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灭弧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装式真空灭弧室。
背景技术:
真空灭弧室,又名真空开关管,是中高压电力开关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管内真空优良的绝缘性使中高压电路切断电源后能迅速熄弧并抑制电流,避免事故和意外的发生,主要应用于电力的输配电控制系统,还应用于冶金、矿山、石油、化工、铁路、广播、通讯、工业高频加热等配电系统。
现有的真空灭弧室在使用过程中,当对真空灭弧室进行安装时,需要工作人员单手对真空灭弧室进行扶持,然后再对其进行安装,造成工作人员使用不便,降低装置的实用性,且现有的真空灭弧室在使用过程中,真空灭弧室会安装在较高位置上,由于真空灭弧室瓷壳外壁比较光滑,工作人员在拿取时容易从手中脱落,存在有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便于拆装式真空灭弧室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便于拆装式真空灭弧室,解决了目前现有的真空灭弧室在使用过程中,当对真空灭弧室进行安装时,需要工作人员单手对真空灭弧室进行扶持,然后再对其进行安装,造成工作人员使用不便,降低装置的实用性,且现有的真空灭弧室在使用过程中,真空灭弧室会安装在较高位置上,由于真空灭弧室瓷壳外壁比较光滑,工作人员在拿取时容易从手中脱落,存在有安全隐患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于拆装式真空灭弧室,包括瓷壳、动盖板和动触头,所述瓷壳上设置有摩擦垫,所述摩擦垫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瓷壳顶部设置有所述动盖板,所述动盖板上设置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上设置有动导电杆,所述动导电杆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部设置有固定磁石,所述导向套下方设置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下方设置有波纹管屏蔽罩,所述动导电杆底部设置有所述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下方设置有静触头,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一周均设置有屏蔽筒,所述静触头下方设置有静导电杆,所述静导电杆底部设置有静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垫与所述瓷壳粘接,所述散热孔成型于所述摩擦垫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所述摩擦垫增加所述瓷壳与手部的摩擦力,避免真空灭弧室掉落,并通过所述散热孔保证其散热性。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套与所述动盖板焊接,所述动导电杆与所述导向套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所述导向套对所述动导电杆进行导向,尽量保证动作过程中真空灭弧室动静端的同轴度,从而保证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的接触面积,同时,所述导向套还可以与所述动导电杆做防扭设计,以防在装配过程中扭伤所述波纹管。
进一步的,所述动导电杆与所述波纹管嵌套连接,所述波纹管与所述波纹管屏蔽罩粘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所述波纹管保证灭弧室的密封,又能借助于它来实现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的相对运动,所述波纹管的允许伸缩量决定了所能获得的最大触头开距。
进一步的,所述动导电杆与所述动触头焊接,所述静导电杆与所述静触头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的接触,实现电路的通断。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一端与所述动盖板焊接,所述固定磁石与所述伸缩杆另一端螺钉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真空灭弧室通过所述固定磁石临时固定在外界装置上,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安装和拆卸真空灭弧室。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目前现有的真空灭弧室在使用过程中,当对真空灭弧室进行安装时,需要工作人员单手对真空灭弧室进行扶持,然后再对其进行安装,造成工作人员使用不便,降低装置的实用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伸缩杆和固定磁石,能够使真空灭弧室通过固定磁石临时固定在外界装置上,无需工作人员单手对真空灭弧室进行扶持,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安装和拆卸真空灭弧室,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2、为解决目前现有的真空灭弧室在使用过程中,真空灭弧室会安装在较高位置上,由于真空灭弧室瓷壳外壁比较光滑,工作人员在拿取时容易从手中脱落,存在有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摩擦垫和散热孔,能够通过摩擦垫增加瓷壳与手部的摩擦力,避免真空灭弧室掉落,防止存在安全隐患,并通过散热孔保证其散热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于拆装式真空灭弧室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于拆装式真空灭弧室的主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于拆装式真空灭弧室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瓷壳;2、摩擦垫;3、散热孔;4、动盖板;5、导向套;6、动导电杆;7、伸缩杆;8、固定磁石;9、波纹管;10、波纹管屏蔽罩;11、动触头;12、静触头;13、屏蔽筒;14、静导电杆;15、静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便于拆装式真空灭弧室,包括瓷壳1、动盖板4和动触头11,瓷壳1上设置有摩擦垫2,摩擦垫2可以增加瓷壳1与手部的摩擦力,避免真空灭弧室掉落,防止存在安全隐患,摩擦垫2上设置有散热孔3,散热孔3可以保证真空灭弧室的散热性能,瓷壳1顶部设置有动盖板4,动盖板4可以对瓷壳1的顶部进行密封,动盖板4上设置有导向套5,导向套5可以对动导电杆6进行导向,尽量保证动作过程中真空灭弧室动静端的同轴度,从而保证动触头11和静触头12的接触面积,同时,导向套5还可以与动导电杆6做防扭设计,以防在装配过程中扭伤波纹管9,导向套5上设置有动导电杆6,动导电杆6可以对动触头11进行导电,动导电杆6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杆7,伸缩杆7方便动导电杆6的移动,伸缩杆7顶部设置有固定磁石8,固定磁石8可以临时将真空灭弧室固定在外界装置上,无需工作人员单手对真空灭弧室进行扶持,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安装和拆卸真空灭弧室,导向套5下方设置有波纹管9,波纹管9可以保证灭弧室的密封,又能借助于它来实现动触头11和静触头12的相对运动,波纹管9的允许伸缩量决定了所能获得的最大触头开距,波纹管9下方设置有波纹管屏蔽罩10,波纹管屏蔽罩10可以改善真空灭弧室内部的电场分布,有利于真空灭弧室绝缘外壳的小型化,尤其是对于高电压的真空灭弧室小型化有显著效果,动导电杆6底部设置有动触头11,动触头11可以与静触头12进行接触,实现电路的通断,动触头11下方设置有静触头12,动触头11和静触头12一周均设置有屏蔽筒13,屏蔽筒13可以阻挡电弧生成物四周喷溅的作用,有助于电弧熄灭后残余等离子体的衰减,防止绝缘外壳受污染,静触头12下方设置有静导电杆14,静导电杆14可以对静触头12进行导电,静导电杆14底部设置有静盖板15,静盖板15可以对瓷壳1的底部进行密封。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摩擦垫2与瓷壳1粘接,散热孔3成型于摩擦垫2上,导向套5与动盖板4焊接,动导电杆6与导向套5滑动连接,动导电杆6与波纹管9嵌套连接,波纹管9与波纹管屏蔽罩10粘接。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动导电杆6与动触头11焊接,静导电杆14与静触头12焊接,伸缩杆7一端与动盖板4焊接,固定磁石8与伸缩杆7另一端螺钉连接。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真空灭弧室拿取至安装位置,在拿取真空灭弧室时,瓷壳1上的摩擦垫2可以增加瓷壳1与工作人员手部的摩擦力,避免真空灭弧室掉落,防止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摩擦垫2上的散热孔3可以保证其散热性,然后通过伸缩杆7上的固定磁石8可以将真空灭弧室临时固定在外界装置上,对真空灭弧室进行安装,无需工作人员单手对真空灭弧室进行扶持,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安装和拆卸真空灭弧室,在真空灭弧室使用过程中,动盖板4可以对瓷壳1的顶部进行密封,静盖板15可以对瓷壳1的底部进行密封,使瓷壳1内形成真空,然后通过动导电杆6和静导电杆14分别对动触头11和静触头12进行导电,使动触头11与静触头12进行接触,从而实现电路的通断,瓷壳1内的导向套5可以对动导电杆6进行导向,尽量保证动作过程中真空灭弧室动静端的同轴度,从而保证动触头11和静触头12的接触面积,同时,导向套5还可以与动导电杆6做防扭设计,以防在装配过程中扭伤波纹管9,波纹管9可以保证灭弧室的密封,又能借助于它来实现动触头11和静触头12的相对运动,波纹管9的允许伸缩量决定了所能获得的最大触头开距,波纹管屏蔽罩10可以改善真空灭弧室内部的电场分布,有利于真空灭弧室绝缘外壳的小型化,尤其是对于高电压的真空灭弧室小型化有显著效果,屏蔽筒13可以阻挡电弧生成物四周喷溅的作用,有助于电弧熄灭后残余等离子体的衰减,防止绝缘外壳受污染。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