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59430发布日期:2022-05-17 20:4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光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为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具有传输光讯号与电讯号的光电连接器。
2.本技术请求授予2020年11月1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3/113,195 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的权益,其完整内容通过引用将完整合并在此。


背景技术:

3.由于光纤具有高带宽、低损耗的优点,近年来已广泛作为讯号的传输媒介。光纤的使用,已经在通讯产业中,产生了重大革命性的影响。现今100g光模块通讯已经不敷使用,未来可预期的是将走向400g光模块通讯的时代。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数据中心或计算机机房必须以超高密度布线的布线才能满足使用需求。
4.为了满足前述使用之需求,以光纤维传导介质的光纤连接器成为数据中心提升数据量和传输速度的增长的主力。然而在某些使用情境下,例如发射塔或中继站,除了利用光纤传输信息之外,也需要传输电力的线材,以供电给接收器和发射器。基于这样的需求,市场上有了可以同时传输光讯号与电力的光电连接器的产品。
5.虽然习用技术中具有同时产生光讯号与电力的连接器,但是由于光讯号与电力在操作上性质的差异,因此在光电连接器插入连接器插座或者是从连接器插座拔出时,负责传输光讯号的光电连接器以及传输电力的电性连接器与连接器插座耦接或电性连接的时间点就相当重要。习用之光电连接器的外壳体如果松脱情况下,电连接模块的部分仍然是可以传导电力,但是光连接模块的部分却因为失去轴向力而无法导通,造成电未中断,而传输光讯的连接器已经中断讯号传输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光电连接器来解决习用技术所产生的问题。
6.在上述背景说明段落中所揭露之内容,仅为增进对本发明之背景技术的了解,因此,上述之内容含有不构成阻碍本发明之先前技术,且应为本领域习知技艺者所熟知。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电连接器,可以同时提供光讯号与电讯号,光讯号与电讯号传输的连接模块各自具有锁紧装置,使得光电连接器在插入到连接器插座后,光连接模块与电连接模块同时与连接器插座产生卡扣上锁的效果,或者是光连接模块先与连接器插座产生卡扣上锁,然后电连接模块再与连接器插座产生卡扣上锁。此外,光电连接器通过两段解锁的设计,可以在不小心沿插拔方向拔出光电连接器或者是要从连接器插座拔出光电连接器时,可以先解锁电力传输的连接器模块,再解锁光讯号传输的连接器模块,以避免用户误拉光电连接器时,使得传输光讯号的光连接模块脱离连接器插座,造成讯号断讯的问题。达到也就是只要光缆拉不出来,传输光讯号的通路一定是导通的效果。
8.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电连接器,用以插入连接器插座,光电连接器包括光连接模块、电连接模块、座体以及滑盖。其中,电连接模块与光连接模块相滑接,电连接模块与连接器插座相扣接。座体与光连接模块相耦接,座体具有滑孔,电连接模块滑设在滑
孔内。滑盖滑设在座体上,滑盖藉由滑动先解除电连接模块与连接器插座的卡扣关系,再解除光连接模块与连接器插座的卡扣关系。
9.而为了让上述目的、技术特征以及实际实施后之增益性更为明显易懂,于下文中将系以较佳之实施范例辅佐对应相关之图式来进行更详细之说明。
附图说明
10.经由详细描述和附图,将仅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图进行更全面的理解;因此,以下附图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之申请专利范围;
11.图1a与图1b分别为本发明之光电模块与光电连接器之一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
12.图2a至图2f分别为本发明之光电连接器插入连接器插座之实施例动作示意图;及
13.图3a至图3d分别为本发明之光电连接器从连接器插座拔出之实施例动作示意图;
14.附图标记说明:
15.2-光电连接器;20-光连接模块;200-连接器壳体;201-耦接端子;201a、210b-容置空间;202-卡扣臂;203-锁扣件;204-拘束件; 205-端部;21-电连接模块;210-滑动壳体;211-导电端子;212-固定座体;212b-支撑柱;2121-通孔;213-抵靠结构;213a-抵靠件; 214-第一卡扣结构;22-座体;220-乘载面;221-分隔座;221a-限位结构;221b-限位槽;222-滑孔;223-导轨结构;224-凸块;225-容置槽;225a、225b-枢轴槽;226-限位槽;226a-限位件;23-滑盖; 230-导轨槽;231-外表面;232-解扣结构;232a-第一导引斜面;232b
‑ꢀ
凸面;232c-第二导引斜面;233-推靠结构;234-突出件;24-释放结构;240-枢轴;241-压杆;242-结构本体;243-沟槽;244-抵靠面; 25-尾套;3-连接器插座;30-第一插槽;31-第二插槽;32-第二卡扣结构;320-悬臂;321-定位勾;322-解扣体;33-顶面;34-锁扣结构; 3a-第一插入侧;3b-第二插入侧;a1-区域;f1-推力;h-高度;r
‑ꢀ
解锁拉力;rc1-逆时针方向;d-插入方向;d2-拔出方向;s-滑动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7.本发明之优点及特征以及达到其方法将参照例示性实施例及附图进行更详细地描述而更容易理解。然而,本发明可以不同形式来实现且不应该被理解仅限于此处所陈述的实施例。相反地,对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而言,所提供的此些实施例将使本揭露更加透彻与全面且完整地传达本发明的范畴,且本发明将仅为所附加的申请专利范围所定义。在图中,组件的尺寸及相对尺寸为了清晰易懂而以夸示方法表示。整篇说明书中,某些不同的组件符号可以是相同的组件。如后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含任何及所有一或多相关所列对象的组合。
18.除非另外定义,所有使用于后文的术语(包含科技及科学术语) 具有与本发明所属该领域的技术人士一般所理解相同的意思。将更可理解的是,例如于一般所使用的字典所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被理解为具有与相关领域的内容一致的意思,且除非明显地定义于后文,将以所属技术领域通常知识者所理解的一般意义所理解。
19.以下将配合图式详细叙述例示实施例。然而,这些实施例可以包含于不同的形式中,且不应被解释为用以限制本发明之申请专利范围。这些实施例之提供使得本发明之揭露完整与明暸,熟知此技术之人将能经由该些实施例了解本发明之范畴。
20.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地说明。
21.请参阅图1a与图1b所示,该图本发明之光电模块与光电连接器之一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光电模块包括有连接器插座3以及与连接器插座3耦接的光电连接器2。连接器插座3 的上半侧具有第一插槽30,连接器插座3的下半侧具有第二插槽 31,光电连接器2插入所述第一插槽30与所述第二插槽31内。本实施例中,光电连接器2从连接器插座3的第一插入侧3a插入连接器插座3。在连接器插座3在第一插入侧3a的侧壁上具有第二卡扣结构32,连接器3的顶面33上具有复数个锁扣结构34,本实施例中,锁扣结构34为通孔的结构。第二卡扣结构32与锁扣结构34 的作用容后再述。
22.光电连接器2包括光连接模块20、电连接模块21、座体22与滑盖23。光连接模块20具有复数个连接器壳体200,设置于座体22上。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施例中,以复数个连接器壳体200为范例,但并不以两个以上为限制,单一个连接器壳体200亦可以实施。每一个连接器壳体200对应第一插槽30,连接器壳体200内部具有耦接端子201,与从第二插入侧3b所插入的光电连接器(图中未示)接通以相互传输光讯号。在连接器壳体200的上表面具有卡扣臂202,其中,每一个卡扣臂202的两侧具有锁扣件203。当每一个连接器壳体200插入到对应的第一插槽30内时,卡扣臂202两侧的锁扣件203会与锁扣结构34相结合,确保每一个连接器壳体 200可以被定位在连接器插座3的第一插槽30内。在本实施例中,锁扣结构34为通孔结构,而锁扣件203则为可以嵌入通孔结构内的凸块。
23.座体22具有乘载面220,其上具有分隔座221将乘载面220分成两个区域,分别容置连接器壳体200。其中,221更包括有限位结构221a以及限位槽221b。当连接器壳体200放置在承载面220 上时,连接器壳体200的端部205抵靠在限位结构221a上,而限位槽221b提供容置连接器壳体200上的拘束件204,使得连接器壳体 200在其轴心的双正反方向都会有受到拘束。座体22更具有滑孔 222用以提供电连接模块21通过。在座体22的两侧分别具有导轨结构223与滑盖23滑接。在本实施例中,座体22两侧具有凸块224,其上下两侧形成有导轨结构223。分隔座221的顶部具有容置槽 225,用以容置释放结构24。本实施例中,容置槽225更包括有枢轴槽225a以及结构槽225b,而释放结构24则包括有结构本体242、枢轴240以及压杆241,其中枢轴240连接于结构本体242的一端,而压杆241连接于结构本体240的另一端。枢轴240容置于枢轴槽 225a,结构本体242则容置于结构槽225b内。本实施例中,压杆 241具有一对,分别对应卡扣臂202。结构本体242更具有沟槽243,两侧具有压杆241。沟槽243内具有抵靠面244。压杆241与卡扣臂202之间的运作方式,容后再述。在容置槽225的一侧更具有限位槽226,其两侧具有限位件226a。
24.电连接模块21具有滑动壳体210以及固定座体212,其中滑动壳体210穿过滑孔222与滑孔222相滑接,而固定座体212连接在滑动壳体210的一端。滑动壳体210可于滑孔222内滑动。滑动壳体210内具有两个容置空间210a与210b,可连通或不互相连通。容置空间210a与210b内具有导电端子211。滑动壳体210从第一插入侧3a插入连接器插座3的第二插槽31时,导电端子211与从第二插入侧3b插入第二插槽31的另一电连接模块(图中未示)电性连
接,以传输电力。固定座体212内具有通孔2121,用以提供光纤线通过,通过的光纤再与光连接模块20耦接。固定座体212上具有支撑柱212b,一端连接固定座体212,另一端连接抵靠结构213。本实施例中,抵靠结构213容置在限位槽226内,抵靠结构213具有抵靠件213a,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226a与抵靠件213a为卡勾的设计,在滑动壳体210滑动至特定位置时,可以相互抵靠。此外,固定座体212两侧更具有第一卡扣结构214,其系于电连接模块21 与连接器插座3耦接时与第二卡扣结构32相卡扣。
25.滑盖23的两侧具有导轨槽230分别与导轨结构223相滑接。每一导轨槽230的外表面231具有解扣结构232以及推靠结构233,其中解扣结构232系随着滑盖23之滑动将第二卡扣结构32外撑,解除第一卡扣结构214与第二卡扣结构32之间的卡扣关系。推靠结构233可以在滑盖23滑动到特定位置之时与第一卡扣结构214 相抵靠,使得滑盖23滑动时可以将电连接模块21推动。此外,滑盖23更具有突出件234,其系于滑盖23滑动时,推压沟槽243内的抵靠面244,进而解除光连接模块20与连接器插座3的锁扣状态。
26.接下来说明图1a与图1b所示的光电连接器作动方式。首先说明光电连接器2插入到连接器插座3时的动作。如图2a所示,使用者抓取光电连接器2的尾套25施加推力f1往连接器插座3插入。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发明设计之精神,光电连接器2插入连接器插座3时,在一实施例中,光连接模块20比电连接模块21先与连接器插座3耦接,或者是在另一实施例中,光连接模块20与电连接模块21同时与连接器插座3耦接。
27.图2b至图2e系以光电连接器2与连接器插座3的侧视图来说明,初始光电连接器2之电连接模块21上的第一卡扣结构214与滑盖23上的推靠结构233之间保持有滑动空间s。当光电连接器2 持续往连接器插座3插入的过程中,滑盖23上的解扣结构232会接触到连接器插座3的第二卡扣结构32。在本实施例中,解扣结构 232为从滑盖23侧表面上突起的结构,具有第一导引斜面232a、凸面232b以及第二导引斜面232c,其中,凸面232b设置于第一导引斜面232a与第二导引斜面232c之间,且从滑盖23的侧表面突起有高度h;而第二卡扣结构32则具有悬臂320、定位勾321以及解扣体322,其中,悬臂320从连接器插座3的本体结构往外延伸,定位勾321设置悬臂320的一端,解扣体322则从对应定位勾321的两侧突出。在光电连接器2从图2a的状态下持续往连接器插座3 移动时,会变成如图2b所示的状态,此时第一导引斜面232a会抵靠到解扣体322。由于电连接模块21滑接在座体22上,因此当第一导引斜面232a抵靠到解扣体322后,随着推力f1持续往插入方向d移动,滑动空间s在电连接模块21续往插入方向d移动的过程中逐渐缩小,最后第一卡扣结构214抵靠在滑盖23的推靠结构 233上,形成如图2c的状态。在图2c的状态下,从尾套25施加的推力f1推动光电连接器2会让光连接模块20与电连接模块21 一起连动。
28.接下来,光电连接器2持续往插入方向d移动,随着光电连接器2的移动,第一导引斜面232a会将解扣体322往外推,带动悬臂 320挠性往外扩张,直到凸面232b接触到解扣体322,形成如图2d 的状态。在光电连接器2继续往插入方向d移动的过程中,当凸面 232b通过解扣体322之后,第二导引斜面232c高度下降。当电连接模块21插入到底定位时,第二导引斜面232c通过解扣体322。此时解扣体322因为没有受到任何外力推挤,会藉由悬臂320回复到初始位置,形成如图2e的状态。在图2e的状态下,定位勾321 对电连接模块21的第一卡扣结构214产生拘束的效果。同时,光连接模块20的卡扣臂202上具有的锁扣件203也会嵌入到锁扣结构34,因此光连接模块20与电连接模块21皆上锁。接下来如图2f所示,滑盖23持续
往插入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卡扣结构214与滑盖23上的推靠结构233之间形成滑动空间s。
29.接下来说明,将光电连接器2从连接器插座3移除的操作方式。由于在光电连接器2插入到连接器插座3内时,是光连接模块20 与电连接模块21同时上锁的状态。因此,若要将光电连接器2从连接器插座3移除的话,需要先解除上锁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光电连接器2受解锁拉力r从连接器插座3拔出时,电连接模块21先相对于光连接模块20滑动解锁而脱离与连接器插座3耦接的状态,然后电连接模块21再带动解锁光连接模块20进而使光电连接器2脱离连接器插座3。以下说明详细的动作,如图3a所示,图3a所示为光电连接器2插入在连接器插座3的状态。首先,使用者施加解锁拉力r在滑盖23上,使得滑盖23往拔出方向d2移动。接下来同时参阅图3a与图3b所示,由于在图3a状态下,第一卡扣结构214与滑盖23上的推靠结构233之间形成滑动空间s,当滑盖23往拔出方向d2移动时,推靠结构233往第一卡扣结构214 移动,缩小了滑动空间s,最后抵靠在第一卡扣结构214上,形成如图3b所示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光连接模块20与电连接模块21 还是处于上锁状态。图3b中右下区域显示的为光电连接器2在图 3b的状态下,在区域a1的限位槽226与抵靠结构213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图3b的状态下,抵靠结构213的抵靠件213a以及限位件 226a之间相距特定距离l。
30.从图3b到图3c的过程中,也就是滑盖23持续往拔出方向d2 移动的过程中,如图3c左下区域所示,滑盖23的解扣结构232的第二导引斜面232c会触碰到解扣体322,随着滑盖23的移动,第二导引斜面232c将解扣体322往外顶出,解除了定位勾321与第一卡扣结构214的卡扣状态,此时第一卡扣结构214不再受到定位勾 321的拘束,解开了电连接模块21与连接器插座3的上锁状态。因此,在解锁拉力r持续往拔出方向d2拉动下,整个电连接模块21 开始往拔出方向d2移动。由于滑动壳体210滑设在座体22内,因此在解锁拉力r持续拉动滑盖23往拔出方向d2拉动下,滑动壳体210会往拔出方向d2移动。滑动壳体210移动的过程中,如图3c 的区域a1所示,最终滑动壳体210上的抵靠结构213的抵靠件213a 会抵靠在座体22上的限位槽226内部的限位件226a上。抵靠结构 213抵靠在限位件226a之后,滑盖23推动电连接模块21时,电连接模块21将推力传递到光连接模块20,使得光连接模块20得以与电连接模块21在解锁拉力r的拉动下同时移动。
31.要说明的是,在图3c最上方所示的是滑盖23内部对应释放结构24的位置具有突出件234,其具有抵靠面234a并与释放结构24 的抵靠面244相互对应。本实施例中,抵靠面234a与244为斜面,因此在滑盖23往拔出方向d2拉动下,在抵靠结构213抵靠在限位件226a的同时,抵靠面234a会滑动至与抵靠面244相接触的位置,并在滑盖23往拔出方向d2移动的过程中对抵靠面244施压。施压的过程中,释放结构24的枢轴240会以枢轴槽225a为支撑,往逆时针方向rc1转动,使得压杆241压在卡扣臂202上。卡扣臂202 受到压杆241施压而以与连接器壳体200连接处为支点转动,进而使得原本嵌入锁扣结构34内部的锁扣件203退出锁扣结构34,进而解除了光连接模块20的上锁状态。在图3c的状态下,解锁拉力 r持续往拔出方向d2移动,同时将光连接模块20与电连接模块21 往拔出方向d2移动。最终,如图3d所示,将整个光电连接器2 由连接器插座3拔出。
32.综合上述,本发明之光电连接器,可以同时传递光讯号与电讯号,光讯号与电讯号传输的连接模块各自具有锁紧装置,使得光电连接器在插入到连接器插座后,光连接模块与电连接模块同时或光连接模块早于电连接模块与连接器插座产生卡扣上锁的效果。此
外,光电连接器通过两段解锁的设计,可以在插拔方向拔出光电连接器时,先解锁电力传输的连接器模块,再解锁光讯号传输的连接器模块,以避免用户误拉光电连接器时,使得传输光讯号的光连接模块脱离连接器插座,造成讯号断讯的问题。
33.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系为说明本发明之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使熟习此项技艺之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之内容并据以实施,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之专利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所揭示之精神所作之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本发明之专利范围内。且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可轻易完成之改变或等同性之安排均属于本发明所主张之范围,本发明之权利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项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