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散热双铁芯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9291发布日期:2021-04-27 20:07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散热双铁芯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散热双铁芯变压器。


背景技术:

2.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在电器设备和无线电路中,常用作升降电压、匹配阻抗、安全隔离等,在发电机中,不管是线圈运动通过磁场或磁场运动通过固定线圈,均能在线圈中感应电势,此两种情况,磁通的值均不变,但与线圈相交链的磁通数量却有变动,这是互感应的原理,变压器就是一种利用电磁互感应变换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器件。
3.目前电压器按照用途可以分为电力变压器、全封闭变压器、组合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和防雷变压器,现有的油浸式变压器的散热系统不够完善,变压器中含有的变压器油得不到良好的散热,可能会导致变压器温度过高,从而会带导致电路出现故障,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散热双铁芯变压器,通过于变压器壳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输油板,且输油板的两端与变压器的内部相连通,通过于输油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板,从而能增大变压器油的散热面积,在通过于变压器顶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叶轮,而叶轮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底部连接有转动板,而转动板底部的两端连接有可转动的搅拌叶,从而能在风力的作用下带动叶轮旋转,从而能带动搅拌叶旋合,从而可以搅动变压器中的油,使其能够流动和散热,利用这样的结构来提高油浸式变压器的散热性能,减少变压器出现故障的几率。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新型散热双铁芯变压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底架,所述壳体沿长度方向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输油板一,且输油板一的两端与壳体的内部相连通,两个所述输油板一沿长度方向一侧壁上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板一,所述壳体沿宽度方向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输油板二,且输油板二的两端与壳体的内部相连通,两个所述输油板二沿长度方向一侧壁上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板二,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中套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叶轮,所述转动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的一端,两个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套轴,两个所述转动套轴的外壁均等距固定连接有五个搅拌叶,所述顶板的顶部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三个高压套管,所述顶板的顶部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低压套管,于转动套轴的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是用于对变压器内部的变压器油进行搅拌,从而能提高整个变压器的散热效果。
7.进一步在于,两个所述底架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壁转动连接有滚轮,于变压器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是用于工作人员移动变压器,使其能在不要其他辅助设备的情况下进行搬运。
8.进一步在于,多个所述散热板一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上等距离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棒一,多个所述散热板二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上等距离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棒二,于散热板一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棒一和散热板二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棒二是用于固定散热板,以提供给输油板更好的散热效果。
9.进一步在于,所述顶板的顶部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吊环,所述顶板下板沿长度方向两侧壁上均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挂环,现有的变压器在使用时通常都是悬挂于电线杆上,所以于顶板上设置有吊环和挂环是帮助变压器能够与安全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变压器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10.进一步在于,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温度计,且温度计与壳体相插接,于顶板的顶部设置有温度计是对变压器内部温度进行实时检测,能给予电路工作人员必要的信息。
11.进一步在于,所述壳体中设置有两个铁芯,且两个所述铁芯两侧的外壁上绕接有绕线组,所述壳体、输油板一和输油板二中输入有变压器油,于壳体、输油板一和输油板二中输入有变压器油是用于对变压器的内部进行导热,防止由于其内部温度过高而导致接线头或者电路出现故障等问题。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通过于变压器壳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输油板,且输油板的两端与变压器的内部相连通,通过于输油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板,从而能增大变压器油的散热面积,在通过于变压器顶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叶轮,而叶轮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底部连接有转动板,而转动板底部的两端连接有可转动的搅拌叶,从而能在风力的作用下带动叶轮旋转,从而能带动搅拌叶旋合,从而可以搅动变压器中的油,使其能够流动和散热,利用这样的结构来提高油浸式变压器的散热性能,减少变压器出现故障的几率。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输油板一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输油板二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搅拌机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壳体;2、底板;3、底架;4、固定板;5、滚轮;6、输油板一; 7、输油板二;8、顶板;9、叶轮;10、低压套管;11、温度计;12、吊环;13、高压套管;14、挂环;61、散热板一;62、固定棒一;71、散热板二;72、固定棒二;91、轴承;92、转动轴;93、转动板;94、固定柱;95、转动套轴; 96、搅拌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

5所示,一种新型散热双铁芯变压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2,底板2的底部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底架 3,壳体1沿长度方向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输油板一6,且输油板一6的两端与壳体1的内部相连通,两个输油板一6沿长度方向一侧壁上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板一61,壳体1沿宽度方向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输油板二7,且输油板二7的两端与壳体1的内部相连通,两个输油板二7沿长度方向一侧壁上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板二71,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8,顶板8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轴承91,轴承91中套接有转动轴92,转动轴9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叶轮9,转动轴9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板93,转动板93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94的一端,两个固定柱94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套轴95,两个转动套轴95的外壁均等距固定连接有五个搅拌叶 96,顶板8的顶部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三个高压套管13,顶板8 的顶部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低压套管10,于转动套轴95的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搅拌叶96是用于对变压器内部的变压器油进行搅拌,从而能提高整个变压器的散热效果。
23.两个底架3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一侧壁转动连接有滚轮5,于变压器的底部设置有滚轮5是用于工作人员移动变压器,使其能在不要其他辅助设备的情况下进行搬运;多个散热板一61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上等距离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棒一62,多个散热板二71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上等距离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棒二72,于散热板一6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棒一 62和散热板二7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棒二72是用于固定散热板,以提供给输油板更好的散热效果。
24.顶板8的顶部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吊环12,顶板8下板沿长度方向两侧壁上均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挂环14,现有的变压器在使用时通常都是悬挂于电线杆上,所以于顶板8上设置有吊环12和挂环14是帮助变压器能够与安全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变压器出现不稳定的情况;顶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温度计11,且温度计11与壳体1相插接,于顶板8的顶部设置有温度计11是对变压器内部温度进行实时检测,能给予电路工作人员必要的信息。
25.壳体1中设置有两个铁芯,且两个铁芯两侧的外壁上绕接有绕线组,壳体1、输油板一6和输油板二7中输入有变压器油,于壳体1、输油板一6和输油板二 7中输入有变压器油是用于对变压器的内部进行导热,防止由于其内部温度过高而导致接线头或者电路出现故障等问题。
26.工作原理:使用时,当变压器在运行时,叶轮9在风力的作用下会带动转动轴92转动,转动轴92会带动转动板93转动,从而能带动转动板93底部两端的固定柱94转动,由于固定柱94底部转动套接有转动套轴95,从而能带动搅拌叶96转动,在搅拌叶96的作用下会搅拌变压器油,使其能够于变压器内部流动和散热,变压器油从而能够流动到输油板一6和输油板二7中,由于输油板一6和输油板二7是u型的管状结构,所以能增大变压器油和板面的
接触面积,且每个输油板的外壁均固定链接有多个散热板,所以能够降低变压器油的温度,从而能够提高变压器的散热能力,在这样的结构下能改善整个变压器的散热性能,从而能防止电路由于温度太高而出现故障,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麻烦。
2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8.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