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踩踏办公计算机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95725发布日期:2021-07-09 11:5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踩踏办公计算机电缆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踩踏办公计算机电缆。


背景技术:

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专门用于计算机设备上的电缆得到了进一步设计和完善,在我们办公的场所,用于连接办公的电脑的电缆线存在以下的问题,电缆线常位于办公桌下方,与工作人员较近,工作人员很容易踩踏到电缆线,第一带来触电的安全问题,第二电缆遭到挤压磨损,传输功能受到影响,第三容易造成电缆的缠绕打结,带来成拉拽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踩踏办公计算机电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踩踏办公计算机电缆,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踩踏办公计算机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异形护套,所述异形护套的侧边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凹部和凸部,所述电缆本体的上半部分设置有三角气囊组合,三角气囊组合包括一号气囊、二号气囊和三号气囊,所述三号气囊位于一号气囊和二号气囊的下方,所述一号气囊和二号气囊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异形护套和三角气囊组合之间设置有填充部,所述电缆本体的中部横向设置有非金属隔板,所述电缆本体的下半部分并位于非金属隔板的下方横向设置有五组缆芯单元,所述缆芯单元的外侧套有绝缘层,所述缆芯单元和异形护套之间利用金属粉进行填充,所述电缆本体的底部等距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拧固有吸地盘,所述吸地盘的底面设置有折边,所述折边向内的位置设置有集尘部,所述集尘部向内的位置并位于吸地盘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吸力槽。
5.优选的,所述异形护套上半部分为半圆形,下半部分为矩形,为聚乙烯材料制成。
6.优选的,所述凹部和凸部结合在一起呈波纹状,凹部受力向内收缩,凸部受力向外扩张。
7.优选的,所述一号气囊和二号气囊斜角对称分布,受力时会向间隙处聚拢。
8.优选的,所述非金属隔板稍微弯曲,所述缆芯单元和异形护套之间存在若干蜂窝状支护骨架,金属粉位于蜂窝状支护骨架的孔内。
9.优选的,所述吸地盘顶部设置有作用于螺纹槽的连接头,所述折边受地面压力时向上折起。
10.优选的,所述集尘部的表面为多孔滤袋层,所述吸地盘受地面压力时,与地面接触部位为吸力槽。
11.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防踩踏办公计算机电缆,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改进及优点:
(1)设计三角气囊组合,用于在踩踏电缆受力时,起到缓冲的作用,一号气囊和二号气囊斜角对称分布,受力时会向间隙处聚拢,分散挤压的作用效果,配合三号气囊给予电缆的下半部分足够的保护,同时便于及时扩张复位。
12.(2)设计凹部和凸部,凹部和凸部结合在一起呈波纹状,凹部受力向内收缩,凸部受力向外扩张,形成的规律的运动,避免对缆芯造成损伤。
13.(3)增加吸地盘,根据异形护套底部平整的形状设计,用于在踩踏电缆时,吸住地面,达到固定电缆的效果,解决电缆位移磨损的问题和缠绕打结的问题,其中折边和集尘部的设计,都是用于保护吸力槽,避免其沾染过多灰尘,丧失吸力。
14.(4)设计若干蜂窝状支护骨架,金属粉位于蜂窝状支护骨架的孔内,替代电缆的屏蔽层,用于电缆屏蔽电磁效应,并且与本电缆的形状结构相适配。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踩踏办公计算机电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防踩踏办公计算机电缆的内部视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防踩踏办公计算机电缆吸地盘的具体结构图。
16.图中:1、电缆本体;2、异形护套;3、凹部;4、凸部;5、一号气囊;6、二号气囊;7、三号气囊;8、间隙;9、填充部;10、非金属隔板;11、缆芯单元;12、绝缘层;13、金属粉;14、螺纹槽;15、吸地盘;16、连接头;17、折边;18、集尘部;19、吸力槽。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如图1

3所示,一种防踩踏办公计算机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电缆本体1,电缆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异形护套2,异形护套2的侧边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凹部3和凸部4,电缆本体1的上半部分设置有三角气囊组合,三角气囊组合包括一号气囊5、二号气囊6和三号气囊7,三号气囊7位于一号气囊5和二号气囊6的下方,一号气囊5和二号气囊6之间设置有间隙8,异形护套2和三角气囊组合之间设置有填充部9,电缆本体1的中部横向设置有非金属隔板10,电缆本体1的下半部分并位于非金属隔板10的下方横向设置有五组缆芯单元11,缆芯单元11的外侧套有绝缘层12,缆芯单元11和异形护套2之间利用金属粉13进行填充,电缆本体1的底部等距开设有螺纹槽14,螺纹槽14内拧固有吸地盘15,吸地盘15的底面设置有折边17,折边17向内的位置设置有集尘部18,集尘部18向内的位置并位于吸地盘15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吸力槽19;所述异形护套2上半部分为半圆形,下半部分为矩形,为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凹部3和凸部4结合在一起呈波纹状,凹部3受力向内收缩,凸部4受力向外扩张;所述一号气囊5和二号气囊6斜角对称分布,受力时会向间隙8处聚拢;所述非金属隔板10稍微弯曲,所述缆芯单元11和异形护套2之间存在若干蜂窝状支护骨架,金属粉13位于蜂窝状支护骨架的孔内;所述吸地盘15顶部设置有作用于螺纹槽14的连接头16,所述折边17受地面压力时向
上折起,在不受力的情况,折边17替代吸力槽19与地面接触;所述集尘部18的表面为多孔滤袋层,可以为吸力槽19阻挡灰尘,所述吸地盘15受地面压力时,与地面接触部位为吸力槽19。
1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