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压电缆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22685发布日期:2021-05-28 14:25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中压电缆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压电缆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风电690v/35kv的箱式变压器置于风电机组机舱内,普通的中压电缆因其带有“铠”,电缆为粗芯硬导线,整体较硬,线缆弯折弧度不能在风机上使用。基于此,适用于风电机组的中压电缆应用而生。然,各厂家生产的中压电缆绝缘层厚度不符合国标要求,使其无法与国产的中压电缆附件相适配,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压电缆组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中压电缆无法与国产的中压电缆附件相适配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压电缆组件,包括:中压电缆、电缆指套和中压电缆附件,所述中压电缆的两端穿过所述电缆指套与所述中压电缆附件连接,其中,所述中压电缆的绝缘层的厚度为10.5mm或9.3mm。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中压电缆组件,所述中压电缆与所述中压电缆附件采用冷缩工艺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中压电缆组件,所述电缆指套为四指套。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中压电缆组件,所述电缆指套为六指套。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中压电缆组件,所述中压电缆包括三根相线和三根第一地线,三根所述第一地线编织成一根地线后与三根所述相线穿过所述四指套,或三根所述第一地线与三根所述相线穿过所述六指套,其中,三根所述第一地线呈等边三角形结构分布。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中压电缆组件,每根所述相线延伸至所述四指套或所述六指套外的部分分别连接有第二地线。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中压电缆组件,每根所述第一地线包括地线芯导体和半导电层,所述半导电层包裹在所述地线芯导体的外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中压电缆组件,每根所述相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包裹的主线芯导体、导体屏蔽层、乙丙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其中,所述乙丙绝缘层的厚度为10.5mm或9.3mm。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中压电缆组件,所述中压电缆还包括内护套和氯化聚乙烯护套,所述内护套包裹在所述绝缘屏蔽层和所述半导电层的外部,所述氯化聚乙烯护套包裹在所述内护套的外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中压电缆组件,所述中压电缆还包括填充条,所述填充条填充在所述绝缘屏蔽层和所述半导电层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中压电缆组件,通过将中压电缆的绝缘层厚度设计为10.5mm或9.3mm,使其满足国标的设计要求,能够与国产的中压电缆附件相适配,大幅降低了中压电缆组件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中压电缆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中压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中压电缆;11:主线芯导体;12:导体屏蔽层;

13:乙丙绝缘层;14:绝缘屏蔽层;15:地线芯导体;

16:半导电层;17:内护套;18:填充条;

19:氯化聚乙烯护套;20:第一地线;30:相线;

40:电缆指套;50:高压绝缘主体;60:冷压端子;

70:第二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和图2描述本发明的中压电缆组件。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中压电缆组件包括:中压电缆10、电缆指套40和中压电缆附件,中压电缆10的两端穿过电缆指套40后与中压电缆附件连接,其中,中压电缆10的绝缘层的厚度为10.5mm或9.3mm。

在本实施例中,中压电缆10穿过电缆指套40后与中压电缆附件连接。具体来说,中压电缆附件包括:开关柜和变压器等,中压电缆10的一端与开关柜连接,另一端与变压器连接。与变压器连接的中压电缆10其外部包裹高压绝缘主体50,端部与冷压端子60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中压电缆10的绝缘层的厚度为10.5mm或9.3mm,其符合国标关于绝缘层厚度的设计要求,采用该中压电缆10,可与国产的中压电缆附件相适配,能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中压电缆10包括三根第一地线20和三根相线30,电缆指套40可以为四指套,也可以为六指套。当电缆指套40为四指套时,三根第一地线20编织成一根第一地线20后与三根相线30一起穿过四指套与中压电缆附件连接;当电缆指套40为六指套时,三根第一地线20不编织,与三根相线30一起穿过六指套,然后与中压电缆附件相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压电缆组件,通过将中压电缆的绝缘层厚度设计为10.5mm或9.3mm,使其满足国标的设计要求,能够与国产的中压电缆附件相适配,大幅降低了中压电缆组件的制造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中压电缆10与中压电缆附件采用冷缩工艺连接。具体来说,中压电缆10与中压电缆附件采用热缩工艺连接时,当其搬运时,极易产生层间间隙,需要用热枪进行扫合,以消除层间间隙,而扫合操作需要热枪、接线等,操作较为麻烦。冷缩管采用弹性材料制造,采用冷缩工艺可以消除层间间隙,且在中压电缆10搬运过程中不会产生层间间隙。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缆指套40为四指套,此时三根第一地线20在剥切处去皮编织合成一根地线与三根相线30穿过四指套。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缆指套40也可以为六指套,此时三根第一地线20不编织,与三根相线30一起穿过六指套,三根第一地线20呈等边三角形结构,以替代普通中压电缆的“铠”装。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每根相线30延伸至四指套或六指套外的部分分别连接有第二地线70,以确保感应电荷释放。可选地,也可使用铜网对整个相线30进行包裹后压接。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每根第一地线20包括地线芯导体15和半导电层16。每个半导电层16包裹在每个地线芯导体15的外部,以起到屏蔽作用。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每根相线30包括:主线芯导体11、导体屏蔽层12、乙丙绝缘层13和绝缘屏蔽层14,导体屏蔽层12包裹在每个主线芯导体11的外部,乙丙绝缘层13包裹在每个导体屏蔽层12的外部,绝缘屏蔽层14包裹在每个乙丙绝缘层13的外部,其中,乙丙绝缘层13的厚度为10.5mm或9.3mm。

具体来说,乙丙绝缘层13的厚度符合国标的电缆制作要求,解决了乙丙绝缘层13采用欧标设计,在国内认证困难的问题。同时,将乙丙绝缘层13的厚度设计为10.5mm或9.3mm,使其可以与国产的中压电缆附件相适配,较之采用进口的中压电缆附件,其生产成本降低了约2/3。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中压电缆10还包括内护套17和氯化聚乙烯护套19,内护套17包裹在主线芯导体11的绝缘屏蔽层14和地线芯导体15的半导电层16的外部,氯化聚乙烯护套19包裹在内护套17的外部。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中压电缆10还包括填充条18。填充条18填充在绝缘屏蔽层14和半导电层16之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