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输电绝缘设备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芯模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业内绝缘管的拉挤、缠绕和编织成型等工艺中,需要对芯模的位置和同轴度进行调整和固定,传统的芯模固定结构通过调节螺钉产生的推力直接压紧芯模,该固定结构安装在成型设备机架上,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芯模进行多角度调节。
在实际使用中操作人员对调节螺钉的调整需要不断变换操作位置,调节螺钉与机架之间也存在角度干涉,导致调节螺钉旋转角度受到实际位置的限制,调节困难,尤其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调节空间受到原材料纱线位置限制会变得非常紧凑,无法做到有效调节;调节螺钉直接挤压在内芯端部,当受力较大时内芯材料或螺钉端部产生屈服变形。无论是内芯材料还是调节螺钉端部结构破坏,都会造成不可逆的机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芯模调节装置,该芯模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框和调节块组,通过驱动芯模调节块组在调节框内滑动来调节和固定芯模,避免了调节螺钉直接与芯模接触,不会对芯模造成不可逆的机构损伤;另外,调节框的设置可以放大芯模被调节的位置,便于员工进行施工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芯模调节装置,用于固定和调节芯模,包括调节框和调节块组;调节框包括依次首尾固定连接的上顶板、第一侧板、下顶板和第二侧板,调节框的前后贯通供芯模穿过,上顶板、第一侧板、下顶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设置若干滑槽,上顶板的内侧面与下顶板的内侧面平行,第一侧板的内侧面与第二侧板的内侧面平行;在调节框内至少设置一组调节块组,调节块组包括至少两个横向调节块和至少两个纵向调节块,横向调节块的短边分别位于上顶板和下顶板的滑槽内,纵向调节块的短边分别位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滑槽内;调节块组可在滑槽内滑动和限位固定以调节芯模的位置。该芯模调节装置通过驱动芯模调节块组在调节框内滑动来调节和固定芯模,避免了调节螺钉直接与芯模接触,不会对芯模造成不可逆的机构损伤;另外,调节框的设置可以成比例放大芯模被调节的位置,便于员工进行施工操作。
优选地,在调节框的前后各设置一组调节块组,可以增强芯模固定的稳定性。
优选地,还包括若干调节螺钉,调节块组投影到调节框的位置设置若干螺孔,调节螺钉穿过螺孔驱动调节块组位移。采用调节螺钉驱动调节块组位移是最简便有效的调节方式,灵活性强,结构简单易实施。
优选地,至少一个纵向调节块分体设置,包括主调节块和楔形块,楔形块的长边位于上顶板的滑槽内或下顶板的滑槽内,主调节块的短边位于第一侧板的滑槽内和第二侧板的滑槽内,楔形块的斜边与主调节块的边缘接触,驱动楔形块,主调节块可发生位移。纵向调节块分体设置,利用楔形块将纵向调节块的驱动调节孔转移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操作位置更加方便,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地,楔形块为直角梯形且楔形块的长边比主调节块的长边短。直角梯形的楔形块形状规整,便于加工,楔形块的斜边可以实现将纵向调节块的驱动调节孔转移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优选地,主调节块和楔形块形状匹配可拼合成长方体。纵向调节块整体为长方体,形状规整,便于控制和设计,在固定芯模时,不会因为纵向调节块的形状不规整而达不到调节要求。
优选地,楔形块的直角边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投影位置设置螺孔,调节螺钉穿过螺孔驱动楔形块。通过调节螺钉驱动楔形块,简单方便,螺孔的设置位置也转移到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优选地,上顶板和/或下顶板上设置限位螺孔,限位螺孔对应主调节块,且限位螺孔与第一侧板的距离大于楔形块的长边的长度。限位螺孔的设置目的是当楔形块的调节距离达到最大时,可以用调节螺钉穿过限位螺孔直接驱动主调节块发生位移,进而达到调节芯模位置的目的。
优选地,楔形块的长边对应的滑槽位于限位螺孔与第一侧板之间。楔形块由于长边长度较短,当楔形块到达最大的纵向调节位置时,即使再继续在滑槽内移动,其调节的行程也不会变大,因此,楔形块的长边对应的滑槽长度可以在限位螺孔与第一侧板之间。
优选地,上顶板、第一侧板、下顶板和第二侧板通过若干螺钉固定连接。采用螺钉固定连接,方便调节框的组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芯模调节装置100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调节框110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第一侧板112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上顶板111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芯模调节装置200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上顶板211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第二侧板214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纵向调节块222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要求,这里将披露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的典型例子而已,其可体现为各种形式。因此,这里披露的具体细节不被认为是限制性的,而仅仅是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以及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际中任何恰当的方式不同地应用本发明的代表性的基础,包括采用这里所披露的各种特征并结合这里可能没有明确披露的特征。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芯模调节装置100,用于固定和调节芯模,包括调节框110和调节块组120;调节框110包括依次首尾固定连接的上顶板111、第一侧板112、下顶板113和第二侧板114,调节框110的前后贯通供芯模穿过,上顶板111、第一侧板112、下顶板113和第二侧板114上均设置两道滑槽115,滑槽115设置在调节框110的前后的边缘的内侧,即垂直于上顶板111、第一侧板112、下顶板113和第二侧板114相互连接的边缘。
在本实施例中,上顶板111的内侧面与下顶板113的内侧面平行,第一侧板112的内侧面与第二侧板114的内侧面平行;调节块组120设置在调节框110内,调节块组120包括两个横向调节块121和两个纵向调节块122,横向调节块121两侧的短边分别位于上顶板111和下顶板113的滑槽115内,纵向调节块122两侧的短边分别位于第一侧板112和第二侧板114的滑槽115内;调节块组120可在滑槽115内滑动来固定芯模的位置,对调节块组120进行限位和固定来固定芯模的位置。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两个横向调节块121和两个纵向调节块122需要在滑槽115内滑动,所以两个横向调节块121和两个纵向调节块122相互之间不能发生干涉,也即任意两个相邻的滑槽115不能相交。具体地,如图1所示,纵向调节块122位于横向调节块121的前方,这里的“前方”是指相对的位置,即纵向调节块122距离调节框110的边缘更近。
在其他实施例中,纵向调节块和横向调节块的前后位置不做具体的限制,满足不相互干涉的原则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以上顶板111在上和下顶板113在下的原则,所谓纵向调节块122就是,通过驱动纵向调节块122可以调节芯模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所谓横向调节块121就是,通过驱动横向调节块121可以调节芯模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该芯模调节装置100通过驱动调节块组120在调节框110内滑动来调节和固定芯模,避免了调节螺钉直接与芯模接触,不会对芯模造成不可逆的机构损伤;另外,调节框110的设置可以成比例放大芯模被调节的位置,便于员工进行施工操作,保证调节尺寸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上、下仅指代相对性的方位,便于描述,纵、横也是相对于上、下方位的描述,便于理解,没有具体的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上顶板111、第一侧板112、下顶板113和第二侧板114通过若干螺钉固定连接。采用螺钉固定连接,方便调节框110的组装和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上顶板111和下顶板113的结构相同,第一侧板112和第二侧板114的结构相同,简化制造和安装流程。结合图4所示,上顶板111的左右侧面分别抵接第一侧板112和第二侧板114,在上顶板111的左右侧面上设置第一安装螺孔117;如图3所示,第一侧板112与上顶板111和下顶板113抵接的位置,对应第一安装螺孔117设置第二安装螺孔118,采用螺钉固定连接,将上顶板111、第一侧板112、下顶板113和第二侧板114依次首尾固定相连。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顶板和下顶板的结构也可以存在差异,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结构也可以存在差异,只要能将上顶板、第一侧板、下顶板和第二侧板依次固定连接即可。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顶板和下顶板的结构可以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结构互换,同样能够实现调节框的组装目的。甚至,上顶板、第一侧板、下顶板和第二侧板的结构和尺寸可以完全相同,以上顶板为例,在上顶板的左侧面设置第一安装螺孔,在上顶板靠近右侧面的板面上设置第二安装螺孔,将四块相同的上顶板可以依次首尾连接,采用螺钉固定连接,此时调节框的前后贯通的内截面是正方形。
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连接方式也可以不局限于螺钉连接,采用焊接或者胶接等方式也可以组装调节框。
在本实施例中,在调节框110的前后各设置一组调节块组120,可以增强芯模固定的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调节框内可以只设置一组调节块组,只要调节块组的各个组件具备一定的厚度,仍能够对芯模起到较好的调节和固定作用。或者也可以设置三组、四组或者更多组调节块组,根据实际调解需求设置即可。
在其他实施例中,调节块组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横向调节块和两个以上的纵向调节块,可以根据芯模的尺寸大小,增加或者减少横向调节块的数量和纵向调节块的数量。比如,当芯模尺寸较小时,增加横向调节块的数量和纵向调节块的数量,可以增加芯模调节装置的稳定性;当芯模尺寸较大时,可以减少横向调节块的数量和纵向调节块的数量,提供调节的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若干调节螺钉,调节块组120投影到调节框110的位置设置若干螺孔,调节螺钉穿过螺孔驱动调节块组120位移,并且能够将调节块组120与芯模紧密接触从而达到固定芯模的作用。采用调节螺钉驱动调节块组120位移是最简便有效的调节方式,灵活性强,结构简单易实施。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上顶板111在滑槽115的外侧设置若干第一调节螺孔116,调节螺钉穿过第一调节螺孔116驱动纵向调节块122发生位移,调节螺钉使纵向调节块122与芯模紧密接触从而使纵向调节块122和芯模的位置固定;第一侧板112在滑槽115的内侧设置若干第二调节螺孔119,调节螺钉穿过第二调节螺孔119驱动横向调节块121发生位移,调节螺钉使横向调节块121与芯模紧密接触从而使横向调节块121和芯模的位置固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调节块组投影到调节框的具体位置设置螺孔,调节螺钉穿过螺孔驱动调节块组位移,调节螺钉使调节块组与芯模紧密接触从而使调节块组和芯模的位置固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调节的部件也可以不是调节螺钉,可以是丝杆螺母,或者其他能够用于施加外力驱动调节块的部件,调节块组到达合适位置后,采用限位锁定的方式固定调节块组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纵向调节块122和横向调节块121都是长方体,形状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纵向调节块和横向调节块的形状和尺寸也可以不相同,只要能够满足调节和固定芯模的需求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对芯模进行调节和固定的工作流程为:芯模穿过前后贯通的调节框110,调节螺钉驱动调节块组120与芯模紧密接触将芯模固定。由于需要对芯模的位置和同轴度进行调整和固定,则需要对调节块组120的位置进行进一步地调节,具体地,在进行纵向调节时,采用调节螺钉穿过上顶板111的第一调节螺孔116驱动一个纵向调节块122发生位移,此时,也采用调节螺钉穿过下顶板113的第一调节螺孔116驱动另一个纵向调节块122发生位移,即两个纵向调节块122两侧的短边分别在第一侧板112和第二侧板114的滑槽115内滑动,在到达设定位置后,分别穿过上顶板111和穿过下顶板113的调节螺钉共同将两个纵向调节块122与芯模的位置锁死,以此达到固定芯模的目的。横向调节的作用原理与纵向调节的作用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芯模调节装置100,通过驱动调节块组120在调节框110内滑动来调节和固定芯模,避免了调节螺钉直接与芯模接触,不会对芯模造成不可逆的机构损伤;另外,调节框110的设置可以成比例放大芯模被调节的位置,便于员工进行施工操作。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芯模调节装置200,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纵向调节块222的结构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6至图8所示,两个纵向调节块222均分体设置,包括主调节块2222和楔形块2221,楔形块2221为直角梯形且楔形块2221的长边22211比主调节块2222的长边22222短。限位滑槽2111设置在上顶板211或者下顶板213的内侧,与上顶板211或者下顶板213的滑槽215平行设置,且位于滑槽215的外侧,即限位滑槽2111的位置更靠近上顶板211或者下顶板213的边缘。本实施例中,上顶板211和下顶板213均设置限位滑槽2111。两个楔形块2221的长边22211分别位于上顶板211的限位滑槽2111内和下顶板213的限位滑槽2111内,主调节块2222两侧的短边22221分别位于第一侧板212的滑槽215内和第二侧板214的滑槽215内,楔形块2221的斜边22213与主调节块2222的边缘接触,驱动楔形块2221,主调节块2222可发生位移。纵向调节块222分体设置,利用楔形块2221将纵向调节块222的驱动调节孔2110转移到第一侧板212和第二侧板214,操作位置更加方便,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只有一个纵向调节块如上述一样分体设置,将不方便进行施工操作的上顶板或者下顶板的驱动调节孔第一侧板或者第二侧板。
在本实施例中,上顶板211和下顶板213上设置限位螺孔216,限位螺孔216对应主调节块2222,且限位螺孔216与第一侧板212的距离大于楔形块2221的长边22211的长度。限位螺孔216的设置目的是当楔形块2221的调节距离达到最大时,可以用调节螺钉穿过限位螺孔216直接驱动主调节块2222发生位移,进而达到调节芯模位置的目的。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其他施加外力进行驱动的方式将主调节块驱动发生位移,不限于通过使用调节螺钉通过限位螺孔进行驱动。
在本实施例中,楔形块2221的长边22211对应的滑槽,即限位滑槽2111位于限位螺孔216与第一侧板212之间。楔形块2221由于直角边22212的长度有限,其调节的行程受限,当楔形块2221到达最大的纵向调节位置时,即使再继续在限位滑槽2111内移动,其调节的行程也不会变大,因此,楔形块2221的长边22211对应的限位滑槽2111可以设置在限位螺孔216与第一侧板212之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滑槽可以延长至上顶板或者下顶板的边缘,即限位螺孔设置在限位滑槽内,仍旧可以实现楔形块的调节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主调节块2222位于滑槽215的部位均设置第一凸起2223,楔形块2221位于限位滑槽2111的部位也设置第二凸起2224。设置第一凸起2223和第二凸起2224可以减小滑槽215和限位滑槽2111的尺寸,减少纵向调节块222的端部与滑槽215和限位滑槽2111的接触面积,减少移动的摩擦力,更加便于驱动纵向调节块222发生位移。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直接将纵向调节块的边缘插入到滑槽和限位滑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直角梯形的楔形块2221形状规整,便于加工,楔形块2221的斜边22213可以实现将纵向调节块222的驱动调节孔2110转移到第一侧板212和第二侧板214。
在其他实施例中,楔形块也可以不为直角梯形,只要与主调节块接触的部分存在一个斜边,驱动楔形块,可以使主调节块发生纵向的移动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主调节块2222和楔形块2221形状匹配可拼合成长方体。纵向调节块222整体为长方体,形状规整,便于控制和设计,在固定芯模时,不会因为纵向调节块222的形状不规整达不到调节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楔形块的直角边22212在第二侧板214的投影位置设置螺孔,该螺孔为驱动调节孔2110,调节螺钉穿过驱动调节孔2110驱动楔形块2221。通过调节螺钉驱动楔形块2221,由于楔形块2221斜边与22213与主调节块2222的边缘接触,则主调节块2222随之移动进行纵向调节,简单方便,驱动调节孔2110的设置位置也转移到了第一侧板212和第二侧板214,操作人员可以从侧面进行操作调节,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212和第二侧板214的结构相同,纵向调节块222的主调节块2222和楔形块2221的位置可以进行左右互换,即楔形块2221的直角边22212可以与第一侧板212的内侧面直接相互抵接,调节螺钉穿过第一侧板212上下的两个驱动调节孔2110驱动楔形块2221,楔形块2221的长边22211沿限位滑槽2111滑动,都可以实现纵向调节块222的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对芯模进行调节和固定的工作流程为:芯模穿过前后贯通的调节框,调节螺钉驱动调节块组与芯模紧密接触将芯模固定。由于需要对芯模的位置和同轴度进行调整和固定,则需要对调节块组的位置进行进一步地调节,具体地,在进行横向调节时,采用调节螺钉穿过第一侧板212的第二调节螺孔219驱动一个横向调节块221发生位移,此时,也采用调节螺钉穿过第二侧板214的第二调节螺孔219驱动另一个横向调节块221发生位移,即两个横向调节块221两侧的短边分别在上顶板211和下顶板213的滑槽215内滑动,在到达设定位置后,分别穿过第一侧板212和穿过第二侧板214的调节螺钉共同将两个横向调节块221与芯模的位置锁死,以此达到固定芯模的目的。在进行纵向调节时,采用调节螺钉分别穿过第二侧板214上下的两个驱动调节孔2110分别驱动两个楔形块2221,楔形块2221的长边22211沿限位滑槽2111滑动,楔形块2221的斜边22213与主调节块2222的边缘接触,进而主调节块2222在横向上发生位移,在到达设定位置后,穿过第二侧板214的调节螺钉共同将两组楔形块2221、主调节块2222与芯模的位置锁死,以此达到固定芯模的目的。若是楔形块2221到达最大的纵向调节位置,但主调节块2222仍旧未达到目标位置,可另外用两个调节螺钉分别穿过上顶板211和下顶板213的限位螺孔216直接驱动两个主调节块2222,采用与横向调节相同的方法将主调节块2222调整到位后在目标位置锁死固定。
本实施例的芯模调节装置200由于纵向调节块222分体设置,利用楔形块2221将纵向调节块222的驱动调节孔2110转移到第一侧板212和第二侧板214,操作位置更加方便,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创作思想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结构和材料作各种变化和改进,包括这里单独披露或要求保护的技术特征的组合,明显地包括这些特征的其它组合。这些变形和/或组合均落入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内,并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