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电流连接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4951发布日期:2020-12-15 08:34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电流连接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电流连接线。



背景技术:

连接线是电子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件,不仅能够广泛应用于工业仪器、教学仪器、音响设备、医疗仪器、无线电模型、汽车测试、电力测试等的领域,还能够在储能设备上用于电压和电流的传输。

然而,发明人发现了现有的连接线的加工效率低,运行安全性差,在高温测试、高压测试、大电流测试的过程中容易烧毁连接线,不能满足经久耐用的需求。

为此,亟需提出一种新型的连接线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电流连接线,其结构紧凑,稳定可靠,运行安全,兼具耐高温、耐高压、耐大电流的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电流连接线,包括套体、线芯、固定件、限位件和接合件,所述套体包覆所述线芯,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套体的外侧,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接合件并列设置于所述套体的端部,所述限位件分别与所述线芯和所述接合件连接,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套体和所述线芯的末端,从而提高了连接线的韧度,防止了所述套体和所述线芯的末端出现开裂的现象,所述固定件也可以用于防止连接线出现滚动的现象;所述限位件用于抵接所述线芯的前端,从而防止所述线芯外露于所述套体;所述接合件的一侧外露于所述套体,所述接合件用于与相应的电子设备连接,所述线芯、所述限位件和所述接合件的材料均为导电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套体的端部设置有扣槽,所述接合件的侧部安装于所述扣槽,所述接合件的一侧嵌于所述扣槽,所述接合件的另一侧外露于所述套体,从而提高了连接线的安装灵活性和加工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套体的端部设置有加强管,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接合件并列设置于所述加强管,所述接合件的一侧与所述加强管连接,所述接合件的另一侧外露于所述加强管,所述加强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套体的直径,所述加强管用于增强连接线的韧性、并对所述套体的端部起到了有效保护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管的内壁设置有容纳腔,所述限位件安装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线芯的端部与所述限位件连接,所述容纳腔起到了固定所述限位件和所述线芯的作用,从而使得所述线芯不会外露于连接线。

进一步地,所述线芯与所述限位件连接后的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13.7kgf/mm2,从而提高了连接线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环绕设置于所述套体的外侧,所述固定件设置有防滑槽,所述防滑槽环绕设置于所述固定件的外侧,所述防滑槽用于提高所述连接线的粗糙度和摩擦系数,有效地防止了连接线出现滚动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接合件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扇形。

进一步地,所述接合件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贯穿所述接合件,所述定位孔用于与相应的电子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体的阻值大于或等于10mω,从而提高了连接线的耐高压和耐大电流的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线芯的导通电阻小于或等于2ω,从而提高了连接线的耐高压和耐大电流的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套体的材料为pvc、abs塑料、eva或pet。

进一步地,所述线芯可以承受500v以下的直流电和300v以下的交流电。

进一步地,所述套体可以承受温度范围为300~50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套体、线芯、固定件、限位件和接合件,套体包覆线芯,固定件设置于套体的外侧,限位件与接合件并列设置于套体的端部,限位件分别与线芯和接合件连接,固定件既可防止套体和线芯的末端出现开裂的现象,也可防止连接线出现滚动的现象,限位件可以防止线芯外露于套体,从而提高了连接线在电压和电流测试中的运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套体、线芯和加强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套体;2-线芯;3-固定件;4-限位件;5-接合件;6-扣槽;7-加强管;8-容纳腔;31-防滑槽;51-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1~2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大电流连接线,包括套体1、线芯2、固定件3、限位件4和接合件5,套体1包覆线芯2,固定件3设置于套体1的外侧,限位件4与接合件5并列设置于套体1的端部,限位件4分别与线芯2和接合件5连接,其中,固定件3用于固定套体1和线芯2的末端,从而提高了连接线的韧度,有效防止了套体1和线芯2的末端出现开裂的现象,并且,固定件3具有一定的防滑效果,也可以用于防止连接线出现滚动的现象;限位件4的数量为2个,限位件4用于抵接线芯2的前端,从而防止线芯2外露于套体1,有效提高连接线的安全性;接合件5的一侧外露于套体1,接合件5用于与相应的电子设备连接,可以与储能设备或电流检测设备连接。此外,线芯2、限位件4和接合件5的材料均为导电材料,可以为导电性好的金属材料,从而保障了连接线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高压和耐大电流的性能,而且,在连接线的接合件5通电后,接合件5、限位件4和线芯2依次传输电流。

优选地,套体1的端部设置有扣槽6,接合件5的侧部安装于扣槽6,接合件5的一侧嵌于扣槽6,扣槽6设置有并列分布的绝缘保护片,绝缘保护片盖设于接合件5的侧部,使接合件5的一侧得到有效保护,接合件5的另一侧外露于套体1,整体上提高了连接线的安装灵活性和加工效率。

优选地,套体1的端部设置有加强管7,限位件4与接合件5并列设置于加强管7,接合件5的一侧与加强管7连接,接合件5的另一侧外露于加强管7,加强管7的直径大于套体1的直径,加强管7用于增强连接线的韧性、并对套体1的端部起到了有效保护的作用。

优选地,加强管7的内壁设置有容纳腔8,限位件4安装于容纳腔8,线芯2的端部与限位件4连接,容纳腔8起到了固定限位件4和线芯2的作用,从而使得线芯2不会外露于连接线。

优选地,线芯2与限位件4连接后的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13.7kgf/mm2,从而提高了连接线的安全性能。

优选地,固定件3环绕设置于套体1的外侧,固定件3设置有防滑槽31,防滑槽31的数量为多个,防滑槽31环绕设置于固定件3的外侧,防滑槽31用于提高连接线的粗糙度和摩擦系数,有效地防止了连接线出现滚动的现象。

优选地,接合件5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扇形。

优选地,接合件5设置有定位孔51,定位孔51贯穿接合件5,定位孔51用于与相应的电子设备连接,可以与储能设备或电流检测设备连接。

优选地,套体1的阻值大于或等于10mω,从而提高了连接线的耐高压和耐大电流的性能。

优选地,线芯2的导通电阻小于或等于2ω,从而提高了连接线的耐高压和耐大电流的性能。

显然,本实验新型的连接线加工效率高,运行安全性好,能够安全面对高温、高压、大电流等的测试,满足了经久耐用的需求。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