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领域,具体是变压器组件。
背景技术:2.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等,按用途可以分为:电力变压器和特殊变压器(电炉变、整流变、工频试验变压器、调压器、矿用变、音频变压器、中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冲击变压器、仪用变压器、电子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等),而一般的变压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电流声,和散热风扇的气流噪音,会对周边的生活居民造成影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变压器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变压器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变压器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底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簧,所述压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顶部贯穿筒体并延伸至筒体的顶部,所述支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变压器本体,所述变压器本体的顶部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顶部,所述变压器本体底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位置且位于支撑块的内侧均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远离变压器本体的一端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且与滑块相配合使用的位置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块顶部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相背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相背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与壳体内腔底部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正面中心处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壳体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表面设置有隔音板,所述隔音板的底部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内腔。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音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的底部与壳体顶部的连接处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且位于筒体的外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隔音板的底部与限位槽的内表面紧密贴合。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块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滑动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与支撑块底部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与筒体顶部的连接处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体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所
述滑板的外表面与移动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正面铰接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拨块。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变压器本体带动支撑块向下移动,支撑块带动支柱与滑板在移动槽的内表面向下滑动,对压簧进行挤压,同时也带动移动板向下移动,移动板带动连接柱在导向槽的内表面进行滑动,限位块的设计,方便了对连接柱进行限位,移动板同时也带动滑块在滑槽的内表面向外侧滑动,滑块带动第一固定板对第一弹簧进行挤压,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使用,对变压器本体进行减震,避免噪音的产生,同时隔音板的设计,方便了对噪音进行隔挡,避免噪音传播,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了降噪效果较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变压器降噪效果较差的问题,从而提高周边生活环境的质量。
1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固定盖,对隔音板进行固定,避免隔音板脱落。
14.通过设置限位槽,对隔音板进行限位。
15.通过设置限位杆、第二弹簧,对支撑块与筒体之间进行减震。
16.通过设置移动槽,方便了滑板在移动槽的内表面上下滑动。
17.通过设置活动门,方便了对壳体内腔的机械零件进行拆装。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板结构的俯视剖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结构的正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结构的立体图。
23.图中:1、壳体;2、筒体;3、压簧;4、滑板;5、支柱;6、支撑块;7、变压器本体;8、移动板;9、滑块;10、滑槽;11、第一固定板;12、第一弹簧;13、第二固定板;14、导向槽;15、连接柱;16、限位块;17、插槽;18、隔音板;19、固定盖;20、限位槽;21、限位杆;22、第二弹簧;23、移动槽;24、活动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变压器组件,包括壳体1,壳体1内腔底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筒体2,筒体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簧3,压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板4,滑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柱5,支柱5的顶部贯穿筒体2并延伸至筒体2的顶部,支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6,支撑块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变压器本体7,变压器本体7的顶部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的顶部,变压器本体7底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位置且位于支撑块6的内侧均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移动板8,两个移动板8远离变压器本体7的
一端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滑块9,壳体1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且与滑块9相配合使用的位置均开设有滑槽10,滑块9的外表面与滑槽10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滑块9顶部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1,第一固定板11相背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2,第一弹簧12相背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3,第二固定板13的底部与壳体1内腔底部的连接处固定连接,移动板8的正面中心处均开设有导向槽14,导向槽1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连接柱15,连接柱15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6,壳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插槽17,插槽17的内表面设置有隔音板18,隔音板18的底部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腔,通过设置变压器本体7带动支撑块6向下移动,支撑块6带动支柱5与滑板4在移动槽23的内表面向下滑动,对压簧3进行挤压,同时也带动移动板8向下移动,移动板8带动连接柱15在导向槽14的内表面进行滑动,限位块16的设计,方便了对连接柱15进行限位,移动板8同时也带动滑块9在滑槽10的内表面向外侧滑动,滑块9带动第一固定板11对第一弹簧12进行挤压,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使用,对变压器本体7进行减震,避免噪音的产生,同时隔音板18的设计,方便了对噪音进行隔挡,避免噪音传播,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了降噪效果较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变压器降噪效果较差的问题,从而提高周边生活环境的质量。
26.其中,隔音板18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盖19,固定盖19的底部与壳体1顶部的连接处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固定盖19,对隔音板18进行固定,避免隔音板18脱落。
27.其中,壳体1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且位于筒体2的外侧均开设有限位槽20,隔音板18的底部与限位槽20的内表面紧密贴合,通过设置限位槽20,对隔音板18进行限位。
28.其中,支撑块6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1,限位杆21的外表面滑动套设有第二弹簧22,第二弹簧22的顶部与支撑块6底部的连接处固定连接,第二弹簧22的底部与筒体2顶部的连接处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限位杆21、第二弹簧22,对支撑块6与筒体2之间进行减震。
29.其中,筒体2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23,滑板4的外表面与移动槽2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移动槽23,方便了滑板4在移动槽23的内表面上下滑动。
30.其中,壳体1的正面铰接有活动门24,活动门2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拨块,通过设置活动门24,方便了对壳体1内腔的机械零件进行拆装。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变压器本体7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震动与噪音,这时变压器本体7带动支撑块6向下移动,支撑块6带动支柱5向下移动,支柱5带动滑板4在移动槽23的内表面向下滑动,对压簧3进行挤压,同时支撑块6也带动限位杆21对第二弹簧22进行挤压,变压器本体7带动移动板8向下移动,移动板8带动连接柱15在导向槽14的内表面滑动,限位块16的设计,方便了对连接柱15进行限位,避免限位块16出现脱落的现象,移动板8同时也带动滑块9在滑槽10的内表面向外侧滑动,滑块9带动第一固定板11向外侧移动,第一固定板11对第一弹簧12进行挤压,第二固定板13的设计,方便了对第一弹簧12进行固定,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使用,对变压器本体7进行减震,避免噪音的产生,隔音板18的设计,对噪音进行隔挡,避免噪音的传播,固定盖19的设计,方便对隔音板18进行固定,避免隔音板18出现脱落的现象,当壳体1内腔出现故障时,活动门24的设计,方便了对壳体1内腔的机械零件进行拆装,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了降噪效果较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变压器降噪效果较差的问题,从而提高周边生活环境的质量。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