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1870发布日期:2021-07-20 16:30阅读:73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一般用于传输电流或电信号,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如计算、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其中,电连接器一般包括导电端子和用于固定导电端子的绝缘载体。导电端子的一端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导电端子的另一端则可电性接触电器元件,以完成电器元件与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

由于电子类产品逐渐趋于薄型化,对内部电连接器的产品性能、体积和寿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保持产品性能、体积和寿命不变的前提下要求电连接器的体积更小。目前,电连接器的体积和厚度主要受导电端子的结构限制,然而目前的导电端子欠缺合理紧凑的设计,导致电连接器无法做的更加轻薄。

因此,亟需要一种结构紧凑的导电端子及结构轻薄电连接器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导电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轻薄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包括基体,自所述基体的第一端弯折延伸形成的连接体,自所述基体的第二端的延伸方向反方向弯折并延伸形成的接触体,所述接触体与所述基体间隔布置,所述连接体与所述接触体位于所述基体的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的同一侧,且所述接触体与所述连接体呈同向延伸布置。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接触体与所述基体呈正对布置,所述接触体相对所述基体呈逐渐远离的倾斜布置,所述接触体相对所述基体的倾斜角度小于90°。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接触体与所述基体之间形成半环形弯折体,所述半环形弯折体的宽度大于所述接触体及所述基体的宽度。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基体的第二端往所述接触体所在的一侧的倾斜延伸布置。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于所述导电端子长度方向的投影,所述连接体位于所述接触体与所述基体之间。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接触体、连接体与基体呈层级布置,所述连接体位于所述接触体的延长线与所述基体的延长线之间。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连接体的自由端往外凸设有第一触点结构,所述接触体的自由端上往外凸设有第二触点结构。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连接体的自由端的端部的两侧各设于第一卡置缺口,所述连接体上远离所述连接体自由端的两侧设有第二卡置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内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至少一个上述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开设有供所述导电端子安装固定的安装槽,所述导电端子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连接体用于与第一元器件电性连接,所述接触体用于与第二元器件电性连接。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安装体及底板,所述底板安装于所述安装体的底部,所述安装槽包括在开设有所述安装体底部的第一槽体及所述第一槽体在所述安装体的底部继续延伸并往所述安装体的内部继续扩大而形成的第二槽体,所述连接体安装于所述第一槽体中,所述接触体与所述基体安装于所述第二槽体中。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安装体的顶部形成阶梯式布置的第一顶面结构和第二顶面结构,所述第一顶面结构与所述第二顶面结构沿所述安装槽的延伸方向排列布置,所述第二顶面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顶面结构的上方,所述安装体在所述第二顶面结构上凸设有多个间隔排列布置的凸台结构,所述第二槽体延伸扩大至所述凸台结构内。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顶面结构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槽体连通的第一对接口,所述凸台结构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槽体连通的第二对接口,所述连接体的自由端设于所述第一对接口中,所述接触体的自由端设于所述第二对接口中。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二顶面结构在每一所述凸台结构的旁侧开设有多个各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结合通孔,所述连接体上开设有结合孔,安装于安装槽中的导电端子上的结合通孔与结合孔呈正对布置,导电端子与安装体通过在结合通孔与结合孔中注胶而胶合固定。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顶面结构上在相邻两所述第一对接口之间设有分隔凸柱。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安装体往所述第一对接口内延伸有第一配卡结构,所述安装体往所述第一槽体内延伸有第二配卡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包括基体,自基体的第一端弯折延伸形成的连接体,自基体的第二端的延伸方向反方向弯折并延伸形成的接触体,接触体与基体间隔布置,连接体与接触体位于基体的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的同一侧,且接触体与连接体呈同向延伸布置。如此,连接体与接触体位于基体的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的同一侧,使得基体各与连接体和接触体相距较近,而且连接体与接触体之间也是相距较近,有效降低导电端子的结构高度,让导电端子布局的更合理紧凑。由于接触体与基体之间距离一定间隙,故接触体有一定的下压缓冲空间,使接触体不至于受过大的应力的而变形,并且接触体也具有一定的弹性性能,令接触体与第二元器件之间能紧密地电性接触,保证电路/信号传输的稳定可靠。

可理解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设于绝缘本体中安装槽内的导电端子,在导电端子的结构高度得到优化的前提下,绝缘本体可有更好的设计空间,从而让绝缘本体能做的更加轻薄,使得电连接器的结构可做的更轻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电连接器中底板移离于安装体后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电连接器中导电端子也移离于安装体后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导电端子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导电端子的主视图

图7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中安装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安装体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及内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0中的至少一个导电端子20。绝缘本体10开设有供导电端子20安装固定的安装槽111。导电端子20安装于安装槽111内。连接体22(详见后述)用于与第一元器件(如软pcb板)电性连接,接触体23(详见后述)用于与第二元器件(键盘接口)电性接触。导电端子20的绝大部分结构仍内设于绝缘本体10内,保护导电端子20免受撞击而变形,使得导电端子20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具体地,绝缘本体10包括安装体11及底板12,底板12安装于安装体11的底部,安装槽111包括在开设有安装体11底部的第一槽体1111及第一槽体1111在安装体11的底部继续延伸并往安装体11的内部继续扩大而形成的第二槽体1112,连接体22安装于第一槽体1111中,接触体23与基体21(详见后述)安装于第二槽体1112中。如此,将安装槽111设为一阶梯槽,槽深胶浅的是第一槽体1111,槽深较深的是第二槽体1112。导电端子20安装到安装槽111后,连接体22受第一槽体1111的支撑,而基体21与接触体23则置于第二槽体1112中,使得导电端子20能稳定地安装在安装体11上。

如图1至图3、图8所示,安装体11的顶部形成阶梯式布置的第一顶面结构112和第二顶面结构113,第一顶面结构112与第二顶面结构113沿安装槽111的延伸方向排列布置,第二顶面结构113位于第一顶面结构112的上方,安装体11在第二顶面结构113上凸设有多个间隔排列布置的凸台结构114,第二槽体1112延伸扩大至凸台结构114内。安装体11的顶面设置成阶梯平面结构,而且凸台结构114结构间隔布置,可减少安装体11的实际用料,安装体11的结构更紧凑轻薄。具体地,第一顶面结构112上开设有与第一槽体1111连通的第一对接口115,凸台结构114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二槽体1112连通的第二对接口116,连接体22的自由端设于第一对接口115中,接触体23的自由端设于第二对接口116中。借由设置的第一对接口115和第二对接口116,导电端子20能便捷地与第一元器件与第二元器件的电性连接(接触)。较优的是,安装体11为塑料件,安装体11通过注塑或压铸等方式一体成型,以便于实施及保证安装件13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但不限于此。安装体11上设有3个凸台结构144,对应地安装体11内开设有3个安装槽111,但不限于此,从而电连接器100至少具有3条电路或信号的连接传输路径。更具体地,第二顶面结构113在每一凸台结构114的旁侧开设有多个各与安装槽111连通的结合通孔117,导电端子20上设有开设有结合孔24,安装于安装槽111中的导电端子20的结合通孔117与结合孔24呈正对布置,导电端子20与安装体11通过在结合通孔117与结合孔24中注胶而胶合固定,从而使导电端子20牢固稳定地安装到安装体11上。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安装体11与导电端子20之间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如螺丝锁定等方式,故不限于此。另外,第一顶面结构112在相邻两第一对接口115之间设有分隔凸柱118,软pcb板可借由分隔凸柱118分离定位,防止软pcb板之间的串位干扰。下面将结合图4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20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4至图6所示,导电端子20包括基体21,自基体21的第一端弯折延伸形成的连接体22,自基体21的第二端的延伸方向反方向弯折并延伸形成的接触体23,接触体23与基体21之间距离一定间隙,连接体22与接触体23位于基体21的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的同一侧,且接触体23与连接体22呈同向延伸布置。如此,连接体22与接触体23位于基体21的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的同一侧,使得基体21各与连接体22和接触体23相距较近,而且连接体22与接触体23之间也是相距较近,有效降低导电端子20的结构高度,让导电端子20布局的更合理紧凑。由于接触体23与基体21间隔布置,故接触体23有一定的下压缓冲空间,使接触体23不至于受过大的应力的而变形,并且接触体23也具有一定的弹性性能,令接触体23与第二元器件之间能紧密地电性接触,保证电路/信号传输的稳定可靠。在导电端子20的结构高度得到优化的前提下,绝缘本体10可有更好的设计空间,从而让绝缘本体10能做的更加轻薄。另,由于连接体22是相对基体21弯折的,因此连接体22相对基体21是呈高低错位布置的,为保证绝缘本体10能完全包容到连接体22和基体21,绝缘本体10具有一定的厚度,这个厚度让绝缘本体10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性能和绝缘防护性能,保障电连接器100的使用安全。较优的是,导电端子20为一体成型结构,以保证导电端子20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较优的是,导电端子20选用导电率高的金属件,但不限于此。

如图4至图6所示,接触体23与基体21呈正对布置,接触体23相对基体21呈逐渐远离的倾斜布置,接触体23相对基体21的倾斜角度小于90°。因接触体23与基体21呈正对布置的,保证导电端子20的宽度不会过大。接触体23相对基体21呈逐渐远离的倾斜布置,让接触体23的自由端与基体21相距的更远,保证接触体23的自由端有足够的下压缓冲空间。具体地,接触体23与基体21之间形成半环形弯折体25,半环形弯折体25的宽度大于接触体23及基体21的宽度。借由半环形弯折体25设置而使接触体23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而且半环形弯折体25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型。半环形弯折体25做了加宽处理,接触体23能承受更大的正向冲击而不至于受应力冲击而屈服,提高了接触体23的按压寿命,并且有利于电流、信号的稳定快速传输。更具体地,基体21的第二端往接触体23所在的一侧的倾斜延伸布置。如此,接触体23的自由端能与基体21第一端相距的更远,接触体23的自由端有更充足的下压空间,而且借使接触体23更好弹性性能,接触体23可更紧密地与第二元器件电性接触,接触体23也能更好地发挥缓冲作用。

如图4至图6所示,于导电端子20长度方向的投影,连接体22位于所述接触体23与基体21之间。具体地讲,接触体23、连接体22与基体21呈层级布置,连接体22位于接触体23的延长线与基体21的延长线之间。将接触体23、连接体22与基体21设置成层级布置时,能够保证安装体11具有一定的厚度,保证电连接器100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和结构强度。同时,也使接触体23与基体21之间有足够的间距,保证接触体23有一定的下压空间。更具体地,连接体22的自由端往外凸设有第一触点结构26,接触体23的自由端上往外凸设有第二触点结构27。而利用设置的第一触点结构26、第二触点结构27便于与第一元器件和第二元器件相连接(接触)。较优的是,第一触点结构26和第二触点结构27通过冲压导电端子20而形成,但不限于此。举例而言,第一触点结构26为凸台状的触点结构,第二触点结构27为凸柱状的触点结构,但不限于此。为使导电端子20更可靠稳定地安装在安装槽111内,连接体22的自由端的端部的两侧各设有第一卡置缺口221,连接体22上远离连接体22自由端的两侧各设有第二卡置缺口222。当导电端子20安装到安装槽111时,利用第一卡置缺口221和第二卡置缺口222可使连接体22稳定地卡装在安装体11上,从而让导电端子20稳定可靠地安装到安装体11上。为便于连接体22的卡置,安装体11上往第一对接口115内延伸有第一配卡结构1151,安装体11上往安装槽111内延伸有第二配卡结构1113,第一配卡结构1151设于第一卡置缺口221中,第二配卡结构1113设于第二卡置缺口222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20包括基体21,自基体21的第一端弯折延伸形成的连接体22,自基体21的第二端的延伸方向反方向弯折并延伸形成的接触体23,接触体23与基体21间隔布置,连接体22与接触体23位于基体21的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的同一侧,且接触体23与连接体22呈同向延伸布置。如此,连接体22与接触体23位于基体21的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的同一侧,使得基体21各与连接体22和接触体23相距较近,而且连接体22与接触体23之间也是相距较近,有效降低导电端子20的结构高度,让导电端子20布局的更合理紧凑。由于接触体23与基体21之间距离一定间隙,故接触体23有一定的下压缓冲空间,使接触体23不至于受过大的应力的而变形,并且接触体23也具有一定的弹性性能,令接触体23与第二元器件之间能紧密地电性接触,保证电路/信号传输的稳定可靠。

可理解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和设于绝缘本体10中安装槽111内的导电端子20,在导电端子20的结构高度得到优化的前提下,绝缘本体10可有更好的设计空间,从而让绝缘本体10能做的更加轻薄,使得电连接器100的结构可做的更轻薄。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