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载量铂碳催化剂及其尿素辅助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1143571发布日期:2022-08-16 22:36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载量铂碳催化剂及其尿素辅助制备方法

1.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催化剂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铂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是新一代以氢气为燃料的发电装置,其除了具有燃料电池的优点(能量转换效率高和环境友好等),还具有比功率和比能量高,工作温度低,可在室温下快速启动和寿命长等突出特点,从而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燃料电池系统。而质子膜燃料电池面临两大挑战:稳定性和效率成本。这两个重要问题都直接与所使用的催化剂性能相关,电催化剂决定着阴极的氧化还原效率,从而决定了质子膜燃料电池的催化效率和整个电池的转换效率。因此对电催化剂的研究是质子膜燃料电池研究的核心问题。低制备成本、高催化效率和良好的稳定性是质子膜燃料电池实际应用的基本要求。
3.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对铂碳催化剂的铂纳米粒径和形貌具有较大影响。通常,铂纳米粒子的尺寸和分散状态决定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根据报道,铂及铂合金纳米粒子尺寸控制在3-5nm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4.专利us8168561b2中描述了核壳催化剂的制备、结构特征和晶体尺寸等信息,同时提到粒子尺寸对于金属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的影响。通常认为,合成方法和热处理方式对金属纳米粒子的尺寸和分布是其影响因素。因此,人们主要对合成制备方法进行改进研究,调节金属纳米粒子尺寸,形成均一的分散状态以提高铂碳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
5.专利cn101096016a公开了一种制备质子膜燃料电池pt/c催化剂的方法。此方法使用酒石酸、苹果酸和葡萄糖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保护剂,将碳载体同保护剂、铂盐溶液形成吸附有铂化合物的悬浮液与还原剂接触制备pt/c催化剂。此方法有利于金属纳米颗粒的形成,并且缩短了制备时间。但生成的纳米颗粒尺寸较大,催化活性一般。
6.专利wo2012088681a1公开了一种利用反胶束体系制备pt石墨烯催化剂的方法。该方法以石墨烯作为载体,利用石墨烯的离子效应和二维延展性,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反胶束体系提供了一种微环境(油包水微乳液),微观尺寸控制上有利于粒径的调整。但该方法需要反胶束体系配制,前驱体形成,破乳和过滤等七个步骤,制备过程繁琐。对于其合成的催化剂尺寸和分布未进行表征,电催化性能没有大幅提高。中山大学学报2010年49期公开一种使用浸渍液相还原法制备pt/c催化剂的方法,包括分别使用甲醛、硼氢化钠和乙二醇作为还原剂制备负载量20%的pt/c催化剂。发现三种不同还原剂的活性顺序为pt/c(乙二醇)》pt/c(甲醛)》pt/c(硼氢化钠)。采用乙二醇还原法制备的pt/c催化剂铂的聚集程度最小,其粒径最小(2.2nm),电化学表面积最大(74.1m
2 g-1
)。但该方法制备的铂载量较低,仅有20wt%。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高载量铂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催化剂中,铂含量在30-70wt%且铂纳米粒子的平均尺寸在1-4nm。
8.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9.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铂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将铂盐溶于醇水混合溶液中形成溶液a;
11.(2)将碳粉分散到醇水混合溶液中,得到碳颗粒悬浮液b;
12.(3)将溶液a缓慢滴加到碳颗粒悬浮液b中,并加入弱碱调节ph至7-8,在冰水浴中(0-4℃)搅拌一段时间,过滤干燥多次,以去除溶液中氯离子,得到干燥后的样品;
13.(4)将干燥后的样品与尿素搅拌混合,然后装入马弗炉中,通入氢气平衡气,在200℃-500℃通气焙烧,焙烧后,得到所述铂碳催化剂,将所述铂碳催化剂喷淋醇水混合溶液保存。
14.可选的,所述铂碳催化剂中,铂含量在30-70wt%;铂纳米粒子的平均尺寸在1-4nm之间。
15.可选的,步骤(1)、(2)、(4)中,所述醇包括甲醇、乙醇、乙二醇、异丙醇等低元醇。
16.可选的,步骤(1)、(2)、(4)所用的醇水混合溶液中,水和醇的体积比为1:1~1:10。
17.可选的,步骤(2)中,所述弱碱为碳酸氢钠、氨水、六亚甲基四胺、丙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18.可选的,步骤(3)中,搅拌时间为0.5小时-12小时。
19.可选的,步骤(4)中,干燥后的样品与尿素的质量比为1:1~1:10,焙烧时间为0.5~5h。
20.可选的,所述氢气平衡气为氢气与其他气体的混合,其他气体为氮气、氩气、氦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氢气与其他气体的体积比为5%-100%。
21.可选的,步骤(1)中,铂盐于溶液a中的浓度为0.001mol/l-1mol/l;步骤(2)中,碳粉于碳颗粒悬浮液b中的质量分数为5%~70%。
22.有益效果
23.本发明使用醇水混合溶剂,微调ph初步除去氯离子,采用氢气还原与原位尿素分解热还原方法制备铂碳催化剂,能够形成平均尺寸在1-4nm的铂纳米粒子、含铂30wt%-70wt%的铂碳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以铂盐化合物作为铂的前驱体,以氢气作为还原剂,尿素作为辅助还原试剂。
24.本发明首先在醇水混合液中通过ph控制将铂离子转化为铂的氢氧化物分散吸附在碳载体上,然后经过洗涤过滤去除溶剂,干燥后得到铂碳催化剂前体,然后利用氢气和尿素在200℃-500℃热处理得到铂碳催化剂。
25.本发明使用醇水作为溶剂,醇溶剂的存在有助于碳颗粒分散,水的存在有助于ph值的调节。将ph值控制在7-8范围内有利于铂离子形成氢氧化物,这有利于控制催化剂纳米颗粒小尺寸的合成和铂粒子的碳吸附。
26.本发明使用氢气热还原和尿素热分解除氯的结合方式,有助于铂纳米粒子的还原成核,并且由于铂的均匀分散使催化剂的分散性很好,尿素分解产生的氨气有利于带走含有的氯离子成分,同时产生的氨气也能将铂碳催化剂中的铂进一步还原。焙烧过程中,尿素
中的氮原子可与铂成键,稳定铂粒子,尿素中含有的碳可以起到铂与载体之间桥梁的作用,有利于稳定铂纳米颗粒,使其尺寸均一,避免团聚。
27.本发明利用醇水混合液作为溶剂,调控ph值在7-8范围,通过氢气和尿素联合使用的方法制备粒子尺寸为2-4nm的催化剂和负载量在30wt%-70wt%可控范围内,并且制备得到的铂碳催化剂纳米颗粒分散且含有高载量铂,克服了在膜电极(mea)的组装中由于低铂含量带来的催化剂层增厚等问题。
28.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具备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备成本低廉能够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29.图1实施例一30wt%铂碳催化剂的铂纳米粒径分布及实际载量测试;
30.图2实施例一30wt%铂碳催化剂的电镜图;
31.图3实施例二50wt%铂碳催化剂的铂纳米粒径分布及实际载量测试;
32.图4实施例二50wt%铂碳催化剂的电镜图;
33.图5实施例三60wt%铂碳催化剂的铂纳米粒径分布及实际载量测试;
34.图6实施例三60wt%铂碳催化剂的电镜图;
35.图7氧还原电催化性能测试对比图;
36.图8对比例二的铂纳米颗粒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实施例一
38.30wt%铂碳催化剂的制备:
39.室温条件下,将六水合氯铂酸溶于乙醇中(浓度为0.02mol/l),抽取其10ml和20ml去离子水混合,形成混合液a。
40.另取10ml乙醇和20ml水分散碳(kejten black)于溶液中,形成浓度20%质量分数的碳颗粒悬浮液b。
41.将混合液a缓慢滴加到碳悬浮液b中,混合搅拌均匀后,用六亚甲基四胺调节ph值为7.5,在冰水浴中搅拌3小时,使铂离子缓慢生成铂的氢氧化物吸附到碳颗粒表面。然后过滤洗涤得到吸附有铂的碳材料,烘干待用(80℃,6小时)。
42.将干燥好的铂碳催化剂前体0.1g与0.3g尿素混合,放置在通气马弗炉中,通入氢气10%-氮气平衡气的气体,流量控制50ml/min,在200℃下通气3小时。处理完后在催化剂上喷淋醇水溶液保存。
43.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铂碳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和电化学稳定性,在循环伏安5000次运行后,催化活性仅损失20%。
44.实施例二
45.50wt%铂碳催化剂的制备:室温条件下,将六水合氯铂酸配置成乙醇溶液(浓度为0.04mol/l),抽取其30ml溶液和20ml去离子水混合,形成混合液a。
46.另取10ml乙醇和20ml水分散碳(kejten black)于溶液中,形成浓度20%质量分数的碳颗粒悬浮液b。
47.将混合液a缓慢滴加到碳悬浮液b中,混合搅拌均匀后,用六亚甲基四胺调节ph值为7.5,在冰水浴中搅拌3小时,使铂离子缓慢生成铂的氢氧化物吸附到碳颗粒表面。然后过滤洗涤得到吸附有铂的碳材料,烘干待用(80℃,6小时)。
48.将干燥好的铂碳催化剂前体0.1g与0.3g尿素混合,放置在通气马弗炉中,通入氢气10%-氮气平衡气的气体,流量控制50ml/min,在200℃下通气3小时。处理完后在催化剂上喷淋醇水溶液保存。
49.实施例三
50.60wt%铂碳催化剂的制备:室温条件下,将六水合氯铂酸配置成乙醇溶液(浓度为0.06mol/l),抽取其40ml溶液和20ml去离子水混合,形成混合液a。
51.另取10ml乙醇和20ml水分散碳(kejten black)于溶液中,形成浓度20%质量分数的碳颗粒悬浮液b。
52.将混合液a缓慢滴加到碳悬浮液b中,混合搅拌均匀后,用六亚甲基四胺调节ph值为7.5,在冰水浴中搅拌3小时,使铂离子缓慢生成铂的氢氧化物吸附到碳颗粒表面。然后过滤洗涤得到吸附有铂的碳材料,烘干待用(80℃,6小时)。
53.将干燥好的铂碳催化剂前体0.1g与0.3g尿素混合,放置在通气马弗炉中,通入氢气10%-氮气平衡气的气体,流量控制50ml/min,在200℃下通气3小时。处理完后在催化剂上喷淋醇水溶液保存。
54.实施例四
55.将实施例1-3制备的铂碳催化剂进行氧还原测试:电解质为氧饱和的1m h2so4溶液,测试温度室温(25℃),旋转圆盘转速1600rpm,正向扫描5mv/s,电压扫描范围0-1v vs rhe,测试仪器为搭配旋转圆盘电极系统(pine instruments)的chi 760d型电化学分析仪,测试结果如图7所示。
56.对比例一
57.用商业20%铂碳进行在实施例四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对比实施例一、二、三制备得到的铂碳催化剂的氧还原电催化性能,结果为如图7所示,实施例一、二、三的催化剂性能明显优于商业20%铂碳催化剂。
58.对比例二
59.50wt%铂碳催化剂的制备:室温条件下,将六水合氯铂酸配置成水溶液(浓度为0.04mol/l),抽取其50ml去离子水混合,形成混合液a。
60.另取30ml水分散碳(kejten black)于溶液中,形成浓度20%质量分数的碳颗粒悬浮液b。
61.将混合液a缓慢滴加到碳悬浮液b中,混合搅拌均匀后,用氢氧化钠胺调节ph值为7.5,在冰水浴中搅拌3小时,使铂离子缓慢生成铂的氢氧化物吸附到碳颗粒表面。然后过滤洗涤得到吸附有铂的碳材料,烘干待用(80℃,6小时)。
62.将干燥好的铂碳催化剂前体0.1g,放置在通气马弗炉中,通入氢气10%-氮气平衡气的气体,流量控制50ml/min,在200℃下通气3小时。处理完后在催化剂上喷淋醇水溶液保存。
63.图8为对比例二制备的铂纳米颗粒的电镜图,由图可看出,铂成片形成,没有铂纳米颗粒可以统计粒径分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