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航天用超柔性整体硫化电缆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39741发布日期:2021-07-27 13:4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空航天用超柔性整体硫化电缆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空航天用超柔性整体硫化电缆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缆组件基本上都是采用成品电缆或组缆的形式,再与连接器连接处通过热缩管或注塑的方式进行保护。其中,组缆成束的线束穿防护套进行保护。

在航空、航天领域设备的应用中,对电缆组件的超柔软、且耐高温环境中使用要求很高。传统的电缆组件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超柔软、耐高温,而且能够确保外观一致性,可完全固化电缆线束分支走向,整体呈现均匀、紧致的外观,并充分保证电缆外径、弯曲角度、同心度、连接器方向和降低整体重量,且具有较好的抗拉、耐磨、耐老化功能的电缆组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空航天用超柔性整体硫化电缆组件,包括柔性导线、绕包层、屏蔽层、连接器和硫化护套层,所述柔性导线至少为一根,该柔性导线的整体的外部绕包有一层绕包层,形成缆芯,所述连接器至少为两个,当所述连接器为两个时,一个所述连接器通过一根所述缆芯与另一个所述连接器导通连接;当所述连接器为两个以上时,一个所述连接器通过一根或多根所述缆芯分别与其他的所述连接器导通连接;任意两个所述连接器之间所在的所述缆芯以及任意一个所述连接器与对应所述缆芯之间的连接处外部均采用整体成型、硫化的方式形成硫化护套层;其中,所述屏蔽层位于所述硫化护套层与所述缆芯之间,并编织在所述缆芯外部。

所述连接器插针/孔装入基座后与所述缆芯柔性导线之间的连接处以灌胶的方式粘接、密封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硫化护套层之间的连接处以灌胶的方式粘接、密封连接在一起。

当一个所述连接器通过一根缆芯与至少两个其他的所述连接器导通连接时,所述硫化护套层位于这个所述连接器与至少两个其他所述连接器中最接近的一根连接器之间的部分分成两段,一段为横截面呈矩形的矩形段,另一段为横截面呈圆形的圆形段。

进一步,所述矩形段与所述圆形段的长度比值为1:(0.5~3)。

当所述柔性导线为多根时,这些所述柔性导线以同芯绞合的方式绞合在一起。

更进一步,所述柔性导线的导体单根直径小于或等于0.08mm。

更进一步,所述硫化护套层采用硅橡胶材料制造而成。

更进一步,所述绕包层按0.33的搭盖比均匀的缠绕在所述柔性导线的外部,并以烧结工艺塑型,从而在所述柔性导线的外部形成一层绝缘层。

更进一步,所述屏蔽层采用耐磨纤维丝和金属复合材料制成,并且屏蔽效能不小于9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整体成型、硫化的方式形成硫化护套层,不仅超柔软、耐高温,而且能够确保外观一致性,可完全固化电缆线束分支走向,整体呈现均匀、紧致的外观,并充分保证电缆外径、弯曲角度、同心度、连接器方向和降低整体重量,且具有较好的抗拉、耐磨、耐老化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视图。

附图标记:1—柔性导线;2—绕包层;3—屏蔽层;4—硫化护套层;5—第一连接器;6—第二连接器;7—第三连接器;8—第四连接器;9—第五连接器;10—第六连接器;11—第七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介媒体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

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航空航天用超柔性整体硫化电缆组件,

所述电缆组件包括柔性导线1、绕包层2、屏蔽层3、连接器和硫化护套层4,

所述柔性导线1至少为一根,该柔性导线1的整体的外部绕包有一层绕包层2,形成缆芯。

所述连接器至少为两个,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为七个。即第一连接器5、第二连接器6、第三连接器7、第四连接器8、第五连接器9、第六连接器10、第七连接器11。

当所述连接器为两个时,一个所述连接器通过一根所述缆芯与另一个所述连接器导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5和第七连接器11之间即为一根所述缆芯导通连接。

当所述连接器为两个以上时,一个所述连接器通过一根或多根所述缆芯分别与其他的所述连接器导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5分别与第二连接器6、第三连接器7、第四连接器8、第五连接器9以及第六连接器10导通连接。

任意两个所述连接器之间所在的所述缆芯以及任意一个所述连接器与对应所述缆芯之间的连接处外部均采用整体成型、硫化的方式形成硫化护套层4,实现了外观一致性,完全固化电缆线束分支走向,整体呈现均匀、紧致的外观,并充分保证了电缆外径更小、弯曲角度更大(弯曲半径更小)、同心度更高(即所述硫化护套层4与对应的线束的同心度达到95%)、连接器方向可改变和降低整体重量,且具有较好的抗拉、耐磨、耐老化功能。其中,所述屏蔽层3位于所述硫化护套层4与所述缆芯之间,并编织在所述缆芯外部。

本实施例中,实现超柔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点:所述柔性导线1包括多根导体,采用一体束线成型的方式制造,形成线束,线束外包覆有线束护套,这种设计能够更大限度的增加柔性导线1的柔软性能;第二点:采用绕包层2作为绝缘层,这种设计能够增加整体缆芯的柔软度;第三点:整体成型、硫化的方式形成硫化护套层4外形可变、柔软性能更好并且耐高温,具有较好的抗拉、耐磨、耐老化功能。由上述三点结合,使整个电缆组件的柔软性能得到大幅增加。例如,设电缆组件的电缆部分的外径为d,其弯曲变径约为2d。

所述连接器插针/孔装入基座后所述缆芯柔性导线1之间的连接处以灌胶的方式粘接、密封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硫化护套层4之间的连接处以灌胶的方式粘接、密封连接在一起。增加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缆芯之间的密封性能和防水性能(ip68防水等级),与所述硫化护套层4配合使用,抗拉性能更强。

当一个所述连接器通过一根缆芯与至少两个其他的所述连接器导通连接时,所述硫化护套层4位于这个所述连接器与至少两个其他所述连接器中最接近的一根连接器之间的部分分成两段,一段为横截面呈矩形的矩形段(即l段),另一段为横截面呈圆形的圆形段(即m段)。这种设计,特别适合于航空航天设备中狭小空间的使用。进一步,所述矩形段与所述圆形段的长度比值为1:(0.5~3),例如,矩形段与圆形段的长度比值为1:0.5、1:1、1:1.5、1:2、1:2.5或1:3。

进一步,当所述柔性导线1为多根时,这些所述柔性导线1以同芯绞合的方式绞合在一起。

更进一步,所述柔性导线1的直径小于或等于0.08mm。所述硫化护套层4采用硅橡胶材料制造而成。

更进一步,在保证绝缘性能的情况下,提高柔软性能。所述绕包层2按0.33的搭盖比均匀的缠绕在所述柔性导线1的外部,并以烧结工艺塑型,从而在所述柔性导线1的外部形成一层绝缘层。

更进一步,所述屏蔽层3采用耐磨纤维丝和金属复合材料制成,并且屏蔽效能不小于90%。其中,金属复合材料可以选用钛-钢复合板(gb8547-87)。

另外,上述柔性导线1、上述缆芯根据实际情况选定根数。上述连接器根据实际情况选定个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宗旨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