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抖动的双排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38466发布日期:2021-06-25 16:46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抖动的双排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防抖动的双排连接器。



背景技术:

排针连接器是目前电子产品中使用率非常高的连接器,通过公排和母排的连接实现两个不同器件的电连接。目前的排针,包括底座、排针主体以及端子,端子一般是直排式结构或者是直角结构等常规结构,端子与排针主体和底座均是固定连接,且端子没有活动的空间,因而排针主体就同样没有活动的空间,那么这类结构在震动的过程中,便容易因为刚性碰撞造成端子弯折、偏移以及错位等现象,导致插拔不顺畅的问题,影响传输效率,也降低了插座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抖动的双排连接器,设置弹簧部,使得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以及浮动主体均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在受到震动时,可以通过活动来适应外部的压力,从而保护双排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抖动的双排连接器,包括底座、浮动主体、若干第一端子以及若干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端子头、弹簧部以及针尖部,所述弹簧部具有弹性,所述端子头用于夹持外部的零件,所述针尖部用于固定于外部pcb板;所述第一端子的弹簧部的形状为“z”型,所述第二端子的弹簧部的形状为“u”型;所述浮动主体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通孔和若干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一安装通孔用于装配所述第一端子的端子头,所述第二安装通孔用于装配所述第二端子的端子头,所述底座开设有若干用于装配针尖部的第一插槽;所述第一端子的端子头装配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以及所述第二端子的端子头装配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中后,所述浮动主体悬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针尖部包括固定端以及焊接端,所述固定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弹簧部以及焊接端连接,所述固定端的两侧均凸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用于与所述第一插槽的内壁抵触,所述焊接端用于焊接于外部pcb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子的弹簧部上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弹簧部与针尖部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二端子的针尖部的两侧凸设有第三凸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凸块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三凸块远离弹簧部末端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导向斜面。

优选的,所述端子头包括支撑杆以及两个第一夹持弹片,两个第一夹持弹片固定于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部连接,两个第一夹持弹片之间设置有夹持缝隙,两个所述第一夹持弹片均设置有折弯部,两个所述折弯部之间的夹持缝隙小于其他不设折弯部的位置的夹持缝隙。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固定有第一夹持弹片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三夹持弹片,所述第三夹持弹片与两个所述第一夹持弹片之间形成所述夹持缝隙。

优选的,若干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并排设置,若干所述第二安装通孔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安装通孔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的上方;相邻的所述第一安装通孔之间设置有隔板,通过所述隔板将若干第一端子隔开;所述第二安装通孔的孔口处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二端子的端子头与弹簧部的连接处装配于所述限位槽中,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隔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底座设置有容置腔,所述浮动主体悬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容置腔的内壁设置有若干条形槽,所述第二端子的弹簧部与针尖部连接的一侧装配于所述条形槽中;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第一端子的弹簧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安装块与底座连接的一端,相邻的所述安装块的凹槽之间形成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用于装配所述第二凸块。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可拆卸装配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底部设置有焊脚,所述焊脚用于焊接于外部pcb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抖动的双排连接器,第一端子增加设置“z”型的弹簧部,第二端子增加设置“u”型的弹簧部,两个弹簧部因为形状的设置而带有弹性,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反向设置,安装到浮动主体上后可将浮动主体支起,使其悬浮,浮动主体在受到向下的压力时,两个弹簧部可以适当的向下收缩并带动浮动主体向下移动,从而可以避免与外部压力的刚性碰撞;另外弹簧部可以再一定范围内横向伸缩,所以受到横向的压力时,同样可以通过弹簧部的伸缩来适应外部的压力,减少刚性碰撞,从而可以减少损坏的发生,增加本实用新型防抖动的双排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截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浮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头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15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底座,2-浮动主体,3-第一端子,4-第二端子,5-端子头,6-弹簧部,7-针尖部,8-第一安装通孔,9-第二安装通孔,10-第一插槽,11-固定端,12-焊接端,13-第一凸块,14-第一导向斜面,15-支撑杆,16-第一夹持弹片,17-夹持缝隙,18-第三夹持弹片,19-隔板,20-限位槽,21-安装块,22-凹槽,25-折弯部,26-pcb板,27-第二导向斜面,28-第三凸块,29-第三导向斜面,30-容置腔,31-条形槽,32-第二插槽,33-定位槽,34-定位件,35-焊脚,36-第二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抖动的双排连接器,如图1至图5,包括底座1、浮动主体2、若干第一端子3以及若干第二端子4,所述第一端子3和第二端子4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端子头5、弹簧部6以及针尖部7,所述弹簧部6具有弹性,所述端子头5用于夹持外部的零件,所述针尖部7用于固定于外部pcb板26;所述第一端子3的弹簧部6的形状为“z”型,所述第二端子4的弹簧部6的形状为“u”型;所述浮动主体2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通孔8和若干第二安装通孔9,所述第一安装通孔8用于装配所述第一端子3的端子头5,所述第二安装通孔9用于装配所述第二端子4的端子头5,所述底座1开设有若干用于装配针尖部7的第一插槽10;所述第一端子3的端子头5装配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8以及所述第二端子4的端子头5装配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9中后,所述浮动主体2悬浮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

具体地,第一端子3和第二端子4为反向折弯的结构,浮动主体2的一侧为第一端子3,另一侧为第二端子4,浮动主体2上设置一排第一安装通孔8以及一排第二安装通孔9,将端子头5安装到第一安装通孔8和第二安装通孔9中后,可以由“z”型的弹簧部6以及“u”型的弹簧部6将浮动主体2支起,使其处于悬浮的状态,从而可以通过适当范围的活动来避免受到外部的压力的损坏。活动的工作原理为:如图2,当受到向下的压力时,两个弹簧部6可以适当的向下收缩并带动浮动主体2向下移动,可以避免与外部压力的刚性碰撞;另外因为弹簧部6为“z”型以及“u”型的异形结构,所以弹簧部6可以再一定范围内横向伸缩,所以受到横向的压力时,如向左的压力,则可以浮动主体2可以在弹簧部6的带动下向左活动,受到向右的压力,浮动主体2可以在弹簧部6的带动下向右活动,通过弹簧部6的伸缩来适应外部的压力,减少刚性碰撞,从而可以减少端子的折断、变形或者短路的情况的发生,浮动主体2也可以减少受损,从而增加本实用新型防抖动的双排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其中,弹簧部6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弹簧部6依次首尾相接。具体地,可以通过设置多个弹簧部6来增加端子头5与针尖部7之间的长度,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连接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抖动的双排连接器,如图3,所述针尖部7包括固定端11以及焊接端12,所述固定端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弹簧部6以及焊接端12连接,所述固定端11的两侧均凸设有第一凸块13,所述第一凸块13用于与所述第一插槽10的内壁抵触,所述焊接端12用于焊接于外部pcb板26。

具体地,针尖部7的固定端11上的第一凸块13可以与插槽的内壁抵触,从而将针尖部7与连接器固定一起。相较于整个针尖部7与插槽的内壁抵触的结构,设置第一凸块13既可以减少针尖部7与插槽内壁的摩擦力,便于安装,又可以实现同样的固定的目的,效果更优于不设置第一凸块13的针尖部7的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抖动的双排连接器,如图3,所述第一凸块1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14。具体地,所述凸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14。具体地,将针尖部7由下往上装配到插槽内时,第一导向斜面14可以具有导向作用,便于针尖部7进入插槽。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抖动的双排连接器,如图3、图8以及图15,所述端子头5包括支撑杆15以及两个第一夹持弹片16,两个第一夹持弹片16固定于所述支撑杆15的一端,所述支撑杆15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部6连接,两个第一夹持弹片16之间设置有夹持缝隙17,两个所述第一夹持弹片16均设置有折弯部25,两个所述折弯部25之间的夹持缝隙17小于其他不设折弯部25的位置的夹持缝隙17。

具体地,两个第一夹持弹片16折弯后形成插口,外部的连接端子插入插口后限位于夹持缝隙17中,并通过第一夹持弹片16的折弯部25与外部的连接端子抵触,从而实现第一端子3或者第二端子4与外部端子的电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抖动的双排连接器,如图15,所述支撑杆15固定有第一夹持弹片16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三夹持弹片18,所述第三夹持弹片18与两个所述第一夹持弹片16之间形成所述夹持缝隙17。

具体地,设置第三夹持弹片18,可以更好的将外部的连接端子限位在夹持缝隙17中,不易移位。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抖动的双排连接器,如图14,若干所述第一安装通孔8并排设置,若干所述第二安装通孔9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安装通孔8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9的上方;相邻的所述第一安装通孔8之间设置有隔板19,通过所述隔板19将若干第一端子3隔开;所述第二安装通孔9的孔口处设置有限位槽20,所述第二端子4的端子头5与弹簧部6的连接处装配于所述限位槽20中,所述限位槽20位于所述隔板19的底部。

具体地,通过隔板19将相邻的第一端子3隔开,通过限位槽20将相邻的第二端子4隔开,从而防止相邻的第一端子3或者相邻的第二端子4出现短路,保证本实施例的浮动式双排连接器的安全使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抖动的双排连接器,本实施例的底座1的形状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凸块13均装配在底座1两侧的第一插槽10中。底座1的其中一侧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等间隔设置的槽位,该槽位用于将第一端子3固定隔开,可以进一步防止相邻的第一端子3之间短路。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抖动的双排连接器,如图4、图5、图12以及图13,所述底座1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定位槽33,所述定位槽33内可拆卸装配有定位件34,所述定位件34的底部设置有焊脚35,所述焊脚35用于焊接于外部pcb板26。

具体地,通过定位件34可以进一步固定好底座1,防止底座1松动,从而可以保护本实施例的第一端子3、第二端子4以及浮动主体2。另外,定位件34用于接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抖动的双排连接器,如图图6至图14,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端子3和第二端子4的折弯方向相同,两个针尖部7位于浮动主体2的同一侧,第一端子3和第二端子4的形状与实施例一的稍有不同。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抖动的双排连接器,如图8,所述第一端子3的弹簧部6上设置有第二凸块36,所述第二凸块36位于所述第一端子3的弹簧部6与针尖部7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二端子4的针尖部7的两侧凸设有第三凸块28,所述第二凸块36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27,所述第三凸块28远离弹簧部6末端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导向斜面29。

另外,本实施例的底座1设置有容置腔30,所述浮动主体2悬浮于所述容置腔30内,所述容置腔30的内壁设置有若干条形槽31,所述第二端子4的弹簧部6与针尖部7连接的一侧装配于所述条形槽31中;所述底座1靠近所述第一端子3的弹簧部6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安装块21,所述安装块21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位于所述安装块21与底座1连接的一端,相邻的所述安装块21的凹槽22之间形成第二插槽32,所述第二插槽32用于装配所述第二凸块36。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针尖部7直插于pcb板26上,因而本实施例的第一端子3的第二凸块36设置在弹簧部6上,再在底座1上设置第二插槽32,用于装配第二凸块36,在底座1的容置腔30内设置条形槽31,可用于固定第二端子4,防止第二端子4移位出现短路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