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10507发布日期:2022-10-04 18:2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按键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键的按键连接组件,并且特别是关于按键的底板与支架之间可牢固连接的按键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2.典型的按键会以成对的支架构件所构成的升降机构可转动地及/或可滑动地连接至键帽以及底板上,藉此让键帽能相对于底板垂直移动。
3.将支架构件连接在底板上的常见方式,是形成勾状或钳状限位结构于底板上,该勾状或钳状限位结构用以连接支架构件的转轴。
4.然而,底板与其限位结构通常以金属板制成。支架构件则是以高分子材料制成。因此,当支架构件的转轴是以干涉组装方式迫入限位结构内时,转轴容易被限位结构切削,导致转轴与限位结构内壁间存在不必要的间隙,使得键帽受到使用者施力而移动时,因前述间隙而发生键帽晃动。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连接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6.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按键的按键连接组件,该按键连接组件包含:底板,包含主板体、抵接翼片、定位结构与限位结构,该定位结构与该限位结构间具有缺口和通孔,使得该定位结构与该限位结构沿轴承方向被贯穿,该主板体还定义承靠端与容置孔,该容置孔与该通孔相连,该承靠端位于该容置孔一侧,该限位结构具有勾状部,该抵接翼片位于该限位结构前侧;及至少一支架,连接于该底板上,该支架包含支架主体与至少一作动轴;其中,该支架的该作动轴穿过该定位结构与该限位结构间的该通孔,至少一部分的该作动轴容置于该容置孔,至少另一部分的该作动轴靠抵在该底板的该承靠端的上表面,而该抵接翼片靠抵于该作动轴的一侧,使该限位结构的该勾状部、该定位结构、该抵接翼片和该底板的该承靠端四者共同限制该作动轴。
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按键连接组件,包含:底板,包含主板体、定位结构与限位结构,该定位结构与该限位结构间具有缺口和通孔,使得该定位结构与该限位结构沿轴承方向被贯穿,该主板体还定义承靠端与容置孔,该容置孔与该通孔相连,该承靠端位于该容置孔一侧,该限位结构具有勾状部;及至少一支架,连接于该底板上,该支架包含支架主体与至少一作动轴;其中,该支架的该作动轴穿过该定位结构与该限位结构间的该通孔,至少一部分的该作动轴容置于该容置孔,至少另一部分的该作动轴靠抵在该底板的该承靠端上表面,使该限位结构的该勾状部、该定位结构、该底板的该容置孔与该承靠端四者共同限制该作动轴。
8.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定位结构具有定位侧壁,该定位结构的该定位侧壁与该限位结构的限位侧壁间隔限位间距,且该缺口位于该定位结构的顶部与该限位结构的该勾状部之间,而该通孔定义于该定位结构的该定位侧壁与该限位结构的该限位侧壁之间。
9.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缺口的间隙小于该作动轴的主轴径,该主轴径小于该限位间距。
10.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作动轴末端具有与该作动轴本体不同轴径的外轴部,该作动轴本体与该外轴部两者中,以轴径小的一者靠抵在该底板的该承靠端上表面。
11.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作动轴末端具有外轴部,该作动轴的主轴径大于该外轴部的外轴径,且该外轴部靠抵在该底板的该承靠端上表面。
12.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底板还包括抵接翼片,该抵接翼片位于该限位结构前侧,该抵接翼片靠抵于该作动轴的一侧,使该抵接翼片限制该作动轴。
13.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定位结构具有定位侧壁,该定位结构的该定位侧壁与该限位结构的限位侧壁间隔限位间距,该抵接翼片与该定位结构间具有抵接间距,该限位间距大于该抵接间距,该抵接间距大于该作动轴的主轴径。
14.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抵接翼片具有上弯面与抵接壁面,该抵接壁面朝向该作动轴,且该上弯面朝向该轴承方向。
15.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抵接翼片具有上弯面与抵接壁面,且该上弯面作为该抵接壁面而朝向该作动轴。
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按键连接组件包含底板以及支架。底板包含主板体以及形成在主板体上的定位结构、限位结构与抵接翼片。支架包含支架主体以及具有外轴部的作动轴。定位结构与限位结构之间形成具有缺口的通孔。作动轴自支架主体的下支架部向外延伸。外轴部自作动轴向外延伸。作动轴通过通孔且由限位结构的勾状部限制在通孔内。定位结构的定位侧壁以及抵接翼片的抵接侧壁限制作动轴。本发明的按键其支架的作动轴可牢固地连接于底板上,并且支架的转轴能够在底板的限位结构内转动及/或移动,使得键帽相对于底板垂直移动时,不会因作动轴与限位结构内壁之间存在的间隙而发生键帽晃动。
1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18.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按键的元件、构件的展开示意图。
19.图2是图1中成对的支架被标示虚线椭圆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0.图3是图1中底板被标示虚线椭圆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1.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例的按键经组合且移除键帽后的外观示意图。
22.图5是图4中移除键帽后的按键被标示虚线椭圆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3.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按键的变形的底板的外观示意图。
24.图7是图6中底板被标示虚线椭圆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5.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按键的另一变形的底板的外观示意图。
26.图9是图8中底板被标示虚线椭圆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7.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按键的另一变形的底板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
说明如下。
29.请参阅图1至图10,示意地描绘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按键1。图1是以元件、构件展开图示意地绘示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例的按键1。图2是图1中成对的支架13被标示虚线椭圆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底板10被标示虚线椭圆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例的按键1经组合且移除键帽11后的外观示意图。图5是图4中移除键帽11后的按键1被标示虚线椭圆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按键1的一变形的底板10的外观示意图。图7是图6中底板10被标示虚线椭圆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按键1的另一变形的底板10的外观示意图。图9是图8中底板10被标示虚线椭圆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按键1的另一变形的底板10的外观示意图。图1及图4所示的按键1是以倍数键且以蝴蝶式升降机构为范例,但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按键1并不以此无限,可以实施于非倍数键的一般按键,也可以实施于剪刀式升降机构。
30.如图1、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按键1包含键帽11以及位于键帽11下方、连接键帽11的按键连接组件18。按键连接组件18还包括底板10及一或多个支架13。图1及图4所示的按键1其支架13是构成蝴蝶式升降机构12的构件之一,且蝴蝶式升降机构12包含两组成对的支架13。下文仅以一组成对支架13其配合的连接结构作为详细说明的范例。
31.如图3所示,底板10包含主板体101、定位结构102、限位结构103以及抵接翼片104。直立设置的定位结构102形成于水平设置的主板体101上。定位结构102定义前侧fs以及与前侧fs相对的后侧bs。定位结构102具有顶部1020以及定位侧壁1022。
32.直立设置的限位结构103形成于主板体101上,并且与一个定位结构102相对。限位结构103与定位结构102大体沿一限位方向r平行延伸,限位结构103与定位结构102可以位于同一直线上,或是彼此错位但平行。限位结构103包含朝向与其相对的定位结构102延伸的勾状部1032。定位结构102与限位结构103间具有缺口1011和通孔1010,缺口1011和通孔1010彼此上下连通。通孔1010形成于直立设置的定位结构102与之相对的限位结构103之间。通孔1010上方定义有缺口1011。缺口1011形成于勾状部1032与定位结构102的顶部1020之间,缺口1011及通孔1010使得定位结构102与相对的限位结构103沿着一轴承方向a被贯穿,限位方向r与轴承方向a垂直。限位结构103具有面向定位侧壁1022的限位侧壁1034。主板体101还具有容置孔1014及承靠端1015,容置孔1014及承靠端101都位于前侧fs处,并且水平面的容置孔1014与直立面的通孔1010横直连通,承靠端1015位于容置孔1014前方。
33.如图4及图5所示,直立设置的抵接翼片104形成于主板体101上,例如在主板体101上冲压出片体且向上弯折成型。抵接翼片104位于限位结构103的前方,但是抵接翼片104的弯折方向并不予以限定,抵接翼片104的上弯面1044可能朝向轴承方向a,也可能面向作动轴134(垂直轴承方向a或平行限位方向r)。抵接翼片104具有面向作动轴134或面向定位侧壁1022的抵接侧壁1042,即抵接侧壁1042垂直轴承方向a或平行限位方向r。图5中抵接侧壁1042与上弯面1044垂直,上弯面1044朝向轴承方向a,而抵接侧壁1042平行或朝向限位方向r。
34.键帽11置于底板10的上方,并且能相对于底板10垂直移动。支架13包含支架主体132与作动轴134。支架主体132包含上支架部1322以及下支架部1324。上支架部1322可滑动
地及/或可转动地连接至键帽11的底表面110上。例如,如图1所示,键帽11包含形成于底表面110上的八个收受槽道112。支架13还包含自上支架部1322向外延伸的成对的凸柱138。凸柱138是置入对应的收受槽道112,并且随着键帽11相对于底板10垂直移动,凸柱138在对应的收受槽道112内来回滑动。
35.支架13的作动轴134自下支架部1324向外延伸,作动轴134末端具有不同轴径的外轴部136。外轴部136与作动轴134共轴,外轴部136自作动轴134向外延伸。作动轴134的主轴径d1大于外轴部136的外轴径d2,且外轴部136可以靠抵在底板10的承靠端1015上表面,如图2至图5所示。由于至少一部分的作动轴134容置于容置孔1014,外轴部136(即至少另一部分的作动轴134)靠抵在底板10的承靠端1015上表面,因此作动轴134可被容置孔1014的壁面和底板10的承靠端1015、加上原本的定位结构102、限位结构103的勾状部1032所共同限制。抵接翼片104对于限制作动轴134,并非绝对地必要。
36.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能将轴径大小对调,即作动轴134的主轴径d1小于外轴部136的外轴径d2。关键在于,本发明不同实施例可在底板10的主板体101提供容置孔1014容纳作动轴134的至少一部分(轴径较大的部分),并使轴径较小的至少另一部分靠抵在承靠端1015上,不论何者在外侧。如此一来,作动轴134轴径较大的部分,可以受到容置孔1014的限制,加上承靠端1015位于容置孔1015一侧可供靠抵作动轴134轴径较小的部分,即使移除抵接翼片104,光靠具有轴径变化的作动轴134、容置孔1014和承靠端1015,就可以消除作动轴134因为组装干涉缺损,造成不必要的连接间隙。
37.图1及图4所示的按键1,其成对的支架13的下支架部1324连接在一起,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按键1也可以实施于下支架部1324未连接在一起的成对的支架13。
38.作动轴134通过通孔1010的缺口1011置入通孔1010内,并且由勾状部1032限制在通孔1010内,致使支架主体132置于后侧bs,外轴部136的至少一部分置于承靠端1015上表面,定位结构102的定位侧壁1022以及抵接翼片104的抵接侧壁1042限制作动轴134,如图4及图5所示。藉此,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按键1其支架13的作动轴134可转动地且牢固地连接于底板10上。
39.于一具体实施例中,限位结构103的限位侧壁1034至定位结构102的定位侧壁1022的限位间距l1等于或大于作动轴134的主轴径d1。抵接翼片104的抵接侧壁1042至定位结构102的定位侧壁1022的抵接间距l2等于作动轴134的主轴径d1。
40.于一具体实施例中,主板体101、定位结构102、限位结构103以及抵接翼片104可以用金属板藉由冲压制程所形成。
41.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的限位结构103的限位侧壁1034。于冲压制程过程中,抵接翼片104向上弯曲使上弯面1044朝向或平行轴承方向a。
42.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及图5所示,两个紧邻的定位结构102整合成单一结构。藉此,两个紧邻的定位结构102可以彼此强化,让由冲压制程所形成的底板10的制造良率提升。于图1、图3及图5中,两个紧邻的定位结构102之间标示虚线以作区隔。
43.进一步,同样如图1及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按键1还包含薄膜开关层15、弹性致动元件16以及两个连结构件17。薄膜开关层15还包含开关152。开关152位于键帽11的下方。薄膜开关层15置于底板10上。弹性致动元件16设置于键帽11与底板10
之间,并且位于开关152的上方。当键帽11被按压进而移动至按压位置时,弹性致动元件16变形进而触发开关152。当键帽11被释放时,弹性致动元件16提供键帽11回复至未按压位置所需的回复力,并且释放开关152。于图2所示的范例中,弹性致动元件16设置于两组蝴蝶式升降机构12之间。两个连结构件17分别连结不同组蝴蝶式升降机构12的支架13,让两组蝴蝶式升降机构12的作动一致。
44.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按键1的变形,其仅有底板10的结构略有不同,因此,仅对底板10不同之处详细说明。如图6及图7所示的底板10,上弯面1044作为抵接壁面1042而朝向作动轴134,也就是上弯面1044即抵接壁面1042朝向限位方向r或垂直轴承方向a。也就是说,于冲压制程过程中,抵接翼片104向上弯曲而使上弯面1044朝向作动轴134,也就是朝向或平行限位方向r、或垂直轴承方向a,此时上弯面1044可以直接作为抵接壁面1042。图6、图7中具有与图1、图3中相同号码标记的元件,有相同或类似的结构以及功能,在此不多做赘述。同样地,当作动轴134通过通孔1010的缺口1011置入通孔1010内时,外轴部136的至少一部分置于承靠端1015的上表面,定位结构102的定位侧壁1022以及抵接翼片104的抵接侧壁1042限制作动轴134。此外,于图6及图7中,两个紧邻的定位结构102整合成单一结构。藉此,两个紧邻的定位结构102可以彼此强化,让由冲压制程所形成的底板10的制造良率提升。于图6及图7中,两个紧邻的定位结构102之间标示虚线以作区隔。
45.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按键1的另一变形同样地其仅有底板10的结构略有不同,因此,仅对底板10不同之处详细说明。如图8及图9所示的底板10,上弯面1044作为抵接壁面1042而朝向作动轴134,也就是上弯面1044即抵接壁面1042朝向限位方向r或垂直轴承方向a。也就是说,于冲压制程过程中,抵接翼片104向上弯曲而使上弯面1044朝向作动轴134,也就是朝向或平行限位方向r、或垂直轴承方向a,此时上弯面1044可以直接作为抵接壁面1042。图8、图9中具有与图1、图3中相同号码标记的元件,有相同或类似的结构以及功能,在此不多做赘述。同样地,当作动轴134通过通孔1010的缺口1011置入通孔1010内时,外轴部136的至少一部分置于承靠端1015的上表面,定位结构102的定位侧壁1022以及抵接翼片104的抵接侧壁1042限制作动轴134。此外,于图8及图9中,两个紧邻的限位结构103整合成单一结构,两个抵接翼片104也距离拉近。藉此,两个紧邻的限位结构103可以彼此强化,让由冲压制程所形成的底板10的制造良率提升。于图8及图9中,两个紧邻的限位结构103之间标示虚线以作区隔。
46.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按键1的另一变形同样地其仅有底板10的结构略有不同,因此,仅对底板10不同之处详细说明。如图10所示的底板10其上两个紧邻的定位结构102整合成单一结构以及两个紧邻的限位结构103整合成单一结构的情形并存。于图10中,两个紧邻的定位结构102之间以及两个紧邻的限位结构103之间皆标示虚线以作区隔。在此也藉图10来说明前侧fs与后侧bs的方位并非绝对的,而是不同组定位结构102、限位结构103以及抵接翼片104的相对方位而定。
47.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按键连接组件,其支架的作动轴由定位结构的定位侧壁与抵接翼片的抵接侧壁限制。藉此,根据本发明的按键其支架的作动轴可牢固地连接于底板上,并且支架的转轴能够在底板的限位结构内转动及/或移动,使得键帽相对于底板垂直移动时,不会因作动轴与限位结构内壁之间存在的间隙而发生键帽晃动。
48.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
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面向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的专利范围的面向内。因此,本发明所申请的专利范围的面向应该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