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插接连接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4275发布日期:2021-02-18 20:47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DC插接连接端子的制作方法
dc插接连接端子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端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dc插接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常用的电气插接连接器在连接线路时,常常因为无法准确定位和焊接后容易受外力影响多次插拔造成断路,并且存在摩擦卡紧力不够导致公母对接导电接触不良的情况,以及存在无法预防反接造成短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dc插接连接端子。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dc插接连接端子,包括左连接端子、空中对接部、右连接端子,所述左连接端子一端开设有左连接槽,所述右连接端子一端设置有右连接槽,所述空中对接部的两端可分别插入左连接槽和右连接槽内;所述空中对接部的插接面设置有外八字形面,所述左连接槽内部设置有左内八字形面,右连接槽内部设置有右内八字形面,所述外八字形面分别与左内八字形面、右内八字形面相匹配;所述左连接槽内设置有两第一左铜柱,右连接槽内设置有两第一右铜柱,所述空中对接部内部设置有两铜管,两第一左铜柱、两第一右铜柱分别从两边插入两铜管内。
[0005]
优选地,所述第一左铜柱、第一右铜柱的外径大于铜管的内径。
[0006]
优选地,所述第一左铜柱、第一右铜柱沿中轴线方向开设有十字开口。
[0007]
优选地,所述左连接端子的一端设置有两l形第二左铜柱,第二左铜柱的一端在左连接端子内部与第一左铜柱电连接,第二左铜柱的另一端焊锡连接于pcb板。
[0008]
优选地,所述第二左铜柱上设置有左铜柱台阶,第二左铜柱插入pcb板后左铜柱台阶与pcb板平面平齐。
[0009]
优选地,所述右连接端子的一端设置有两l形第二右铜柱,第二右铜柱的一端在右连接端子内部与第一右铜柱电连接,第二右铜柱的另一端焊锡连接于pcb板。
[0010]
优选地,所述第二右铜柱上设置有右铜柱台阶,第二右铜柱插入pcb板后右铜柱台阶与pcb板平面平齐。
[0011]
优选地,所述左连接端子上还设置有一个左端子塑胶圆柱,左端子塑胶圆柱的设置方向与两l形第二左铜柱的设置方向相同,左端子塑胶圆柱、两l形第二左铜柱的端面形成三角形定位结构。
[0012]
优选地,所述右连接端子上还设置有两个右端子塑胶圆柱,右端子塑胶圆柱的设置方向与两l形第二右铜柱的设置方向相同,两右端子塑胶圆柱、两l形第二右铜柱的端面形成四边形定位结构。
[0013]
优选地,所述空中对接部的长度小于左连接槽和右连接槽的长度之和。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dc插接连接端子的外八字形面分别与左内八字形
面、右内八字形面相匹配,反接不能插入,可有效防反插,避免造成通电短路问题,操作简易方便;第一左铜柱、第一右铜柱沿中轴线方向开设有十字开口,十字开口可使第一左铜柱、第一右铜柱更加顺利插入铜管,并且在第一左铜柱、第一右铜柱插入铜管后对铜管内壁产生更大的摩擦力,利于第一左铜柱、第一右铜柱与铜管更加稳定的连接,具有可靠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dc插接连接端子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dc插接连接端子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dc插接连接端子的空中对接部结构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dc插接连接端子的左连接端子结构图;
[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dc插接连接端子与pcb板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1]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限于指定视图上的相对位置,而非绝对位置。
[0022]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3]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dc插接连接端子,包括左连接端子10、空中对接部20、右连接端子30,所述左连接端子10一端开设有左连接槽11,所述右连接端子30一端设置有右连接槽31,所述空中对接部20的两端可分别插入左连接槽11和右连接槽31内,实现左连接端子10与右连接端子30电导通。所述空中对接部20的插接面设置有外八字形面21,所述左连接槽11内部设置有左内八字形面13,右连接槽31内部设置有右内八字形面33,所述外八字形面21分别与左内八字形面13、右内八字形面33相匹配,反接不能插入,可有效防反插,避免造成通电短路问题,操作简易方便。所述左连接槽11内设置有两第一左铜柱12,右连接槽31内设置有两第一右铜柱,所述空中对接部20内部设置有两铜管22,两第一左铜柱12、两第一右铜柱分别从两边插入两铜管22内,实现左连接端子10与右连接端子30电导通。
[0024]
所述第一左铜柱12、第一右铜柱的外径略大于铜管22的内径,利于第一左铜柱12、第一右铜柱插入铜管22后形成过盈配合卡紧,保证可靠的导电接触。所述第一左铜柱12、第一右铜柱沿中轴线方向开设有十字开口121,十字开口121可使第一左铜柱12、第一右铜柱更加顺利插入铜管22,并且在第一左铜柱12、第一右铜柱插入铜管22后对铜管22内壁产生更大的摩擦力,利于第一左铜柱12、第一右铜柱与铜管22更加稳定的连接。
[0025]
所述左连接端子10的另一端设置有两l形第二左铜柱14,第二左铜柱14的一端在左连接端子10内部与第一左铜柱12电连接,第二左铜柱14的另一端焊锡连接于pcb板40。所
述第二左铜柱14上设置有左铜柱台阶141,第二左铜柱14插入pcb板40后左铜柱台阶141正好与pcb板40平面平齐,形成焊锡精准定位。
[0026]
所述右连接端子30的另一端设置有两l形第二右铜柱34,第二右铜柱34的一端在右连接端子30内部与第一右铜柱电连接,第二右铜柱34的另一端焊锡连接于pcb板40。所述第二右铜柱34上设置有右铜柱台阶341,第二右铜柱34插入pcb板40后右铜柱台阶341正好与pcb板40平面平齐,形成焊锡精准定位。
[0027]
所述左连接端子10上还设置有一个左端子塑胶圆柱15,左端子塑胶圆柱15的设置方向与两l形第二左铜柱14的设置方向相同,左端子塑胶圆柱15、两l形第二左铜柱14的端面形成三角形定位结构,利于定位插入pcb板40。所述右连接端子30上还设置有两个右端子塑胶圆柱35,右端子塑胶圆柱35的设置方向与两l形第二右铜柱34的设置方向相同,两右端子塑胶圆柱35、两l形第二右铜柱34的的端面形成四边形定位结构,利于定位插入pcb板40。由于设置有三角形定位结构和四边形定位结构,这样即使左连接端子10和右连接端子30外观非常相似,生产操作者在插件插入pcb板40时也不会出现放反端子位置问题,因为放反根本无法插入。
[0028]
所述空中对接部20的长度小于左连接槽11和右连接槽31的长度之和,三者对接不会有间隙,形成无缝对接。当需要实现多个pcb板40之间导通时,通过空中对接部20将不同pcb板40上的左连接端子10和右连接端子30无缝插接导通即可,操作方便快捷,不易出错,并且插接后连接稳定性有保障。
[002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dc插接连接端子的外八字形面21分别与左内八字形面13、右内八字形面33相匹配,反接不能插入,可有效防反插,避免造成通电短路问题,操作简易方便;第一左铜柱12、第一右铜柱沿中轴线方向开设有十字开口121,十字开口121可使第一左铜柱12、第一右铜柱更加顺利插入铜管22,并且在第一左铜柱12、第一右铜柱插入铜管22后对铜管22内壁产生更大的摩擦力,利于第一左铜柱12、第一右铜柱与铜管22更加稳定的连接。
[00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