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板处理装置、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程序与流程

文档序号:31132828发布日期:2022-08-13 07:18阅读:62来源:国知局
基板处理装置、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程序与流程

1.本公开涉及基板处理装置、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2.作为半导体装置(器件)的制造工序的一个工序,进行对处理室内的基板(晶圆)供给处理气体,在基板上形成膜的处理。伴随着半导体器件的高精细化、高深层化,在处理室内的晶圆为图案晶圆的情况下,由于在晶圆的中心附近处理气体的供给量不足,因此有时形成在晶圆上的膜的面内膜厚均匀性恶化。对此,有时将处理气体供给至晶圆中心,提高晶圆上的面内膜厚均匀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154823号小册子
6.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6/157401号小册子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8.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形成在基板上的膜的面内膜厚均匀性的结构。
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0.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提供如下技术,具备:
11.处理气体喷嘴,其向处理基板的处理室供给处理气体;
12.惰性气体喷嘴,其被配置为与所述处理气体喷嘴在所述基板的周向上隔开预定距离,并向所述处理室供给惰性气体;以及
13.反应管,其在内部构成所述处理室,并具有以收容所述处理气体喷嘴的方式向外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和以收容所述惰性气体喷嘴的方式向外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
14.以使所述处理气体的流动方向朝向所述基板侧的方式,朝向所述处理气体喷嘴供给从所述惰性气体喷嘴供给的所述惰性气体。
15.发明效果
16.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提高形成在基板上的膜的面内膜厚均匀性的结构。
附图说明
17.图1是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优选使用的基板处理装置的概略结构图,是以纵剖视图表示处理炉部分的图。
18.图2是以图1的a-a线剖视图表示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优选使用的基板处理装置的处理炉的一部分的图。
19.图3是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优选使用的基板处理装置的控制器的概略结构图,是以框图表示控制器的控制系统的图。
20.图4是表示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优选使用的基板处理装置的成膜顺序的图。
21.图5中的(a)是表示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优选使用的基板处理装置的处理炉内的原料自由基的浓度分布的图,图5中的(b)是用于说明图5中的(a)中的对流喷嘴附近的气体的流动的图。
22.图6是表示分别使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基板处理装置、比较例1的基板处理装置、以及比较例2的基板处理装置而在基板上形成的膜的面内膜厚分布的解析结果的图。
23.图7中的(a)是表示使用比较例2的基板处理装置在基板上形成膜的情况下的对流喷嘴中的惰性气体的流量与面内膜厚分布的关系的图。图7中的(b)是表示使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基板处理装置在基板上形成膜的情况下的对流喷嘴中的惰性气体的流量与面内膜厚分布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使用图1~图4对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对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25.(1)基板处理装置的结构
26.如图1所示,处理炉202具有作为加热单元(加热机构)的加热器207。加热器207为圆筒形状,通过被保持板支承的方式而被垂直地安装。加热器207还作为使气体热活化(激发)的活化机构(激发部)而发挥功能。
27.在加热器207的内侧,与加热器207呈同心圆状地配置有反应管203。反应管203由例如石英(sio2)或碳化硅(sic)等耐热性材料构成,形成为上端封闭且下端开口的圆筒形状。在反应管203的下方,与反应管203呈同心圆状地配置有歧管209。歧管209例如由镍合金等金属构成,形成为上端和下端开口的短的圆筒形。歧管209的上端部与反应管203的下端部卡合,对反应管203进行支承。在歧管209与反应管203之间设置有作为密封部件的o形环220a。反应管203与加热器207同样地被垂直地安装。主要由反应管203和歧管209构成处理容器(反应容器)。在处理容器的内部形成有处理室201。处理室201构成为能够收容作为基板的晶圆200。
28.在处理室201中,以贯通歧管209的侧壁的方式分别设置有作为第一气体喷嘴的供给成膜气体(处理气体)的喷嘴249a、作为第二气体喷嘴的供给成膜气体(处理气体)的喷嘴249b、作为第三气体喷嘴的供给惰性气体的喷嘴249c、作为第四气体喷嘴的供给惰性气体的喷嘴249d。在喷嘴249a~249d上分别连接有气体供给管232a~232d。
29.喷嘴249a和喷嘴249b被用作向处理室201供给成膜气体(处理气体)的处理气体喷嘴。另外,喷嘴249c和喷嘴249b被用作向处理室201供给惰性气体的惰性气体喷嘴。喷嘴249c和喷嘴249d分别被用作从与成膜气体不同的系统仅供给惰性气体的对流喷嘴。对流喷嘴在处理室201配置有2根。对流喷嘴分别被配置为与处理气体喷嘴在晶圆200的周向上隔开预定距离。
30.在气体供给管232a~232d上,从气流的上游侧起依次分别设置有作为流量控制器(流量控制部)的质量流量控制器(mfc)241a~241d以及作为开闭阀的阀243a~243d。在气体供给管232a、232b的阀243a、243b的下游侧分别连接有供给惰性气体的气体供给管232e、
232f。在气体供给管232e、232f上,从气流的上游侧起依次分别设置有mfc241e、241f及阀243e、243f。
31.在反应管203中形成有:第一突出部302,其以收容喷嘴249a和喷嘴249b的方式向外侧突出;第二突出部303,其以收容喷嘴249c的方式向外侧突出;以及第三突出部304,其以收容喷嘴249d的方式向外侧突出。第一突出部302也可以被分割成多个,以便分别收容喷嘴249a和喷嘴249b。
32.第一突出部302形成在与排气口233相对的位置。第二突出部303和第三突出部304分别形成在与第一突出部302在反应管203的周向上隔开预定距离的位置。在此,预定距离是指在反应管203的周向上从第一突出部302起15
°
以上且120
°
以下的范围内的圆弧的距离。换言之,将反应管203的第一突出部302的中心与晶圆200中心连接的直线与将第二突出部303、第三突出部304各自的中心与晶圆200中心连接的直线所成的角θ分别为15
°
以上且120
°
以下的范围内的圆弧的距离。第二突出部303和第三突出部304相对于将第一突出部302的中心与排气口233的中心连接的直线线对称地配置。
33.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第二突出部303、第三突出部304分别形成在反应管203的周向上从第一突出部302起隔开90
°
的位置。即,第二突出部303形成在与第三突出部304对置的位置。
34.第一突出部302构成为在内部构成处理室201的一部分,并收容喷嘴249a、249b。第二突出部303构成为在内部构成处理室201的一部分,并收容喷嘴249c。第三突出部304构成为在内部构成处理室201的一部分,并收容喷嘴249d。
35.如图2所示,在第一突出部302内从反应管203的下方向着上方沿着晶圆200的排列方向分别设置喷嘴249a和喷嘴249b。喷嘴249a和喷嘴249b在第一突出部302内相邻配置。喷嘴249a、249b以隔着被搬入处理室201内的晶圆200的中心并与后述的排气口233对置的方式配置。
36.如图2所示,在第二突出部303和第三突出部304内,从反应管203的下方朝向上方沿着晶圆200的排列方向分别设置喷嘴249c和喷嘴249d。即,喷嘴249c和喷嘴249d被设置在与喷嘴249a、249b在被搬入的晶圆200的周向上分别保持预定距离的位置。在此,预定距离是指反应管203的内壁面与晶圆200的周缘部之间的距离即间隙g的一倍以上的圆弧的距离,且是在被搬入的晶圆200的周向上从喷嘴249a、249b起15
°
以上且120
°
以下的范围内的圆弧的距离。换言之,是将处理气体喷嘴的中心与晶圆200中心连接的直线、与将喷嘴249c、喷嘴249d各自的中心与晶圆200中心连接的直线所成的角θ分别为15
°
以上且120
°
以下的范围内的圆弧的距离。即,喷嘴249c、249d在被搬入的晶圆200的周向上与喷嘴249a、249b相距间隙g的一倍以上的圆弧的距离,且被配置在被搬入的晶圆200的周向上从将处理气体喷嘴的中心与晶圆中心连接的直线起15
°
以上120
°
以下的位置。另外,喷嘴249c和喷嘴249d被配置为相对于将处理气体喷嘴的中心和排气口233的中心连接的直线呈线对称。即,喷嘴249d被设置于将连接处理气体喷嘴的中心与排气口233的中心的线作为直线而划分的区域中的、设置有喷嘴249c的区域的相反侧的区域。在此,处理气体喷嘴的中心是指喷嘴249a的中心、喷嘴249b的中心、或者喷嘴249a的中心与喷嘴249b的中心的中间点。
37.在此,从喷嘴249a~249d供给的气体分别发生向着气体供给孔250a~250d所朝向的方向喷出气体的吹出和在其周围流动的吸入,由此,涡流进行循环。若将喷嘴249c、249d
配置在从将处理气体喷嘴的中心与晶圆中心连接的直线起在晶圆200的周向上小于15
°
的位置,则喷嘴249a、249b与喷嘴249c、249d分别接近,从喷嘴249a、249b供给的处理气体的涡流与从喷嘴249c、249d供给的惰性气体的涡流合流。即,处理气体被从喷嘴249c、249d供给的惰性气体稀释。
38.另外,若将喷嘴249c、249d配置在从将处理气体喷嘴的中心与晶圆中心连接的直线起在被搬入的晶圆200的周向上大于120
°
的位置,则从喷嘴249a、249b供给的处理气体与从喷嘴249c、249d供给的惰性气体能够干扰的范围变小,因此不会对晶圆200上造成影响,由惰性气体的涡流产生的影响程度减弱。因此,喷嘴249c、249d优选被配置在与喷嘴249a、249b保持间隙g的一倍以上的圆弧的距离的位置,且是在从将处理气体喷嘴的中心与晶圆中心连接的直线起在被搬入的晶圆200的周向上15
°
以上且120
°
以下的位置。
39.在喷嘴249a~249d的侧面分别设置有供给气体的气体供给孔250a~250d。气体供给孔250a、250b能够分别朝向晶圆200的中心方向供给气体。气体供给孔250a、250b以从反应管203的下部到上部朝向各个晶圆200的中心开口的方式被设置为多个。
40.气体供给孔250c、250d能够分别向喷嘴249a、249b供给惰性气体。即,气体供给孔250c、250d以从反应管203的下部遍及上部分别朝向喷嘴249a、249b开口的方式被设置为多个。
41.具体而言,气体供给孔250c、250d分别形成为从晶圆中心起例如45
°
朝向喷嘴249a、249b侧进行开口,并形成为能够朝向掠过第一突出部302的壁的方向供给惰性气体。即,气体供给孔250c、250d形成为从反应管203的下部到上部分别从晶圆中心起例如45
°
朝向喷嘴249a、249b侧进行开口,以朝向第一突出部302的壁的内侧进行开口的方式被设置为多个,以便能够朝向掠过第一突出部302的壁的方向供给惰性气体。通过从该气体供给孔250c、250d供给惰性气体,在第二突出部303、第三突出部304附近分别形成惰性气体的涡流,该惰性气体的涡流阻止从间隙g区域的上游侧流动的处理气体的流动。即,阻止在间隙g区域的上游侧流动的处理气体向间隙g区域的下游侧流入。另外,在间隙g区域的上游侧流动的处理气体通过惰性气体的涡流而不与惰性气体混合,朝向晶圆200中心方向流入。
42.在此,若使气体供给孔250c、250d的朝向比掠过壁的方向更靠向喷嘴249a、249b侧,则从喷嘴249c、249d供给的惰性气体将在第一突出部302内碰撞,使惰性气体的涡流的直径变小,从而使上述效果减弱。另外,若使气体供给孔250c、250d的朝向比掠过壁的方向更靠向与喷嘴249a、249b相反的一侧(排气侧),则惰性气体被卷入第一突出部302侧的涡流而与处理气体混合,因此上述的效果将减弱。
43.从气体供给管232a经由mfc241a、阀243a、喷嘴249a向处理室201供给例如包含作为预定元素(主元素)的si及卤素元素的卤代硅烷类气体来作为原料气体(处理气体)。
44.从气体供给管232b经由mfc241b、阀243b、喷嘴249b向处理室201供给例如作为氮化气体的氮化氢类气体来作为处理气体且与所述原料的化学结构(分子结构)不同的反应体(反应物)。氮化氢类气体被用作n源。作为氮化氢类气体,例如可以使用氨(nh3)气。
45.从气体供给管232c~232f分别经由mfc241c~241f、阀243c~243f、气体供给管232c、232d、232a、232b、喷嘴249c、249d、249a、249b向处理室201供给例如氮(n2)气体来作为惰性气体。n2气体作为吹扫气体、载气而起作用,进而作为对形成于晶圆200上的膜的面内膜厚分布进行控制的膜厚分布控制气体来起作用。
46.主要由气体供给管232a、232b、mfc241a、241b、阀243a、243b构成处理气体供给系统。另外,主要由气体供给管232c~232f、mfc241c~241f、阀243c~243f构成惰性气体供给系统。
47.在反应管203设置有作为对处理室201的气氛进行排气的排气部的排气口233。如图2所示的水平剖视图那样,排气口233被设置在隔着晶圆200并与喷嘴249a、249b(气体供给孔250a、250b)对置(面对)的位置。在排气口233连接有排气管231。排气管231具备作为检测处理室201的压力的压力检测器的压力传感器245,另外,经由作为压力调整器的apc(auto pressure controller,自动压力控制器)阀244与真空泵(真空排气装置)246连接。apc阀244被构成为通过在使真空泵246工作的状态下对阀开闭,能够进行处理室201的真空排气以及真空排气停止,而且在使真空泵246工作的状态下,基于由压力传感器245检测出的压力信息来调节开度,由此能够调整处理室201的压力。主要由排气管231、apc阀244、压力传感器245构成排气系统。真空泵246也可以包含在排气系统中。
48.在歧管209的下方设置有能够气密地封闭歧管209的下端开口的作为炉口盖体的密封盖219。密封盖219例如为金属制,并形成为圆盘状。在密封盖219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歧管209的下端抵接的作为密封部件的o形环220b。在密封盖219的下方设置有使后述的晶舟217旋转的旋转机构267。旋转机构267的旋转轴255贯通密封盖219而与晶舟217连接。旋转机构267通过使晶舟217旋转而使晶圆200旋转。
49.密封盖219构成为通过作为设置于反应管203的外部的升降机构的晶舟升降机115在垂直方向上升降。晶舟升降机115构成为通过使密封盖219升降而将晶圆200搬入及搬出(搬送)到处理室201内外的搬送装置(搬送机构)。另外,在歧管209的下方或侧方设置有在使密封盖219下降而将晶舟217完全从处理室201内搬出的期间,气密地闭塞歧管209的下端开口的作为炉口盖体的闸门221。闸门221与密封盖219同样地形成为圆盘状,在其上表面设置有与歧管209的下端抵接的o形环220c。闸门221的开闭动作(升降动作、转动动作等)由闸门开闭机构222控制。
50.作为基板支承件的晶舟217被构成为将多片、例如25~200片晶圆200以水平姿势且彼此中心对齐的状态下沿垂直方向排列而多层地支承,即隔开间隔地排列。晶舟217例如由石英、sic等耐热性材料构成。在晶舟217的下部,多层地支承有例如由石英、sic等耐热性材料构成的隔热板218。
51.在反应管203内设置有作为温度检测器的温度传感器263。通过基于由温度传感器263检测出的温度信息来调整向加热器207的通电情况,处理室201的温度成为所希望的温度分布。温度传感器263沿着反应管203的内壁设置。
52.如图3所示,作为控制部(控制单元)的控制器121构成为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121a、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21b、存储装置121c、i/o端口121d的计算机。ram121b、存储装置121c、i/o端口121d构成为能够经由内部总线121e与cpu121a进行数据交换。控制器121与例如构成为触摸面板等的输入输出装置122连接。
53.存储装置121c例如由闪存、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构成。在存储装置121c内,以能够读出的方式存储有对基板处理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程序、记载有后述的基板处理的步骤或条件等的工艺制程等。工艺制程是以能够使控制器121执行后述
的基板处理中的各步骤并得到预定的结果的方式组合而成的,作为程序发挥功能。以下,将工艺制程、控制程序等总称为程序。另外,也将工艺制程简称为制程。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程序这样的用语的情况下,有时仅包含制程单体、仅包含控制程序单体、或者包含这两者。ram121b构成为暂时保持由cpu121a读取的程序、数据等的存储器区域(工作区域)。
54.i/o端口121d与上述mfc241a~241f、阀243a~243f、压力传感器245、apc阀244、真空泵246、温度传感器263、加热器207、旋转机构267、晶舟升降机115、闸门开闭机构222等连接。
55.cpu121a构成为从存储装置121c读取控制程序并执行,并且根据来自输入输出装置122的操作命令的输入等,从存储装置121c读取制程。cpu121a构成为按照读出的制程的内容,控制利用mfc241a~241f进行的各种气体的流量调整动作、阀243a~243f的开闭动作、apc阀244的开闭动作及基于压力传感器245的apc阀244的压力调整动作、真空泵246的启动及停止、基于温度传感器263的加热器207的温度调整动作、利用旋转机构267进行的晶舟217的旋转及旋转速度调节动作、利用晶舟升降机115进行的晶舟217的升降动作、利用闸门开闭机构222进行的闸门221的开闭动作等。
56.控制器121能够通过将存储于外部存储装置(例如硬盘等磁盘、cd等光盘、mo等光磁盘、usb存储器等半导体存储器)123的上述程序安装于计算机而构成。存储装置121c、外部存储装置123构成为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以下,也将它们总称为记录介质。在本说明书中使用了记录介质这样的用语的情况下,有时仅包含存储装置121c单体、仅包含外部存储装置123单体、或者包含这两者。此外,向计算机的程序的提供也可以不使用外部存储装置123,而使用因特网、专用线路等通信手段来进行。
57.(2)成膜处理
58.使用图4对使用上述的基板处理装置,作为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的一个工序,在作为基板的晶圆200上形成氮化硅膜(sin膜)的顺序例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构成基板处理装置的各部的动作由控制器121控制。
59.图4所示的成膜顺序通过对不同时进行步骤a和步骤b的循环执行n次(n为预定数),从而在晶圆200上形成包含si和n的膜、即sin膜。
60.步骤a通过从喷嘴249a对晶圆200供给hcds气体来形成作为第一层的含si层;
61.步骤b通过从喷嘴249b对晶圆200供给nh3气体来形成作为第二层的氮化硅层(sin层)。
62.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有时也如下那样表示图4所示的成膜顺序。
[0063][0064]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晶圆”这一用语的情况下,有时指晶圆本身,有时指晶圆与其表面上形成的预定的层或膜的层叠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晶圆的表面”这一用语的情况下,有时指晶圆本身的表面,有时指形成于晶圆上的预定的层等的表面。在本说明书中,“基板”包含“晶圆”的含义。
[0065]
(晶圆供给和晶舟装载)
[0066]
当将多片晶圆200装填(晶圆供给)到晶舟217时,闸门221通过闸门开闭机构222移动,歧管209的下端开口开放(闸门打开)。之后,如图1所示,支承多片晶圆200的晶舟217被晶舟升降机115抬起而向处理室201搬入(晶舟装载)。在搬入完成后,密封盖219成为经由o
型环220b将歧管209的下端密封的状态。
[0067]
(压力调整及温度调整)
[0068]
通过真空泵246对处理室201进行真空排气(减压排气),以使处理室201、即存在晶圆200的空间成为所希望的压力(真空度)。此时,处理室201的压力由压力传感器245测定,基于该测定出的压力信息对apc阀244进行反馈控制。另外,通过加热器207进行加热,以使处理室201的晶圆200成为所希望的成膜温度。此时,基于温度传感器263检测出的温度信息对向加热器207的通电情况进行反馈控制,以使处理室201成为期望的温度分布。另外,开始利用旋转机构267进行的晶圆200的旋转。处理室201的排气、晶圆200的加热及旋转均至少在对晶圆200的处理结束之前的期间持续进行。
[0069]
(成膜步骤)
[0070]
然后,依次执行接下来的步骤a、b。
[0071]
[步骤a]
[0072]
在该步骤中,对处理室201的晶圆200供给hcds气体。
[0073]
具体而言,打开阀243a,使hcds气体向气体供给管232a内流动。hcds气体通过mfc241a进行流量调整,经由喷嘴249a向处理室201内供给,从排气口233排出。即,对晶圆200供给hcds气体。此时,也可以打开阀243e,使n2气体向气体供给管232e内流动。n2气体通过mfc241e进行流量调整,与hcds气体一起经由喷嘴249a向处理室201供给,能够从排气口233排出。此外,在步骤a中,在经由喷嘴249a向处理室201供给hcds气体的状态下,经由喷嘴249c、249d分别向处理室201供给n2气体。以使在第二突出部303、第三突出部304附近分别形成惰性气体的涡流的方式,将从喷嘴249c、249d供给的n2气体朝向喷嘴249a供给。其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0074]
在步骤a中,从喷嘴249a供给的hcds气体的流量例如为1sccm以上且2000sccm以下,优选为10sccm以上且1000sccm以下的范围内。另外,从喷嘴249c、249d供给的n2气体的流量例如分别为500sccm,设为包含从喷嘴249a供给的n2气体的hcds气体的总流量的约1/4以上且2/3以下的预定的流量。
[0075]
相对于从喷嘴249a供给的hcds气体的总流量,在从喷嘴249c、249d供给的n2气体的流量少于hcds气体的总流量的1/4的情况下,从喷嘴249c、249d供给的n2气体被hcds气体推开。即,在间隙g区域流动的原料气体不被稀释而向下游侧流动,到达晶圆200中心的原料气体的总量减少。即,形成在晶圆200上的膜的膜厚分布成为凹状,面内膜厚均匀性恶化。
[0076]
另外,相对于从喷嘴249a供给的hcds气体的总流量,在从喷嘴249c、249d供给的n2气体的流量多于hcds气体的总流量的2/3的情况下,通过从喷嘴249c、249d供给的n2气体,在间隙g区域流动的原料气体的稀释效果变大,到达晶圆中心的原料气体的总量过度增加。即,形成在晶圆200上的膜的膜厚分布成为凸状,面内膜厚均匀性恶化。
[0077]
因此,使从喷嘴249c、249d供给的n2气体的流量成为包含从喷嘴249a供给的n2气体的hcds气体的总流量的约1/4~2/3的预定的流量。此外,这些流量条件根据晶圆200的表面积、晶圆间距、间隙g的宽度、喷嘴249c、249d的位置、喷嘴249c、249d的气体供给孔250c、250d的朝向、气体种类、成膜温度、处理压力等而不同。
[0078]
hcds气体的供给时间例如为1秒以上且120秒以下,优选1秒以上且60秒以下的范围内的预定时间。处理室201的压力为例如1pa以上且2666pa以下,优选67pa以上且1333pa
以下的范围内的预定的压力。晶圆200的温度(成膜温度)例如为250℃以上且800℃以下,优选400℃以上且750℃以下,更优选550℃以上且700℃以下的范围内的预定温度。
[0079]
通过在上述条件下对晶圆200供给hcds气体和n2气体,在晶圆200的最表面上形成含有例如从小于1原子层至多原子层(从小于1分子层至多分子层)左右的厚度的cl的含si层作为第一层。包含cl的含si层可以是包含cl的si层,也可以是hcds的吸附层,还可以包含它们双方。
[0080]
在hcds气体自分解(热分解)的条件下,通过在晶圆200上堆积si而形成包含cl的si层。在hcds气体不发生自分解(热分解)的条件下,通过hcds吸附于晶圆200上而形成hcds的吸附层。与形成hcds的吸附层相比,以成膜速率的观点考虑,优选形成含有cl的si层。以下,为了方便,也将含cl的含si层简称为含si层。
[0081]
在步骤a中,在从喷嘴249a供给hcds气体的状态下打开阀243c~243f,向气体供给管232c、232d、232b内流动n2气体,从喷嘴249c、249d、249b向处理室201内供给n2气体。维持从喷嘴249b供给少量的n2气体的方式不是必须的,但在抑制hcds气体向喷嘴249b内侵入的观点下是优选的。出于该目的,来自喷嘴249b的n2气体的供给优选与步骤a同时或者在此之前开始。
[0082]
在步骤a中,从喷嘴249a、249b供给的n2气体的各流量(第一流量)分别为比从喷嘴249c、249d供给的n2的流量小的流量。进而,对于从喷嘴249c、249d供给的n2气体的各流量,使它们的合计流量成为如下这样的流量,即比从喷嘴249a供给的hcds气体和n2气体的总流量小的流量。
[0083]
在形成具有所希望的厚度及面内厚度分布的第一层后关闭阀243a,停止hcds气体的供给。此时,apc阀244保持打开的状态,利用真空泵246对处理室201内进行真空排气,将残留在处理室201内的未反应或有助于第一层的形成后的hcds气体从处理室201内排除。从喷嘴249a~249d供给的n2气体作为吹扫气体而起作用,由此,对处理室201内进行吹扫(吹扫步骤)。
[0084]
[步骤b]
[0085]
在步骤a结束后,对处理室201内的晶圆200、即形成于晶圆200上的第一层供给nh3气体。
[0086]
在该步骤中,以与步骤a中的阀243a、243c~243f的开闭控制相同的顺序进行阀243b、243c~243f的开闭控制。nh3气体通过mfc241b进行流量调整,经由喷嘴249b向处理室201内供给,从排气口233排出。此时,对晶圆200供给nh3气体。
[0087]
在步骤b中,从喷嘴249b供给的nh3气体的供给流量为例如1000~10000sccm的范围内的预定的流量。此时,从喷嘴249c、249d供给的n2气体的流量为包含从喷嘴249b供给的n2气体的nh3气体的总流量的约1/4以上且2/3以下的预定的流量。通过这样设定,能够得到与在上述的步骤a中说明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0088]
nh3气体的供给时间设为例如1秒以上且120秒以下、优选为1秒以上且60秒以下的范围内的预定时间。处理室201的压力为例如1pa以上且4000pa以下、优选1pa以上且3000pa以下的范围内的预定压力。通过设为比步骤a高的压力,即使不使用等离子体而是使用了热活化的nh3气体,也能够以预定的速度与第一层进行化学反应,形成第二层。其他处理条件设为与步骤a同样的处理条件。另外,在步骤b中,与步骤a相比,来自喷嘴249c、249d的n2气
体供给的重要性低,也有时不需要。
[0089]
在上述条件下对晶圆200供给nh3气体和n2气体时,形成于晶圆200上的第一层的至少一部分被氮化(改性)。由此,在晶圆200上形成包含si和n的第二层、即sin层。在形成第二层时,第一层中所含的cl等杂质在利用nh3气体进行的第一层的改性反应的过程中,构成至少包含cl的气体状物质,并从处理室201排出。即,第一层中的cl等杂质从第一层中被抽出或脱离,由此从第一层分离。由此,第二层成为cl等杂质比第一层少的层。
[0090]
在形成了第二层之后,关闭阀243b,停止nh3气体的供给。然后,通过与步骤a的吹扫步骤同样的处理步骤、处理条件,从处理室201内排除残留于处理室201内的未反应或有助于第二层的形成后的nh3气体、反应副产物。
[0091]
[预定次数实施]
[0092]
通过将不同时地进行、即不同步地进行步骤a、b的循环执行1次以上(n次),能够在晶圆200上形成预定组成及预定膜厚的sin膜。上述循环优选重复多次。即,在执行1次上述的循环时形成的第二层的厚度比期望的膜厚薄,优选反复执行多次上述的循环,直至通过层叠第二层而形成的sin膜的膜厚达到期望的膜厚。
[0093]
(后吹扫~大气压恢复)
[0094]
在晶圆200上形成了期望组成、期望膜厚的膜后,从喷嘴249a~249d分别向处理室201供给作为吹扫气体的n2气体,并从排气口233排气。由此,对处理室201进行吹扫,将残留于处理室201内的气体、反应副产物从处理室201除去(后吹扫)。之后,处理室201的气氛被置换为惰性气体(惰性气体置换),处理室201的压力恢复为常压(大气压恢复)。
[0095]
(晶舟卸载及晶圆卸载)
[0096]
通过晶舟升降机115使密封盖219下降,歧管209的下端开口。然后,处理完毕的晶圆200在被晶舟217支承的状态下从歧管209的下端向反应管203的外部搬出(晶舟卸载)。在晶舟卸载之后,使闸门221被移动,歧管209的下端开口经由o形环220c被闸门221密封(闸门关闭)。处理完毕的晶圆200在被搬出至反应管203的外部之后,从晶舟217被取出(晶圆卸载)。
[0097]
(3)模拟
[0098]
使用上述图1所示的基板处理装置的处理炉202,进行图4所示的成膜顺序中的处理,在裸晶圆的70倍的表面积的图案晶圆上形成sin膜。图5中的(a)是表示图4所示的成膜顺序中的步骤a时的处理炉202内的原料自由基的浓度分布的图,图5中的(b)是表示图5中的(a)中的第二突出部303附近的气体的流动的图。
[0099]
如图5中的(a)所示,喷嘴249c、249d的气体供给孔250c、250d分别朝向将处理气体喷嘴侧的n2气体朝向掠过第一突出部302的壁部的方向,而不是朝向晶圆中心方向。此外,喷嘴249d是与喷嘴249c相同的结构,起到同样的效果,因此以下使用喷嘴249c来进行说明。
[0100]
在本模拟中,从喷嘴249a供给的原料气体即hcds气体的流量为200sccm,从喷嘴249a供给的n2气体的流量为12000sccm。此时,同时从喷嘴249c、249d分别供给的n2气体的流量为6250sccm。此时的处理室201内的压力设为140pa,成膜温度设为700℃,其他处理条件设为与上述的步骤a同样的条件。
[0101]
在此,在大表面积的晶圆上形成膜的情况下,从喷嘴249a供给的原料气体的大半在晶圆200的周缘部与反应管203的内壁之间的间隙g区域流动,而不是在狭窄的晶圆200间
(晶圆间距间)流动。由此,原料气体在晶圆周缘部扩散,在晶圆上流动的原料气体的总量减少,到达晶圆中心部的原料气体枯竭。另外,通过在间隙g区域流动的原料气体使晶圆的周缘部膜厚度增加,结果是在晶圆上形成凹状的膜。
[0102]
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当从喷嘴249c供给的n2气体朝向喷嘴249a向着掠过第一突出部302的壁的方向供给时,如图5中的(b)所示,在与第二突出部303附近的晶圆200的周缘部的一部分重叠的位置形成惰性气体(n2气体)的涡流。通过该惰性气体的涡流,在间隙g区域流动的原料气体在第二突出部303附近被阻挡,能够使原料气体不会流向比喷嘴249c更靠下游侧的间隙g区域。这样,在晶圆200的周缘部的一部分,原料气体的浓度降低而被稀释。其结果是抑制了晶圆200的周缘部的膜厚度增加。
[0103]
另外,通过该惰性气体的涡流,在第二突出部303附近被阻挡的原料气体不与n2气体混合,而被朝向晶圆200中心方向引导。该惰性气体的涡流与原料气体不混合而排斥,原料气体的流动方向变化为惰性气体的涡流的流动方向。即,向晶圆200中心部供给原料气体而使晶圆200中心部膜厚度增加。
[0104]
另外,从喷嘴249c供给的n2气体通过该惰性气体的涡流分别朝向排气口233而在下游侧的间隙g区域流动并被排出。即,第二突出部303的下游侧的间隙g区域被n2气体稀释,抑制晶圆200的周缘部的膜厚度增加。
[0105]
即,通过利用喷嘴249c、249d的惰性气体的供给来形成惰性气体的涡流,由此能够调整晶圆200上的原料气体的稀释效果范围。
[0106]
另外,惰性气体的涡流的大小能够通过调整喷嘴249c、249d的位置、喷嘴249c、249d的气体供给孔250c、250d的朝向、反应管203的壁面形状、或者相对于原料气体的总流量的从喷嘴249c、249d供给的惰性气体的流量来进行控制。因此,能够通过从晶圆的周缘部到任意距离的稀释来控制膜厚。
[0107]
因此,能够控制面内膜厚分布,即使在处理表面积大的图案晶圆中也能够提高膜厚面内均匀性。
[0108]
以下,对实施例进行说明。
[0109]
实施例1
[0110]
图6中的本实施例对使用图1及图2所示的基板处理装置,通过图4所示的成膜顺序形成有sin膜的晶圆的面内膜厚均匀性进行了评价。图6中的比较例1对使用在处理室中没有对流喷嘴的基板处理装置形成有sin膜的晶圆的面内膜厚均匀性进行了评价。图6中的比较例2对使用在处理室中具有2根对流喷嘴的基板处理装置来形成有sin膜的晶圆的面内膜厚均匀性进行了评价。在比较例2中,2根对流喷嘴分别被配置在晶圆200的周向上从处理气体喷嘴离开90
°
的位置,各对流喷嘴的气体供给孔朝向晶圆200的中心。
[0111]
由本实施例形成的晶圆的面内膜厚均匀性为
±
0.18%,由比较例1形成的晶圆的面内膜厚均匀性为
±
10.6%,由比较例2形成的晶圆的面内膜厚均匀性为
±
4.45%。
[0112]
在没有对流喷嘴的比较例1中,与使用了对流喷嘴的比较例2、本实施例相比,确认了晶圆的周缘部(两端部)的膜厚比晶圆的中心部的膜厚形成得厚,面内膜厚均匀性差。另外,在本实施例的使用了对流喷嘴的情况下,与比较例2的使用了对流喷嘴的情况相比,确认了晶圆200的周缘部(两端部)处的膜厚度增加被抑制,面内膜厚均匀性得到改善。
[0113]
在比较例2中,由侧边对流装置供给的n2气体与原料气体混合,晶圆周缘部的原料
气体的稀释效果减弱。另外,原料气体被稀释,从而到达晶圆中心部的原料气体的总量减少。进而,原料气体向下游侧的间隙g区域流出,通过该流出的原料气体的扩散,晶圆周缘部膜厚度增加。其结果是面内膜厚分布成为凹状。
[0114]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由侧边对流装置供给的n2气体形成的惰性气体的涡流不与原料气体混合而变更在间隙g区域流动的原料气体的流动。由此,在间隙g区域流动的原料气体的浓度降低,晶圆周缘部的膜厚度增加被抑制。另外,通过该惰性气体的涡流,在间隙g区域流动的原料气体被朝向晶圆中心方向引导,到达晶圆中心部的原料气体的流量增加。进而,通过惰性气体的涡流,下游侧的间隙g区域被稀释,晶圆200的周缘部的膜厚度增加被抑制。
[0115]
因此,确认了通过使对流喷嘴的气体供给孔的朝向向着比晶圆中心侧更靠处理气体喷嘴侧,从而改善了面内膜厚均匀性。
[0116]
实施例2
[0117]
接着,对膜厚的对流喷嘴中的惰性气体的流量依赖性进行比较。图7中的(a)是表示上述比较例2的基于对流喷嘴的惰性气体的流量与面内膜厚分布的关系的图。图7中的(b)是表示上述本实施例的基于对流喷嘴的惰性气体的流量与面内膜厚分布的关系的图。
[0118]
如图7中的(a)所示,在比较例2中,若从对流喷嘴供给的n2气体的流量少,则晶圆周缘部的膜厚度增加。这被认为是因为从对流喷嘴供给的n2气体无法使在间隙g中流动的原料气体充分地稀释,从而无法使原料气体到达晶圆中心部。另外,若增多从对流喷嘴供给的n2气体的流量,则能够使晶圆周缘部的膜厚减膜,但确认到在周缘部附近发生局部的膜厚度增加。可以认为这是由于晶圆周缘部被从对流喷嘴供给的n2气体稀释,但由于与流过间隙g的原料气体的浓度差,在周缘部附近发生浓度扩散。这样,比较例2对于周缘部附近的局部的膜厚度增加并不有效。在此,晶圆周缘部与晶圆中心的距离为80mm以上且120mm以下,晶圆周缘部附近与晶圆中心的距离为120mm以上且150mm以下。若进一步增多n2气体的流量,则确认到在晶圆中心部膜厚度增加。可以认为这是由于若从对流喷嘴供给的n2气体的流量多,则n2气体被朝向晶圆中心部供给,因此晶圆的周缘部处的原料气体被稀释,但由于从对流喷嘴供给的n2气体,间隙g的原料气体向晶圆中心部大量流动。
[0119]
如图7中的(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确认了若增多从对流喷嘴供给的n2气体的流量,则抑制晶圆周缘部附近的局部的膜厚度增加,并且在晶圆中心部进行膜厚度增加。由此,不引起晶圆边缘的局部膜厚度增加,能够控制面内的凹凸,晶圆的面内膜厚分布不会成为w型的分布。即,确认了通过调整从对流喷嘴供给的惰性气体的流量,能够控制面内膜厚分布,提高面内膜厚均匀性。
[0120]
(4)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0121]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1个或多个效果。
[0122]
(a)在从处理气体喷嘴对晶圆供给处理气体时,从在晶圆的周向上与处理气体喷嘴偏离预定距离设置的对流喷嘴向着处理气体喷嘴供给惰性气体,从而形成惰性气体的涡流,由此能够提高形成于晶圆上的膜的面内膜厚均匀性。
[0123]
(b)通过该惰性气体的涡流,在晶圆的周缘部与反应管的内壁之间的间隙g区域流动的处理气体不与惰性气体混合而排斥,变化为惰性气体的涡流的流动方向,朝向晶圆的中心方向流动。因此,能够增加向晶圆的中心部供给的原料气体,使晶圆中心部膜厚度增
加。
[0124]
(c)另外,通过在第二突出部303、第三突出部304附近形成惰性气体的涡流,能够抑制处理气体向晶圆的周缘部与反应管的内壁之间的间隙g区域的流入,减少流向第二突出部303、第三突出部304的下游侧的间隙g区域的处理气体,抑制晶圆的周缘部的膜厚度增加。
[0125]
(d)另外,通过以与晶圆的周缘部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形成惰性气体的涡流,在晶圆的周缘部的一部分中原料气体的浓度降低并稀释。由此,能够抑制晶圆的周缘部的膜厚度增加。
[0126]
(e)另外,通过第二突出部303、第三突出部304附近的惰性气体的涡流,由对流喷嘴供给的惰性气体朝向排气口流过下游侧的间隙g区域并被排出,从而第二突出部302、第三突出部304的下游侧的间隙g区域被稀释,抑制了晶圆200的周缘部的膜厚度增加。由此,向设置于处理室201的下游侧的间隙g区域的温度传感器263供给惰性气体,另一方面,由于显著减少处理气体,因此能够抑制由处理气体造成的附着物。因此,由于保护了由温度传感器263的附着物引起的污染,因此能够改善温度传感器263的维护周期。
[0127]
(f)通过控制由对流喷嘴供给的惰性气体的流量,形成惰性气体的涡流,能够调整晶圆200上的处理气体的稀释效果范围。
[0128]
(g)另外,通过将2根对流喷嘴配置为相对于将处理气体喷嘴的中心与排气口的中心连接的直线呈线对称,能够提高形成于晶圆上的膜的面内膜厚均匀性。
[0129]
(h)通过调整对流喷嘴的设置位置、形成于对流喷嘴的气体供给孔的朝向、相对于处理气体的总流量的由对流气体喷嘴供给的惰性气体的流量等,能够控制形成于晶圆上的面内膜厚分布,能够提高面内膜厚均匀性。
[0130]
以上,具体说明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0131]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了作为对流喷嘴而使用喷嘴249c和喷嘴249d这2根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对流喷嘴可以是任意1根,也可以是2根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流喷嘴为1根的情况下,由于没有对流喷嘴的一侧的晶圆的周端部的膜厚度增加,因此优选为2根以上。
[0132]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基板处理工序,使用在晶圆200上形成sin膜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例如,除了sin膜之外,在形成包含含有si的硅化合物的膜、包含钨(w)、钛(ti)、铪(hf)等的金属化合物等的膜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应用。
[0133]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适宜地应用于例如包含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学气相沉积)、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物理气相沉积)、形成氧化膜、氮化膜的处理、以及形成包含金属的膜的处理的成膜处理中。
[0134]
另外,基板处理所使用的制程优选根据处理内容而单独地准备,并经由电通信线路、外部存储装置123而预先存储于存储装置121c内。而且,优选在开始处理时,cpu121a从存储于存储装置121c内的多个制程中,根据基板处理的内容适当地选择合适的制程。由此,能够在1台基板处理装置中高再现性地形成各种膜种、组成比、膜质、膜厚的膜。另外,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负担,从而可以避免操作失误并且迅速地开始处理。
[0135]
另外,上述的制程不限于新制作的情况,例如也可以通过变更已经安装于基板处
理装置的已有的制程来准备。在变更制程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变更后的制程经由电通信线路、记录有该制程的记录介质而安装于基板处理装置。另外,也可以对现有的基板处理装置所具备的输入输出装置122进行操作,对已经安装于基板处理装置的已有的制程进行直接变更。
[0136]
另外,并不限于上述的基板处理装置那样的对半导体晶圆进行处理的半导体制造装置等,也能够应用于对玻璃基板进行处理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制造装置。
[0137]
附图标记说明
[0138]
200晶圆(基板)、
[0139]
201处理室、
[0140]
233排气口、
[0141]
249a喷嘴(处理气体喷嘴)、
[0142]
249b喷嘴(处理气体喷嘴)、
[0143]
249c喷嘴(惰性气体喷嘴)、
[0144]
249d喷嘴(惰性气体喷嘴)、
[0145]
302第一突出部、
[0146]
303第二突出部、
[0147]
304第三突出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