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同轴电缆外层护套附着力的护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38837发布日期:2021-07-20 16:26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同轴电缆外层护套附着力的护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同轴电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同轴电缆外层护套附着力的护套机。



背景技术:

同轴电缆(coaxialcable)是指有两个同心导体,而导体和屏蔽层又共用同一轴心的电缆,最常见的同轴电缆由绝缘材料隔离的铜线导体组成,在里层绝缘材料的外部是另一层环形导体及其绝缘体,然后整个电缆由聚氯乙烯或特氟纶材料的护套包住,通常在设备的支架连线,闭路电视,共用天线系统(matv)以及彩色或单色射频监视器的转送等多个领域使用,而在同轴电缆制造中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在仅包敷绝缘层和铝管层同时成缆后的缆线外部贴合护套,用来对内部的缆线进行保护,避免受到水分、灰尘等外界因素的侵蚀;

1、现有的用于贴合同轴电缆的护套机仅仅是将缆线被牵引机牵引至用于覆膜的模腔,而当芯线通过内部充满着熔融状态的塑性护套料后形成护套结构,而在牵引过程中难免会被空气中的灰尘覆在缆线上,直接穿过模腔,当护套料覆在缆线上时,灰尘会让内部芯线和护套之间产生很多的气洞,附着力非常低下,当使用时间过长时,会影响电缆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2、当覆膜后需要对其进行冷却,现有较多的护套机仅仅是将材料直接经过水槽进行冷却,由于经过区域通常都是固定的,从而在材料附近的水温会比较高,当制造时间较长时,冷却效果也非常的差,而对材料的冷却效果直接影响着护套和缆线直接的附着性能,不具有提高冷却效果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同轴电缆外层护套附着力的护套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护套机在护套料覆在缆线上时,灰尘会让内部芯线和护套之间产生很多的气洞,附着力非常低下,同时冷却效果也非常的差,而对材料的冷却效果直接影响着护套和缆线直接的附着性能,不具有提高冷却效果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同轴电缆外层护套附着力的护套机,包括护套机本体、除尘组件、冷却组件和同轴电缆组件,所述护套机本体包括模腔,所述护套机本体设置有模腔,且模腔固定连接有同轴电缆组件,所述同轴电缆组件套有覆套缆线,所述护套机本体固定连接有除尘组件,且除尘组件包括除尘腔、气泵、吸气管道、吸气腔、连通气管、螺纹柱、螺纹槽和过滤套,所述护套机本体设置有除尘腔,所述护套机本体固定安装有气泵,且气泵固定连接有吸气管道,所述吸气管道固定连接有吸气腔,且吸气腔固定连接有连通气管,所述连通气管设置有螺纹柱,且螺纹柱啮合连接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固定连接有过滤套,所述气泵固定连接有冷却组件。

优选的,所述连通气管设置为四组,且每组连通气管的截面和同轴电缆组件的截面互相平行。

优选的,所述过滤套横截面为梯形结构,且过滤套和连通气管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除尘组件包括除尘槽和吸尘棉,所述过滤套开设有除尘槽,且除尘槽设置为八组,所述除尘槽卡合连接有吸尘棉,且吸尘棉为矩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除尘组件包括卡槽和吸尘网,所述过滤套开设有卡槽,且卡槽卡合连接有吸尘网。

优选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出气管、单向阀、出气口、水槽、压缩机、输水管、冷却腔、喷水口、溢液口、除水腔和积水槽,所述气泵固定连接有出气管,且出气管固定安装有单向阀,所述护套机本体固定安装有水槽,且水槽固定安装有压缩机,所述水槽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护套机本体设置有冷却腔,所述输水管固定连接有喷水口,所述冷却腔开设有溢液口,所述冷却腔固定连接有除水腔,且除水腔设置有积水槽。

优选的,所述喷水口设置为四组,且喷水口的横截面垂直于覆套缆线的横截面。

优选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花洒喷网,所述喷水口固定连接有花洒喷网,且花洒喷网为半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出水管道和进水口,所述除水腔固定连接有出水管道,且出水管道固定连接有进水口,所述出水管道和积水槽相连,所述进水口和水槽相连,且进水口位于水槽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吸水棉,所述除水腔固定连接有吸水棉,且吸水棉的内壁和覆套缆线相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提高同轴电缆外层护套附着力的护套机,通过四组过滤套可以将牵引过来的同轴电缆组件经过除尘腔时将同轴电缆组件表面沾染的灰尘等杂物进行吸附,通过螺纹柱可以在使用时间较长时可以便捷的将过滤套拆下进行清理,通过装置所设置的除尘槽和卡槽可以便捷的将吸尘棉进行替换以及对吸尘网进行清理,避免了吸附效果变差,通过出气口可以将气体充斥入水槽内并加快水槽与覆套缆线之间的液体流通速度,与传统的没水的冷却方式相比,大大提高了冷却的速度以及冷却效果。

1、通过四组过滤套可以将牵引过来的同轴电缆组件经过除尘腔时将同轴电缆组件表面沾染的灰尘等杂物进行吸附,避免同轴电缆组件进入模腔,缆线和塑性护套料之间产生缝隙,影响覆套效果;

2、通过螺纹柱可以在使用时间较长时可以便捷的将过滤套拆下进行清理,通过装置所设置的除尘槽和卡槽可以便捷的将吸尘棉进行替换以及对吸尘网进行清理,避免了吸附效果变差;

3、通过出气口可以将气体充斥入水槽内并加快水槽与覆套缆线之间的液体流通速度,从而使得水槽内部的冷却环境趋近均匀的同时也提升了冷却腔内冷却水的喷射速度和覆盖范围,与传统的没水的冷却方式相比,大大提高了冷却的速度以及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通气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通气管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过滤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过滤套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输水管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喷水口和花洒喷网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套机本体;101、模腔;2、除尘组件;201、除尘腔;202、气泵;203、吸气管道;204、吸气腔;205、连通气管;206、螺纹柱;207、螺纹槽;208、过滤套;209、除尘槽;210、吸尘棉;211、卡槽;212、吸尘网;3、冷却组件;301、出气管;302、单向阀;303、出气口;304、水槽;305、压缩机;306、输水管;307、冷却腔;308、喷水口;309、花洒喷网;310、溢液口;311、除水腔;312、积水槽;313、出水管道;314、进水口;315、吸水棉;4、同轴电缆组件;401、覆套缆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提高同轴电缆外层护套附着力的护套机,包括护套机本体1、除尘组件2、冷却组件3和同轴电缆组件4(2、3、4最好在图上也标注下),护套机本体1包括模腔101,护套机本体1设置有模腔101,且模腔101固定连接有同轴电缆组件4,同轴电缆组件4套有覆套缆线401,护套机本体1固定连接有除尘组件2,且除尘组件2包括除尘腔201、气泵202、吸气管道203、吸气腔204、连通气管205、螺纹柱206、螺纹槽207和过滤套208,护套机本体1设置有除尘腔201,护套机本体1固定安装有气泵202,且气泵202固定连接有吸气管道203,吸气管道203固定连接有吸气腔204,且吸气腔204固定连接有连通气管205,连通气管205设置有螺纹柱206,且螺纹柱206啮合连接有螺纹槽207,螺纹槽207固定连接有过滤套208,气泵202固定连接有冷却组件3;

本例中的连通气管205设置为四组,且每组连通气管205的截面和同轴电缆组件4的截面互相平行;

过滤套208横截面为梯形结构,且过滤套208和连通气管205螺纹连接;

除尘组件2包括除尘槽209和吸尘棉210,过滤套208开设有除尘槽209,且除尘槽209设置为八组,除尘槽209卡合连接有吸尘棉210,且吸尘棉210为矩形结构;

除尘组件2包括卡槽211和吸尘网212,过滤套208开设有卡槽211,且卡槽211卡合连接有吸尘网212;

冷却组件3包括出气管301、单向阀302、出气口303、水槽304、压缩机305、输水管306、冷却腔307、喷水口308、溢液口310、除水腔311和积水槽312,气泵202固定连接有出气管301,且出气管301固定安装有单向阀302,护套机本体1固定安装有水槽304,且水槽304固定安装有压缩机305,水槽304固定连接有输水管306,护套机本体1设置有冷却腔307,输水管306固定连接有喷水口308,冷却腔307开设有溢液口310,冷却腔307固定连接有除水腔311,且除水腔311设置有积水槽312;

喷水口308设置为四组,且喷水口308的横截面垂直于覆套缆线401的横截面;

冷却组件3包括花洒喷网309,喷水口308固定连接有花洒喷网309,且花洒喷网309为半圆形结构;

冷却组件3包括出水管道313和进水口314,除水腔311固定连接有出水管道313,且出水管道313固定连接有进水口314,出水管道313和积水槽312相连,进水口314和水槽304相连,且进水口314位于水槽304的底端;

冷却组件3包括吸水棉315,除水腔311固定连接有吸水棉315,且吸水棉315的内壁和覆套缆线401相贴合。

工作原理:根据图1所示,当同轴电缆组件4经过牵引穿过除尘腔201时,启动气泵202,从而气泵202让吸气管道203内产生一个向气泵202一侧的吸引力,从而连通气管205会将同轴电缆组件4表面的灰尘进行吸附,避免灰尘、杂物附着在同轴电缆组件4表面在经过模腔101处时,缆线和护套料可以很好的敷设,当装置使用一段时间时,需要定期对连通气管205上连接的过滤套208进行清理,由于过滤套208和连通气管205之间通过螺纹柱206和螺纹槽207互相啮合,从而可以很轻松的将过滤套208取下进行清理,由于吸尘棉210和除尘槽209以及卡槽211和吸尘网212之间通过卡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同样可以很便捷的进行替换或清理,通过减少同轴电缆组件4表面的灰尘从而在覆套的时候减少内部气泡从而实现提高同轴电缆和护套之间的附着力;

根据图1所示,当气泵202让吸气管道203内产生吸力的同时,出气管301内会产生一定的推力,当推力经由出气口303进入到水槽304内时,带动水槽304内的冷却水向输水管306一侧推动,并让304与311内的冷却水产生一定的循环,由于压缩机305始终在为水槽304内的冷却水进行降温,而输水管306设置的方向在水槽304的偏上方,从而在推力的作用下,进入到输水管306内的冷水温度相对水槽304内底端的温度相比要低,根据附图7和附图9所示,当输水管306内的冷水经由喷水口308从花洒喷网309处喷射到覆套缆线401的表面,对其进行降温,通过花洒喷网309弧形设置可以将水变成多股,使得在保证喷射速度的同时也可以将覆套缆线401的表面更加彻底均匀的进行降温,根据附图8所示,喷淋后冷却的水经由溢液口310流到除水腔311内的积水槽312处进行蓄存,由于出气口303始终产生的推力,从而水槽304和出水管道313内的水会产生循环,从积水槽312经由出水管道313内的水回流至水槽304内进行再次冷却,与传统的直接将覆套缆线401没入到水槽内的方式相比,大大提高了冷却的效率和冷却效果,让护套在同轴电缆组件4表面吸附的更加紧密,提高护套的附着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