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73228发布日期:2021-03-30 20:08阅读:85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直流断路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直流断路器在安装时,直流电路器正安装或反安装均能够实现安装,而在维护时,直流短路器反插则会产生短路的风险,增加维护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断路器在反插时,无法插入到与断路器配合的插接排中,以使断路器无法反插,减低维护的危险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断路器和与断路器配合的插接排,当断路器正插接于插接排时,设置于断路器上的正电流回路插槽、信号插槽和负电流回路插槽能够分别与插接排上的正连接排、信号连接排及负连接排插接,以完成断路器与插接排之间的连接;当断路器反插于插接排时,位于插接排上的正连接排、信号连接排及负连接排则会与插接端的表面产生干涉,进而导致在反插时,正连接排即不会插接于负电流回路插槽中,也不会插接于正电流回路插槽中,同时,负连接排即不会插接于正电流回路插槽中,也不会插接于负电流回路插槽中,以使在反插时,断路器无法与插接排配合,从而可以防止反插产生短路的情况,以降低危险产生的几率。

在插接端上设置正电流回路插槽、信号插槽和负电流回路插槽的具体形式可以为:沿插接端的高度方向,信号插槽可以设置于正电流回路插槽和负电流回路插槽之间;或者,沿插接端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信号插槽、正电流回路插槽和负电流回路插槽;再者,沿插接端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信号插槽、负电流回路插槽和正电流回路插槽。

在具体设置插接排时,插接端包括有正连接排、信号连接排和负连接排,及用于支撑正连接排、信号连接排和负连接排的支架,且支架与正连接排、信号连接排和负连接排可以是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设置;其中,当正连接排、信号连接排和负连接排朝向插接端一侧的长度相同时,设置于插接端上的信号插槽的设置方式可以为,信号插槽与插接端上端面的间距大于信号插槽与插接端下端面的间距,或信号插槽与插接端上端面的间距小于信号插槽与插接端下端面的间距;此时,正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上端面的间距与负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上端面的间距可以相同。这样,在断路器反插时,信号连接排不能够插接到信号插槽中,并且会与断路器的插接端抵接,以使断路器无法与插接排配合,从而可以防止反插产生的危险。

当正连接排、信号连接排和负连接排朝向插接端一侧的长度相同时,设置于插接端上的信号插槽的设置方式还可以为,信号插槽与插接端的上端面的间距及与所述插接端的下端面的间距可以相同,此时,正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上端面的间距和负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下端面的间距不同。这样,在断路器反插时,正连接排不能够插接于负电流回路插槽及正电流回路插槽,负连接排不能够插接于正电流回路插槽及负电流回路插槽,以使断路器无法与插接排配合,从而可以防止反插产生的危险。

当正连接排、信号连接排和负连接排朝向插接端一侧的长度不同,其中,信号连接排朝向插接端的长度大于正连接排和负连接排朝向插接端的长度时,信号插槽与插接端的上端面的间距大于与插接端的下端面的间距,或信号插槽与插接端的上端面的间距小于与插接端下端面的间距,此时,正电流回路插槽与所述插接端上端面的间距和所述负电流回路插槽与所述插接端下端面的间距可以相同。在此种状态下对断路器进行反插,信号连接排凸出于正连接排和负连接排,且信号连接排不能够与信号插槽配合,因此,信号连接排与插接端的端面抵接,以使正连接排和负连接排均与插接端产生间距,断路器无法与插接排配合,从而可以防止反插产生的危险。

需要说明的是,正电流回路插槽与所述插接端上端面的间距和所述负电流回路插槽与所述插接端下端面的间距可以不同。

当信号连接排朝向插接端的长度大于正连接排朝向插接端的长度,且信号连接排朝向插接端的长度与负连接排朝向插接端的长度相同,此时,信号插槽与插接端的上端面的间距大于与插接端的下端面之间的间距,或,信号插槽与插接端的上端面的间距小于与插接端的下端面之间的间距,在断路器进行反插时,信号连接排和正连接排中,至少信号连接排不能够插接于插接端上的信号插槽,且信号连接排与插接排的端面抵接,进而使插接排与断路器之间产生干涉,使断路器无法插接到插接排上。

当信号连接排朝向插接端的长度大于正连接排朝向插接端的长度,且信号连接排朝向插接端的长度与负连接排朝向插接端的长度相同,此时,正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上端面的间距和负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下端面的间距不同。在断路器进行反插时,信号连接排和正连接排中,至少正连接排不能够插接于插接端上的负电流回路插槽或正电流回路插槽,且正连接排与插接排的端面抵接,进而使插接排与断路器之间产生干涉,使断路器无法插接到插接排上。

当信号连接排朝向所述插接端的长度与正连接排朝向所述插接端的长度均小于所述负连接排朝向插接端的长度时,正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上端面的间距和负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下端面的间距不同。在断路器进行反插时,负连接排会与插接端的端面产生干涉,使断路器无法插接到插接排上。

当信号连接排朝向插接端的长度小于正连接排朝向插接端的长度,且负连接排朝向插接端的长度也小于正连接排朝向插接端的长度时,正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上端面的间距和负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下端面的间距不同。在断路器进行反插时,正连接排会与插接端的端面产生干涉,使断路器无法插接到插接排上。

在插接端上具体设置正电流回路插槽、信号插槽和负电流回路插槽时,各个插槽的深度和宽度均可以相同,只要是能够保证在正安装时,插接排上的正连接排、信号连接排及负连接排能够插接到正电流回路插槽、信号插槽和负电流回路插槽中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插槽的深度也可以不同,此时,对应的插接排上的正连接排、信号连接排及负连接排的长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即可。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断路器与插接排正插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断路器与插接排反插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断路器与插接排正插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断路器与插接排反插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断路器与插接排正插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断路器与插接排反插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断路器与插接排正插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断路器与插接排反插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断路器与插接排正插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断路器与插接排反插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断路器与插接排正插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断路器与插接排反插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断路器与插接排正插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断路器与插接排反插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断路器;11-正电流回路插槽;12-信号插槽;13-负电流回路插槽;20-插接排;21-正连接排;22-信号连接排;23-负连接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如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所述”、“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这种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可以包括断路器和用于与断路器配合连接的插接排,在断路器与插接排之间正插接时,设置于断路器插接端上的正电流回路插槽插接于正连接排,信号插槽插接于信号连接排上,负电流回路插槽插接于负连接排,以使断路器与插接排之间正确连接;当断路器与插接排之间反插时,插接排上的正连接排、信号连接排及负连接排中的至少一个会与断路器插接端的端面产生干涉,即在断路器与插接排反插时,正连接排未插接于负电流回路插槽中,也未插接于正电流回路插槽中,同时,负连接排未插接于正电流回路插槽中,也未插接于负电流回路插槽中,以使在断路器反插时,断路器上的负电流回路插槽和正电流回路插槽均未进行插接,从而防止在反插时出现短路的情况,降低了危险的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在插接端上具体设置插槽时,可以沿插接端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有正电流回路插槽、信号插槽和负电流回路插槽,或沿插接端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负电流回路插槽、信号插槽和正电流回路插槽(即信号插槽位于正电流回路插槽和负电流回路插槽之间),再者,沿插接端的高度方向依次设有信号插槽、正电流回路插槽和负电流回路插等,信号插槽、正电流回路插槽和负电流回路插槽;其中,设置于插接端的形式还可以为多种,此处不再进行列举,下述的实施方式,均以沿插接端的高度依次设置有正电流回路插槽、信号插槽和负电流回路插槽为例。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断路器与插接排正插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断路器与插接排反插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和图1b中,a为断路器插接端的上端面,b为断路器插接端的下端面,参考图1a和图1b,当沿断路器10插接端的高度依次设置正电流回路插槽11、信号插槽12和负电流回路插槽13时,插接排20包括与支架,及沿支架的高度的依次设置的正连接排21、信号连接排22和负连接排23;其中,正连接排21、信号连接排22及负连接排23位于支架与插接端之间的长度相同时,信号插槽12与插接端的上端面的间距可以小于信号插槽12与插接端下端面的间距,此时,正电流回路插槽11与插接端上端面之间的间距与负电流回路插槽13与插接端端面的间距可以相同。这样,在断路器10与插接排20反插时,设置于断路器10上的信号插槽12与正插时信号插槽12的位置不同,导致信号连接排22无法与反插时断路器10上的信号插槽12进行插接,信号连接排22只能够与插接端的端面抵接,且信号连接排22、与正连接排21及负连接排23朝向插接端的长度相同,这样,受信号连接排22的影响,正连接排21无法反插于负电流回路插槽13中,负连接排23无法反插于正电流回路插槽11中,从而可以防止在反插时产生短路,降低危险的发生。

另外,当信号插槽与插接端的上端面的间距小于信号插槽与插接端下端面的间距时,正电流回路插槽和负电流回路插槽设置的形式(图中未示出)还可以为:正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的上端面之间的间距大于负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的下端面之间的间距,或,正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上端面之间的间距小于负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下端面之间的间距,此时,在断路器与插接排反插时,在信号连接排的作用下,负连接排和正连接排依然无法插接于对应的插槽中,以防止反插时短路的发生;且此种的设置方式,在加工断路器时,只要限定信号插槽的位置即可,从而可以降低加工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正连接排、信号连接排及负连接排位于支架与插接端之间的长度相同时,信号插接槽与插接端的上端面的间距还可以大于信号插槽与插接端下端面的间距(图中未示出);此时,正电流回路插槽和负电流回路插槽的设置形式与信号插接槽与插接端的上端面的间距小于信号插槽与插接端下端面的间距时,正电流回路插槽和负电流回路插槽设置的形式相同;支架与正连接排、信号连接排及负连接排之间可以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设置方式。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断路器与插接排正插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断路器与插接排反插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和图2b中,a为断路器插接端的上端面,b为断路器插接端的下端面,参考图2a和图2b,当正连接排21、信号连接排22及负连接排23朝向断路器10插接端的长度相同时,信号插槽12与插接端的上端面的间距与信号插槽12与插接端的下端面的间距可以相同(即信号插槽12位于插接端朝向插接排一侧的中部),此时,正电流回路插槽11与插接端的上端面的间距可以大于负电流回路插槽13与插接端下端面的间距,这样,在断路器10与插接排20之间反插时,只有信号插槽12均能够与信号连接排22相对应,而正连接排21和负连接排23均会与断路器10插接端朝向连接排一侧的端面产生干涉,以使正电流回路插槽11和负电流回路插槽13内没有连接排插入,以防止短路的情况发生。

另外,当正连接排、信号连接排及负连接排朝向插接端的长度相同时,信号插槽与插接端的上端面的间距与信号插槽与插接端的下端面的间距相同时,正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的上端面的间距也可以小于负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下端面的间距。此时,在断路器与插接排之间反插时,只有信号插槽均能够与信号连接排相对应,而正连接排和负连接排均会与断路器插接端朝向连接排一侧的端面产生干涉,以使正电流回路插槽和负电流回路插槽内没有连接排插入,以防止短路的情况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当正连接排、信号连接排及负连接排朝向插接端的长度相同时,正连接排、信号连接排、及负连接排背离插接端的一侧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此时,位于断路器上的正电流回路插槽、信号插槽及负电流回路插槽的深度和宽度相同,以保证在正插时,断路器与插接排插接的紧密性和稳定性。同时,当正连接排、信号连接排及负连接排背离插接端的一侧长度不同时,断路器与插接排之间连接的形式与正连接排、信号连接排及负连接排朝向插接端一侧长度相同的连接形式相同,具体请参考图3a、3b、4a及4b。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图5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断路器与插接排正插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断路器与插接排反插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a和图5b,该连接器中,正连接排21、信号连接排22和负连接排23与插接端朝向插接排20的端面的距离不同,具体地,信号连接排22距离插接端端面的距离小于正连接排21和负连接排23距离插接端端面的距离(即信号连接排22朝向插接端的长度大于正连接排21和负连接排23朝向插接端的长度)时,对应的插接端上信号插槽12设置的形式可以为:信号插槽12与插接端的下端面的间距小于信号插槽12与插接端下端的间距,在断路器10与插接排20反插时,由于信号连接排22无法与反插时断路器10上的信号插槽12进行插接,信号连接排22只能够与插接端的端面抵接,且信号连接排22朝向插接端的端面的长度大于负连接排23和正连接排21距离插接端端面的长度,这样,正连接排21无法反插于负电流回路插槽13中,负连接排23无法反插于正电流回路插槽11中,且正连接排21和负连接排23与插接端存在间距,从而可以防止在反插时产生短路,降低危险的发生。此时,正电流回路插槽11与插接端的上端面之间的间距与负电流回路插槽13与插接端的下端面之间的间距可以相同,正电流回路插槽11与插接端的上端面之间的间距与负电流回路插槽13与插接端的下端面之间的间距也可不同(图中未示出)。

需要说明的是,插接端上信号插槽的设置形式还可以为:信号插槽与插接端的上端面的间距大于信号插槽与插接端下端面的间距,此时,正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的上端面之间的间距与负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的下端面之间的间距可以相同,也可不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断路器与插接排正插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断路器与插接排反插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a和图6b,该连接器中,信号连接排22朝向插接端的长度与负连接排23朝向插接端的长度相同,且大于正连接排21朝向插接端的长度;此时,信号插槽12、正电流回路插槽11、负电流回路插槽13的设置形式可以为:信号插槽12与插接端的上端面的间距小于信号插槽12与插接端的下端面之间的间距;此时,正电流回路插槽11和负电流回路插槽13设置的形式可以为:正电流回路插槽11与插接端上端面的间距可以等于负电流回路插槽13与插接端的间距;在断路器10与插接排20反插时,由于信号插槽12位置的设置,导致信号连接排22会抵接于断路器10的插接端朝向插接排的端面,以产生干涉,且信号连接排22的长度与负连接排23的上长度相同,并大于正连接排21的长度,因此,当信号连接排22与插接端的端面产生干涉时,正连接排21和负连接排23虽然与对应插槽位置相对应,但是均无法插接到对应的插槽中,可以防止在反插时产生短路,降低危险的发生。

上述的信号插槽、正电流回路插接、负电流回路插槽的设置形还可以为:信号插槽与插接端的上端面的间距大于信号插槽与插接端的下端面之间的间距,此时,正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上端面的间距可以大于负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的间距,或,正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上端面的间距可以小于负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的间距;或者,信号插槽与插接端的上端面的间距和信号插槽与插接端的下端面的间距相同,此时,正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上端面的间距可以大于负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的间距,或,正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上端面的间距可以小于负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的间距;在断路器与插接排反插时,正电流回路插槽与负连接排错位设置,负连接排与插接端朝向插接排的端面抵接,进而负连接排与插接端产生干涉,且信号连接排的长度与负连接排的上长度相同,并大于正连接排的长度,因此,当负连接排与插接端的端面产生干涉时,正连接排和负连接排均无法插接到对应的插槽中,以防止在反插时产生短路,降低危险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图7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断路器与插接排正插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断路器与插接排反插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参考图7a和图7b,该连接器中,负连接排23插朝向插接端的长度大于信号连接排22及正连接排21朝向插接端的长度,正电流回路插槽11与插接端的上端面的间距大于负电流回路插槽13与插接端的下端面的间距,此时,信号插槽12与插接端上端面的间距与插接端下端面的间距可以相同,在断路器10与插接排20反插时,负连接排23会与插接端朝向插接排的一端产生干涉,进而使正连接排21和负连接排23均无法插接到对应的插槽中,以防止在反插时产生短路,降低危险的发生。

另外,负连接排插朝向插接端的长度大于信号连接排及正连接排朝向插接端的长度时,正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的上端面的间距可以小于负电流回路插槽与插接端的下端面的间距,此时,信号插槽与插接端的上端面的间距和信号插槽与插接端的下端面的间距相同,或,信号插槽与插接端的上端面的间距大于信号插槽与插接端的下端面之间的间距,或,信号插槽与插接端的上端面的间距小于信号插槽与插接端的下端面之间的间距。

需要说明的是,当正连接排朝向插接端的长度大于信号连接排及负连接排朝向插接端的长度时,正电路回路插槽、信号插槽及负电流回路插槽的设置形式与负连接排插朝向插接端的长度大于信号连接排及正连接排朝向插接端的长度时,正电路回路插槽、信号插槽及负电流回路插槽设置的形式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当信号连接排朝向插接端的长度、负连接排朝向插接端的长度及朝向插接端的长度不同时,正连接排、信号连接排及负连接排背离插接端一侧的呈平齐的状态,此时,设置于插接端上的正电流回路插槽、信号插槽及负电流回路插槽的深度不同,以与正连接排、信号连接排及负连接排相匹配,使断路器在于插接排插接时,二者之间的紧密性更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