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ype-c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0840发布日期:2021-03-02 18:3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type-c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type-c数据线。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身边使用的电子产品也越来越多,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掌上游戏机等等,而这些产品都需要用到数据线,现有的数据线在连接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数据传输时,若用户同时使用电子设备进行游戏、通信、阅读等操作时,由于数据线长度及操作空间的限制,数据插头可能会存在长时间处于拉伸弯折状态的情况,容易造成数据插头连接处的折断和破损。
[0003]
为此,公开号为cn20988102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type-c旋转数据线,包括有usb充电接口和数据线,其中该数据线包括主线体、主壳体以及type-c插头,主线体的一端与usb充电接口固定连接,主线体另一端设有一旋转连接组件,type-c插头活动连接在旋转连接组件上,旋转连接组件包括旋转台和支撑体,支撑体一端与所述主线体固定连接,支撑体另一端设有插槽,插槽套设在旋转台的一端上并与旋转台转动连接,旋转台另一端与type-c插头固定连接。
[0004]
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一旋转连接组件,使得type-c插头能相对于主线体实现旋转,提高了数据线的耐用度和灵活性。但是用户在边充电/数据传输,边使用电子设备时,数据线也不会弯折,而type-c插头能相对于主线体实现旋转,使得数据线在使用过程中来回晃动,也会影响用户体验。
[0005]
为此,需要一种能方便对旋转的部分进行锁定的type-c数据线。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type-c数据线,能够能方便对旋转的部分进行锁定。
[0007]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type-c数据线,包括导线、电脑接头、旋转连接组件和type-c接头;旋转连接组件为立方体形状,包括旋转台、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导线一端与电脑接头固定连接,导线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体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体另一端设有插槽,插槽套设在旋转台的一端上并与旋转台转动连接,旋转台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体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与type-c接头固定连接;
[0009]
旋转连接组件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开有第一滑槽;还包括滑盖,滑盖套在旋转连接组件上,滑盖的前侧和后侧敞开;滑盖的上侧内壁与旋转连接组件的上表面接触,滑盖的下侧内壁与旋转连接组件的下表面接触,滑盖的上侧内壁一体成型有条形的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嵌入第一滑槽内,滑盖能沿旋转连接组件长度方向滑动;当滑盖滑动至旋转台处时,能限制旋转台转动。
[0010]
基础方案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0011]
本方案在使用时,如果需要旋转台能够正常转动,滑动滑盖,使滑盖远离旋转台即
可;如果需要限制旋转台的转动,将滑盖滑动至旋转台处,由于滑盖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限位作用,使得旋转台无法转动。本方案通过滑动滑盖,能快速对旋转的部分进行锁定,或者解锁。而且,滑盖还能在不使用时,转动到旋转台处,起到防尘的作用,减少灰尘进入旋转台,降低旋转台因灰尘太多而卡死的可能性。
[0012]
进一步,所述旋转连接组件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还开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位于第一滑槽右侧;第一滑槽的后端敞开,第二滑槽的前端敞开;滑盖的上侧内壁还一体成型有条形的第二滑动块,第二滑动块位于第一滑动块右侧,第二滑动块嵌入第二滑槽内,第一滑动块靠近滑盖的后端,第二滑动块靠近滑盖的前端。
[0013]
本优选方案中,当滑盖向前端滑动时,第一滑槽对第一滑动块进行限位,防止滑盖滑出旋转连接组件。由于第二滑槽的前端敞开,第二滑动块靠近滑盖的前端,滑盖能尽可能的向前滑,便于遮盖type-c接头,对type-c接头起保护作用。同理,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动块的配合,还能使滑盖向后滑动时,尽可能远离旋转台,避免阻挡旋转台的转动。而且,滑盖的后端距离导线与第一支撑体连接处有一段距离,对导线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导线在与第一支撑体的连接处呈大幅度弯折,例如90
°
,能延长导线与第一支撑体连接处的寿命。
[0014]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体的长度大于旋转台的直径,第二支撑体的长度小于旋转台的直径,滑盖的长度大于旋转台的直径且小于第一支撑体的长度。
[0015]
使滑盖向后滑动时,能收纳在第一支撑体的长度内,滑动至旋转台处时,能有效对旋转台进行限位;向前滑动至第二支撑体位置时,能遮挡type-c接头。
[0016]
进一步,所述第一滑槽内开有至少三个定位孔,定位孔分别位于旋转台、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处,第一滑动块上一体成型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能嵌入定位孔内。
[0017]
通过定位孔与定位凸起的配合,能在三个位置锁定滑盖,避免滑盖随意滑动。
[0018]
进一步,所述滑盖左侧外壁和右侧外壁均开有若干防滑槽。
[0019]
进一步,还包括固定盒、连接杆和吸盘,固定盒的前端开有与电脑接头纵截面匹配的第一开口、固定盒的后端开有与滑盖纵截面匹配的第二开口;固定盒内形成能容纳电脑接头不插入电脑部分的空腔;连接杆的一端与固定盒的下表面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吸盘固定连接。
[0020]
如果需要对电脑接头进行固定,则在使用时,将带有滑盖的type-c接头由固定盒的第一开口穿入,从第二开口穿出,直到电脑接头不插入电脑部分进入固定盒的空腔内。再握住固定盒,将电脑接头插入电脑机箱上的usb插口内,使吸盘吸附在电脑机箱的表面。由于有吸盘的吸附,使得电脑接头不容易从电脑机箱上脱落。由于现有的电脑接头均大于type-c接头,使用固定盒时电脑接头不能穿过第二开口,也就被限制在了空腔内,而不使用固定盒时,又能很容易的将固定盒与数据线本体分离,便于收纳。现有电脑机箱很多布局都采用多个usb插口水平排列,其中的每一个usb插口水平设置;而且相邻usb插口之间的间隙较小,本优选方案中,连接杆的一端与固定盒的下表面连接,也就是将吸盘的位置设置到了固定盒下表面下方,在使用固定盒进行固定时,不会影响相邻usb插口的使用。而且,不需要进行固定时固定盒可以与数据线本体分离,少了同时携带的顾虑,吸盘的尺寸也可以做得更大一些。如果不需要对电脑接头进行固定,则单独使用数据线本体即可。
[0021]
进一步,所述吸盘的内表面与固定盒的前端表面齐平。
[0022]
在电脑接头插入电脑机箱后,吸盘的内表面能紧贴电脑机箱的表面。
[0023]
进一步,所述电脑接头为usba接头。
[0024]
进一步,所述空腔内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固定有条形凸起;所述电脑接头不插入电脑部分的左侧表面和右侧壁表面开有与条形凸起配合的条形槽。
[0025]
使电脑接头进入空腔后,条形凸起插入条形槽内,固定效果更好。
[0026]
进一步,所述吸盘为圆形。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实施例一一种type-c数据线的俯视图;
[0028]
图2为实施例一一种type-c数据线的正视图;
[0029]
图3为实施例一一种type-c数据线的滑盖俯视的横剖图;
[0030]
图4为实施例一一种type-c数据线的滑盖位于第一支撑体处的俯视图;
[0031]
图5为实施例一一种type-c数据线的滑盖位于旋转台处的俯视图;
[0032]
图6为实施例一一种type-c数据线的滑盖位于第二支撑体处的俯视图;
[0033]
图7为实施例二一种type-c数据线中固定盒俯视的横剖图;
[0034]
图8为实施例二一种type-c数据线中固定盒的正视图;
[0035]
图9为实施例二一种type-c数据线中固定盒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7]
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type-c接头1、旋转台2、第一支撑体3、第二支撑体4、第一滑槽5、第二滑槽6、滑盖7、第一滑动块8、第二滑动块9、定位孔10、导线11、电脑接头12、固定盒13、连接杆14、吸盘15、第一开口16、第二开口17、空腔18、条形凸起19。
[0038]
实施例一
[0039]
本实施例的一种type-c数据线,包括导线11、电脑接头12、旋转连接组件和type-c接头1。
[0040]
如图1所示,旋转连接组件为立方体形状,包括旋转台2、第一支撑体3和第二支撑体4。
[0041]
导线11一端与电脑接头12固定连接,导线11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体3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体3另一端设有插槽,插槽套设在旋转台2的一端上并与旋转台2转动连接,旋转台2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体4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体4的另一端与type-c接头1固定连接。旋转台2的转动属于现有技术,在公开号为cn209881022u的专利文件中也有公开,这里不再赘述。
[0042]
旋转连接组件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开有第一滑槽5和第二滑槽6;具体的,由于旋转连接组件包括了旋转台2、第一支撑体3和第二支撑体4,旋转台2、第一支撑体3和第二支撑体4的上表面各开设了第一滑槽5和第二滑槽6的一部分,当旋转台2、第一支撑体3和第二支撑体4在一条直线上时,旋转台2、第一支撑体3和第二支撑体4的上表面的第一滑槽5和第二滑槽6的一部分组合成了整体上的第一滑槽5和第二滑槽6。
[0043]
第二滑槽6位于第一滑槽5右侧;第一滑槽5的后端敞开,第二滑槽6的前端敞开。本实施例的俯视图中,朝下的方位为前。
[0044]
如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滑盖7,滑盖7套在旋转连接组件上,滑盖7中空,滑盖7的前侧和后侧敞开;滑盖7的上侧内壁与旋转连接组件的上表面接触,滑盖7的下侧内壁与旋转连接组件的下表面接触,滑盖7的上侧内壁一体成型有条形的第一滑动块8和第二滑动块9;第二滑动块9位于第一滑动块8右侧。第一滑动块8靠近滑盖7的后端,第二滑动块9靠近滑盖7的前端。在实际制造中,第一滑动块8和第二滑动块9在竖直方向上的厚度应设计得较大一些,因为为了顺利转动,第一支撑体3与旋转台2和第二支撑体4的上表面实际上不在一个水平面上,故第一滑槽5和第二滑槽6局部上的深度是不同的,将第一滑动块8和第二滑动块9在竖直方向上的厚度设计得较大一些,以便适应第一滑槽5和第二滑槽6局部上的深度不同带来的影响。
[0045]
第一滑动块8嵌入第一滑槽5内,第二滑动块9嵌入第二滑槽6内;滑盖7能沿旋转连接组件长度方向滑动;当滑盖7滑动至旋转台2处时,能限制旋转台2转动。
[0046]
第一滑槽5内开有至少三个定位孔10,定位孔10分别位于旋转台2、第一支撑体3和第二支撑体4处,第一滑动块8上一体成型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能嵌入定位孔10内。本实施例中定位孔10数量为三个。
[0047]
第一支撑体3的长度大于旋转台2的直径,第二支撑体4的长度小于旋转台2的直径,滑盖7的长度大于旋转台2的直径且小于第一支撑体3的长度。
[0048]
滑盖7左侧外壁和右侧外壁均开有若干防滑槽。
[0049]
在使用时,如果需要旋转台2能够正常转动,滑动滑盖7,使滑盖7远离旋转台2即可;如果需要限制旋转台2的转动,将滑盖7滑动至旋转台2处,由于滑盖7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阻挡,使得旋转台2无法转动。例如滑盖7位于第一支撑体3处如图4所示,滑盖7位于旋转台2处如图5所示,滑盖7位于第二支撑体4处如图6所示。
[0050]
实施例二
[0051]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电脑接头12为usba接头,电脑接头12包括两部分,前端能插入电脑的部分(金属部分)和后端不能插入电脑的部分(塑料包裹的部分)。
[0052]
如图8所示,还包括固定盒13、连接杆14和吸盘15。
[0053]
固定盒13的前端开有与电脑接头12纵截面匹配的第一开口16、固定盒13的后端开有与滑盖7纵截面匹配的第二开口17。第一开口16的表面积大于第二开口17的表面积。滑盖7的纵截面的表面积小于电脑接头12纵截面的表面积。
[0054]
固定盒13内形成能容纳电脑接头12不插入电脑部分的空腔18;空腔18内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固定有条形凸起19;电脑接头12不插入电脑部分的左侧表面和右侧壁表面开有与条形凸起19配合的条形槽。固定盒13的左侧外表面和右侧外表面均开有防滑槽。
[0055]
如图9所示,连接杆14为l形,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杆的一端与固定盒13的下表面连接。第二杆的一端与吸盘15固定连接。第一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0056]
吸盘15的内表面与固定盒13的前端表面齐平。吸盘15为圆形。本实施例中吸盘15采用透明橡胶材质。
[0057]
使用时,如果不需要对电脑接头12进行固定,则单独使用数据线本体即可。如果需要对电脑接头12进行固定,则在使用时,将type-c接头1由固定盒13的第一开口16穿入,从第二开口17穿出,直到电脑接头12不插入电脑部分进入固定盒13的空腔18内。再握住固定
盒13,将电脑接头12插入电脑机箱上的usb插口内,使吸盘15吸附在电脑机箱的表面。
[0058]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实施案例涉及的领域,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