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绕环形电感器的支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64328发布日期:2021-09-15 09:04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绕环形电感器的支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立绕环形电感器的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对电感器进行固定时,一般通过支架对电感器进行固定,现有的电感器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但仍有一些需要改进。
3.在对电感器和支架进行安装固定安装时,一般通过拧动螺栓,使电感器和支架进行安装,当电感器和支架长期使用后,用来对电感器和支架的连接的螺栓可能会松散,当电感器和支架连接的螺栓松动后,可能导致电感器和支架分离,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立绕环形电感器的支架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绕环形电感器的支架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电感器和支架连接的螺栓松动,导致电感器和支架松动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立绕环形电感器的支架装置,包括电感器主体和支架,电感器主体上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左右两侧皆内嵌有第一弹簧槽,且第一弹簧槽内部皆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皆焊接在第一弹簧槽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皆焊接在推板上,且推板外侧下端皆热熔贴合有拉杆,且拉杆穿过支架和第一弹簧槽外侧,所述拉杆外侧皆插入在收纳槽内,所述收纳槽皆开设在支架左右两侧末端,所述推板上端皆插入在插槽内,所述插槽皆内嵌在电感器主体底端左右两侧,所述推板上端外侧皆热熔贴合有插块,且插块皆插入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皆热熔贴合在插块内壁上。
6.优选的,所述支架左右两侧上端皆热熔贴合有固定块,两组所述固定块相对一侧皆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皆内嵌有滑块,所述滑块内侧皆热熔贴合有连接块,且连接块内侧皆热熔贴合在电感器主体表面上。
7.优选的,所述电感器主体底端皆热熔贴合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中部插入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顶端和固定槽中部皆被转轴贯穿,所述支撑脚上端皆内嵌有第二弹簧槽,所述第二弹簧槽内部皆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正面和反面皆焊接有按钮,且按钮皆穿过固定槽和第二弹簧槽一侧。
8.优选的,所述插块皆设置为圆锥形,所述限位槽皆设置为圆锥形凹槽,所述插块设置的圆锥形表面坡度与限位槽设置的圆锥形凹槽内壁坡度相等。
9.优选的,所述插槽底端皆开始有矩形缺口,所述推板皆设置为矩形,所述推板设置的矩形表面宽度与插槽底端开设的矩形缺口内壁宽度相等。
10.优选的,所述按钮皆设置为圆柱形,所述固定槽表面皆开设有圆孔,所述固定槽表面开设的圆孔内壁直径与按钮设置的圆柱形表面直径相等。
11.优选的,所述收纳槽皆设置为矩形凹槽,所述收纳槽设置的矩形凹槽内壁宽度大
小与拉杆设置的圆饼形表面直径大小相等。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立绕环形电感器的支架装置及电感器设置有推板、插块、限位槽和插槽,通过推板插入插槽内,并且推板带动插块插入限位槽内,并且通过第二弹簧对推板进行抵压,使插块、限位槽和推板对电感器主体进行固定,从而电感器主体固定在支架上,使得在对电感器主体和支架进行安装时,不再需要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提高装置的便捷性;
14.2、该立绕环形电感器的支架装置及电感器设置有转轴、按钮和固定槽,通过按钮进入第二弹簧槽内,按钮不再对固定槽和支撑脚进行固定后,支撑脚通过转轴进行转动,并且按钮再次对固定槽和支撑脚进行固定,使支撑脚在不使用时,可以对支撑脚进行折叠,使得方便对支架进行收纳,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号为:1、电感器主体;2、支架;3、连接块;4、固定块;5、滑块; 6、收纳槽;7、拉杆;8、第一弹簧槽;9、转轴;10、第二弹簧槽;11、支撑脚; 12、固定槽;13、滑槽;14、第一弹簧;15、按钮;16、推板;17、第二弹簧; 18、限位槽;19、插槽;20、插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参照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立绕环形电感器的支架装置,包括电感器主体1和支架2,电感器主体1上端设置有支架2,支架2左右两侧皆内嵌有第一弹簧槽8,且第一弹簧槽8内部皆设置有第二弹簧17,第二弹簧17一端皆焊接在第一弹簧槽8上,第二弹簧17的另一端皆焊接在推板16上,且推板16外侧下端皆热熔贴合有拉杆7,且拉杆7穿过支架2和第一弹簧槽8 外侧,拉杆7外侧皆插入在收纳槽6内,收纳槽6皆设置为矩形凹槽,收纳槽6 设置的矩形凹槽内壁宽度大小与拉杆7设置的圆饼形表面直径大小相等,通过收纳槽6设置的矩形内壁宽度大小与拉杆7设置的圆饼形表面直径大小相等,使收纳槽6设置的矩形凹槽对拉杆7进行收纳,避免拉杆7暴露在外侧,防止误触,收纳槽6皆开设在支架2左右两侧末端,推板16上端皆插入在插槽19内,插槽 19底端皆开始有矩形缺口,推板16皆
设置为矩形,推板16设置的矩形表面宽度与插槽19底端开设的矩形缺口内壁宽度相等,通过插槽19底端开设的矩形凹槽内壁宽度与推板16设置的矩形表面宽度相等,使推板16设置的矩形可以插入插槽19底端开设的矩形凹槽内,并且推板16设置的矩形可以在插槽19底端开设的矩形凹槽内移动,插槽19皆内嵌在电感器主体1底端左右两侧,推板16上端外侧皆热熔贴合有插块20,且插块20皆插入限位槽18内,插块20皆设置为圆锥形,限位槽18皆设置为圆锥形凹槽,插块20设置的圆锥形表面坡度与限位槽 18设置的圆锥形凹槽内壁坡度相等,通过插块20设置的圆锥形表面坡度与限位槽18设置的圆锥形凹槽内壁坡度相等,使插块20设置的圆锥形可以插入限位槽18设置的圆锥形凹槽内,并且通过限位槽18设置为圆锥形凹槽,插块20设置为圆锥形,使插块20设置的圆锥形可以在限位槽18设置的圆锥形凹槽内滑动,方便插块20插入限位槽18内,限位槽18皆热熔贴合在插块20内壁上,支架2左右两侧上端皆热熔贴合有固定块4,两组固定块4相对一侧皆开设有滑槽13,且滑槽13皆内嵌有滑块5,滑块5内侧皆热熔贴合有连接块3,且连接块3内侧皆热熔贴合在电感器主体1表面上,通过电感器主体1带动滑块5移动,滑块5插入滑槽13内,方便对电感器主体1进行限制,并且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24.电感器主体1底端皆热熔贴合有固定槽12,固定槽12中部插入有支撑脚11,支撑脚11顶端和固定槽12中部皆被转轴9贯穿,支撑脚11上端皆内嵌有第二弹簧槽10,第二弹簧槽10内部皆设置有第一弹簧14,第一弹簧14正面和反面皆焊接有按钮15,且按钮15皆穿过固定槽12和第二弹簧槽10一侧,按钮15 皆设置为圆柱形,固定槽12表面皆开设有圆孔,固定槽12表面开设的圆孔内壁直径与按钮15设置的圆柱形表面直径相等,通过按钮15设置的圆柱形表面直径与固定槽12表面开设的圆孔内壁直径相等,使按钮15设置的圆柱形可以插入固定槽12表面开设的圆孔内,使按钮15对固定槽12和支撑脚11进行固定。
25.工作原理:在对电感器主体1和支架2进行安装时,先按压拉杆7,拉杆7 在收纳槽6内移动,并且拉杆7推动推板16移动,推板16在第一弹簧槽8内移动,当推板16在第一弹簧槽8内移动后,推板16挤压第二弹簧17,第二弹簧 17发生弹性形,并且推板16带动插块20移动,使推板16移动第一弹簧槽8末端,当推板16移动到第一弹簧槽8末端后,再拿动电感器主体1,电感器主体1 带动连接块3移动,连接块3带动滑块5移动,将滑块5插入滑槽13内,并且推动电感器主体1,电感器主体1通过连接块3推动滑块5移动,滑块5在滑槽13内滑动,通过滑槽13和连接块3对电感器主体1和固定块4进行固定,表面电感器主体1在支架2上端左右移动,并且电感器主体1带动插槽19移动,并且将推板16插入插槽19内,当推板16插入插槽19内后,松开拉杆7,第二弹簧17弹性形变恢复,第二弹簧17推动推板16移动,推板16的插块20移动,使插块20插入限位槽18内,通过插块20插入限位槽18内,使电感器主体1和支架2连接在一起,使得在安装电感器主体1和支架2时,不再需要通过螺栓进行安装。
26.当需要对支撑脚11进行折叠时,先按压按钮15,按钮15挤压第一弹簧14,第一弹簧14发生弹性形变,当第一弹簧14发生弹性形变后,按钮15进入第二弹簧槽10内,并且按钮15从固定槽12表面开设的圆孔内移出,使按钮15不再对支撑脚11和固定槽12进行固定后,再推动支撑脚11,支撑脚11通过转轴9 进行转动,使支撑脚11进行弯折,当支撑脚11弯折后,第一弹簧14弹性形变恢复,第一弹簧14推动按钮15移动,按钮15从第二弹簧槽10内移出,并且按钮15插入固定槽12表面开设的另一圆孔内,支撑脚11的位置固定,使得支撑脚11可以进行折叠,提高装置的便捷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