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以及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36171发布日期:2022-06-01 18: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发出第1光,其中,所述第1光在630~680nm的波长区域具有第1峰值波长,在430nm~480nm的波长区域具有第2峰值波长,在380nm~430nm的波长区域具有第3峰值波长,所述第1光在将所述第2峰值波长处的光强度设为1的情况下,所述第1峰值波长处的相对光强度为0.05~0.35,所述第3峰值波长处的相对光强度为0.25~0.45,所述第1光在从480nm到所述第1峰值波长的波长区域,具有光强度的第1极小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发光装置具备:发出具有所述第3峰值波长的第2光的发光元件;将所述第2光变换成具有所述第1峰值波长的光的第1荧光体;和将所述第2光变换成具有所述第2峰值波长的光的第2荧光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在所述第1光中,630~680nm的波长区域中的第1发光光谱的第1光谱分布相对于350~800nm的波长区域中的发光光谱的发光光谱分布的比例为3~10%。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在所述第1光中,430~480nm的波长区域中的第2发光光谱的第2光谱分布相对于350~800nm的波长区域中的发光光谱的发光光谱分布的比例为40~50%。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1光进一步在680nm~710nm的波长区域具有第4峰值波长,在所述第1光中,在将所述第2峰值波长处的光强度设为1的情况下,所述第4峰值波长处的相对光强度为0.05~0.3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4峰值波长处的半值宽度为第1峰值波长处的半值宽度的1/3以下。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4峰值波长的相对光强度相对于所述第1峰值波长的相对光强度为0.7以上。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在所述第1光中,380~430nm的波长区域中的发光光谱的第3光谱分布相对于350~800nm的波长区域中的发光光谱的发光光谱分布的比例为8~10%。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在所述第1光中,在将所述第2峰值波长处的光强度设为1的情况下,所述第1极小值处的相对光强度为0.05~0.1。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1光在所述第2峰值波长与所述第3峰值波长之间具有光强度的第2极小值,在所述第1光中,在将所述第2峰值波长处的光强度设为1的情况下,所述第2极小值处的相对光强度为0.1~0.2。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2极小值处的相对光强度比所述第1极小值处的相对光强度大。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1光中,350~800nm的波长范围中的光强度在所述第2峰值波长处最大。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在所述第1光中,430~550nm的波长范围中的发光光谱的形状以所述第2峰值波长为中心,是非对称的。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在所述第1光中,430~550nm的波长区域中的发光光谱的第4光谱分布相对于350~800nm的波长区域中的发光光谱的发光光谱分布的比例为65~80%。15.一种照明装置,具备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照明装置还具备:调整所述发光装置的发光强度的控制部。

技术总结
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装置发出第1光,该第1光在630~680nm的波长区域具有第1峰值波长,在430nm~480nm的波长区域具有第2峰值波长,在380nm~430nm的波长区域具有第3峰值波长。第1光在将第2峰值波长处的光强度设为1的情况下,第1峰值波长处的相对光强度为0.05~0.35,第3峰值波长处的相对光强度为0.25~0.45。第1光在从480nm到第1峰值波长的波长区域,具有光强度的第1极小值。具有光强度的第1极小值。具有光强度的第1极小值。


技术研发人员:草野民男 横井清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瓷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0.10.15
技术公布日:2022/5/3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