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柔性拖链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38525发布日期:2021-07-20 16:2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柔性拖链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柔性拖链电缆。



背景技术:

拖链电缆是一种可以跟随拖链进行来回移动而不易磨损的高柔性专用电缆便叫拖链电缆,通常也可称之拖曳电缆,坦克链电缆。

由于现有多数的拖链电缆,由于抗拉性能不佳,导致电缆内部的缆芯在被拉伸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痕和断裂,而对电缆造成损坏,故而,迫切的需要研制一种新型柔性拖链电缆。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柔性拖链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多数的拖链电缆,由于抗拉性能不佳,导致电缆内部的缆芯在被拉伸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痕和断裂,而对电缆造成损坏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柔性拖链电缆,包括内护套、外护套、聚乙烯防护层和缆芯,所述电缆的内部设有内护套,且内护套的外部挤包有外护套,所述外护套与内护套之间等间距设有缆芯,且缆芯由导线以及对导线外围进行包覆的绝缘层构成,所述电缆的最外层设有聚乙烯防护层,所述缆芯至少设置有三个,所述内护套与外护套之间形成个数至少为三个的波形通道,且波形通道与缆芯一一对应,并且每个缆芯均位于相应波形通道的内部,所述缆芯上的绝缘层与波形通道的内壁表面紧密的贴合,所述外护套朝向内护套的端面上等间距设有沿电缆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凸块,且条形凸块的个数与缆芯的个数相等,并且条形凸块与缆芯呈交替式排列在内护套与外护套之间,所述内护套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供相应条形凸块卡接的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条形凸块的截面均为等腰三角形结构,且条形凹槽两等腰侧边之间的夹角位于内护套的内部,并且形凹槽两等腰侧边之间的夹角角度小于条形凸块两等腰侧边之间的夹角角度,所述条形凹槽等腰两侧边的端部均与相应条形凸块两等腰侧边之间紧密的贴合,所述外护套的外部套设有金属编织层,且金属编织层的外壁表面与聚乙烯防护层的内壁表面紧密的贴合。

优选的,所述内护套、外护套均由弹性材料制成,且该材料为橡胶或其它材料。

优选的,所述内护套的中心处设有沿电缆长度方向设置的圆形中空腔,且圆形中空腔的内部设有金属加强筋,所述金属加强筋的外壁表面与圆形中空腔的内壁表面紧密的贴合。

优选的,所述内护套上开等间距设有扇环中空腔,且扇环中空腔平行于电缆的长度方向,每个所述扇环中空腔的圆心均与金属内护套的圆心重合。

优选的,所述金属编织层、金属加强筋均由柔性金属材料制成,该材料为高强度铝合金或其它材料。

3.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波形通道形状的设置,使缆芯在该电缆的内部呈波形结构排列,当该电缆在被拉伸时,缆芯在内护套、外护套产生形变的作用下,在电缆内部被拉伸,此时通过呈波形排列的缆芯对被拉伸时的电缆进行配合,以此提高该电缆的抗拉性能,从而避免了由于电缆被拉伸,导致缆芯发生裂痕或断裂,而对电缆造成的损坏。

2、本实用新型通过内护套、外护套具有的弹性对该电缆受到的作用力进行缓冲,以此达到缓冲防护的目的,且缆芯在挤压力消失时,通过内护套、外护套具有形变恢复的能力,实现电缆的弹性恢复。

3、本实用新型当该电缆在被挤压或者被拉伸时,通过条形凸块侧边与条形凹槽侧边的紧密接触,使条形凸块在条形凹槽侧边的挤压下,在条形凹槽的内部进行一定量移动,通过条形凸块的移动,对被挤压或被拉伸时的电缆进行配合,以此对该电缆的耐压以及抗拉的性能进行保证。

4、本实用新型当该电缆在被挤压时,可通过扇环中空腔为挤压的缆芯提供可移动的区域,且通过该区域实现对缆芯的进一步的缓冲防护,以此增强该电缆的耐压性能。

5、本实用新型通过金属编织层、金属加强筋具有的柔性,对产生形变的电缆进行配合,以此增强该电缆的柔韧性,且通过金属编织层与金属加强筋之间位置的设置,使上述二者可对该电缆的内、外两侧同时进行加强防护,以此增强该电缆的耐力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护套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内护套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内护套,2-外护套,3-金属编织层,4-聚乙烯防护层,5-波形通道,6-缆芯,7-圆形中空腔,8-金属加强筋,9-扇环中空腔,10-条形凸块,11-条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的一种新型柔性拖链电缆,包括内护套1、外护套2、聚乙烯防护层4和缆芯6,电缆的内部设有内护套1,且内护套1的外部挤包有外护套2,内护套1、外护套2均由弹性材料制成,且该材料为橡胶或其它材料,通过内护套1、外护套2具有的弹性对该电缆受到的作用力进行缓冲,以此达到缓冲防护的目的,且缆芯6在挤压力消失时,通过内护套1、外护套2具有形变恢复的能力,实现电缆的弹性恢复,外护套2与内护套1之间等间距设有缆芯6,且缆芯6由导线以及对导线外围进行包覆的绝缘层构成,电缆的最外层设有聚乙烯防护层4;

缆芯6至少设置有三个,内护套1与外护套2之间形成个数至少为三个的波形通道5,且波形通道5与缆芯6一一对应,并且每个缆芯6均位于相应波形通道5的内部,缆芯6上的绝缘层与波形通道5的内壁表面紧密的贴合,外护套2朝向内护套1的端面上等间距设有沿电缆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凸块10,且条形凸块10的个数与缆芯6的个数相等,并且条形凸块10与缆芯6呈交替式排列在内护套1与外护套2之间,内护套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供相应条形凸块10卡接的条形凹槽11,条形凹槽11、条形凸块10的截面均为等腰三角形结构,且条形凹槽11两等腰侧边之间的夹角位于内护套1的内部,并且形凹槽11两等腰侧边之间的夹角角度小于条形凸块10两等腰侧边之间的夹角角度,条形凹槽11等腰两侧边的端部均与相应条形凸块10两等腰侧边之间紧密的贴合,内护套1上开等间距设有扇环中空腔9,且扇环中空腔9平行于电缆的长度方向,每个扇环中空腔9的圆心均与金属内护套1的圆心重合,当该电缆在被挤压时,可通过扇环中空腔9为挤压的缆芯6提供可移动的区域,且通过该区域实现对缆芯6的进一步的缓冲防护,以此增强该电缆的耐压性能;

外护套2的外部套设有金属编织层3,且金属编织层3的外壁表面与聚乙烯防护层4的内壁表面紧密的贴合,内护套1的中心处设有沿电缆长度方向设置的圆形中空腔7,且圆形中空腔7的内部设有金属加强筋8,金属加强筋8的外壁表面与圆形中空腔7的内壁表面紧密的贴合,金属编织层3、金属加强筋8均由柔性金属材料制成,该材料为高强度铝合金或其它材料,通过金属编织层3、金属加强筋8具有的柔性,对产生形变的电缆进行配合,以此增强该电缆的柔韧性,且通过金属编织层3与金属加强筋8之间位置的设置,使上述二者可对该电缆的内、外两侧同时进行加强防护,以此增强该电缆的耐力性能。

上述新型柔性拖链电缆的具体应用过程为:当该电缆在被拉伸时,缆芯6在内护套1、外护套2产生形变的作用下,在电缆内部被拉伸,此时通过呈波形排列的缆芯6对被拉伸时的电缆进行配合,以此避免电缆被拉伸时由于抗拉性能不佳,导致缆芯6被拉伸时产生裂缝或发生断裂;

当该电缆在被挤压时,通过内护套1、外护套2具有的弹性对该电缆受到的作用力进行缓冲,以此达到缓冲防护的目的,同时可通过扇环中空腔9为挤压的缆芯6提供可移动的区域,且通过该区域实现对缆芯6的进一步的缓冲防护,以此增强该电缆的耐压性能;

当该电缆在被挤压或者被拉伸时,通过条形凸块10侧边与条形凹槽11侧边的紧密接触,使条形凸块10在条形凹槽11侧边的挤压下,在条形凹槽11的内部进行一定量移动,通过条形凸块10的移动,对被挤压或被拉伸时的电缆进行配合,以此增强该电缆的耐压以及抗拉的性能;

使用时,通过金属编织层3、金属加强筋8具有的柔性,对产生形变的电缆进行配合,以此增强该电缆的柔韧性,且通过金属编织层3与金属加强筋8之间位置的设置,使上述二者可对该电缆的内、外两侧同时进行加强防护,以此增强该电缆的耐力性能,且通过金属具有阻燃的作用,对该电缆的内部进行阻燃防护,这样便完成了该新型柔性拖链电缆的使用过程。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