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ITO膜的LED芯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21705发布日期:2021-10-09 16:45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双层ITO膜的LED芯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双层ito膜的led芯片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层ito膜的led芯片结构。


背景技术:

2.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固体发光器件,其中gan基的led芯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led芯片的发光单元具有n

gan层、多量子阱层和p

gan层,通常会通过刻蚀工艺将n

gan层的一部分暴露于外部,在暴露于外部的p

gan层和n

gan层部分形成施加电流的电极结构。在p

gan层上部形成发光区域,通常使用具有隧道结构的ito(氧化铟锡)作为透明电极层形成欧姆接触。目前,现有技术中采用sputter溅射工艺制作的单一ito导电层存在阻抗高、欧姆接触性能差、光透过性有待提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人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单一ito导电层存在阻抗高、欧姆接触性能差、光透过性有待提高等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的双层ito膜的led芯片结构,采用两种不同的工艺制成双层ito导电层结构,实现降低阻抗、欧姆接触佳等良好导电性以及高光透过性等效果。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双层ito膜的led芯片结构,在芯片衬底上生长led芯片外延结构,通过icp刻蚀技术将暴漏区域的n

gan层刻蚀出来,形成n

gan台阶,在芯片结构上镀sio2电流扩散层,第一层ito膜包覆在sio2电流扩散层的整面上,在第一层ito膜表面上镀第二层ito膜,第二层ito膜是在高温快速退火同时通入氧气而形成。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7.利用sputter溅射技术在芯片结构表面上镀第一层ito膜。
8.利用sputter溅射技术在第一层ito膜表面上镀第二层ito膜。
9.在第二层ito膜和暴露的n

gan台阶部分分别制作n、p焊盘电极。
10.第一层ito膜的阻抗低于第二层ito膜。
11.第二层ito膜的光透过性高于第一层ito膜。
12.芯片衬底为蓝宝石、硅片、碳化硅片或金属。
13.led芯片外延结构是依次生长的缓冲层、u

gan层、n

gan层、多量子阱层和p

gan层,或者是依次生长的n

gan层、多量子阱层和p

gan层。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本实用新型在led芯片外延结构上用两次sputter溅射技术镀膜,经过两次高温退火,采用两种不同的工艺制成双层ito导电层结构,第一层ito膜实现降低阻抗、欧姆接触佳等良好导电性的效果,第二层ito膜在退火工艺中通入氧气实现高光透过性等效果。双层ito导电层结构兼顾良好的导电性和更优的亮度,具有优良的工艺效果,还具有简单易实现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利用物理气相沉积和黄光蚀刻技术制作sio2电流扩散层,第一层ito膜
包覆在sio2电流扩散层的整面上,形成稳定可靠的结构,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双层ito导电层的示意图。
18.图中:1、芯片衬底;2、缓冲层;3、u

gan层;4、n

gan层;5、多量子阱层;6、p

gan层;7、sio2电流扩散层;8、第一层ito膜;9、第二层ito膜;10、焊盘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层ito膜的led芯片结构在芯片衬底1上生长led芯片外延结构,芯片衬底1包括但不限于蓝宝石、硅片、碳化硅片或金属。例如利用mocvd设备(mocvd,metal

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淀)在芯片衬底1上生长led芯片外延结构,led芯片外延结构是多层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例如可以是依次生长的缓冲层2、u

gan层3、n

gan层4、多量子阱层5和p

gan层6,也可以是依次生长的n

gan层4、多量子阱层5和p

gan层6,所述led芯片外延结构覆盖在芯片衬底1的整面。mocvd是在气相外延生长(vpe)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气相外延生长技术。
21.利用正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掩膜图形,通过icp刻蚀技术(icp,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将暴漏区域的n

gan层4刻蚀出来,形成n

gan台阶。利用物理气相沉积(pvd,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和黄光蚀刻技术制作sio2电流扩散层7。利用sputter溅射技术在芯片结构表面上镀第一层ito膜8(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利用退火炉的高温快速退火(rta,rapid thermal annealing),使ito膜和p

gan层6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第一层ito膜8包覆在sio2电流扩散层7的整面上。然后利用sputter溅射技术在第一层ito膜8表面上镀第二层ito膜9,利用退火炉的高温快速退火同时通入o2的工艺技术,提高ito膜的高光透过性(见图2)。第一层ito膜8的阻抗低于第二层ito膜9。第二层ito膜9的光透过性高于第一层ito膜8。
22.利用负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焊盘电极10图形,并通过电子束蒸发技术在第二层ito膜9和暴露的n

gan台阶部分分别制作n、p焊盘电极10。
23.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层ito膜的led芯片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4.步骤s1:提供芯片衬底1包括但不限于蓝宝石、硅片、碳化硅片或金属,利用mocvd设备在芯片衬底1上生长led芯片外延结构,led芯片外延结构是多层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例如可以是依次生长n

gan层4、多量子阱层5和p

gan层6,也可以是依次生长的缓冲层2、u

gan层3、n

gan层4、多量子阱层5和p

gan层6,所述led芯片外延结构覆盖在芯片衬底1的整面。
25.步骤s2:将生长完成的led芯片结构清洗干净,利用正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掩膜图形,通过icp刻蚀技术将暴漏区域的n

gan层4刻蚀出来,形成n

gan台阶。
26.步骤s3:利用物理气相沉积和黄光蚀刻技术制作sio2电流扩散层7。
27.步骤s4:利用sputter溅射技术在芯片结构表面上镀第一层ito膜8,利用退火炉的
高温快速退火,使ito膜和p

gan层6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第一层ito膜8包覆在sio2电流扩散层7的整面上。
28.步骤s5:利用sputter溅射技术在第一层ito膜8表面上镀第二层ito膜9,利用退火炉的高温快速退火同时通入o2的工艺技术,提高ito膜的高光透过性。
29.步骤s6:利用负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焊盘电极10图形,并通过电子束蒸发技术在第二层ito膜9和暴露的n

gan台阶部分分别制作n、p焊盘电极10。
30.步骤s7:利用砂轮将上述芯片结构进行减薄处理。
31.步骤s8:利用砂轮刀将芯片衬底1上的器件沿切割道进行切割,并利用裂片技术将芯片分离。通过探针台和分选机设备对切割后的芯片进行光电参数测试并分类,形成成品芯片。
32.在本实用新型中,正性光刻掩膜技术是利用正性光刻胶制成掩膜图形的技术,凡是在能量束(光束、电子束、离子束等)的照射下,以降解反应为主的光刻胶称为正性光刻胶,简称正胶。负性光刻掩膜技术是利用负性光刻胶制成掩膜图形的技术,凡是在能量束(光束、电子束、离子束等)的照射下,以交联反应为主的光刻胶称为负性光刻胶,简称负胶。
33.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