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联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29785发布日期:2021-04-27 16:41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联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现在市面上大多数电连接器均为插孔式结构,如插座、插排,这类电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水,一旦不小心将水倒在插孔上,若插孔带电,则可能造成短路,轻则空开跳闸,重则烧毁电连接器或者其他用电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使用安全,不使用时能自动断电器件。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联接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具有壳体,两个所述壳体用于电连接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触头;
5.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壳体内设有固定在接触面上的第一吸引体,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一触头通过导线连接第一电源连接柱;
6.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触头通过导线连接第二连接件壳体内的第一静触点,所述第二连接件壳体内固定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通过回位机构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靠近接触面一侧固接有第二吸引体,所述支架一端固接有用于与第一静触点电连接的第一动触点,所述支架另一端固接有用于与第二静触点电连接的第二动触点,所述第二静触点通过导线连接第二电源连接柱,所述第一动触点和第一动触点通过导线连接;
7.当所述第一吸引体和第二吸引体吸合时,所述回位机构受压,所述第一静触点电与第一动触点接触,且第二静触点电与第二动触点接触;
8.当所述第一吸引体和第二吸引体未吸合时,所述回位机构不受力,所述第一静触点电与第一动触点分离,且第二静触点电与第二动触点分离。
9.所述第一触头、第一电源连接柱、第二电源连接柱、第二静触点、第一静触点、第二动触点、第一动触点、第二触头均设有两组分别用于导通直流电的正极和负极,或者交流电的火线和零线。
10.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壳体均为密封壳体,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柱为伸出第一连接件壳体的金属件,所述第二电源连接柱为伸出第二连接件壳体的金属件。
11.所述第一吸引体和第二吸引体中,一个为衔铁,另一个为磁铁。
12.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壳体的接触面设有相互配合的公母插件结构。
13.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壳体的接触面中,一个具有围绕触头设置的橡胶圈,另一个具有容纳橡胶圈的圆形凹槽。
14.所述回位机构设有连接支架和第二吸引体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支撑在支架上,另一端支撑在支撑件上。
15.所述支架包括两侧的立杆和连接立杆的横杆,所述回位机构固定在横杆上,两根
所述立杆的同侧端部用于固定第一动触点,另一侧端部用于固定第二动触点。
16.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电源连接柱连接用电设备,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电源连接柱连接电源或电源设备。
1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法,密封性能好,带电状态也不易遇水短路,可以适用范围广,可以应用不同的电连接场合。
附图说明
18.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19.图1为电联接器结构示意图;
20.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第一连接件;2、第一吸引体;3、第一触头;4、第一电源连接柱;5、第二连接件;6、第二电源连接柱;7、第二静触点;8、支架;9、第二动触点;10、第一动触点;11、第一静触点;12、第二触头;13、支撑件;14、回位机构;15、第二吸引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22.电联接器由两个独立的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5组成,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5均具有壳体,壳体优选绝缘材质,如塑料壳,并且无需打孔,可以制成具有水密性的壳体。
23.两个壳体其中一面均设有用于相互接触的接触面,两个壳体的接触面上均设有相互配合的触头,触头为金属件用于导电,配合的触头优选制成凹凸配合的结构,可以保证接触的可靠性,同时也能使接触面在接触后相互间紧密接触无间隙。
24.第一连接件1的壳体内设有固定在接触面上的第一吸引体2,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柱4为伸出第一连接件1壳体的金属件,为柱状结构,可以连接设备或者电源,第一触头3通过导线连接第一电源连接柱4,第一电源连接柱4一般位于壳体的背面(壳体的接触面为正面)。
25.第二连接件5的第二触头12通过导线连接第二连接件5壳体内的第一静触点11,第二连接件5壳体内固定有支撑件13,支撑件13上通过回位机构14固定有支架8,回位机构14优选采用弹簧配合连接柱的结构,支架8优选h形结构包括两侧的立杆和连接立杆的横杆,回位机构14固定在横杆上,支架8的横杆与第二吸引体15通过连接柱连接,连接柱上安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支撑在支架8上,另一端支撑在支撑件13上,两根立杆的同侧端部用于固定第一动触点10,另一侧端部用于固定第二动触点9。
26.支架8靠近接触面一侧固接有第二吸引体15,第一吸引体2和第二吸引体15中,一个为衔铁,另一个为磁铁。支架8一端固接有用于与第一静触点11电连接的第一动触点10,支架8另一端固接有用于与第二静触点7电连接的第二动触点9,第二静触点7通过导线连接第二电源连接柱6,第一动触点10和第一动触点10通过导线连接,第二电源连接柱6为伸出第二连接件5壳体的金属件,第二电源连接柱6一般位于壳体的背面(壳体的接触面为正
面)。
27.为了适应电连接,接电器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组,一般设置两组即可,即第一触头3、第一电源连接柱4、第二电源连接柱6、第二静触点7、第一静触点11、第二动触点9、第一动触点10、第二触头12均设有两组分别用于导通直流电的正极和负极,或者交流电的火线和零线。
28.为方便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5连接时,触头能够接触对准,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5壳体的接触面设有相互配合的公母插件结构,可以作为导向机构,保证触头可靠对接,此外,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5壳体的接触面中,一个具有围绕触头设置的橡胶圈,另一个具有容纳橡胶圈的圆形凹槽,可以提高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5连接时的密封性,提升防水性能。
29.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5在使用时,可以分别连接电源端和用电端,优先第一连接件1通过第一电源连接柱4连接用电设备,第二连接件5通过第二电源连接柱6连接电源或电源设备,因为第二连接件5可以在非连接情况下保证断电。
30.工作原理是,当第一吸引体2和第二吸引体15吸合时,回位机构14受压,第一静触点11电与第一动触点10接触,且第二静触点7电与第二动触点9接触,此时,第一电源连接柱4依次经第一触头3、第一静触点11、第一动触点10、第二动触点9、第二静触点7连接至第二电源连接柱6;当第一吸引体2和第二吸引体15未吸合时,回位机构14不受力,第二吸引体15回位同时带动支架8回位,则第一静触点11电与第一动触点10分离,且第二静触点7电与第二动触点9分离,第二连接件5内部断电。
3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