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68013发布日期:2021-04-21 04:31阅读:69来源:国知局
电芯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电池组装于电子设备之前,需要检测电池的电芯的电容、阻抗和循环稳定性等电学参数,这些电学参数的检测需要对电芯进行充放电,且均以电压和电流为基础。目前,电芯的正极耳和负极耳分别通过夹具与检测设备连接,通过检测设备检测电芯的电压和电流。但是,正极耳或负极耳与夹具之间的接触误差为不可控因素,容易影响检测设备的检测结果,不利于确定电芯的电学参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改进的电芯检测系统。
4.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芯检测系统,所述电芯检测系统包括:
5.电芯,包括:电芯本体、正极耳、负极耳和附加极耳,所述正极耳包括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附加极耳焊接连接;
6.第一夹具,夹持所述正极耳和所述附加极耳;
7.第二夹具,夹持所述负极耳;以及
8.检测设备,与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电连接。
9.可选地,所述正极耳为铝极耳,所述附加极耳为第一镍极耳。
10.可选地,所述第一镍极耳包括第一部和与所述第一部连接的第二部,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一面焊接连接,所述第二部弯折至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一夹具夹持叠层的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
11.可选地,所述第一镍极耳的宽度与所述铝极耳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镍极耳的长度大于所述铝极耳的长度,所述第一镍极耳沿长度方向的端部弯折至所述第二面。
12.可选地,所述负极耳包括:与所述电芯本体连接的第三部和与所述第三部连接的第四部,所述第四部面向所述第三部弯折,所述第二夹具夹持弯折后且叠层的所述第三部和所述第四部。
13.可选地,所述负极耳为第二镍极耳。
14.可选地,所述第一夹具包括:相对设置且可开合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电压检测线以及第一电流检测线,所述第一夹板面向所述第二夹板的一面设有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一电压检测线连接,所述第二夹板面向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一面设有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第一电流检测线连接;
15.所述第二夹具包括相对设置且可开合的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第二电压检测线以及第二电流检测线,所述第三夹板面向所述第四夹板的一面设有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三金属层与所述第二电压检测线连接,所述第四夹板面向所述第三金属层的一面设有第四金属层,所述第四金属层与所述第二电流检测线连接。
16.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层面向所述第二金属层的边缘区域和所述第二金属层面向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边缘区域中的至少一者设有第一绝缘层。
17.可选地,所述第三金属层面向所述第四金属层的边缘区域和所述第四金属层面向所述第三金属层的边缘区域中的至少一者设有第二绝缘层。
18.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中的至少一者为绝缘胶带。
19.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基于正极耳的第一面与附加极耳焊接连接,第一夹具夹持于正极耳和附加极耳,这相当于第一夹具夹持加厚的正极耳,利于第一夹具稳固地夹持正极耳和附加极耳,避免因夹持厚度较薄的正极耳而使第一夹具直接电性导通所引起的误差,进而利于该电芯检测系统精确地检测电芯的电学参数。
附图说明
21.图1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芯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3.图3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夹具夹持正极耳和附加极耳的示意图;
24.图4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芯的正视图;
25.图5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6.图6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夹具夹持负极耳的示意图;
27.图7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30.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31.在本公开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32.目前,电芯在测试容量、阻抗、循环稳定性和其他电学参数时,通过夹具将电芯和检测设备连接。在整个充放电回路中,阻抗包括电芯本身的阻抗、正极耳与夹具之间的接触阻抗、负极耳与夹具之间的接触阻抗和连接线的阻抗。其中,正极耳与夹具之间的接触阻抗和负极耳与夹具之间的接触阻抗为不可控因素,这很容易影响测试结果。因此,稳定接触阻抗或减小接触阻抗更利于精确地检测电芯的电学参数。
33.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减少正极耳和夹具之间的接触误差、负极耳和夹具之间的接触误差,可以更换夹具。比如,采用夹持力度好的夹具夹紧正极耳或负极耳。或者,采用具有不同金属层(比如镀金)的夹具,以能够流通更大的电流。但是,更换夹具使检测操作繁琐,检测成本高,检测效率低,还不能确保检测的精确度。
3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检测系统,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35.图1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芯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电芯检测系统包括:电芯110、第一夹具120、第二夹具130和检测设备140。
36.电芯110包括:电芯本体111、正极耳112、负极耳113和附加极耳114,正极耳112包括第一面和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第一面与附加极耳114焊接连接。示例性地,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使附加极耳114与正极耳112焊接连接,正极耳112和附加极耳114通过焊点导通。
37.第一夹具120夹持正极耳112和附加极耳114。可以理解的是,当正极耳112的厚度较薄时,第一夹具120的两个夹持面之间容易直接电性导通而引起误差。基于附加极耳114与正极耳112的第一面焊接连接,且两者同时被第一夹具120夹持,这样相当于第一夹具120夹持较厚的正极耳112,避免第一夹具120因正极耳112的厚度较薄不经过正极耳112和附加极耳114而直接电性导通引起误差。
38.第二夹具130夹持负极耳113。
39.检测设备140与第一夹具120和第二夹具130电连接。这样,检测设备140、第一夹具120、正极耳112、电芯本体111、负极耳113、第二夹具130和检测设备140之间形成回路,检测设备140可以通过第一夹具120和第二夹具130来检测电芯110的电压和电流,进而确定电芯110的容量、阻抗、循环稳定性及其他电学参数。
40.基于上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芯检测系统,基于正极耳112的第一面与附加极耳114焊接连接,第一夹具120夹持于正极耳112和附加极耳114,这相当于第一夹具120夹持加厚的正极耳112,利于第一夹具120稳固地夹持正极耳112和附加极耳114,避免因夹持厚度较薄的正极耳112而使第一夹具120直接电性导通所引起的误差,进而利于该电芯检测系统精确地确定电芯110的电学参数。
41.在一些实施例中,正极耳112为铝极耳,附加极耳114为第一镍极耳。铝极耳的表面容易形成氧化层,这增大了正极耳112与第一夹具120之间的接触阻抗,通过使附加极耳114与铝极耳焊接连接,附加极耳114通过焊点与铝极耳导通,再通过第一夹具120与第一镍极耳电性接触,利于减少第一夹具120与铝极耳之间的接触阻抗。
42.图2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芯11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夹具120夹持正极耳112和附加极耳114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参考图2和图3,第一镍极耳包括第一部115和与第一部115连接的
第二部116,第一部115与铝极耳的第一面焊接连接,第二部116弯折至第二面,第一夹具120夹持叠层的第一部115和第二部116。换言之,第一镍极耳包裹铝极耳,第一夹具120直接夹持第一镍极耳而不与铝极耳直接接触。这样,使第一夹具120通过第一镍极耳与铝极耳电连接,相较于第一夹具120与铝极耳直接电连接而言,减小了第一夹具120与铝极耳的氧化膜之间的接触阻抗,利于精确地检测电芯110的电学参数。
43.图4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芯110的正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参考图2和图4,第一镍极耳的宽度与铝极耳的宽度相等,第一镍极耳的长度大于铝极耳的长度,第一镍极耳沿长度方向的端部弯折至第二面。这样,使得第一夹具120在夹持第一镍极耳和铝极耳时,第一夹具120直接与第一镍极耳接触而不与铝极耳接触,且可减少第一镍极耳的使用材料。其中,长度方向为图4中的l方向,宽度方向为图4中的w方向。
44.图5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芯11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夹具130夹持负极耳113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参考图5和图6,负极耳113包括:与电芯本体111连接的第三部117和与第三部117连接的第四部118,第四部118面向第三部117弯折,第二夹具130夹持弯折后且叠层的第三部117和第四部118。这相当于第二夹具130夹持加厚的负极耳113,利于第二夹具130稳固地夹持负极耳113,避免因夹持厚度较薄的负极耳113而使第二夹具130直接电性导通所引起的误差,进而利于该电芯检测系统精确地确定电芯110的电学参数。
45.示例性地,负极耳113为第二镍极耳,第二镍极耳具有柔性,能够容易地弯折。
46.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3,第一夹具120包括:相对设置且可开合的第一夹板121和第二夹板122、第一电压检测线123以及第一电流检测线124,第一夹板121面向第二夹板122的一面设有第一金属层125,第一金属层125与第一电压检测线123连接,第二夹板122面向第一金属层125的一面设有第二金属层126,第二金属层126与第一电流检测线124连接。第一夹具120还可包括第一扭簧127,与第一夹板121和第二夹板122相抵。当按压第一夹板121和第二夹板122夹持正极耳112和附加极耳114时,在第一扭簧127的作用下使第一夹板121和第二夹板122配合夹紧正极耳112和附加极耳114。
47.继续参考图6,第二夹具130包括相对设置且可开合的第三夹板131和第四夹板132、第二电压检测线133以及第二电流检测线134,第三夹板131面向第四夹板132的一面设有第三金属层135,第三金属层135与第二电压检测线133连接,第四夹板132面向第三金属层135的一面设有第四金属层136,第四金属层136与第二电流检测线134连接。第二夹具130还可包括第二扭簧137,与第三夹板131和第四夹板132相抵。当按压第三夹板131和第四夹板132夹持负极耳113时,在第二扭簧137的作用下使第三夹板131和第四夹板132配合夹紧负极耳113。
48.通过检测设备140、第一电压检测线123、第一金属层125、附加极耳114和正极耳112、电芯本体111、负极耳113、第三金属层135、第二电压检测线133和检测设备140可以形成闭合回路,以对电芯110的电压进行检测。通过检测设备140、第一电流检测线124、第二金属层126、附加极耳114和正极耳112、电芯本体111、负极耳113、第四金属层136、第二电流检测线134和检测设备140可以形成闭合回路,以对电芯110的电流进行检测。这样,将电压检测和电流检测分开,避免两者相互影响,利于精确地检测电芯本体111的电压和电流,以及确定电芯110的容量、阻抗、循环稳定性及其他电学参数。
49.图7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夹具120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第一金属层125面向第二金属层126的边缘区域和第二金属层126面向第一金属层125的边缘区域中的至少一者设有第一绝缘层128。示例性地,第一金属层125的边缘区域设有第一绝缘层128。示例性地,第二金属层126的边缘区域设有第一绝缘层128。示例性地,第一金属层125和第二金属层126均设有第一绝缘层128。这样,避免夹持附加极耳114和正极耳112的第一金属层125和第二金属层126的边缘电接触而引起误差。
50.图8所示为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夹具130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8,第三金属层135面向第四金属层136的边缘区域和第四金属层136面向第三金属层135的边缘区域中的至少一者设有第二绝缘层138。示例性地,第三金属层135的边缘区域设有第二绝缘层138。示例性地,第四金属层136的边缘区域设有第二绝缘层138。示例性地,第三金属层135和第四金属层136均设有第二绝缘层138。这样,避免夹持负极耳113的第三金属层135和第四金属层136的边缘电接触而引起误差。
5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128和第二绝缘层138中的至少一者为绝缘胶带。绝缘胶带容易获取,直接将绝缘胶带粘贴于第一金属层125、第二金属层126、第三金属层135和第四金属层136中至少一者的边缘区域即可。
5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芯检测系统,基于正极耳112的第一面与附加极耳114焊接连接,第一夹具120夹持于正极耳112和附加极耳114,这相当于第一夹具120夹持加厚的正极耳112,利于第一夹具120稳固地夹持正极耳112和附加极耳114,且配合第一绝缘层128,避免因夹持厚度较薄的正极耳112而使第一金属层125和第二金属层126直接电性导通而引起误差。通过使负极耳113的第三部117和第四部118弯折后,第二夹具130夹持于第三部117和第四部118,且配合第二绝缘层138,避免第二夹具130因夹持厚度较薄的负极耳113而使第三金属层135和第四金属层136直接电性导通而引起误差。基于上述,利于通过该电芯检测系统精确地检测电芯110的电学参数。
53.本公开上述各个实施例,在不产生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互为补充。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