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绒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85506发布日期:2021-03-23 11:20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绒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片的制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绒槽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过程中,制绒工艺是通过化学腐蚀的方法在硅片表面进行织构化处理,形成良好的陷光效应,降低硅片表面发射率。

目前,制绒槽内药液浓度的均匀性是影响制绒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制绒槽内药液浓度不断下降,需要向制绒槽内补充药液。补液过程为:通过补液管道向制绒槽或溢流槽内补液,然后通过循环泵将药液从制绒槽与溢流槽之间循环一段时间。单一通道的补液,使得药液浓度的均匀性较差,降低了制绒效果。同时,为了使药液均匀分散,保证药液浓度一致,需要循环泵较长时间地运行,降低了制绒工艺的效率以及太阳能电池片的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绒槽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制绒槽装置内药液浓度不均匀,制绒效果差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制绒槽装置,包括:

制绒槽和溢流槽,所述溢流槽与所述制绒槽连接为一体,所述溢流槽用于容纳从所述制绒槽溢流出的药液;

补液管道,所述补液管道设置有两个喷淋孔组,并能够通过两个所述喷淋孔组分别向所述制绒槽与所述溢流槽喷淋所述药液;

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设置于所述制绒槽的槽底,并能够向所述制绒槽的所述药液中通入惰性气体。

优选地,所述喷淋孔组具有喷淋区域,所述喷淋区域覆盖对应的所述制绒槽或所述溢流槽的所述药液的液面。

优选地,所述制绒槽装置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溢流槽的顶部的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补液管道中具有两个所述喷淋孔组的部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架具有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当所述支架位于所述水平位置时,两个所述喷淋孔组分别朝向所述制绒槽和所述溢流槽喷淋所述药液;当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竖直位置时,两个所述喷淋孔组停止喷淋所述药液。

优选地,所述补液管道在其延伸方向的第一端与补液罐连通,所述补液管道的第二端封闭;两个所述喷淋孔组间隔设置且靠近所述第二端。

优选地,所述补液罐位于所述补液管道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道的外周设置有多个气孔。

优选地,所述制绒槽与所述溢流槽之间通过循环管路连通,所述循环管路安装有循环泵。

优选地,所述循环管路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于所述制绒槽的底部与所述溢流槽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补液管道的两个喷淋孔组分别向制绒槽与溢流槽补充药液,有利于提高制绒槽与溢流槽内的药液浓度均匀性。同时,通过进气管道向制绒槽的槽底通入惰性气体,使得制绒槽的药液中产生气泡,增加了药液的流动性,有利于提高药液浓度的均匀,从而提高制绒槽装置的制绒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补液时制绒槽装置的端面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补液时制绒槽装置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未补液时制绒槽装置的端面视图。

图中部件名称和标号如下:

1、制绒槽;2、溢流槽;3、补液管道;4、进气管道;41、气孔;5、支架;

6、补液罐;61、开关阀;7、循环管路;8、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制绒槽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制绒槽装置在补液过程中,药液浓度不均匀的问题,以提高制绒槽装置的制绒效果。该制绒槽装置包括制绒槽1、溢流槽2、补液管道3和进气管道4。溢流槽2与制绒槽1连接为一体,溢流槽2用于容纳从制绒槽1溢流出的药液(图中未显示)。补液管道3设置有两个喷淋孔组(图中未显示),并能够通过两个喷淋孔组分别向制绒槽1与溢流槽2喷淋药液。进气管道4设置于制绒槽1的槽底,并能够向制绒槽1的药液中通入惰性气体。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补液管道3的两个喷淋孔组分别向制绒槽1与溢流槽2补充药液,有利于提高制绒槽1与溢流槽2内的药液浓度均匀性。同时,通过进气管道4向制绒槽1的槽底通入惰性气体,使得制绒槽1的药液中产生气泡,增加了药液的流动性,有利于提高药液浓度均匀性,从而提高制绒槽装置的制绒效果。

优选地,惰性气体为氮气。当然,惰性气体还可以为其他不与药液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进气管道4设置于制绒槽1的槽底,可以使产生的气泡从制绒槽1的槽底逐渐升高,并排出药液。增加了制绒槽1内药液的流动,有利于药液混合均匀,保持药液浓度的一致。

优选地,进气管道4的外周设置有多个气孔41。可以理解地是,进气管道4与外部的存储惰性气体的储气装置(图中未显示)连通。进气管沿制绒槽1的长度或宽度方向延伸,提高惰性气体产生气泡的范围。多个气孔41能够提高产生的气泡的数量,进一步增强药液的流动性。进气管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进气管道4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进气管道4等间距分布于制绒槽1的槽底,以使气泡均匀分布于药液中。当然,还可以在溢流槽2的槽底设置进气管道4,以增强溢流槽2内药液的流动性。需要注意地是,储气装置的出气口安装有止回阀(图中未显示),止回阀能够避免药液回流至储气装置内。

优选地,喷淋孔组具有喷淋区域,喷淋区域覆盖对应的制绒槽1或溢流槽2的药液的液面。

需要说明地是,图1中的箭头为喷淋孔组的喷淋方向。喷淋孔组通过多个沿不同方向延伸的喷淋孔(图中未显示)朝向制绒槽1或溢流槽2喷淋药液,并形成喷淋区域。药液通过喷淋孔组均匀的喷淋至制绒槽1或者溢流槽2的药液的液面,有利于药液均匀分布,保持药液浓度一致。

优选地,制绒槽装置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溢流槽2的顶部的支架5,支架5与补液管道3中具有两个喷淋孔组的部分固定连接。补液管道3中具有两个喷淋孔组的部分可以通过捆绑或粘接固定连接于支架5,避免补液管道3具有两个喷淋孔组的部分发生弯曲变形,影响补液效果,同时有利于提高补液管道3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地是,支架5以及补液管道3位于制绒槽1内的两个制绒花篮(图中未显示)之间,且不与制绒花篮接触,避免影响制绒工艺。

如图1和图3所示,支架5具有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当支架5位于水平位置时,两个喷淋孔组分别朝向制绒槽1和溢流槽2喷淋药液。当支架5位于竖直位置时,两个喷淋孔组停止喷淋药液。

优选地,补液管道3在其延伸方向的第一端与补液罐6连通,补液管道3的第二端封闭。两个喷淋孔组间隔设置且靠近第二端。补液管道3优选为软管,便于补液管道3安装于支架5上,并随支架5同步转动。补液罐6的出口安装有开关阀61,补液管道3的第一端通过开关阀61与补液罐6连通。开关阀61打开时,补液罐6中的药液通过补液管道3进入制绒槽1和溢流槽2。开关阀61关闭时,补液罐6停止补液。开关阀61结构简单,操控简便。

优选地,补液罐6位于补液管道3的上方,使得补液罐6内的药液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入补液管道3中,以对制绒槽1和溢流槽2进行补液。无需加装驱动装置,节能降耗。当然,还可以在补液罐6上安装泵体,加快补液管道3中药液的流动速度,提高补液效率。

优选地,制绒槽1与溢流槽2之间通过循环管路7连通,循环管路7安装有循环泵8。循环泵8能够驱动溢流槽2内的药液通过循环管路7回流至制绒槽1,或者驱动制绒槽1内的药液通过循环管路7回流至溢流槽2。通过循环管路7,实现了制绒槽1与溢流槽2的连通,保证了制绒槽1与溢流槽2内药液的充分混合,实现了药液浓度的一致性,提高了制绒槽装置的制绒效果

优选地,循环管路7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于制绒槽1的底部与溢流槽2的底部。实现了制绒槽1与溢流槽2内全部的药液参与循环,进一步提高了制绒槽1与溢流槽2内药液的混合均匀程度。

为了便于理解,具体的补液流程为:当制绒槽1与溢流槽2需要补液时,支架5由竖直位置旋转至水平位置,然后打开开关阀61,补液罐6内的药液通过补液管道3对制绒槽1和溢流槽2进行补液。同时,储气装置通过进气管道4向制绒槽1内通入惰性气体,并在制绒槽1的药液中产生气泡。当补液完成后,关闭开关阀61,支架5由水平位置旋转至竖直位置,并保持固定。储气装置同时停止供气。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