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套管机的套管加载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13734发布日期:2021-06-11 19:36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套管机的套管加载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套管机的套管加载设备。



背景技术:

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机器。凡是电器产品大多需要用漆包铜线(简称漆包线)绕制成电感线圈,就需要用到绕线机。电子行业单个串联空心线圈制作加工通常都需要用到主轴驱动装置。所述主轴驱动装置用于夹设线圈的骨架,以在旋转该骨架的同时将导线缠绕在所述骨架上。

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线圈,为了实现某些特殊功能,如屏蔽,耐磨等性能,需要在线圈上所绕制的漆包线的起线与尾线上穿设塑料软管。众所周知的是,所述漆包线由导体和绝缘层两部组成,裸线经退火软化后,再经过多次涂漆,烘焙而成。而漆包线的直径一般都很小,通常小于1毫米,也因此塑料软管的直径也不会很大,基本上稍大于漆包线的直径。为了通过自动化机械自动地将塑料软管穿设在该漆包线上并定位至线圈的起线与尾线的位置,用于加载该套管的套管加载设备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一环。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套管机的套管加载设备。

一种用于套管机的套管加载设备,其包括一个套管剪裁装置,以及一个导线输送装置。所述套管剪裁装置包括一个套管输送轮组,一个设置所述套管输送轮组的出线方向上的套管夹持机构,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套管输送轮组与套管夹持机构之间的切割机构。所述套管输送轮组用于将套管送入所述套管夹持机构。所述套管夹持机构包括一个推送机构,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推送机构上的夹持组件。所述推送机构用于将所述夹持组件朝所述线输送装置推送。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推送机构上的下夹台,一个与该下夹台相对设置的上夹台,至少一个夹设在所述上、下夹台之间的回复弹性件,以及一个抵顶在所述上夹台上并驱动所述上夹台与所述下夹台夹合的抵顶机构。所述上夹台上设置有一条套管夹设槽。所述套管输送轮组将套管推送入所述上、下夹台的套管夹设槽中时所述抵顶机构克服的所述回复弹性件的弹力将套管夹设在所述上、下夹台之间。所述切割机构包括一个与所述上、下夹台的端面贴合的刀片,以及一个驱动所述刀片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刀片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往复运动以切出两段套管。所述导线输送装置包括一组导线输送管。当所述夹持组件被推送至导线输送装置的出线方向上时,所述套管夹设槽的中心轴与所述导线输送管的中心轴重合,并在所述套管夹设槽与该导线输送管对齐时所述导线输送管送出导线以将导线穿入两段所述套管中。在导线被拉出时所述抵顶机构间隔地抵顶所述上夹台以间隔地让两段所述套管随导线被带出。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夹设槽的截面轮廓为弧形,且该弧形的拱高大于所述套管的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剪裁装置包括两段分别设置在所述套管输送轮组两侧的套管输送管。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输送管的中心轴平行于所述导线输送管。

进一步地,所述推送机构的推送方向垂直于所述套管输送管与导线输送管的排列方向。

进一步地,一组所述导线输送管具有两个导线输送管,所述导线输送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在两个所述导线输送管之间的导线输送轮组。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两个设置在所述上、下夹台上的导柱,所述导柱固定在下夹台上,所述上夹台滑动设置在所述导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输送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导线输送管的出线方向上的夹线机构,当所述套管夹持槽与所述导线输送管对齐时,所述夹线机构位于所述导线输送管与夹持组件之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套管夹持槽与所述导线输送管错位设置时,所述夹线机构夹持住所述导线以避免被拉出所述导线输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套管机的套管加载设备通过设置在所述套管剪裁装置,具体地,所述套管剪裁装置具有套管夹持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可以一定的间隔切割两次套管,从而形成两段具有一定长度的套管,所述套管夹持机构具有一个推送机构和一个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将切割成两段的套管夹持住,并由所述推送机构推送向导线输送装置,然后根据需要分两次分别将两个套管依次被导线拉出,并分别缠绕在磁心的起线与尾线上,从而就可以为实现该线圈的自动化缠绕完成一个重要的环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套管机的套管加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用于套管机的套管加载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用于套管机的套管加载设备所具有的夹持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套管机的套管加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用于套管机的套管加载设备包括包括一个机台10,一个设置在所述机台10上的套管剪裁装置20,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机台10上的导线输送装置30。可以想到的是,所述用于套管机的套管加载设备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功能模块,如安装组件,电气连接组件,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套管剪裁装置20和导线输送装置30有序工作的控制装置等等,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

所述机台10用于承载所述套管剪裁装置20和导线输送装置30,以及其他的功能模块,如主轴模块,起尾线夹持模块等等,因此,该机台10的结构与形状应当能够安装上述的功能模块为准,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所述套管剪裁装置20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机台10上的套管输送轮组21,两段分别设置在所述套管输送轮组21两侧的套管输送管22,一个设置在所述套管输送轮组21的出线方向上的套管夹持机构23,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套管输送轮组21与套管夹持机构23之间的切割机构24。所述套管输送轮组21包括两个相互抵接在滚轮211,以及两个分别驱动两个所述滚轮211以相反方向旋转的驱动器212。所述套管夹设在两个所述滚轮211之间,并在该滚轮211以相反方向旋转的同时驱动该套管前进。所述驱动器212可以为一个伺服电机,其可以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隔一段时间输出一定时间内驱动力,以实现输送一定长度的套管的目的。所述套管输送管22为两根直管,其用于保证套管输送过程中的方向,以利于所输出的套管可以准确地插入所述套管夹持机构23中。所述套管夹持机构23包括一个推送机构231,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推送机构231上的夹持组件232。所述推送机构231用于往复性地将所述夹持组件232推向所述导线输送装置30或从所述导线输送装置30拉回到初始位置。所述推送机构231本身应当为现有技术,其可以包括一个气缸驱动器,以及设置在夹持组件232与机台10之间的滑块组件等。所述气缸驱动器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驱动所述夹持组件232作往复运动。所述夹持组件232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推送机构231上的下夹台233,一个与该下夹台233相对设置的上夹台234,至少一个夹设在所述上、下夹台233、234之间的回复弹性件235,以及一个抵顶在所述上夹台234上并驱动所述上夹台234与所述下夹台233夹合的抵顶机构236。所述下夹台233为一个平面结构。所述上夹台234上设置有一条套管夹设槽237。所述套管夹设槽237的截面轮廓为弧形,且该弧形的拱高大于所述套管的半径,从而当所述上、下夹台233、234之间夹合时,所述上、下夹台233、234不会压扁所述套管,从而要以避免导致导线不能插入该套管中。所述回复弹性件235设置在所述上、下夹台233、234之间,并在该回复弹性件235未受到外来压力时,其将所述上、下夹台233、234顶开以插入所述套管。所述回复弹性件235可以具有两根弹簧。所述抵顶机构236可以为一个气缸,其所具有的抵顶头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作往复运动而使所述上、下夹台233、234作开合运动。具体地,当所述套管输送轮组21将套管推送入所述上、下夹台233、234的套管夹设槽237中时所述抵顶机构236克服的所述回复弹性件235的弹力将套管夹设在所述上、下夹台233、234之间。所述夹持组件232还包括两个设置在所述上、下夹台233、234上的导柱238。所述导柱238固定在下夹台233上,所述上夹台234滑动设置在所述导柱238上,以使所述上夹台234的滑动更加稳定,准确。所述切割机构24包括一个与所述上、下夹台233、234的端面贴合的刀片241,以及一个驱动所述刀片241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242。所述刀片241与所述上、下夹台233、234的端面相贴合以与该上、下夹台233、234形成一个剪切的效果,从而只用一个刀片241便可以达到剪刀的作用,进面可以减小整个设备的体积。所述驱动机构242也可以为一个气缸,其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作往复运动以切断套管。同时,所述驱动机构242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作两次往复运动以剪出两段套管。当完成两段套管的裁切后,所述推送机构231即将所述夹持组件232推向所述导线输送装置30以将导线插入该套管中。

所述导线输送装置30包括一组导线输送管31,一个设置在所述导线输送管31的出线方向上的导线输送轮组32,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导线输送管31的出线方向上的夹线机构33。一组所述导线输送管31具有两个导线输送管,以实现导线的输送方向。所述所述导线输送管31的中心轴平行于所述套管输送管22的中心轴。所述推送机构231的推送方向垂直于所述套管输送管22与导线输送管31的排列方向。所述导线输送轮组32的结构与所述套管输送轮组21的结构相同,区别仅在于夹持导线的凹槽的直径不同,因此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夹线机构33在当所述套管夹持槽237与所述导线输送管31对齐时,所述夹线机构33位于所述导线输送管31与夹持组件232之间。当所述夹持组件232被推送至导线输送装置30的出线方向上时,所述套管夹设槽237的中心轴与所述导线输送管31的中心轴重合,并在所述套管夹设槽237与该导线输送管31对齐时所述导线输送管31送出导线以将导线穿入两段所述套管中。

在工作时,所述上、下夹台233、234在回复弹性件235的作用下打开,然后套管插入所述套管夹设槽237,在插入的过程中,套管被所述刀片241以一定的间隔切割两次,从而形成两段套管,然后抵顶机构236抵顶所述上夹台234以夹持两段套管。接着所述推送机构231将所述夹持组件232推向所述导线输送装置30并使所述套管夹设槽237的中心轴与所述导线输送管31的中心轴重合。接着导线被所述导线输送轮组32送出并插入所述套管中。当在导线被拉出时以缠绕在磁心上时,所述抵顶机构236第一次脱离对所述上夹台234的抵顶以被所述导线将一个套管拉出,并在一个套管拉出后,所述抵顶机构236再次抵顶所述上夹台234以夹设另外一个套管,以避免其被拉出。当导线被完全缠绕在磁心上时,所述抵顶机构236第二次脱离对所述上夹台234的抵顶以让所述导线将第二个套管拉出,以将该第二个套管缠绕在磁心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套管机的套管加载设备通过设置在所述套管剪裁装置20,具体地,所述套管剪裁装置20具有套管夹持机构23和切割机构24,所述切割机构24可以一定的间隔切割两次套管,从而形成两段具有一定长度的套管,所述套管夹持机构23具有一个推送机构231和一个夹持组件232。所述夹持组件232将切割成两段的套管夹持住,并由所述推送机构231推送向导线输送装置30,然后根据需要分两次分别将两个套管依次被导线拉出,并分别缠绕在磁心的起线与尾线上,从而就可以为实现该线圈的自动化缠绕完成一个重要的环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