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铁塔接地引下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21253发布日期:2021-08-10 14:31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电力铁塔接地引下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接地引下线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铁塔接地引下线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力工程中,接地引下线是连接电气设备与接地体的金属导体,起着保护输变电设备的作用。

参照图5,目前,电力铁塔接地引下线结构一般包含接地引下线1(圆钢)、扁钢2以及接地体3,扁钢2与接地引下线1连接,扁钢2固定在电力铁塔上,电力铁塔通过接地引下线1与预埋于地里的接地体3连接,从而使得电力铁塔与土地连通,在安装的过程中,接地引下线1需要紧贴塔材基础,当顺直引至塔脚连接板处需要引下线现场煨弯,然后将弯曲后的接地引下线1与接地体3连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

上述接地引下线的刚度大、弯曲困难,施工过程麻烦,使得使用者的操作相对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使用者的操作的便捷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力铁塔接地引下线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力铁塔接地引下线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铁塔接地引下线结构,包括接地引下线、扁钢以及接地体,所述扁钢用于与铁塔固定,所述接地体固定在地下,所述接地引下线包括第一引下线以及第二引下线,所述第一引下线与第二引下线连接且两者形成夹角,所述第一引下线远离第二引下线的一端扁钢连接,所述接地体固定有滑移管,所述第二引下线的一端伸入滑移管且与滑移管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引下线伸入滑移管且与滑移管滑移连接,使用者通过调节第二引下线伸出滑移管的长度,从而使得第一引下线与第二引下线形成夹角的夹角位于塔脚连接板处,使得使用者不需要现场对接地引下线折弯,使得提高使用者操作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滑移管的管口固定有多块弹性的钢片,多块钢片环绕滑移管中心排布,所述钢片与第二引下线贴合,所述滑移管的管口螺纹连接有固定帽,所述钢片抵接固定帽的内壁,所述固定帽套接第二引下线且与第二引下线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帽与滑移管螺纹连接,钢片的一面与固定帽的内壁抵接,钢片的另一面与第二引下线固定,固定帽将第二引下线与滑移管进行连接。

可选的,所述固定帽的内径逐渐减小,所述固定帽的大端与滑移管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帽的小端内壁与钢片的外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帽的内径逐渐减小,固定帽的小端与钢片的外壁抵接,固定帽提高了钢片与第二引下线的贴合度,从而使得第二引下线与滑移管的连接更加稳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引下线远离扁钢的一端连接有柔性的铜线,所述铜线远离第一引下线的一端与第二引下线远离接地体的一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的铜线使得第一引下线与第二引下线的夹角可调节,提高本申请调节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铜线套接有弯折的保护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管对铜线进行保护,减少铜线产生铜绿,提高本申请的导电性能。

可选的,所述第二引下线伸入滑移管的一端连接有铜带,所述铜带与接地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带的一端与第二引下线连接且另一端与接地体连接,增加了第二引下线与接地体之间的导电效果。

可选的,所述接地体中开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中固定有螺旋通道,所述接地体的上端开设有出口,所述螺旋通道的外圈内壁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与铜带连接,所述铜带伸出出口与第二引下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通道同于放置未伸入滑移管的铜带,弹簧的一端与螺栓通道的一端固定且另一端与铜带连接,当第二引下线在滑移管中上移时,部分铜带伸进滑移管,弹簧处于拉伸的状态,当第二引下线在滑移管中下移时,弹簧进行回复,将多余的铜带收卷到螺旋通道中。

可选的,所述接地体的出口的口径朝向第二引下线逐渐增大,所述接地体在出口倒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口的口径朝向第二引下线逐渐增大,使得铜带拉出螺旋通道更加容易,接地体在出口处倒角设置,减少铜带在接地体出口处受损的几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接地引下线包括第一引下线和第二引下线,第一引下线与第二引下线连接且两者形成夹角,第一引下线远离第二引下线的一端扁钢连接,接地体固定有滑移管,第二引下线的一端伸入滑移管且与滑移管滑移连接;使用者通过调节第二引下线伸出滑移管的长度,从而使得第一引下线与第二引下线形成夹角的夹角位于塔脚连接板处,使得使用者不需要现场对接地引下线折弯,使得提高使用者操作的便捷性;

2.第一引下线远离扁钢的一端连接有柔性的铜线,铜线远离第一引下线的一端与第二引下线远离接地体的一端连接;铜线使得第一引下线与第二引下线的夹角可调节,提高本申请调节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接地体剖切后与螺旋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相关技术的电力铁塔接地引下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接地引下线;11、第一引下线;12、第二引下线;13、铜线;131、线接头;2、扁钢;21、通孔;3、接地体;31、螺旋通道;311、出口;32、弹簧;33、放置腔;4、滑移管;41、钢片;5、固定帽;51、棱边;6、保护管;61、连接件;7、铜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力铁塔接地引下线结构。参照图1、图2,电力铁塔接地引下线结构包括接地引下线1、扁钢2以及接地体3,扁钢2与接地引下线1的一端连接,接地引下线1远离扁钢2的一端与接地体3进行连接,接地体3为一块钢板且预埋在地下,扁钢2与电力铁塔连接,扁钢2上开设有两个通孔21,螺栓穿过扁钢2上的通孔与电力铁塔进行螺纹连接,使得扁钢2固定在电力铁塔上。

接地引下线1包括第一引下线11以及第二引下线12,第一引下线11的一端与第二引下线12的一端进行连接,第一引下线11与第二引下线12弯折形成夹角,夹角处于塔脚连接板处,第一引下线11远离第二引下线12的一端与扁钢2焊接固定;接地体3上固定有滑移管4,滑移管4垂直于接地体3,滑移管4伸出地面,第二引下线12伸入滑移管4中且与滑移管4滑移连接。

使用时,对第二引下线12伸出滑移管4的长度进行调节,使得第一引下线11与第二引下线12的夹角处于塔脚连接板处,减少人工手动弯折,使得使用者的使用得更加方便。

参照图3,滑移管4的端口处一体成型出多块弹性的钢片41,多块钢片41环绕滑移管4的中心设置,钢片41朝向滑移管4的中心的一侧与第二引下线12的外壁抵接贴合,滑移管4的管口外壁设有螺纹,滑移管4管口螺纹连接有固定帽5,钢片41远离第二引下线12的外壁的一侧与固定帽5的内壁抵接,固定帽5套接第二引下线12且与第二引下线12滑移。

调节第二引下线12伸出滑移管4的长度,然后,将固定帽5滑移到滑移管4的管口,固定帽5套设在钢片41的外壁,固定帽5与滑移管4进行螺纹固定。

参照图2,为了使得第二引下线12与滑移管4的固定更加稳定,固定帽5的内径逐渐减小,固定帽5的大端与滑移管4螺纹连接,固定帽5的小端内壁与钢片41的外壁抵接,当使用者朝向滑移管4拧紧的过程中,固定帽5与第二引下线12对钢片41的夹紧更加稳定,使得钢片41的侧壁与第二引下线12的外壁贴合得更加紧密。

参照图3,固定帽5的外壁一体成型出多条棱边51,多条棱边51相互平行且环绕固定帽5的外壁设置,多条棱边51使得使用者的拧动更加方便。固定帽5的小端外壁倒角设置,减少使用者被固定帽5割伤的几率。

参照图2,第二引下线12远离扁钢2的一端连接有柔性的铜线13,铜线13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线接头131,其中的一个线接头131与第一引下线11螺纹连接,另一个线接头131与第二引下线12螺纹连接,铜线13可进行弯折,使用者可根据电力铁塔的情况调整铜线13的弯折角度,提高本申请的使用便捷性。

参照图2,为了减少铜线13被氧化成铜绿的几率,铜线13穿设有弯折的保护管6,保护管6可采用钢管,增加本申请的导电性,保护管6可根据第一引下线11与第二引下线12的角度进行更换,保护管6的两端内壁设有螺纹,保护管6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连接件61,连接件61呈管状结构,连接件61的一端外壁设有螺纹且伸入保护管6中,连接件61远离保护管6的一端的内壁设有螺纹,一个连接件61的内壁与第一引下线11的外壁螺纹连接,另一个连接件61的内壁与第二引下线12的外壁螺纹连接。

参照图3,第二引下线12伸入滑移管4的一端焊接有铜带7,铜带7远离第二引下线12的一端与接地体3连接,铜带7增强了第二引下线12与滑移管4之间的导电性。

参照图4,为了储存铜带7,接地体3开设有放置腔33,放置腔33中固定有螺旋通道31,接地体3的上端开设有出口311,螺旋通道31与出口311连通,螺旋通道31的最外圈内壁固定有弹簧32,弹簧32的另一端和铜带7焊接,铜带7在螺旋通道31中进行螺旋放置且伸出出口311与第二引下线12连接。

使用时,第二引下线12在滑移管4中上移时,铜带7伸出螺旋通道31,弹簧32处于拉伸状态;当第二引下线12在滑移管4中下移时,拉伸的弹簧32回复,使得铜带7伸入螺旋通道31中。

参照图4,为了使得铜带7伸出出口311更加容易,出口311的口径朝向第二引下线12逐渐增大;接地体3在出口311处倒角设置,减小了铜带7在出口311处被割裂的几率。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力铁塔接地引下线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1.将接地体3和滑移管4预埋在地里;

2.将铜线13的一端与第二引下线12固定,保护管6套设在铜线13上,铜线13的另一端与第一引下线11固定,使用连接件61将保护管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引下线11和第二引下线12固定;

3.将第一引下线11与扁钢2固定;

4.第二引下线12与铜带7固定且伸入滑移管4中;

5.调节第二引下线12伸出滑移管4的长度,然后通过固定帽5固定;

6.扁钢2通过螺栓与电力铁塔进行固定。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