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排油型防沉积的循环制冷型油浸式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82401发布日期:2021-12-01 00:10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排油型防沉积的循环制冷型油浸式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变压器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动排油型防沉积的循环制冷型油浸式变压器。


背景技术:

2.针对于油浸式变压器的循环制冷构件及其放油去污组件,是维持变压器长期有效工作应用的辅助工具,通过对油液的循环制冷,防止变压器长期高效运作产生的热损,保护其使用的安全并延长其使用的寿命,而油液的长期应用,会产生污浊及沉淀沉积现象,需要对其进行排出的更换清理。
3.然而现有的气动排油型防沉积的循环制冷型油浸式变压器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在进行油液的循环制冷时,因油液的黏性和流通效果,容易导致油液的降温处理时局部位置出现受热及温度传导的不均,造成油液的持续循环降温效率低下,不能实现变压器使用状态下的热损防护处理;2、由于油液的长期使用,油液会产生部分的沉积沉淀变质等问题,在设备内部的角落位置产生残留,造成油液的放油去污效率低下,影响后续的设备正常使用。
4.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气动排油型防沉积的循环制冷型油浸式变压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排油型防沉积的循环制冷型油浸式变压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气动排油型防沉积的循环制冷型油浸式变压器在进行油液的循环制冷时,因油液的黏性和流通效果,容易导致油液的降温处理时局部位置出现受热及温度传导的不均,造成油液的持续循环降温效率低下,不能实现变压器使用状态下的热损防护处理,油液会产生部分的沉积沉淀变质等问题,在设备内部的角落位置产生残留,造成油液的放油去污效率低下,影响后续设备正常使用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动排油型防沉积的循环制冷型油浸式变压器,包括:油浸外壳,其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且底座设置于安装架上,并且底座的底部边缘设置有在安装架上进行定位的固定夹;变压器本体,设置于所述油浸外壳的中部,且油浸外壳的内部与变压器本体的外部之间设置有油液,并且变压器本体的底部与底座的内部之间安装有进行支撑的立柱;进油阀和排污阀,分别贯穿安装于所述油浸外壳的顶部及所述底座的外壁上,且底座的底部中心处固定有进行降温的涡旋制冷管,并且涡旋制冷管的进气口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进气阀,所述底座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进行气体压缩机的定位挂篮,且气体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进气阀与涡旋制冷管的进气口贯通连接;
制冷管和排气管,分别固定于所述油浸外壳的内壁和右侧外壁上,且制冷管和排气管通过导风管道分别与所述涡旋制冷管的冷风和热风口相连,并且涡旋制冷管与导风管道的连接处及导风管道位于底座右侧的中段均安装有三通阀,而且导风管道位于底座右侧中段的三通阀上通过密封轴承连接有内空横管,同时内空横管与底座的内部之间构成轴承安装的相对旋转结构。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示,实现变压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油液循环制冷处理,并且能够进行油液降温时,油液内部中变质成分分离。
8.优选的,所述油浸外壳与变压器本体之间内部空隙的四角位置处轴承贯穿安装有绞龙轴,且绞龙轴的下端与底座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并且油浸外壳边侧的排气管的内部转动式贯穿安装有转杆,而且转杆位于排气管内部的下端设置有涡轮环,同时转杆的上端及绞龙轴的上端外侧之间套设有起传动作用的第一链带组件。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示,对设备内进行循环制冷的油液搅动,提高其温度传导的效率。
10.优选的,所述排气管设置为“l”字型,且排气管的竖向中轴与绞龙轴之间相互平行设置,并且绞龙轴等间距设置有4个。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示,能够利用气流带动绞龙轴的旋转,为绞龙轴的旋转运动提供动能。
12.优选的,所述底座与油浸外壳的贯通连接处活动安装有分隔网,且分隔网的顶部边缘处与底座之间固定有进行弹力补充的气囊环,分隔网的底部固定有凸球,并且位于分隔网下方的所述绞龙轴外壁上固定有硬质杆刷。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示,能够利用绞龙轴的旋转带动硬质杆刷的转动,进行分隔网底部局部位置的重复搅动,避免其网孔内的油污出现堆积拥堵。
14.优选的,所述分隔网设置为“口”字型结构,且分隔网与底座顶部构成平行分布的相对升降结构,并且分隔网与绞龙轴之间贯穿设置,分隔网底部的凸球与硬质杆刷一一对应设置,而且硬质杆刷的顶部中心设置有与凸球重复撞击的凸起状结构。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示,使得绞龙轴的旋转动能,能够带动分隔网做重复的抖动,导致分隔网上堆积的变质油液成分移到其下方,完成油液中油污的初步分隔处理。
1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有进行油液隔离的密封隔板,且密封隔板内侧的底座中转动安装有往复丝杆和齿轮轴,并且往复丝杆和齿轮轴上分别设置有齿条杆和摆动桨叶,而且往复丝杆的端部与内空横管的外壁之间套设有第二链带组件。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示,使得内空横管的旋转直接带动往复丝杆发生同步方向的转动。
18.优选的,所述密封隔板呈横置的“n”字型结构设计,且密封隔板与摆动桨叶之间为贯穿设置,并且摆动桨叶与齿轮轴为一一对应的固定连接,而且摆动桨叶与密封隔板的贯穿孔隙处设置有隔离油液的软胶条。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示,利用密封隔板进行油液的隔离,并且使得摆动桨叶产生往复摇摆的运动动能,推动油污,方便其后续的排出。
20.优选的,所述内空横管靠向三通阀一端的内壁上固定有涡轮叶片,且内空横管的外壁上固定有无轴绞龙,等间距分布有橡胶隔片。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示,能够利用气体带动内空横管旋转,并在无轴绞龙的作用下,实现油污的高效排放。
22.优选的,所述橡胶隔片设置为上宽下窄的“工”字型结构,且橡胶隔片的中部与内空横管为贯穿的嵌入式固定,并且位于橡胶隔片顶部之下的内空横管外壁为镂空状结构设计,而且橡胶隔片的顶部设置为弧形状结构。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示,能够橡胶隔片进行内空横管内气体的单向排出,有效防止油污导入内空横管中,影响其气体排出。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气动排油型防沉积的循环制冷型油浸式变压器,利用气流的作用实现变压器油液的循环制冷处理,并且通过气流的流动动能达到油污的排放处理,提高制冷和排污的效率;1.利用涡旋制冷管实现冷热气流的分离排放,对冷热气流进行分离后的添加应用,冷气流的作用进行油液的持续循环制冷处理,而热气流在直接排放时可以通过气流的动能达到转杆的旋转,从而实现绞龙轴的转动,利用其转动效果对油液进行往复式的推动及由上及下的回流,使得油液受热更加均匀降温处理效率提高,而且对油液中的油污也能够同步下推,并在旋转带动分隔网的抖动效果作用下,使得油污从油液的分离,并导入底座的内部实现初步的分离收集处理;2.在统一的放油去污时,利用热气流和内空横管的组合作用,使得内空横管在发生气流带动的旋转运动时,同步带动齿条杆的往复移动及其与齿轮轴之间的啮合,达到摆动桨叶往复摇摆推动油污,通过无轴绞龙的组合进行油污的排放处理效果,而内空横管中的高热气流也会直接导入油污中,利用温度的加热实现油污的加速溶解,方便其排出排放。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涡轮环和转杆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链带组件传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涡旋制冷管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底座内部侧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分隔网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底座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橡胶隔片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油浸外壳;101、绞龙轴;102、转杆;103、涡轮环;104、第一链带组件;2、底座;201、分隔网;202、气囊环;203、凸球;204、硬质杆刷;205、密封隔板;206、往复丝杆;207、齿条杆;208、齿轮轴;209、摆动桨叶;210、第二链带组件;3、变压器本体;4、立柱;5、进油阀;6、排污阀;7、涡旋制冷管;8、进气阀;9、制冷管;10、排气管;11、三通阀;12、内空横管;1201、无轴绞龙;1202、橡胶隔片;13、涡轮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

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气动排油型防沉积的循环制冷型油浸式变压器,包括:油浸外壳1,其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2,且底座2设置于安装架上,并且底座2的底部边缘设置有在安装架上进行定位的固定夹;变压器本体3,设置于油浸外壳1的中部,且油浸外壳1的内部与变压器本体3的外部之间设置有油液,并且变压器本体3的底部与底座2的内部之间安装有进行支撑的立柱4,进行变压器本体3的油浸处理和支撑定位;油浸外壳1与变压器本体3之间内部空隙的四角位置处轴承贯穿安装有绞龙轴101,且绞龙轴101的下端与底座2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并且油浸外壳1边侧的排气管10的内部转动式贯穿安装有转杆102,而且转杆102位于排气管10内部的下端设置有涡轮环103,同时转杆102的上端及绞龙轴101的上端外侧之间套设有起传动作用的第一链带组件104,排气管10设置为“l”字型,且排气管10的竖向中轴与绞龙轴10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并且绞龙轴101等间距设置有4个,利用排气管10的气体排放,达到涡轮环103和转杆102旋转运动的效果,从而在第一链带组件104的传动作用下带动绞龙轴101同步旋转,使绞龙轴101进行油液的推动,形成如图1所示的边侧油液上升,中部油液下降的回流,提高油液的搅动效果,提高受热的均匀性,并使得油液及其内变质的油污推动朝向底座2;如图1和图5

6所示的该技术方案,底座2与油浸外壳1的贯通连接处活动安装有分隔网201,且分隔网201的顶部边缘处与底座2之间固定有进行弹力补充的气囊环202,分隔网201的底部固定有凸球203,并且位于分隔网201下方的绞龙轴101外壁上固定有硬质杆刷204;分隔网201设置为“口”字型结构,且分隔网201与底座2顶部构成平行分布的相对升降结构,并且分隔网201与绞龙轴101之间贯穿设置,分隔网201底部的凸球203与硬质杆刷204一一对应设置,而且硬质杆刷204的顶部中心设置有与凸球203重复撞击的凸起状结构;能够利用绞龙轴101的旋转运动效果使得凸球203与硬质杆刷204上的凸起结构出现重复碰撞,导致分隔网201上下抖动,对绞龙轴101输送而下的油污进行震荡,从而移动至分隔网201下方的底座2内部收集处理;如图1和图4所示的该技术方案,进油阀5和排污阀6,分别贯穿安装于油浸外壳1的顶部及底座2的外壁上,且底座2的底部中心处固定有进行降温的涡旋制冷管7,并且涡旋制冷管7的进气口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进气阀8,底座2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进行气体压缩机的定位挂篮,且气体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进气阀8与涡旋制冷管7的进气口贯通连接,利用挂篮进行压缩机的安装定位,并利用气体在涡旋制冷管7的涡旋流动,进行冷热分离,冷热气流分别通过导风管道导入制冷管9和排气管10内部;如图1和图5及图7所示的该技术方案,制冷管9和排气管10,分别固定于油浸外壳1的内壁和右侧外壁上,且制冷管9和排气管10通过导风管道分别与涡旋制冷管7的冷风和热风口相连,并且涡旋制冷管7与导风管道的连接处及导风管道位于底座2右侧的中段均安装有三通阀11,而且导风管道位于底座2右侧中段的三通阀11上通过密封轴承连接有内空横管12,同时内空横管12与底座2的内部之间构成轴承安装的相对旋转结构,制冷管9的设计,利用内部冷气流的流通导入油污的降温处理,降温后的气流直接排放,使得可人为通过三通阀11控制冷热气流导入制冷管9和排气管10及内空横管12内部的量,也可选择其排放,而
底座2的内部固定有进行油液隔离的密封隔板205,且密封隔板205内侧的底座2中转动安装有往复丝杆206和齿轮轴208,并且往复丝杆206和齿轮轴208上分别设置有齿条杆207和摆动桨叶209,而且往复丝杆206的端部与内空横管12的外壁之间套设有第二链带组件210,密封隔板205呈横置的“n”字型结构设计,且密封隔板205与摆动桨叶209之间为贯穿设置,并且摆动桨叶209与齿轮轴208为一一对应的固定连接,而且摆动桨叶209与密封隔板205的贯穿孔隙处设置有隔离油液的软胶条,使得内空横管12在进行旋转运动时,可以通过第二链带组件210的传动达到往复丝杆206旋转运动的效率,利用往复丝杆206和齿条杆207之间的螺纹连接,以及齿条杆207和齿轮轴208的相互啮合,使得齿轮轴208带动摆动桨叶209进行重复摇摆,推动油污朝向内空横管12便于其后续排出;如图7

8所示的该技术方案,而内空横管12靠向三通阀11一端的内壁上固定有涡轮叶片13,且内空横管12的外壁上固定有无轴绞龙1201,等间距分布有橡胶隔片1202,橡胶隔片1202设置为上宽下窄的“工”字型结构,且橡胶隔片1202的中部与内空横管12为贯穿的嵌入式固定,并且位于橡胶隔片1202顶部之下的内空横管12外壁为镂空状结构设计,而且橡胶隔片1202的顶部设置为弧形状结构,使得热气流从内空横管12内部导入时,能够利用气流的动能导入内空横管12中并带动其旋转,在其外侧的无轴绞龙1201作用下,推动油污的排放,并且热气流可推动橡胶隔片1202形变然后排出,利用气流中温度,使油污化开,便于排放,然后气体通过设备上的风口排出;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气动排油型防沉积的循环制冷型油浸式变压器时,首先气体压缩机产生的气流导入涡旋制冷管7的内部,因涡旋气流的作用实现气流的降温及冷热气流的分离,冷气流导入制冷管9中直接进行油污的降温处理,而热气流导入排气管10或内空横管12中,导入排气管10内时通过转杆102和第一链带组件104带动绞龙轴101旋转,进行油液的搅动和推动,提高油污的受热均匀性和油污的导入,在绞龙轴101的旋转带动分隔网201的抖动作用下,达到油污的分离处理,而热气流导入内空横管12中,带动其旋转进行油污的推动和排放,并利用气流中的温度,进行油污的融化,提高排放的效率。
2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