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复合绝缘层的双芯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29791发布日期:2021-09-04 11:2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复合绝缘层的双芯电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复合绝缘层的双芯电缆。


背景技术:

2.随着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光伏发电已成为开发太阳能的主要途径。目前,开发利用太阳能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大规模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建设给光伏电缆带来了无限商机,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关键传输组件,光伏电缆在太阳能能源的利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光伏电缆的稳定性,现有技术中设计出了双芯结构的光伏电缆,但现有的双芯结构的光伏电缆都不能实现分离,结构都不够稳固,且双芯结构体积较大,拖拽移动不够方便。
3.现有技术公开了专利号为cn204596501u的pv1

f型双芯可分离光伏电缆,包括两条平行的缆芯,缆芯外各自挤包有绝缘层,绝缘层外表面均敷设有一层隔离剂,绝缘层外共同挤包有护套,护套中部设有连接筋,连接筋中部外表面为弧状。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筋既好分离,又不损伤护套,在

40℃至+90℃环境中以短轴方向反复弯曲连接筋也不会开裂,有效保证了双芯光伏电缆的连接强度和整体性;采用125℃光伏电缆专用辐照交联聚烯烃作为绝缘层和护套,能保证电缆在室外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具有较高的耐候性、耐湿热、阻燃、耐老化、耐臭氧、耐紫外线照射、耐酸雨及碱性物质侵蚀、耐磨等性能。
4.该双芯电缆虽然可实现分离,但存在上述结构不够稳固、拖拽移动不够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复合绝缘层的双芯电缆,该双芯电缆结构更加稳固;
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复合绝缘层的双芯电缆,该双芯电缆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
7.本实用新型的最后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复合绝缘层的双芯电缆,该双芯电缆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和使用。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复合绝缘层的双芯电缆,该电缆包括第一电缆主体、第二电缆主体,所述第一电缆主体与第二电缆主体之间平行设置;第一电缆主体与第二电缆主体之间设置有加强芯,所述第一电缆主体与第二电缆主体均与加强芯可拆卸连接。通过加强芯能够实现第一电缆主体与第二电缆主体之间分离,实现第一电缆主体与第二电缆主体的单独使用。
10.进一步地,该电缆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支撑底座,所述第一电缆主体、第二电缆主体均设置在支撑底座上,且与支撑底座可拆卸连接,相邻两个支撑底座之间的间距为1m。当电缆使用在低洼处或者地面有积水时,支撑底座可用于支撑电缆,防止电缆泡水或者掉入
坑中。当电缆使用在平地时,支撑底座可拆卸掉。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缆主体与第二电缆主体外均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加强芯外设置有卡接凹槽,所述卡接凸起与卡接凹槽相适配,且卡接凸起与卡接凹槽之间可拆卸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座上包括有弧形支撑面,所述弧形支撑面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电缆主体与第二电缆主体分别设置在两个弧形支撑面上。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缆主体与第二电缆主体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弧形支撑面相贴合;所述第一电缆主体与第二电缆主体的底端均设置有凸起,所述弧形支撑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凸起与凹槽相适配,且凸起与凹槽之间可拆卸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缆主体与第二电缆主体外均设置有拉手,所述两个拉手分别与第一电缆主体、第二电缆主体固定连接。拉手便于使用者移动电缆。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缆主体与第二电缆主体均包括电缆芯、填充层、绝缘复合层,所述绝缘复合层包覆在电缆芯外,所述填充层设置在电缆芯与绝缘复合层之间。
16.进一步地,所述电缆芯由一条以上的铜线组成,所述填充层填充在铜线之间并将铜线之间的缝隙填满。
17.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复合层包括有聚酰亚胺层与聚苯硫醚层,所述聚酰亚胺层包覆在聚苯硫醚层外或聚苯硫醚层包覆在聚酰亚胺层外;所述聚酰亚胺层由聚酰亚胺材料制成,所述聚苯硫醚层由聚苯硫醚材料制成;所述聚苯硫醚层与聚酰亚胺层的厚度均为0.01mm到5mm。
18.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复合层外还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包覆在绝缘复合层之外。所述防火层由云母带材料制成,具有优异的耐火性能及高温绝缘性能。
19.进一步地,所述防火层外还设置有保护套层,所述保护套层包裹在防火层外。
20.进一步地,保护套层包括金属护套层和防鼠蚁护套层,所述防鼠蚁护套层包覆在金属护套层外;所述防鼠蚁护套层采用丁腈橡胶材料制成。所述保护套层用于保护电缆主体,防止鼠蚁对电缆主体造成损伤。
21.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层与防火层之间设置有耐磨缓冲层,所述耐磨缓冲层由弹性材料制成,具有缓冲作用,能够缓解外界对电缆主体的冲击。
22.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首先,在本实用新型的双芯电缆设置有加强芯,第一电缆主体与第二电缆主体均与加强芯可拆卸连接,加强芯可实现电缆结构的稳固,可拆洗连接能够使第一电缆主体与第二电缆主体之间实现分离;其次,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支撑底座,够避免电缆主体与泥土碎石直接接触,使电缆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再次,本电缆采用聚苯硫醚与聚酰亚胺复合层作为绝缘层,具有优异的绝缘效果;最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使用和推广。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立状态时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25.图3是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绝缘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套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0.参见图1

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复合绝缘层的双芯电缆,该电缆包括第一电缆主体1、第二电缆主体2,所述第一电缆主体与第二电缆主体之间平行设置;第一电缆主体与第二电缆主体之间设置有加强芯3,所述第一电缆主体1与第二电缆主体2均与加强芯3可拆卸连接。通过加强芯3能够实现第一电缆主体1与第二电缆主体2之间分离,实现第一电缆主体1与第二电缆主体2的单独使用。
31.在本实施例中,该电缆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支撑底座4,所述第一电缆主体1、第二电缆主体2均设置在支撑底座4上,且与支撑底座4可拆卸连接,相邻两个支撑底座4之间的间距为1m。当电缆使用在低洼处或者地面有积水时,支撑底座可用于支撑电缆,防止电缆泡水或者掉入坑中。当电缆使用在平地时,支撑底座可拆卸掉。
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缆主体1与第二电缆主体2外均设置有卡接凸起11,所述加强芯3外设置有卡接凹槽31,所述卡接凸起11与卡接凹槽31相适配,且卡接凸起11与卡接凹槽31之间可拆卸连接。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底座4上包括有弧形支撑面41,所述弧形支撑面41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电缆主体1与第二电缆主体2分别设置在两个弧形支撑面41上。
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缆主体1与第二电缆主体2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弧形支撑面41相贴合;所述第一电缆主体1与第二电缆主体2的底端均设置有凸起12,所述弧形支撑面41上设置有凹槽42,所述凸起12与凹槽42相适配,且凸起12与凹槽42之间可拆卸连接。
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缆主体1与第二电缆主体2外均设置有拉手13,所述两个拉手13分别与第一电缆主体1、第二电缆主体2固定连接。拉手13便于使用者移动电缆。
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缆主体1与第二电缆主体2均包括电缆芯14、填充层15、绝缘复合层16,所述绝缘复合层16包覆在电缆芯14外,所述填充层15设置在电缆芯15与绝缘复合层16之间。
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缆芯14由一条以上的铜线141组成,所述填充层15填充在铜线141之间并将铜线141之间的缝隙填满。
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复合层16包括有聚酰亚胺层161与聚苯硫醚层162,所述聚酰亚胺层161包覆在聚苯硫醚层162外或聚苯硫醚层162包覆在聚酰亚胺层161外;所述聚酰亚胺层161由聚酰亚胺材料制成,所述聚苯硫醚层162由聚苯硫醚材料制成;所述聚苯硫醚层162与聚酰亚胺层161的厚度均为0.01mm到5mm。
3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复合层16外还设置有防火层17,所述防火层17包覆在绝缘复合层16之外。所述防火层17由云母带材料制成,具有优异的耐火性能及高温绝缘性能。
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火层17外还设置有保护套层18,所述保护套层18包裹在防火层17外。
41.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套层18包括金属护套层181和防鼠蚁护套层182,所述防鼠蚁护套层182包覆在金属护套层181外;所述防鼠蚁护套层182采用丁腈橡胶材料制成。所述保护套层18用于保护电缆主体,防止鼠蚁对电缆主体造成损伤。
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套层18与防火层17之间设置有耐磨缓冲层19,所述耐磨缓冲层19由弹性材料制成,具有缓冲作用,能够缓解外界对电缆主体的冲击。
4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