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式便携双桨自动电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72985发布日期:2021-03-30 20:08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伸缩式便携双桨自动电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业余无线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伸缩式便携双桨自动电键。



背景技术:

业余无线电是一种在全世界非常普遍的业余爱好,无线电通讯中的许多方式是单工的、电台对电台的通讯,能够避免许多其他通讯方式因为需要网络支持带来的许多问题,因此,无线电通讯技术是发生灾难后唯一可靠的通讯手段。在进行无线电通讯时,通常会使用到自动电键来敲击莫尔斯代码。

当前所使用的电键多为金属材质,制作过程使用铸造、铣、切、钻等机械加工工艺,制作过程复杂、周期长,人工和时间成本较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下角料及废料较多,资源浪费严重;结构件、调节装置等零配件外露,容易因误碰而损坏;重量较重,一般在1公斤到2公斤之间,尺寸较大,一般在500cm3左右,只能放置使用,利于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重量轻、外观形状规则、制作成本低且容易携带的伸缩式便携双桨自动电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伸缩式便携双桨自动电键,其包括:外壳、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键体、以及可拆卸设置在所述键体上的桨片,所述外壳、所述键体和所述桨片的材质均为树脂;

所述外壳为两端贯通的中空长方体,所述外壳的底面设有用于对所述键体限位的限位槽,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设有磁铁;

所述键体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桨片穿过的通槽,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桨片安装孔,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限位槽适配的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用于沿所述限位槽前后移动;

所述桨片设置为两个,每个桨片包括定位套和键柄,所述定位套中心设有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通孔与所述桨片安装孔的尺寸一致,所述桨片与所述键体通过穿过所述定位通孔和所述桨片安装孔的螺钉螺栓连接,两个所述键柄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槽包括螺钉通道孔和螺钉卡槽,所述螺钉卡槽的槽深小于所述外壳的壁厚,所述螺钉通道孔用于在与所述限位螺钉同轴时,使得所述键体和所述桨片均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的两个侧面上也设置有所述限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键体上还设置有音频接口,所述音频接口为标准3.5mm音频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键柄上均设置有一个动接触点,且两个所述动接触点相对,所述键体上还设有位于两个所述键柄之间的固定接触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接触点和所述固定接触点均与所述音频接口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一体化成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伸缩式便携双桨自动电键,在键体的底座底部设置有定位螺钉,当螺钉处于旋紧状态时,键体和桨片可以从外壳上拆卸下来,而当螺钉处于旋松状态时,可以通过限位槽的作用避免键体和键柄的脱出,结构简单,不仅方便拆卸,还方便了对键体和键槽的定位作用;另外,在非操作时,可以将键体和桨片全部置于外壳内部,缩小了整体体积,重量仅为同类产品的10%左右,方便随身携带,且在外壳的保护下,有效避免了内部部件因受到外部挤压碰撞而导致损坏的情况。

且,外壳、键体和桨片的材质均均使用树脂材料制作,使用3d打印技术即可制备得到,该产品在达到相同应用效果的同时极大的简化了生产工艺,减少了零配件数量,制作过程中几乎没有下角料及废料的产生,适应了现在当今国家的环保要求,而且缩短了制作周期,节省了大量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适用于大范围推广。

且,自动电键的外壳可以在底部、左侧、右侧三个方向吸咐,拓展了使用位置,适合多种操作环境。

且,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该自动电键,不需要对触点进行绝缘处理,减少了零部件,减轻了后期维护的操作;另外,将桨片的固定装置、接触点及其调节装置、弹簧固定及其调节装置安装于桨片上,将调节工作的位置进行了统一,减少了自动电键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伸缩式便携双桨自动电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伸缩式便携双桨自动电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仰视图。

图5是图4中a-a处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键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仰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伸缩式便携双桨自动电键的放置状态图。

其中:1-外壳,11-限位槽,111-螺钉通道孔,112-螺钉卡槽,12-磁铁,2-键体,21-底座,211-桨片安装孔,212-限位螺钉,22-第一侧板,23-第二侧板,24-通槽,25-音频接口,26-固定接触点,3-桨片,31-定位套,311-定位通孔,32-键柄,33-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伸缩式便携双桨自动电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该自动电键的使用状态图,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外壳1、可拆卸设置于外壳1内部的键体2、以及可拆卸设置在键体2上的桨片3,外壳1、键体2和桨片3的材质均为树脂。

如图1-图5所示,外壳1为两端贯通的中空长方体,外壳1的底面设有用于对键体2限位的限位槽11,外壳1的外表面上设有磁铁12。

如图1、图6和图7所示,键体2包括底座21、位于底座21两侧的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第二侧板23上开设有用于供桨片3穿过的通槽24,底座21上设有两个桨片安装孔211,底座21的底部设有与限位槽11适配的限位螺钉212,限位螺钉212用于沿限位槽11前后移动,其中,底座21、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一体化成型。

上述桨片3设置为两个,如图1所示,每个桨片3包括定位套31和键柄32,定位套31中心设有定位通孔311,定位通孔311与桨片安装孔211的尺寸一致,桨片3与键体2通过穿过定位通孔311和桨片安装孔211的螺钉螺栓连接,两个键柄32之间通过复位弹簧33连接,键柄32用于在限位螺钉212沿限位槽11向前移动时随之前移至外壳1的外部,以及,在限位螺钉212沿限位槽11向后移动时随之后移回退至外壳1的内部。

当用户需要使用时,通过外壳1外表面的磁铁12固定该自动电键,推动键体2侧使得限位螺钉212沿限位槽11向前移动,键柄32逐渐伸出至外壳1的外侧,当限位螺钉212向前移动与限位槽11的侧壁接触时,用户可以对键柄32进行操作;当用户使用完毕后,还可以推动键柄32侧使得限位螺钉212沿限位槽11向后移动,当限位螺钉212向后移动与限位槽11的侧壁接触时,键柄32重新回到外壳1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伸缩式便携双桨自动电键,在键体2的底座21底部设置有定位螺钉,当螺钉处于旋紧状态时,键体2和桨片3可以从外壳1上拆卸下来,而当螺钉处于旋松状态时,可以通过限位槽11的作用避免键体2和键柄32的脱出,结构简单,不仅方便拆卸,还方便了对键体2和键槽的定位作用;另外,在非操作时,可以将键体2和桨片3全部置于外壳1内部,缩小了整体体积,重量仅为同类产品的10%左右,方便随身携带,且在外壳1的保护下,有效避免了内部部件因受到外部挤压碰撞而导致损坏的情况。

且,外壳1、键体2和桨片3的材质均使用树脂材料制作,使用3d打印技术即可制备得到,该产品在达到相同应用效果的同时极大的简化了生产工艺,减少了零配件数量,制作过程中几乎没有下角料及废料的产生,适应了现在当今国家的环保要求,而且缩短了制作周期,节省了大量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适用于大范围推广。

另外,该自动电键的外壳1可以根据需要吸附在待吸附物体000的上侧、左侧和右侧进行固定,为了保证外壳1吸附在待吸附物体000的左侧和右侧时,依旧能方便用户的使用,外壳1的两个侧面上也设置有限位槽11,从而可以利用位于下方侧面的限位槽11对限位螺钉212进行限位。例如:如图8所示,外壳1吸附在待吸附物体000的右侧时,由侧面a上的限位槽11对限位螺钉212进行限位。

该自动电键的外壳1可以在底部、左侧、右侧三个方向吸咐,拓展了使用位置,适合多种操作环境。

关于上述限位槽11的深度,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图5所示,限位槽11包括螺钉通道孔111和螺钉卡槽112,螺钉卡槽112的槽深小于外壳1的壁厚,螺钉通道孔111用于在与限位螺钉212同轴时,使得键体2和桨片3均位于外壳1的内部,用户可以通过该螺钉通道孔111旋松和旋紧限位螺钉212。

另外,为了保证电键的正常使用,键体上还设置有与短波设备进行连接的音频接口25,音频接口25为标准3.5mm音频接口25,对接口进行了标准化的统一,方便以后功能的拓展。

每个键柄32上均设置有一个动接触点,且两个动接触点相对,键体2上还设有位于两个键柄32之间的固定接触点26,如图6所示,上述动接触点和固定接触点26均与音频接口25电连接,通过将动接触点和固定接触点26都安排在两个键柄32的中间位置,简化了线路设计。

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该自动电键,不需要对触点进行绝缘处理,减少了零部件,减轻了后期维护的操作;另外,将桨片3的固定装置、接触点及其调节装置、弹簧固定及其调节装置安装于桨片3上,将调节工作的位置进行了统一,减少了自动电键的占用空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