,一阶观测台71的支撑脚直立于地面上,该一阶观测台71的周向设有围栏;该反应仓1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的中部偏上位置设有四个或者五个或者六个等间距且上下依次交替分布的第一观测窗10,该一阶观测台71设于该第一观测窗10的下方。所述反应仓1的顶部固定设有二阶观测台72,该二阶观测台72的支撑架架设于所述一阶观测台71和所述反应仓1上,二阶观测台72的周向设有围栏。

继续参照图2、图3,所述仓门2的外沿固定设有齿板21,所述支撑环42固定设有转动电机44,该转动电机44的动力输出装上固定装配有转动齿轮441,转动电机44通过该转动齿轮441与该齿板21啮合传动带动仓门2作设定角度的转动。所述仓门2的外沿固定设有限位板22,限位板22设有插孔220,所述支撑环42上固定设有限位销45,该限位销45与该插孔220对位插接。限位销45的插入端优选呈球面结构或者锥台型结构,以便于限位销45与插孔220的对位矫正和准确、快速地插接操作。实现该限位销45与插孔220对位插接的动作时,限位销45需要实现一个伸缩的动作,即转动电机44驱动仓门2转动至插孔220与该限位销45对位时,限位销45伸出进而插入该插孔220而实现仓门2的转动方向的限位固定;当需要转动仓门2时,限位销45需要缩回而退出插孔220,转动电机44方可驱动仓门2转动。限位销45的伸缩动作优选通过气缸或者液压油缸46驱动实现。

继续参照图2、图3,本实用新型的启闭装置的工作方式为:限位销45让位退出插孔220,转动电机44带动仓门2转动,并且安装架4上的驱动电机43运行带动摆臂32、连接杆33和仓门2同步地以转轴34为轴心进行转动,实现仓门2的逐步开启动作,直至仓门2完全离开反应仓1仓口;仓门2开启幅度完全由驱动电机43运转实现控制。仓门2关闭时,驱动电机43驱动驱动齿轮31、转轴34、摆臂32、连接杆33和仓门2同步转动,至仓门2与反应仓1闭合时,驱动电机43停止运行,保持着仓门2与仓口的持续密封闭合状态,转动电机44运行带动仓门2转动,直至限位销45与插孔220对位插接,这个过程中,仓门2与仓口的持续闭合状态且进行仓门2转动动作能够进一步排出仓门2与仓口连接处的空气、间隙等阻碍密闭连接的障碍物,能够有效提升仓门2与反应仓1仓口的闭合的密闭性。

继续参照图2、图3,本实施方式的仓门2启闭装置结构简单,承载仓门2的重量的转动架3架设于反应仓1仓口顶部的安装架4上,安装架4固定安装于仓口且独立于该仓口,能够有效降低仓门2的载重负荷对反应仓1的影响,使得反应仓1不容易因仓门2的载重而变形,从而有效保障仓门2与反应仓1的稳定地紧密闭合连接;另外,该仓门2启闭结构开启仓门2后,仓门2完全离开地独立于反应仓1,有效降低了仓门2对反应仓1仓口进出操作的阻碍,使得仓门2能够完全处于开启状态,有利于反应仓1物料更为顺畅、高效地进出运输操作。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