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用防伪镀膜铝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8890发布日期:2021-04-27 19:5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容器用防伪镀膜铝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铝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器用防伪镀膜铝壳。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电容器铝壳结构简单,且产量大,但存在伪造铝壳的问题,伪造的铝壳不仅用材未达到行业要求,容易造成安全隐患,而且扰乱市场秩序,不利于企业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致变色的电容器用防伪镀膜铝壳。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容器用防伪镀膜铝壳,包括铝壳本体以及复合于铝壳本体的表面的防伪薄膜,所述铝壳本体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铝壳本体的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防伪薄膜为光致变色膜。
5.优选的,所述防伪薄膜的厚度为5

18μm。
6.优选的,所述铝壳本体的开口端与防伪薄膜之间设置有留边位。
7.优选的,所述留边位的留边量为0.10

0.40mm。
8.优选的,所述铝壳本体的开口端设置成内切口。
9.优选的,所述内切口的倾斜角度为30
°‑
50
°

10.优选的,所述铝壳本体由型号为al1100、al3003或al3004的热轧铝板制成。
11.优选的,所述铝壳本体的封闭端与铝壳本体的侧壁之间经由倒圆角过渡。
12.优选的,所述倒圆角的r值为0.5

0.7mm。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器用防伪镀膜铝壳,在铝壳本体的表面复合防伪薄膜,且防伪薄膜为光致变色膜,在紫外光照射下即可改变防伪薄膜的颜色,从而达到防伪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记为:1、铝壳本体;2、防伪薄膜;3、留边位;4、内切口;5、倒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17.如图1所示,一种电容器用防伪镀膜铝壳,包括铝壳本体1以及复合于铝壳本体1的表面的防伪薄膜2,所述铝壳本体1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铝壳本体1的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防伪薄膜2为光致变色膜。
18.该电容器用防伪镀膜铝壳在铝壳本体1的表面复合防伪薄膜2,且防伪薄膜2为光
致变色膜,在紫外光照射下即可改变防伪薄膜2的颜色,从而达到防伪效果。所述防伪薄膜2采用市面上有售的防伪镀膜液涂覆于铝壳本体1后制成,防伪镀膜液本身具有光致变色效果以及绝缘效果,既达到防伪目的,又能起到绝缘保护作用,在此仅作为应用。
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伪薄膜2的厚度为5

18μm。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厚度在5

18μm,更有效发挥防伪薄膜2的绝缘保护作用,且防伪变色效果更清晰;若防伪薄膜2的厚度超过18μm,增大了成本,不利于企业发展。优选的,所述防伪薄膜2的厚度为5μm、7μm、8μm、10μm、12μm、14μm、16μm或18μm;更优选的,所述防伪薄膜2的厚度为10μm。
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铝壳本体1的开口端与防伪薄膜2之间设置有留边位3。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应用于制作电容器时,保证了电容器束腰封口后有足够的防伪薄膜2余量起到绝缘作用,且留边位3避免了防伪薄膜2与铝壳本体1高度齐平,使防伪薄膜2发生起膜并卷入电容器内部而影响电容器的气密性效果。
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留边位3的留边量为0.10

0.40mm。
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防止防伪薄膜2发生起膜并卷入电容器内部而影响电容器的气密性效果。优选的,所述留边位3的留边量为0.10mm、0.12mm、0.15mm、0.18mm、0.20mm、0.22mm、0.25mm、0.28mm、0.30mm、0.32mm、0.34mm、0.36mm、0.38mm或0.40mm;更优选的,所述留边位3的留边量为0.25mm。
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铝壳本体1的开口端设置成内切口4。
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应用于制作电容器时,促进电容器芯包更容易地进入铝壳本体1。优选的,所述内切口4的倾斜角度为30
°‑
50
°
;更优选的,所述内切口4的倾斜角度为45
°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铝壳本体1由型号为al1100、al3003或al3004的热轧铝板制成。优选的,所述铝壳本体1由型号为al3004的热轧铝板制成。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铝壳本体1的封闭端与铝壳本体1的侧壁之间经由倒圆角5过渡。
2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保护铝壳本体1的防伪薄膜2在电容器制作过程中避免擦刮异常导致损坏。优选的,所述倒圆角5的r值为0.5

0.7mm;更优选的,所述倒圆角5的r值为0.6mm。
30.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