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过条清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52904发布日期:2021-06-29 21:06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过条清洗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分立元件制品清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过条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2.电感元器件是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储存起来的元件,其结构主要包括磁芯、绕组和基座等,在电感元器件生产方面,已逐步向着体积微小化方向发展,这样电感元器件的引脚将会比较原来更小更细,电感元器件生产工序基本分为电感接脚—电感绕线—电感焊锡—电感清洗—电感涂装等五道工序。在制造过程中,必须对电感元器件在引脚、基座等部位进行焊接、点胶和涂漆等,为此,会在其表面残留各种污渍,需要对表面污渍进行去除处理,以方便后续工艺的实施,从而避免会接触不良等质量事故的发生。目前清除上述污渍主要采用人工方式来进行,人工清洗过程是使用人工对每个制品拿起来后进行清洗,然后又放回治具内,这样的清洗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影响到工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很难能满足生产的需求,人工清洗的方法由于操作员个体的差异非常容易造成引脚损伤或刮除不干净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过条清洗设备,根据本发明的清洗设备能对电感制品进行全自动化清洗和过条处理,从而实现自动化代替手工作业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效果:
4.根据本发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过条清洗设备,包括机箱、入料皮带、清洗机构、过条机构、控制箱、空治具流出机构6和出料皮带,在机箱上设置所述入料皮带,在靠近入料皮带的入料端一侧上方设置所述清洗机构,在所述入料皮带的出料端一侧设置所述空治具流出机构,在清洗机构与入料皮带的出料端之间且位于所述入料皮带的上方设置所述过条机构,
所述
控制箱通过支撑柱支撑设置在清洗机构后侧的机箱后侧边上,在过条机构的下前方且靠近入料皮带出料端传输方向的外侧边缘设置所述出料皮带。
5.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靠近入料皮带入料端的后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压紧块和第一光纤传感器,在清洗机构的下方且沿入料皮带的后侧边缘向过条机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压紧块和第一光纤传感器,在第一压紧块的后侧设置有第一压紧气缸,该第一压紧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压紧块传动连接,在靠近入料皮带出料端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光纤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纤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第二光纤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第一压紧气缸的电气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箱电气连接。
6.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清洗支撑架、横向清洗移动气缸、竖直清洗移动气缸、清洗盘和清洗液滴头,所述清洗支撑架竖直固定在靠近入料皮带的入料端后侧的机箱上,在清洗支撑架的顶端前方固定有横向滑动导轨,所述横竖直清洗移动气缸滑动设置在横向滑动导轨上,在清洗支撑架的端部设置所述横向清洗移动气缸,该横向清洗移动
气缸的输出轴与横竖直清洗移动气缸的外壁传动连接,在靠近入料皮带的入料端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竖直清洗移动气缸的输出轴向下伸出与所述清洗支撑板的上端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端竖直向下伸出且所述清洗盘转动设置在清洗支撑板的下端前侧,在清洗盘的正上方设置所述清洗液滴头,在清洗支撑架的中央下方且沿入料皮带的后侧边缘向过条机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下方第一压紧块和第一光纤传感器。
7.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支撑板的下端前侧上方水平设置有支撑夹紧块,该支撑夹紧块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清洗液滴头贯穿夹紧设置在所述支撑夹紧块的夹紧端上。
8.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靠入料皮带出料端的后侧边缘分别且在所述过条机构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压紧块和第三光纤传感器,在第二压紧块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压紧气缸,该第二压紧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压紧块传动连接,所述第三光纤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第二压紧气缸的电气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箱电气连接。
9.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过条机构包括过条支撑架、机械手前后移动电机、机械手左右移动电机、机械手上下移动电机、夹货旋转气缸、旋转机构和夹货气缸,所述过条支撑架竖直固定在靠近入料皮带出料端后侧的机箱上,在过条支撑架的顶部且沿入料皮带方向水平设置有过条支撑导轨,所述过条支撑导轨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支撑座固定在过条支撑架顶部的左右两端之间,所述机械手左右移动电机固定在过条支撑架顶部的左端,在过条支撑导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动支撑座,所述机械手左右移动电机与所述第一滑动支撑座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支撑座的后侧设置所述机械手前后移动电机,在第一滑动支撑座上水平垂直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动支撑座,在接近所述第三滑动支撑座的前端上表面固定设置所述机械手上下移动电机,在所述第三滑动支撑座的前端侧壁上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动支撑座,所机械手上下移动电机与所述第三滑动支撑座传动连接,在第三滑动支撑座上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所述夹货旋转气缸,在第三滑动支撑座下端的设置所述旋转机构,所述夹货旋转气缸与所述旋转机构上端传动连接,在旋转机构的下端设置所述夹货气缸。
10.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由下至上水平平行设置在第三滑动支撑座上的下旋转支撑板和上旋转支撑板,所述夹货旋转气缸固定在上旋转支撑板上方的第三滑动支撑座外侧壁上,在夹货旋转气缸的输出轴上竖直向下设置有传动杆,在上旋转支撑板的后侧边缘且沿所述夹货旋转气缸的输出轴伸出延伸方向设置有滑动块,在上旋转支撑板与下旋转支撑板中央之间竖直贯穿设置有主转动轴,所述主转动轴的上端与所述滑动块传动连接,在主转动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多根从转动轴,所述从转动轴的上端贯穿在上旋转支撑板上,在上旋转支撑板与下旋转支撑板之间的主转动轴外壁套设有一个或两个上以的主传动盘,该主传动盘的圆周侧壁分别与所述主转动轴传动连接,相邻的从转动轴之间通过从传动盘相互传动连接,所述主转动轴的下端贯穿在下旋转支撑板上,在每根从转动轴的下端设置所述夹货气缸。
11.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滑动块的侧壁上设置有齿条,在主转动轴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
12.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空治具流出机构包括流出支撑架、流出传送带、流出传动马达、拔治具气缸和拨货抓板,所述流出支撑架的流入端垂直设置于所述入料皮带的出料端内侧,在所述流出支撑架上设置所述流出传送带,在所述流出支撑架的流入端的下
方设置与所述流出传送带传动连接的流出传动马达,在流出传送带的入料端上方设置所述拔治具气缸,在所述拔治具气缸的竖直轴上设置有伸向所述入料皮带的出料端的拨货抓板。
13.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流出传送带入料端边缘的流出支撑架上设置有第四光纤传感器。
14.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5.本发明采用自动化清洗设备能够进行自动清洗和过条操作,从而代替人工复杂过条清洗搬运动作,实现自动化代替手工作业的目的,使用清洗机构对制品表面进行紧压并在其表面反复滚动擦洗,能快速达到清洗的目的,清洗完成之后自动将装载有制品的电感治具送入过条机构将制品夹取并转动一定角度或放入至另一电感治具上,过条完成把制品从治具中取出并传送到一个处理工艺的设备上,还完成了将空料的治具送入空治具流出机构自动流回上工序,整个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清洗和过条处理,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自动过条清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发明的清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发明的清洗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发明的清洗机构的侧视装配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发明的过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发明的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发明的旋转机构的旋转传动结构示意图;
23.图8是本发明的空治具流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中,机箱1,入料皮带2,清洗机构3,过条机构4,控制箱5,空治具流出机构6,出料皮带7,第一压紧块8,第一光纤传感器9,电感治具10,第一压紧块20,第一光纤传感器21,第一压紧气缸22,入料马达23,第二光纤传感器24,第二压紧块40,第三光纤传感器41,支撑柱50,出货马达70,触触摸屏51,启动开关52,停止开关53;
25.清洗支撑架301,横向清洗移动气缸302,竖直清洗移动气缸303,清洗盘304,清洗液滴头305,支撑板307,支撑夹紧块308,过条支撑架400,条支撑导轨400a,固定支撑座400b,第一滑动支撑座400c,第二滑动支撑座400d,第三滑动支撑座400e,机械手前后移动电机401,机械手左右移动电机402,机械手上下移动电机403,夹货旋转气缸404,旋转机构405,夹货气缸406,夹取组件406a,下旋转支撑板4050,上旋转支撑板4051,传动杆4052,滑动块4053,主转动轴4054,齿轮4054a,从转动轴5055,主传动盘4056,从传动盘5057,流出支撑架500,流出传送带501,流出传动马达502,拔治具气缸503,拨货抓板504,第四光纤传感器505。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
实现本发明的这些方面。
27.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过条清洗设备,包括机箱1、入料皮带2、清洗机构3、过条机构4、控制箱5、空治具流出机构6和出料皮带7,在机箱1上设置所述入料皮带2,在靠近入料皮带2的入料端一侧上方设置所述清洗机构3,在所述入料皮带2的出料端一侧设置所述空治具流出机构5,在清洗机构3与入料皮带2的出料端之间且位于所述入料皮带2的上方设置所述过条机构4,所述控制箱5通过支撑柱50支撑设置在清洗机构3后侧的机箱1后侧边上,在过条机构4的下前方且靠近入料皮带2出料端传输方向的外侧边缘设置所述出料皮带7,在所述控制箱5上设置有触触摸屏51、启动开关52和停止开关53,在所述控制箱5内设置有现有的plc控制器控制板、stc系列或者stm系列的单片控制板,在机箱1内设置有控制电源,控制板通过统一检测各个光线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统一控制电机或者气缸的运动,并且与设置在机箱1上的各个气源调节阀连接、机箱1内的控制电源,用于控制气缸的气源的开与关,实现对气缸的控制,启动开关52和停止开关53主要是控制整个装置的启动和关闭;通过触触摸屏51输入参数传送至plc控制器控制板、stc系列或者stm系列的单片控制板,使设备安装输入参数进行运行。
28.在本发明中,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靠近入料皮带2入料端的后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压紧块8和第一光纤传感器9,在清洗机构3的下方且沿入料皮带2的后侧边缘向过条机构4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压紧块20和第一光纤传感器21,在第一压紧块20的后侧设置有第一压紧气缸22,该第一压紧气缸22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压紧块20传动连接,在靠近入料皮带2出料端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光纤传感器24,所述第一光纤传感器21的信号输出端、第二光纤传感器24的信号输出端和第一压紧气缸22的电气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箱5电气连接;所述清洗机构3包括清洗支撑架301、横向清洗移动气缸302、竖直清洗移动气缸303、清洗盘304和清洗液滴头305,所述清洗支撑架301竖直固定在靠近入料皮带2的入料端后侧的机箱1上,在清洗支撑架301的顶端前方固定有横向滑动导轨306,所述横竖直清洗移动气缸303滑动设置在横向滑动导轨306上,在清洗支撑架301的端部设置所述横向清洗移动气缸302,该横向清洗移动气缸302的输出轴与横竖直清洗移动气缸303的外壁传动连接,在靠近入料皮带2的入料端上方设置有支撑板307,所述竖直清洗移动气缸303的输出轴向下伸出与所述清洗支撑板307的上端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板307的下端竖直向下伸出且所述清洗盘304转动设置在清洗支撑板307的下端前侧,在清洗盘304的正上方设置所述清洗液滴头305,在清洗支撑架301的中央下方且沿入料皮带2的后侧边缘向过条机构4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下方第一压紧块8和第一光纤传感器9;在支撑板307的下端前侧上方水平设置有支撑夹紧块308,该支撑夹紧块308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支撑板307上,所述清洗液滴头305贯穿夹紧设置在所述支撑夹紧块308的夹紧端上,所述清洗液滴头305贯穿在支撑夹紧块308后,上下清洗液滴头305调整与清洗盘304的距离,然后再通过所述支撑夹紧块308将清洗液滴头305夹紧,防止清洗液滴头305脱落。在电感器件制品通过前段工序作业完成后流入料皮带2的入料端,第一光纤传感器21感应到载料的电感治具10后启动清洗机构动作,第一压紧气缸22启动并从后侧推动第一压紧块20压紧载料的电感治具10,设备清洗机构3的竖直清洗移动气缸303启动,并推动清洗盘304动作压在制品上,酒精通过输液管305a输送至清洗液滴头305上,使酒精(或其他清洗液)滴在清洗盘304上。再通过清洗移动气缸302左右反复运动,带动竖直清洗移动气缸303沿横向滑动导轨30左右反复运动时,在清洗盘304
紧压在电感治具内放置的电感制品表面进行滚动过程中将酒精(或其他清洗液)滴在制品表面,在反复滚动过程中同时将制品表面污渍擦除。
29.在本发明中,如图5和图6所示,在靠入料皮带2出料端的后侧边缘分别且在所述过条机构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压紧块40和第三光纤传感器41,在第二压紧块40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压紧气缸42,所述第三光纤传感器41设置在入料皮带的出料端一侧(右侧),第二压紧块40设置在第三光纤传感器41左侧,该第二压紧气缸42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压紧块40传动连接,所述第三光纤传感器41的信号输出端和第二压紧气缸42的电气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箱5的plc控制器电气连接,清洗盘304在制品表面反复运行清洗2次或3次后,第一压紧气缸22回收,将第一压紧块20与电感治具10进行分离,入料马达23将入料皮带2上的电感治具10送至过条机构4,第三光纤传感器41感应到电感治具10后,入料皮带2后侧的第二压紧气缸42向外出伸出,使第二压紧气缸42紧压电感治具10的侧部,然后启动所述过条机构4,将电感治具10上放置的电感制品取出并放入出料皮带7上,取完电感治具10上的电感制品后,启动入料马达23,然后将空料的电感治具10送至所述空治具流出机构5一侧,空治具流出机构5将空料的电感治具10取走,同时启动出货马达70驱动出料皮带7转动,将出料皮带7上的电感制品送入下一道工序。
30.在本发明中,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过条机构4包括过条支撑架400、机械手前后移动电机401、机械手左右移动电机402、机械手上下移动电机403、夹货旋转气缸404、旋转机构405和夹货气缸406,所述过条支撑架400竖直固定在靠近入料皮带2出料端后侧的机箱1上,在过条支撑架400的顶部且沿入料皮带2方向水平设置有过条支撑导轨400a,所述过条支撑导轨401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支撑座400b固定在过条支撑架400顶部的左右两端之间,所述机械手左右移动电机402固定在过条支撑架400顶部的左端,在过条支撑导轨401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动支撑座400c,所述机械手左右移动电机402与所述第一滑动支撑座400c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支撑座400c的后侧设置所述机械手前后移动电机401,在第一滑动支撑座400c上水平垂直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动支撑座400d,在接近所述第二滑动支撑座400d的前端上表面固定设置所述机械手上下移动电机403,在所述第二滑动支撑座400d的前端侧壁上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动支撑座400e,所机械手上下移动电机403与所述第三滑动支撑座400e传动连接,在第三滑动支撑座400e上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所述夹货旋转气缸404,在第三滑动支撑座400e下端的设置所述旋转机构405,所述夹货旋转气缸404与所述旋转机构405上端传动连接,在旋转机构405的下端设置所述夹货气缸406。在本发明中,如图7,所述旋转机构405包括由下至上水平平行设置在第三滑动支撑座400e上的下旋转支撑板4050和上旋转支撑板4051,所述夹货旋转气缸404固定在上旋转支撑板4051上方的第三滑动支撑座400e外侧壁上,在夹货旋转气缸404的输出轴上竖直向下设置有传动杆4052,在上旋转支撑板4051的后侧边缘且沿所述夹货旋转气缸404的输出轴伸出延伸方向设置有滑动块4053,在上旋转支撑板4051与下旋转支撑板4050中央之间竖直贯穿设置有主转动轴4054,所述主转动轴4054的上端与所述滑动块4053传动连接,在所述滑动块4053的侧壁上设置有齿条4058,在主转动轴4054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齿条4058啮合的齿轮4054a,在主转动轴405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多根从转动轴5055,所述从转动轴5055的上端贯穿在上旋转支撑板4051上,在上旋转支撑板4051与下旋转支撑板4050之间的主转动轴4054外壁套设有一个或两个上以的主传动盘4056,该主传动盘4056的圆周侧壁分别与所述主转动轴5055
传动连接,相邻的从转动轴5055之间通过从传动盘5057相互传动连接,所述主转动轴5055的下端贯穿在下旋转支撑板4050上,在每根从转动轴5055的下端设置所述夹货气缸406,电感制品在电感治具10上通过清洗机构3清洗完成后启动入料马达23,电感治具10流到过条机构4的过条位置,设备通过所述第三光纤传感器41感应到载料的电感治具10后,并通过第二压紧块40压紧定位好载料的电感治具10,设备通过机械手前后移动电机401、机械手左右移动电机402、机械手上下移动电机403形成的三轴控制动作至电感治具10放置的制品位置,通过夹货气缸406气动动作使其夹取组件406a夹住电感制品,夹货气缸406运动至制品上方,使制品与电感治具分离,然后启动夹货旋转气缸404使旋转机构405带动夹货气缸406转动,通过旋转机构405上的四个夹取组件406a(夹子)同时转动,制品全部转动45度,通过机械手前后移动电机401、机械手左右移动电机402、机械手上下移动电机403进行三轴运动,将电感制品移放至出料皮带7位置的过条电感治具上,夹货气缸406将电感制品放置好在过条的电感治具后,启动出货马达70驱动出料皮带7转动,过条完成电感制品由出料皮带7流出至下一工位,空料的电感治具10继续沿入料皮带2流出至空治具流出机构5。
31.在本发明中,如图1和图8所示,所述空治具流出机构5包括流出支撑架500、流出传送带501、流出传动马达502、拔治具气缸503和拨货抓板504,所述流出支撑架500的流入端垂直设置于所述入料皮带2的出料端内侧,在所述流出支撑架500上设置所述流出传送带501,在所述流出支撑架500的流入端的下方设置与所述流出传送带501传动连接的流出传动马达502,在流出传送带501的入料端上方设置所述拔治具气缸503,在所述拔治具气缸503的竖直轴上设置有伸向所述入料皮带2的出料端的拨货抓板504,在所述流出传送带501入料端边缘的流出支撑架500上设置有第四光纤传感器505,入料皮带2的出料端设置的第二光纤传感器24感应到空料的电感治具10流到流出传送带501的入料端后,即通过第二光纤传感器24感应到有料通过,启动拔治具气缸503,通拨货抓板504将空料的电感治具拨出至21流出传送带501上,第四光纤传感器505感应到有电感治具(有料通过)时,启动流出传动马达502马达,带动流出传送带501运行,将空料的电感治具流回至上工序,重新装载电感制品。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