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换电动力电池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53932发布日期:2020-12-29 09:56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换电动力电池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换电动力电池舱。



背景技术:

随着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便携式换电技术应运而生(即通过更换车辆上的便携式换电电池包来快速补充电量)。现有技术中的动力电池舱多是复杂的多部件盒式安装,其成本较高,需要通过专用工具及专业人员才能更换拆卸,这种安装方式不利于引导用户自行换电,也不易广泛应用于便携换电项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便携式换电动力电池舱,以方便对动力电池舱进行拆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换电动力电池舱,由上壳体和下壳体两部分组成,用于容纳装配多个电池块,包括:

定位部,包括构造于所述上壳体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靠近所述下壳体的端面向下延伸出所述上壳体构造有导向板,于所述导向板朝向所述上壳体内部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安装槽,并于所述安装槽中弹性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构造有弹性套设于弹簧中的连接杆,及伸出所述导向板并形成的活动块,所述定位块被设置为可经由外力拉动活动块,从而压缩弹簧并使所述定位块限位于所述安装槽中;

定位配合部,包括设于所述下壳体并与所述定位块相配合的定位槽,并于所述定位槽的两侧构造有滑块,所述滑块被设置为经由所述导向板在所述滑块上滑动,而使所述定位块弹性伸入所述定位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处构造有挡板,所述挡板具有可使所述定位块和弹簧沿同一方向穿过的开口,且所述挡板被设置为经由穿经所述挡板后的所述定位块枢转,而使定位块及弹簧卡置于所述挡板和所述安装槽形成的限位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所述定位块及所述活动块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杆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定位块的横截面积,且所述活动块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定位块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被构造为长方体形,所述定位槽适配所述定位块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的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散热口。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接合端面呈折线状。

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被分隔为若干容纳腔,各所述容纳腔分别对应一个所述电池块的安装,相邻的所述容纳腔内壁上均设置有间距布置的导热硅胶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换电动力电池舱,通过在上壳体设置定位部,并在下壳体上设置用于配合定位部的定位配合部,方便对动力电池舱进行拆装和维护等工作,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不必配备专业人员或专用工具进行操作,提升电动汽车换电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2)通过在安装槽的开口处构造挡板,一方面可增强定位块在安装槽中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又可将定位块直接限位于安装槽中,不必取下定位块在操作,提升操作便利性。

(3)通过将连接杆、定位块及活动块一体成型,其制作成本低便于加工,并通过将活动块的横截面积大于定位块的横截面积,使活动块便于外力对其操作。

(4)通过将定位块构造为长方体形,并将定位槽适配定位块设置,其可方便从定位槽中卡置,并方便将定位块从挡板处伸入后枢转卡置于限位空间中,不必采用其他异性结构增加加工成本。

(5)通过在上壳体的一侧布置有散热口,可增强各电池块在该动力电池舱中的散热效果,提升电池块的使用寿命。

(6)通过将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接合端面折线设置,增强了动力电池舱的结构强度。

(7)通过在各容纳腔的内壁上设置导热硅胶条,一方面增强了电池块在容纳腔中的散热效果,另一方面又可起到一定的弹性缓冲作用,对电池块形成较好的保护,提升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换电动力电池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正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壳体,2-下壳体;

101-定位板,102-导向板,103-安装槽,104-挡板,105-定位块,106-连接杆,107-活动块,108-限位空间,109-弹簧;

201-定位槽,202-滑块,203-散热口,205-导热硅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便携式换电动力电池舱,如图1所示,其有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两部分组成,并于上壳体1上构造有定位部,于下壳体2上对应构造有定位配合部,从而使上壳体1可拆卸安装与下壳体2上;于该便携式换电动力电池舱中还容纳安置有多个电池块,对应的,于该动力电池舱上开设有用于穿设电池块的输出线路的输线孔;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设计的便携式换电动力电池舱未考虑该结构的防水效果,可于该动力电池舱中安装已采用防水结构的电池块进行收纳安装,本实施例旨在便于对该动力电池舱进行拆装从而方便取出各个电池块。

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的定位部包括于上壳体1靠近下壳体2的接合端面上构造的定位板101,定位板101沿高度方向向下布置并伸出上壳体1的端面形成有导向板102,于导向板102朝向上壳体1内部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安装槽103,并于安装槽103中设置有定位块105,定位块105构造有弹性套设于弹簧109中的连接杆106,及伸出导向板102并形成的活动块107,定位块105被设置为可经由外力拉动活动块107,从而压缩弹簧109并使定位块105限位于安装槽103中。

对应的,上述的定位配合部包括于下壳体2上开设的与定位块105相配合的定位槽201,并于定位槽201的两侧构造有滑块202,滑块202被设置为经由导向板102在滑块202上滑动,而最终使定位块105弹性伸入定位槽201中。

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定位块105、连接杆106及活动块107一体成型,定位块105具体被构造为长方体状,上述的下壳体2上的定位槽201适配该定位块105设置;弹簧109的一端固设于定位块105的一侧,另一端固设于安装槽103的槽底,从而实现较好的弹性效果;于安装槽103的开口处构造有挡板104,该挡板104具有可使定位块105和弹簧109沿同一方向穿过的开口,该开口可具体构造为容纳长方体状的定位块105仅一个角度进入的形状,已防止其卡置后从开口处脱出;挡板104与安装槽103的槽底间形成有限位空间108,经由此设置,当外力拉动活动块107后,定位块105随连接杆106一起压缩弹簧109并使定位块105伸入挡板104中,随后枢转定位块105可使其不能从挡板104的开口重新弹出。

为了方便对活动块107进行操作,连接杆106的横截面积小于定位块105的横截面积,且活动块107的横截面积大于定位块105的横截面积,从而在外力对活动块107操作时不需专业人员和工具,方便简单,易于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部和对应设置的定位配合部可于该动力电池舱的不同位置布置多个,本实施例中仅举例说明,其具体安装的数量及位置可根据实际动力电池舱的大小而定。

为了提升该便携式换电动力电池舱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将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结合端面构造为折线状,当然,也可构造为其他结构如阶梯状或插槽等。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下壳体2被分隔为若干容纳腔,各容纳腔中分别对应安装一个电池块,各个电池块之间可经由电线并联后在串联从输线孔中伸出;相邻的容纳腔内壁上均设置有间距布置的导热硅胶条205,电池快抵接于导热硅胶条205之间,经由此设置,一方面便于电池块在容纳腔中的散热,另一方面导热硅胶条205又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提升其对电池块的保护效果。

此外,于上壳体1的一侧还均匀布置由若干散热口203,各散热口203呈长条形并沿高度方向间距布置,由此以增强电池块在动力电池舱中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的便携式换点动力电池舱在使用时,控制上壳体1的导向板102对其下壳体2的滑块202向下扣合,在此过程中,定位块105受到下壳体2的顶推而弹性向外压缩;当定位块105运动至定位槽201时,弹簧109恢复弹性并顶推定位块105卡置定位槽201中形成定位;当需要解除定位时,外力控制活动块107向外拉伸,定位块105脱离定位槽201后继续向挡板104内伸入,此时控制活动块107枢转一定角度使定位块105卡置于挡板104和安装槽103底之间的限位空间108中;依次对各个活动块107进行此操作后,上壳体1和下壳体2分离取下上壳体1即可;当需要复位定位块105时控制活动块107重新回转角度使其从挡板104中脱出即可。

本实施例的便携式换电动力电池舱,通过在上壳体1设置定位部,并在下壳体2上设置用于配合定位部的定位配合部,方便对动力电池舱进行拆装和维护等工作,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不必配备专业人员或专用工具进行操作,提升电动汽车换电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