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离子器和用于去离子器的膨胀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26455发布日期:2021-03-19 11:0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去离子器和用于去离子器的膨胀水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去离子器。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用于去离子器的膨胀水箱,其中该去离子器的该膨胀水箱被设置允许该去离子器的去离子装置和该膨胀水箱相集成在一起,以降低整个去离子器的制造难度和便于使用者使用。



背景技术:

氢燃料电池作为动力系统重要技术路线之一,其具有零排放,长续航,燃料加注时间短,使用寿命长及环境适应性广等优点。特别是近几年,在技术升级及环保压力的双重驱动下,全球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装机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氢燃料电池在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过程中,燃料的部分化学能被燃料电池转化成热。在燃料电池中,根据其产生方式,热包括电化学反应热、电阻热和相变热等。如果不对燃料电池进行有效的热管理,随着燃料电池持续运行和电化学反应的不断发生,热量将在燃料电池堆内不断积累,最终导致燃料电池的流场板,甚至导致整个燃料电池堆的温度过高。燃料电池流场板的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燃料电池的电化学反应速度和输出功率快速下降,甚至引起安全事故。因此,要使燃料电池能够持续地高效率运行,良好的热管理系统不可或缺。

燃料电池热管理的核心是在燃料电池运行时,利用冷却系统对燃料电池进行散热处理。根据冷却系统的冷却介质的不同,燃料电池可被分为气冷燃料电池(热传递介质或冷却介质为空气等气体)和液冷燃料电池(热传递介质或冷却介质为水或水溶液等液体)。对于输出功率较低的燃料电池,采用空气冷却就能满足电池的冷却需要。而对于输出功率较高的燃料电池,则需要采用液体,如水或水溶液进行冷却。

氢燃料电池的冷却介质,尤其是液体冷却介质,由于其需要流经电池内部来完成热量交换,其需要维持在较低的电导率,即近似绝缘状态。然而,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涉及零件众多,各零件的制造工艺各异,很难在源头上解决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离子析出问题。因此,现有燃料电池一般在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中,通过去除冷却介质中的离子的方式,确保冷却介质具有较低的电导率。例如,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冷却介质中的离子。

离子交换树脂的封装多样,但其在工作时,对其截面上的介质流动速率有一定的要求,以实现良好的去离子效果。这就决定了在封装时,不能将离子交换树脂通过网袋封装后直接浸泡在膨胀水箱或散热器水室里,且离子交换树脂在被封装在去离子装置后,其体积大、流动阻力大、布置不当时内部易于聚集空气。所以一般要将去离子器竖直布置在燃料电池系统较高处。

申请号为cn201911012514.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的补水箱及燃料电池系统,其将膨胀水箱分割成两个容纳腔,去离子芯体所在的第一容纳腔通过底部的接口与燃料电池连通,去离子芯体可以通过安装在膨胀水箱上的去离子芯体盖实现换装。但是,膨胀水箱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去离子芯体的隔板,导致整个膨胀水箱的难以成型和具有很高的注塑成本,且隔板在长期使用容易发生变形,破坏隔板和箱体内壁之间的密封,一旦去离子芯体发生泄漏,很容易影响到其去离子效果。此外,一般地,商用车的膨胀水箱都布置在发动机舱的顶部,其可能并不具备将去离子芯体从上抽取出来的空间。

申请号为cn201810904116.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膨胀罐及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其中去离子芯体连接在补水管上方,即液体流动路径是从除气管接口流入,通过去离子器后由补水管回流至燃料电池系统。由于其通过连接支架将去离子器压紧在补水管上,导致所有流出补水管的冷却介质阻力都非常大。而补水管的设计目的,是在水泵转速突变时,能够快速平衡泵前压力,以免引起汽蚀风险,该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显然违背了系统设计的初衷。此外,该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膨胀罐在加注冷却液时,必须将去离子器拆卸下来,否则,由于冷却介质流过补水管的巨大阻力,将使冷却介质的加注非常缓慢。因此,该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膨胀罐使用不便和给使用者带来较差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去离子器,其中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去离子装置和膨胀水箱被设置能够集成在一起,从而使该去离子器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和占用更小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去离子器,其中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去离子装置被集成在其膨胀水箱的腔体之外,从而使该去离子器的去离子装置与膨胀水箱之间的集成更易实现,且两者之间的连接结构更为简单和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去离子器,其中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膨胀水箱形成一个开放式的放置空间,以用于放置该去离子装置,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去离子装置可自上而下地拆卸,以便于该去离子器的膨胀水箱被固定,尤其是被固定设置在车辆发动机舱的顶部后,拆卸和更换该去离子器的该去离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去离子器,其中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该膨胀水箱与该去离子器的去离子装置之间的密封为径向密封,以防止该膨胀水箱与该去离子装置之间发生轴向渗漏。

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优势或其他优势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去离子器,其包括:

去离子装置,其中该去离子装置形成一个第一端和一个第二端,其中该去离子装置的该第一端形成一个连通开口,该去离子装置的该第二端形成一个第一回流口;和

膨胀水箱,其中该去离子装置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膨胀水箱,其中该膨胀水箱具有一个腔体和一个与该腔体相连通的补液口,其中该去离子装置的该第一端的该连通开口与该腔体相连通。

进一步地,该膨胀水箱包括一个箱主体和一个连接部,其中该连接部自该箱主体向外延伸,其中该箱主体形成一个主体腔,该连接部形成一个导通腔,其中该主体腔与该导通腔相连通,其中该去离子装置与该膨胀水箱的该连接部的该导通腔相连通。可以理解,该主体腔与该导通腔形成该膨胀水箱的该腔体。优选地,该去离子装置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膨胀水箱的该箱主体。

进一步地,该膨胀水箱的该箱主体包括一个顶部和一个自该顶部向下延伸的主体部,其中该连接部自该箱主体的该顶部向外延伸,从而使该膨胀水箱的该箱主体和该连接部形成一个位于该连接部下方的放置空间,以用于放置该去离子装置。

进一步地,该膨胀水箱的该箱主体的该补液口形成在该主体部的底部。

进一步地,该膨胀水箱进一步包括一个连接件,其中该连接件自该膨胀水箱的该连接部延伸,其中该膨胀水箱的该连接件形成一个与该导通腔相连通的导通通道,其中该导通通道被设置适于容纳该去离子装置的该第二端于其内,从而使该去离子装置的该第二端能够与该导通腔相连通。相应地,该去离子装置的该第一端可插入该膨胀水箱的该连接件内,从而使该膨胀水箱的该腔体和该去离子装置相连通。

进一步地,该膨胀水箱的该连接件和该去离子装置的该第一端被径向密封,以防止该连接件和该去离子装置的该第一端之间发生轴向渗漏。可选地,该膨胀水箱的该连接件和该去离子装置的该第一端可相互螺接在一起。相应地,该膨胀水箱的该连接件的内壁和该去离子装置的该第一端的外壁均设有螺纹。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该膨胀水箱包括一个密封件,其中该密封件被设置在该膨胀水箱的该连接件和该去离子装置的该第一端之间,以强化该密封件被设置在该膨胀水箱的该连接件和该去离子装置的该第一端之间的密封。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包括一个固定组件,其中该固定组件被设置在该膨胀水箱的该箱主体和该去离子装置之间,以将该去离子装置保持在该放置空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该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固定件至少一个第二固定件,其中该第一固定件被固定在该膨胀水箱的该箱主体,该第二固定件被设置在该去离子装置,其中该第一固定件和该第二固定件被可拆卸地相固定在一起。优选地,该第一固定件与该第二固定件通过螺栓相固定在一起。可以理解,该第一固定件可被视为该膨胀水箱的一部分,该第二固定件可被视为该去离子装置的一部分。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具有一个第二回流口,其中该第二回流口可被设置在该去离子装置的该第一端。可选地,该第二回流口被设置在该膨胀水箱的该箱主体的该顶部。

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用于去离子器的膨胀水箱,其包括:

一个箱主体;和

一个连接部,其中该连接部自该箱主体向外延伸,其中该箱主体形成一个主体腔和一个与该主体腔相连通的补液口,该连接部形成一个导通腔,其中该主体腔与该导通腔相连通。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的膨胀水箱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的去离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的爆炸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的剖视图,其中该图中的箭头指向的方向为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的膨胀水箱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1至图6,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被阐明,其中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包括一个膨胀水箱1和一个去离子装置2,其中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该去离子装置2和该膨胀水箱1相集成在一起,以使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结构更加紧凑。

如附图之图1至图6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具有一个补液口101,一个第一回流口102,该膨胀水箱1具有一个腔体100,其中该补液口101形成在该膨胀水箱1,该第一回流口102形成在该去离子装置2,且该补液口101和该第一回流口102均与该腔体100相连通。进一步地,该去离子装置2形成一个第一端21和一个第二端22,其中该去离子装置2的该第一端21形成一个连通开口201,该去离子装置2的该第二端22形成该第一回流口102,其中该去离子装置2的该第一端21的该连通开口201与该膨胀水箱1的该腔体100相连通。可以理解,如附图之图5所示,当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用于除去燃料电池的冷却介质,例如,冷却液中的离子时,冷却液可自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该第一回流口102流入该去离子装置2的内部,冷却液在液压作用下,流经该去离子装置2的去离子芯体,并经该去离子装置2的去离子芯体去除离子后,流向该去离子装置2的该第一端21,并经该去离子装置2的该第一端21流入该膨胀水箱1的该腔体100,然后经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该补液口101流出和进一步流向燃料电池。因此,该膨胀水箱1的该腔体100用于容纳冷却介质,该去离子装置2用于去除流经该去离子装置2的冷却介质中的离子。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该膨胀水箱1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要处理的冷却介质为水。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该膨胀水箱1允许任何合适的冷却介质,例如水、50%乙二醇溶液、甘油等被使用和被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该去离子装置2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的该去离子装置2可以是任何能去除该冷却介质,尤其是冷却液中离子的去离子机构,例如,该去离子装置2可以是现有的封装有去离子树脂的去离子机构。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的该去离子装置2被可拆卸地集成在该膨胀水箱1。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的该去离子装置2可以是任何形状,如柱形、方形或其它任何不影响该去离子装置2被可拆卸地集成在该膨胀水箱1的形状。如附图之图1和图5所示,示例性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的该去离子装置2可包括该第一端21、该第二端22和延伸在该第一端21和该第二端22之间的去离子主体20。可以理解,该去离子装置2的去离子树脂(如果有的话)被封装在该去离子主体20内。

如附图之图1和图5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的该去离子装置2被可拆卸地集成在该膨胀水箱1的外壁。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该去离子装置2被集成在该膨胀水箱1的外部,而非位于该膨胀水箱1的该腔体100内。因此,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的该去离子装置2和该膨胀水箱1为两个独立的部件和可以分开制造后,相集成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去离子器的该去离子装置2和该膨胀水箱1分开制造,且该去离子装置2被集成在该膨胀水箱1的外部,可显著降低该膨胀水箱1的结构复杂程度和该膨胀水箱1的制造难度。此外,该去离子装置2集成在该膨胀水箱1的外壁,更便于使用者或操作人员拆卸和再组装。

如附图之图1和图5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被竖直放置,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该补液口101被设置在该膨胀水箱1的底部。示例性地,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被用于燃料电池,当燃料电池系统正常工作时,冷却介质在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内部流动,来自燃料电池电堆(或其散热器)的冷却介质(可能携带少量空气)通过该回流口102进入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该去离子装置2内,经去离子处理后,流入该膨胀水箱1的该腔体100内,冷却介质进一步通过该补液口101流出该膨胀水箱1,返流至燃料电池系统的冷却流道。相应地,该补液口101与该腔体100直接连通,该回流口102通过该去离子装置2与该腔体100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1和图5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的该膨胀水箱1包括一个箱主体11和一个连接部12,其中该连接部12自该箱主体11向外延伸,其中该箱主体11形成一个主体腔110,该连接部12形成一个导通腔120,其中该主体腔110与该导通腔120相连通,其中该去离子装置2的该第一端21与该膨胀水箱1的该连接部12的该导通腔120相连通。可以理解,该主体腔110与该导通腔120形成该膨胀水箱1的该腔体100。优选地,该去离子装置2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膨胀水箱1的该箱主体11的外壁。

如附图之图1和图5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的该膨胀水箱1的该膨胀水箱的该箱主体11包括一个顶部111和一个自该顶部111向下延伸的主体部112,其中该连接部12自该箱主体11的该顶部111向外横向延伸,从而使该膨胀水箱1的该箱主体11和该连接部12形成一个位于该连接部12下方的放置空间103,以用于放置该去离子装置2。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该去离子装置2被放置在该连接部111下方空间的集成方式,不仅使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结构更加紧凑和降低其结构整体的占用空间,而且使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该去离子装置2能够向下地拆卸,从而便于在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被固定在相应位置后,尤其是被固定设置在车辆发动机舱的顶部后,更容易地拆卸和更换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该去离子装置2。

如附图之图1和图5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的该膨胀水箱1进一步具有一个开口104,其中该膨胀水箱1的该开口104被设置在该膨胀水箱1的该顶部111。优选地,该膨胀水箱1的该开口104被设置在所述膨胀水箱1的该顶部111的上表面。可以理解,使用者或操作人员可通过该膨胀水箱1的该开口104向该膨胀水箱1内加注冷却介质。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该去离子装置2被设置在该腔体100外,因此,该去离子装置2不会影响冷却介质的注入速度。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允许使用者或操作人员在不拆除该去离子装置2的情况下,顺畅地加注冷却介质。

如附图之图1和图5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的该膨胀水箱1进一步包括一个连接件13,其中该连接件13自该膨胀水箱1的该连接部12延伸,其中该膨胀水箱1的该连接件13形成一个与该导通腔120相连通的导通通道130,其中该导通通道130被设置适于容纳该去离子装置2的该第一端21于其内,从而使该去离子装置2的该第一端21能够与该导通腔120相连通。相应地,该去离子装置2的该第一端21可插入该膨胀水箱1的该连接件13内,从而使该膨胀水箱1的该腔体100和该去离子装置2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1和图5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的该膨胀水箱1的该连接件13的侧壁和该去离子装置2的该第一端21的侧壁之间被径向密封,以防止该连接件13和该去离子装置2的该第一端21之间发生轴向渗漏。可选地,该膨胀水箱1的该连接件13和该去离子装置2的该第一端21可相互螺接在一起。相应地,该膨胀水箱1的该连接件13的内壁和该去离子装置2的该第一端21的外壁均设有螺纹。

如附图之图1和图5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的该膨胀水箱1包括一个密封件23,其中该密封件23被设置在该膨胀水箱1的该连接件13和该去离子装置2的该第一端21之间,以强化该膨胀水箱1的该连接件13和该去离子装置2的该第一端21之间的密封。进一步地,该去离子装置2的该第一端21具有一个密封槽210,其中该密封槽210被设置适于容纳该密封件23于其内,从而使得当该去离子装置2的该第一端21插入该连接件13的该导通通道130内后,该密封件23能够被紧密地夹在该去离子装置2的该第一端21和该连接件13之间,进而实现该去离子装置2的该第一端21的侧壁和该连接件13的侧壁之间的密封。优选地,该密封件23在本实施例中实施为密封圈。相应地,该密封槽210实施为尺寸与所述密封件23相匹配的圆环状凹槽,以用于容纳该密封件23。可以理解的是,该密封圈23的外径稍大于该连接件13的该导通通道130的内径。

如附图之图1和图5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的该膨胀水箱1的该连接件13进一步形成一个导向槽131,该去离子装置2进一步形成一个导向部25,其中该去离子装置2的该第一端21自该导向部25向上延伸,且该导向槽131的形状和大小被设置适于与所述导向部25相适配,从而在将该去离子装置2集成于该膨胀水箱1时,可引导和帮助该去离子装置2集成于该膨胀水箱1。优选地,当该去离子装置2连接于该膨胀水箱1的该连接部12时,该导向部25被容纳于该导向槽131内。更优选地,该导向部25实施为圆柱状,并且该导向槽131实施为圆柱状凹槽。

在另一实施例,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的该去离子装置2与该膨胀水箱1通过该导向部25和该导向槽131之间的配合实现固定,如通过在该导向槽131内壁和该导向部25的外壁设置的螺纹或卡扣的方式,实现该去离子装置2与该膨胀水箱1之间的固定。此时,该导向部25和该导向槽131的内壁设置有的相互配合的螺纹,使该导向部25能够旋入该导向槽131内,并相互连接和固定在一起,从而将该去离子装置2固定在该膨胀水箱1。

如附图之图1和图5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进一步包括一个固定组件4,其中该固定组件4被设置在该膨胀水箱1的该箱主体11和该去离子装置2之间,以将该去离子装置2保持在该放置空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去离子装置2的该固定组件4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固定件14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件24,其中该第一固定件14被固定在该膨胀水箱1的该箱主体11,该第二固定件24被设置在该去离子装置2,其中该第一固定件14和该第二固定件24被设置能够可拆卸地相固定在一起。优选地,该第一固定件14与该第二固定件24通过螺栓相固定在一起。可以理解,该第一固定件14可被视为该膨胀水箱2的一部分,该第二固定件24可被视为该去离子装置2的一部分。

如附图之图1和图5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二回流口,其中该第二回流口被设置在该去离子装置2的该第二端22。可选地,该第二回流口被设置在该膨胀水箱1的该连接部12。可以理解,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具有多个回流口时,自燃料电池电堆回流至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冷却介质经多个路径回流至该去离子器。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具有多个回流口,可使冷却介质向该去离子器回流的方式更加灵活。

如附图之图1至图6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用于去离子器的膨胀水箱,其中该膨胀水箱1包括一个箱主体11和一个连接部12,其中该连接部12自该箱主体11向外延伸,其中该箱主体11形成一个主体腔110,该连接部12形成一个导通腔120,其中该主体腔110与该导通腔120相连通,其中该去离子装置2的该第一端21与该膨胀水箱1的该连接部12的该导通腔120相连通。可以理解,该主体腔110与该导通腔120形成该膨胀水箱1的该腔体100。优选地,该去离子装置2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膨胀水箱1的该箱主体11。

如附图之图1和图5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的该膨胀水箱1的该膨胀水箱的该箱主体11包括一个顶部111和一个自该顶部111向下延伸的主体部112,其中该连接部12自该箱主体11的该顶部111向外横向延伸,从而使该膨胀水箱1的该箱主体11和该连接部12形成一个位于该连接部12下方的放置空间103,以用于放置该去离子装置2。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该去离子装置2被放置在该连接部111下方空间的集成方式,不仅使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结构更加紧凑和降低其结构整体的占用空间,而且使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该去离子装置2能够向下地拆卸,从而便于在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被固定在相应位置后,尤其是被固定设置在车辆发动机舱的顶部后,更容易地拆卸和更换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该去离子装置2。

如附图之图1和图5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的该膨胀水箱1进一步具有一个开口104,其中该膨胀水箱1的该开口104被设置在该膨胀水箱1的该顶部111。优选地,该膨胀水箱1的该开口104被设置在所述膨胀水箱1的该顶部111的上表面。可以理解,使用者或操作人员可通过该膨胀水箱1的该开口104向该膨胀水箱1内加注冷却介质。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的该去离子装置2被设置在该腔体100外,因此,该去离子装置2不会影响冷却介质的注入速度。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去离子器允许使用者或操作人员在不拆除该去离子装置2的情况下,顺畅地加注冷却介质。

如附图之图1和图5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的该膨胀水箱1进一步包括一个连接件13,其中该连接件13自该膨胀水箱1的该连接部12延伸,其中该膨胀水箱1的该连接件13形成一个与该导通腔120相连通的导通通道130,其中该导通通道130被设置适于容纳该去离子装置2的该第一端21于其内,从而使该去离子装置2的该第一端21能够与该导通腔120相连通。相应地,该去离子装置2的该第一端21可插入该膨胀水箱1的该连接件13内,从而使该膨胀水箱1的该腔体100和该去离子装置2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1和图5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离子器的该膨胀水箱1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固定件14,其中该第一固定件14被固定在该膨胀水箱1的该箱主体11,其中该第一固定件14适于与该第二固定件24可拆卸地相固定在一起。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中第一和/或第二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不同部件(或元件)的命名和使本实用新型的不同部件、元件和结构之间产生区分,其本身不具有次序或数目多少的含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