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珠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49312发布日期:2023-02-18 00:23阅读:41来源:国知局
滚珠开关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特别是涉及一种滚珠开关。


背景技术:

2.参阅图1,如中国台湾专利号twi712060b所揭露的一种滚珠开关9,包含一个绝缘壳体91、两个导电端子92,及两个导电滚珠93。所述绝缘壳体91界定出一个沿一个轴线l延伸且朝两端开放的设置孔911。所述导电端子92分别由所述设置孔911的两端穿设于所述绝缘壳体91以封闭所述设置孔911,所述导电端子92之间形成一个间隙920。每一个导电端子92包括一个环绕所述轴线l的内周面921,及一个连接所述内周面921的内端面922,所述内周面921围绕界定一个朝另一导电端子92开放的容置空间923,所述内周面921具有一个呈凹陷状的环沟段924。所述导电滚珠93分别可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923。所述滚珠开关9可在一个非导通状态及一个导通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绝缘壳体91呈水平静止时,所述导电滚珠93分别定位于所述导电端子92的环沟段924且彼此分离,使所述滚珠开关9在水平常态下呈非导通状态。当所述绝缘壳体91倾斜时,其中一个导电滚珠93滚出对应的所述环沟段924,并接触另一个导电滚珠93,而使所述滚珠开关9呈导通状态。
3.所述现有的滚珠开关9可受外力在一个非导通状态及一个导通状态之间切换,但无法根据使用需求应用于在常态下呈导通状态的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常闭式的滚珠开关。
5.本发明所述的滚珠开关,包含绝缘壳体、两个导电端子,及导电滚珠。所述绝缘壳体包括围绕轴线界定容置孔的围绕壁,所述容置孔具有两个沿所述轴线相反设置的开放端。所述导电端子分别穿设于所述开放端,每一个导电端子包括沿所述轴线设置于所述容置孔的内端件,及能分离且设置于所述内端件并封闭所对应的开放端的外端件,每一个内端件具有与所述轴线成角度的内端面,及连接所述内端面并环绕所述轴线的内周面,所述内端面朝向彼此且相隔间隙,每一个内周面沿远离所述内端面的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绝缘壳体,并具有邻接于所述间隙且朝外渐缩的低区,每一个外端件具有面向所述容置孔的侧端面,由所述侧端面、所述内周面及所述绝缘壳体共同界定出腔室。所述导电滚珠能滚动且设置于所述腔室,并能相对于所述导电端子在导通位置与非导通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导通位置时,所述导电滚珠位于所述导电端子的低区并导通所述内端部,在所述非导通位置时,所述导电滚珠脱离所述低区且使所述内端部不导通。
6.本发明所述的滚珠开关,每一个导电端子的内端面与各自的侧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导电滚珠的半径。
7.本发明所述的滚珠开关,每一个导电端子的内端面与各自的侧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导电滚珠的六倍半径。
8.本发明所述的滚珠开关,所述导电端子的侧端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导电滚珠
的四倍半径。
9.本发明所述的滚珠开关,所述间隙小于所述导电滚珠的两倍半径。
10.本发明所述的滚珠开关,每一个所述内端件与各自的外端件是先分开制造后再组合成每一个导电端子。
11.本发明所述的滚珠开关,每一个导电端子的外端件具有朝向所述腔室的凸台,及环绕所述凸台的环沟,所述凸台具有所述侧端面,每一个所述环沟供各自的内端件嵌入。
12.本发明所述的滚珠开关,每一个导电端子的内端件还包括相反于所述内端面的外端面,及贯穿所述内端面与所述外端面的贯孔。
13.本发明所述的滚珠开关,每一个贯孔具有邻近于各自的外端件的小孔径段,及孔径大于所述小孔径段且位于各自的内端部的大孔径段,每一个贯孔的小孔径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导电滚珠的半径,并小于所述导电滚珠的六倍半径。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每一个内端件的内周面沿远离所述内端面的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绝缘壳体的倾斜设计,以形成邻接于所述间隙的所述低区,可在常态的水平状态时,让所述导电滚珠同时接触所述低区并导通所述内端部而呈导通状态,借此,形成水平常闭式的滚珠开关。
附图说明
15.图1是现有一种滚珠开关的剖视图;
16.图2是本发明滚珠开关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17.图3是所述实施例的侧视图;
18.图4是沿图3之
ⅳ‑ⅳ
线所取得的剖视图,说明一个导电滚珠位于一个导通位置;
19.图5是类似于图4的剖视图,说明所述导电滚珠位于一个非导通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21.参阅图2至图4,本发明滚珠开关的一个实施例,包含一个绝缘壳体2、两个导电端子3及一个导电滚珠4。
22.所述绝缘壳体2呈圆筒状且包括一个围绕一个轴线l并界定一个容置孔22的围绕壁21,所述容置孔22具有沿所述轴线l相反设置的两个开放端221。所述围绕壁21具有一个围绕界定出所述容置孔22的内壁面211,及一个反向于所述内壁面211的外壁面212。
23.所述导电端子3分别穿设于所述开放端221而在所述轴线l上间隔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2,每一个导电端子3包括一个呈圆筒状且沿所述轴线l部分塞入所述容置孔22的内端件31,及一个能分离且接合于所述内端件31并封闭所对应的开放端221的外端件32,每一个外端件32呈圆盖状。
24.每一个内端件31形成一个位于所述容置孔22并与另一个导电端子3沿所述轴线l方向相间隔的内端部311,及一个反向于所述内端部311的连接端部310。每一个内端件31具有一个垂直于所述轴线l且位于所述内端部311的内端面312、一个相反于所述内端面312且位于所述连接端部310的外端面313、一个连接所述内端面312与所述外端面313的内周面315,及一个连接所述内端面312与所述外端面313且反向于所述内周面315的外周面319,由
所述内周面315围绕界定出一个贯穿所述内端面312与所述外端面313的贯孔314。在一些变化例中,所述内端面312的延伸方向只要与所述轴线l相交即可,互相垂直并非限制条件。所述导电端子3的内端面312朝向彼此且相隔一个间隙33。每一个内周面315在其对应于所述内端部311的部分呈倾斜设置且朝对应的所述连接端部310的方向渐缩延伸,每一个内周面315具有一个邻接于所述间隙33且最远离所述轴线l的低区316。每一个贯孔314具有一个位于各自的连接端部310且邻近于各自的外端件32的小孔径段317,及一个孔径大于所述小孔径段317且位于各自的内端部311的大孔径段318,所述低区316位于所述大孔径段318。每一个内端件31的外周面319紧配合地接触所述环绕壁21的内壁面211。
25.每一个外端件32接合于各自的内端件31的连接端部310,并形成一个反向于相对应的内端部311并封闭对应的开放端221的外端部321。每一个外端部321具有一个本体322、一个由所述本体322朝向另一个外端部321的方向延伸的凸台323,及一个形成于所述本体322与所述凸台323之间且环绕所述凸台323的环沟325,所述凸台322具有一个垂直于所述轴线l的侧端面324。每一个环沟325供各自的内端件31的连接端部310嵌入。由所述外端件32的侧端面324、所述内端件31的内周面315及所述绝缘壳体2共同界定出一个腔室34。
26.参阅图2、图4与图5,所述导电滚珠4能滚动且设置于所述腔室34,并可相对于所述导电端子3在一个导通位置(如图4)与一个非导通位置(如图5)之间移动,在所述导通位置时,所述绝缘壳体2呈水平静止,且所述导电滚珠4位于所述低区316并通过所述内端部311导通所述外端件32。在所述非导通位置时,所述导电滚珠4脱离所述低区316且使所述内端部311不导通,所述外端件32两者不导通,借此,使本实施例在水平常态下呈导通状态。
27.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每一个所述内端件31与各自的外端件32是先分开制造后再组合成每一个导电端子3。
28.在一实施例中,每一个导电端子3的内端面312与各自的侧端面324之间的距离d1大于所述导电滚珠4的半径r,并小于所述导电滚珠4的六倍半径r。每一个贯孔314的小孔径段317的直径d2大于所述导电滚珠4的半径r,并小于所述导电滚珠4的六倍半径r。且所述外端件32的侧端面324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导电滚珠4的四倍半径r,亦即两倍直径。所述间隙33沿轴线l的轴向尺寸小于所述导电滚珠4的两倍半径r,亦即所述间隙33小于所述导电滚珠4的直径。
29.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隙33的轴向尺寸小于所述导电滚珠4的三分之四倍的半径r。
30.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端件32的侧端面324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导电滚珠4的四倍半径r,所述间隙33的轴向尺寸为四分之一倍半径r。
31.在使用时,所述导电端子3的外端部321用来与一个外部电路(图未示)连接,且在常态下所述绝缘壳体2沿所述轴线l呈水平静止,所述导电滚珠4位于所述低区316并通过所述内端部311导通所述外端部321,使所述滚珠开关成常态导通状态。当所述绝缘壳体2震动或倾斜时,会使所述导电滚珠4脱离所述低区316且使所述内端部311不导通,所述外端件32两者不导通,而使所述滚珠开关成非导通状态。
32.综上所述,本发明滚珠开关的每一个内端部311的内周面315沿远离所述内端面312的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绝缘壳体2的倾斜设计,使本发明在常态的水平状态时,所述导电滚珠4位于所述低区316,并导通所述内端部311而呈导通状态,借此,形成水平常闭式的滚
珠开关,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33.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