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3320087发布日期:2023-03-03 19:54阅读:38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显示装置不仅集成了能够实现显示功能的显示面板,还集成不同种类的传感器,通过这些传感器能够让显示装置实现相应的功能。
3.例如,显示装置可以集成距离传感器,通过距离传感器来感测其与外界物体之间的距离。这样,假设显示装置处于通话模式,在通过距离传感器感测到外界物体(例如,人脸)靠近显示装置后,显示装置可以控制显示面板息屏;在通过距离传感器感测到外界物体远离显示装置后,显示装置可以控制显示面板亮屏。
4.为了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需要将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光侧(也即,显示面板中与显示面相对的一侧)。然而,当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光侧时,会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6.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发光器件、遮光功能层和隔光层;
7.所述发光器件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
8.所述遮光功能层位于所述衬底的另一侧,且所述遮光功能层具有用于供红外光通过的开孔;
9.所述隔光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开孔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隔光层用于透射所述红外光,并吸收所述发光器件发出的可见光中被反射回所述显示面板内部的光线。
10.可选的,所述开孔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隔光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
11.可选的,所述隔光层位于所述开孔内,且所述隔光层的侧面与所述开孔的内壁接触。
12.可选的,所述衬底包括:第一柔性层,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隔光层为一体成型的膜层结构。
13.可选的,所述一体成型的膜层结构为由混合有目标材料和聚酰亚胺材料的混合溶液固化后形成的结构,所述目标材料为能够透射所述红外光并吸收所述可见光的材料。
14.可选的,所述混合溶液中的所述目标材料的质量小于所述聚酰亚胺材料的质量。
15.可选的,所述衬底还包括:第二柔性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柔性层和所述第一柔性层之间的阻挡层;
16.其中,制成所述第二柔性层的材料包括:所述聚酰亚胺材料,或者,所述聚酰亚胺
材料和所述目标材料。
17.可选的,所述目标材料为钙钛矿材料。
18.可选的,所述遮光功能层包括:沿垂直且远离所述衬底的方向层叠设置的泡棉层和金属散热层。
19.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20.在衬底上形成发光器件和遮光功能层,并形成隔光层;
21.其中,所述发光器件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遮光功能层位于所述衬底的另一侧,且所述遮光功能层具有用于供红外光通过的开孔;所述隔光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开孔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隔光层用于透射所述红外光,并吸收所述发光器件发出的可见光中被反射回所述显示面板内部的光线。
22.可选的,所述在衬底上形成发光器件和遮光功能层,并形成隔光层,包括:
23.在刚性基板上形成所述衬底;
24.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所述发光器件;
25.剥离所述刚性基板,并在所述衬底远离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形成具有所述开孔的遮光功能层;
26.在所述开孔内形成所述隔光层,其中,所述隔光层的侧面与所述开孔的内壁接触。
27.可选的,所述在衬底上形成发光器件和遮光功能层,并形成隔光层,包括:
28.在刚性基板形成由混合有目标材料和聚酰亚胺材料的混合溶液固化后得到的结构,以形成所述衬底,其中,所述目标材料为能够透射所述红外光并吸收所述可见光的材料;
29.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所述发光器件;
30.剥离所述刚性基板,并在所述衬底远离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形成具有所述开孔的遮光功能层。
31.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和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位于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相对的一侧,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向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开孔发射红外光。
3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至少包括:
33.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发光器件、遮光功能层和隔光层。隔光层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遮光功能层中的开孔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且该隔光层能够透射红外光,并吸收可见光。如此,在不影响通过遮光功能层中的开孔透射红外光的前提下,通过隔光层吸收由发光器件发出并被反射回显示面板中的可见光,有效的降低了射向开孔所在区域的可见光再次被反射的概率,使得像素驱动电路内的薄膜晶体管中的有源层被可见光照射的概率降低。如此,有效的提高了薄膜晶体管的电学性能,避免了显示面板中产生亮度的不均匀的问题,进而使得该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
的附图。
35.图1是目前常见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36.图2是图1示出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内的发光器件所发出的可见光的光路图;
3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38.图4是图3示出的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器件所发出可见光的光路图;
3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4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41.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42.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钙钛矿材料对不同波长的光线吸收的特性曲线图;
43.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44.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45.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47.请参考图1,图1是目前常见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膜层结构示意图。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01,以及位于显示面板01的背光侧的距离传感器02。
48.其中,距离传感器02能够向显示面板01发射红外光,红外光在穿过显示面板01后会被外界物体(例如,人脸)反射回距离传感器02。这样,距离传感器02可以根据发射红外光的时间以及接收到红外光的时间,确定其与外界物体之间的距离。
49.显示面板01通常可以包括:衬底001,以及位于衬底001上的发光器件002、像素驱动电路003和遮光功能层004。其中,发光器件002和像素驱动电路003均位于衬底001的一侧,遮光功能层004位于衬底001的另一侧。
50.由于遮光功能层004是不透光的。因此,为了能够让距离传感器02所发出的红外光正常穿过显示面板01,需要在遮光功能层004上设置开孔004a。这样,距离传感器02所发出的红外光可以通过遮光功能层004中的开孔004a穿过显示面板01。
51.发光器件002可以与像素驱动电路003电连接,像素驱动电路003用于驱动发光器件002进行发光。其中,像素驱动电路003通常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通常可以为顶栅型薄膜晶体管。发光器件002可以为顶发射型的发光器件,也即是,该发光器件002可以在像素驱动电路003的驱动下朝向背离衬底001的一侧发光。
52.显示面板01通常还需要包括:位于发光器件002远离衬底001一侧的金属触控层005,通过该金属触控层005能够让显示装置具有触控功能。
53.请参考图2,图2是图1示出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内的发光器件所发出的可见光的光路图。在发光器件002向背离衬底001的一侧发光时,发光器件002发出的可见光中的一部分可能会被金属触控层005反射回显示面板01中。由于遮光功能层004对光线的反射率较低(通常低于5%),因此,反射回显示面板01中的可见光会被遮光功能层004吸收。
54.然而,在遮光功能层004中设置开孔004a后,遮光功能层004中开孔004a所在区域
的对光线的反射率较大(通常高于10%)。这样,反射回显示面板01中的可见光在射向开孔004a所在区域后,该可见光会被遮光功能层004上的膜层(该膜层可以为衬底001,也可以为衬底001与遮光功能层004之间的膜层)反射向薄膜晶体管中的有源层0031。如此,薄膜晶体管中的有源层0031会被可见光照射,导致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会发生漂移,严重影响了薄膜晶体管的电学性能,进而导致显示面板中产生亮度的不均匀的问题。
55.请参考图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000可以包括:衬底100、发光器件200、遮光功能层300和隔光层400。
56.发光器件200可以位于衬底100的一侧,遮光功能层300可以位于衬底100的另一侧。也即是,发光器件200和遮光功能层300分别位于衬底100相对的两侧。遮光功能层300具有用于供红外光通过的开孔300a。这样,在将显示面板集成在具有距离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内时,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可以通过遮光功能层300中的开孔300a,穿过显示面板000向外射出。
5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隔光层4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与遮光功能层300中的开孔300a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该隔光层400用于透射红外光,并吸收发光器件200发出的可见光中被反射回显示面板000内部的光线。
58.在本技术中,显示面板000还可以包括:位于衬底200上且与发光器件200电连接的像素驱动电路500。其中,像素驱动电路500用于驱动发光器件200发出可见光,且像素驱动电路500可以位于发光器件200靠近衬底100的一侧。可选的,像素驱动电路500通常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可以为顶栅型薄膜晶体管。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器件200的个数和像素驱动电路500的个数通常是多个,且多个发光器件200与多个像素驱动电路500一一对应,每个发光器件200与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500电连接。
59.请参考图4,图4是图3示出的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器件所发出可见光的光路图。发光器件200可以为顶发射型的发光器件,其在像素驱动电路500的驱动下会朝向背离衬底100的一侧发出可见光。但是,发光器件200发出的可见光中的一部分可能会被显示面板000中的膜层(例如,金属触控层)反射回显示面板000。
60.由于显示面板000中的隔光层4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与遮光功能层300中的开孔300a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且该隔光层400能够吸收可见光。因此,反射回显示面板000的可见光在射向遮光功能层300中的开孔300a所在区域后,会被隔光层400吸收。并且,隔光层400还能够透射红外光,这样,在不影响通过遮光功能层300中的开孔300a透射红外光的前提下,可以有效的降低射向开孔300a所在区域的可见光再次被反射的概率,使得像素驱动电路500内的薄膜晶体管中的有源层被可见光照射的概率降低。如此,有效的提高了薄膜晶体管的电学性能,避免了显示面板000中产生亮度的不均匀的问题,进而使得该显示面板000的显示效果较好。
61.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发光器件、遮光功能层和隔光层。隔光层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遮光功能层中的开孔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且该隔光层能够透射红外光,并吸收可见光。如此,在不影响通过遮光功能层中的开孔透射红外光的前提下,通过隔光层吸收由发光器件发出并被反射回显示面板中的可见光,有效的降低了射向开孔所在区域的可见光再次被反射的概率,使得像素驱动电路内的薄膜晶体管中的有源层被可见光照射的概率降低。如此,有效的提高了薄膜晶体管的电学性能,避免
了显示面板中产生亮度的不均匀的问题,进而使得该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好。
62.可选的,如图3所示,在显示面板000中,遮光功能层300中的开孔300a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位于隔光层4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内。如此,在反射回显示面板000的可见光中射向遮光功能层300中的开孔300a所在区域的部分,可以全部被隔光层400吸收,进一步的降低了射向开孔300a所在区域的可见光再次被反射的概率。
63.需要说明的是,图3是以隔光层400为一整层单独的膜层,且位于衬底100靠近发光器件200的一侧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的。在其他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隔光层400也可以仅位于遮光功能层300中的开孔300a内,或者,隔光层300集成在衬底100内。为此,本技术实施例将以以下两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为例进行示意性的说明:
64.在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5所示,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000中的隔光层400可以位于遮光功能层300中的开孔300a内,且隔光层400的侧面可以与遮光功能层300中的开孔300a的内壁接触。在这种情况下,隔光层400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的外边界,与遮光功能层300中的开孔300a在衬底100上的正投影的外边界重合。
65.这样,在显示面板000中的发光器件200发出的可见光中的一部分被反射回显示面板时,射向遮光膜层300中的开孔300a所在区域的可见光,可以被开孔300a内的隔光层400吸收,进而有效的降低了射向开孔300a所在区域的可见光再次被反射的概率。并且,由于开孔300a内的隔光层400能够透射红外光,因此,红外光可以正常通过开孔300a穿过显示面板000向外射出。
66.可选的,隔光层400可以是由能够透射红外光并吸收可见光的目标材料制成的结构。示例的,该目标材料可以为钙钛矿材料。
67.在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所示,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000中的隔光层400可以集成在衬底100内。示例的,该衬底100可以包括:第一柔性层101。由于制成第一柔性层101的材料可以包含聚酰亚胺材料,而聚酰亚胺材料的柔性较好,因此,通过第一柔性层101可以提高衬底100的柔性,使得显示面板000的柔性较好,进而可以保证该显示面板000后续可以集成在曲面显示装置或折叠显示装置中。
6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显示面板000中的隔光层400可以与第一柔性层101为一体成型的膜层结构。也即是,显示面板000具有隔光层400与第一柔性层101的混合膜层。在这种情况下,显示面板000中的衬底100不仅具有较好的柔性,还能够具有透射红外光并吸收可见光的特性。这样,在显示面板000中的发光器件200发出的可见光中的一部分被反射回显示面板时,射向遮光膜层300中的开孔300a所在区域的可见光,可以被衬底100吸收,进而有效的降低了射向开孔300a所在区域的可见光再次被反射的概率。并且,由于衬底100能够透射红外光,因此,红外光可以正常通过开孔300a穿过显示面板000向外射出。如此,可以在不增加额外的膜层形成工艺的前提下,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好。
69.可选的,当隔光层400与第一柔性层101为一体成型的膜层结构时,该一体成型的膜层结构可以为由混合有目标材料和聚酰亚胺材料的混合溶液固化后形成的结构。其中,目标材料为能够透射红外光并吸收可见光的材料。示例的,该目标材料可以为钙钛矿材料。
7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需要形成隔光层400与第一柔性层101的混合膜层时,可以
先将含有聚酰亚胺材料的溶液与含有目标材料的溶液进行混合,以得到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进行固化后即可形成隔光层400与第一柔性层101的混合膜层。其中,在该混合溶液中,目标材料的质量需要小于聚酰亚胺材料的质量。示例的,混合溶液中的含有聚酰亚胺材料的溶液的体积占总体积的70%以上,而混合溶液中含有目标材料的溶液的体积占总体积的30%一下。这样,可以保证隔光层400与第一柔性层101的混合膜层具有透射红外光并吸收可见光的特性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柔性,以保证该混合膜层能够作为显示面板中的衬底100。
71.需要说明的是,图6示是以显示面板000中的衬底100具有一层柔性层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的。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面板000中的衬底100可能具有多层柔性层。
72.示例的,如图7所示,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000中的衬底100不仅可以包括第一柔性层101,该衬底100还可以包括:第二柔性层102,以及位于第一柔性层101与第二柔性层102之间的阻挡层103。其中,第一柔性层101和第二柔性层102均用于提高显示面板000的柔性;位于第一柔性层101和第二柔性层102之间的阻挡层103用于阻隔外界水氧进入显示面板000的发光器件200中,以提高发光器件200的使用寿命。
7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制成第二柔性层102的材料可以包括:聚酰亚胺材料,或者,聚酰亚胺材料和目标材料。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制成第二柔性层102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材料时,该第二柔性层102的制造流程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赘述;当制成第二柔性层102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材料和目标材料时,该第二柔性层102的制造流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柔性层101的制造流程,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赘述。
74.需要说明的是,当制成第二柔性层102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材料时,可以让第一柔性层101相对于第二柔性层102更靠近发光器件200,也可以让第二柔性层102相对于第一柔性层101更靠近发光器件200。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75.在上述两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能够透射红外光并吸收可见光的目标材料均为钙钛矿材料。示例的,请参考图8,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钙钛矿材料对不同波长的光线吸收的特性曲线图。在图8中,横坐标代表光线的波长,单位为纳米;纵坐标代表钙钛矿材料对光线的吸收性。由于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390纳米至780纳米,红外光的波长在780纳米以上。因此通过图8可知,钙钛矿材料对可见光吸收性较好,而基本不吸收红外光,使得红外光可以透过由钙钛矿材料制成的隔光层400。
7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钙钛矿材料可以为abx3结构,也可以为(a1)2(a2)
n-1
pbnx
3n+1
结构。其中,pb代表铅元素。
77.a位置处可以为无机阳离子、有机阳离子、无机阳离子和有机阳离子的混合体、多种无机阳离子混合体或者多种有机阳离子混合体。a1和a2是指这些离子中的不同的两种离子。
78.示例的,无机阳离子可以为:钠离子(na
+
)、钾离子(k
+
)、钙离子(ca
+
)、或铯离子(cs
+
)等。
79.有机阳粒子可以为:ch3nh
3+
(ma)、nh2ch=nh2
+
(fa)、c6h5ch2ch2nh
3+
(pea
+
)、c6h5ch2nh
3+
(pma
+
)、ch3ch2ch2ch2nh
3+
(ba
+
)、c(ch3)3nh
3+
(t-ba
+
)、ch3ch2ch2nh
3+
(pa
+
)、c
11h12n+
(1-naphthylmethylmethylammonium
+
,nma
+
)或ch(ch3)2ch2nh
3+
(i-ba
+
)等。其中,c代表碳元
素,h代表氢元素,n代表氮元素,ma代表丙烯酸甲酯,fa代表脂肪酸,pea代表苯基乙胺,pma代表丙二醇甲醚醋酸酯,ba代表苯甲醇,t-ba代表均苯四甲酸,pa代表聚酰胺,naphthylmethylmethylammonium代表萘甲基溴化铵,nma代表甲基丙烯酰胺,i-ba代表丙烯酸异丁酯。
80.b位置处可以为铋离子(bi
3+
)、锡离子(sn
2+
)、铅离子(pb
2+
)、锰元素(mn)、钴元素(co)或铁元素(fe),也可以为多种元素混合体。
81.x位置处可以为氧离子(o
2-)、碘离子(i-)、铬离子(br-)或氯离子(cl-)元素,也可以为多种元素混合体。
8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钙钛矿材料可以为量子点,也可以为纳米晶,钙钛矿量子点是通过钙钛矿纳米晶加工而成的。加工方法可以包括:热注入法、配体辅助再沉淀法、一锅法、水相法、溶液凝胶法、微乳法或微波辅助法。
83.可选的,如图5、图6或图7所示,显示面板000中的遮光功能层300可以包括:沿垂直且远离衬底100的方向层叠设置的泡棉层301和金属散热层302。其中,泡棉层301不仅可以将金属散热层302粘接在衬底100上,该泡棉层301可以对显示面板000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金属散热层302通常可以为铜箔,其能够在显示面板000工作时,对显示面板000起到散热作用。
8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显示面板000还可以包括:位于衬底100与泡棉层301之间的支撑层600,该支撑层600可以对衬底100以及位于衬底100上的发光器件200进行支撑,以保证显示面板000平展性较好。
85.可选的,显示面板000还可以包括:位于像素驱动电路500远离衬底100一侧的像素界定层700,该像素界定层700用于在显示面板000中限定出多个像素区域,其中,每个像素区域内可以分布一个发光器件200。在本技术中,显示面板000中的发光器件20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全称: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发光器件。示例的,发光器件200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阳极201、发光层202和阴极203。其中,发光器件200可以通过阳极201与像素驱动电路500电连接。发光器件200中的阳极201可以为具有反光性的金属电极,阴极202可以为具有透光性的透明电极。这样,在像素驱动电路500驱动发光器件200发光时,发光器件200可以朝向背离衬底100的一侧发出的可见光。
8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显示面板000还可以包括:位于发光器件200远离衬底100一侧的封装层800。其中,封装层800用于对发光器件200进行封装,以防止外界环境中的水氧进入发光器件200中,进而提高了发光器件200的使用寿命。
87.可选的,显示面板000还可以包括:位于封装层800远离衬底100一侧的金属触控层900,通过该金属触控层900能够让显示面板000具有触控功能。
88.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发光器件、遮光功能层和隔光层。隔光层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遮光功能层中的开孔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且该隔光层能够透射红外光,并吸收可见光。如此,在不影响通过遮光功能层中的开孔透射红外光的前提下,通过隔光层吸收由发光器件发出并被反射回显示面板中的可见光,有效的降低了射向开孔所在区域的可见光再次被反射的概率,使得像素驱动电路内的薄膜晶体管中的有源层被可见光照射的概率降低。如此,有效的提高了薄膜晶体管的电学性能,避免了显示面板中产生亮度的不均匀的问题,进而使得该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好。
89.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用于制造图3示出的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
90.在衬底上形成发光器件和遮光功能层,并形成隔光层。
91.其中,发光器件位于衬底的一侧;遮光功能层位于衬底的另一侧,且遮光功能层具有用于供红外光通过的开孔;隔光层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开孔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隔光层用于透射红外光,并吸收发光器件发出的可见光中被反射回显示面板内部的光线。
92.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发光器件和遮光功能层,并形成隔光层。其中,隔光层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遮光功能层中的开孔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且该隔光层能够透射红外光,并吸收可见光。如此,在不影响通过遮光功能层中的开孔透射红外光的前提下,通过隔光层吸收由发光器件发出并被反射回显示面板中的可见光,有效的降低了射向开孔所在区域的可见光再次被反射的概率,使得像素驱动电路内的薄膜晶体管中的有源层被可见光照射的概率降低。如此,有效的提高了薄膜晶体管的电学性能,避免了显示面板中产生亮度的不均匀的问题,进而使得该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好。
93.请参考图9,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该制造方法用于制造图5示出的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
94.步骤a1、在刚性基板上形成衬底。
9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在刚性基板上通过沉积、涂敷、溅射等多种方式中的任一种形成衬底。其中,刚性基板可以为玻璃基板,刚性基板上形成的衬底可以为柔性衬底。示例的,衬底可以包含单层的柔性层,也可以包含双层的柔性层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阻挡层。
96.步骤b1、在衬底上形成发光器件。
9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衬底上形成发光器件之前,可以在衬底上形成像素驱动电路。之后,可以在形成有像素驱动电路的衬底上形成发光器件,并使发光器件与像素驱动电路电连接,以保证像素驱动电路能够驱动发光器件发光。之后,可以在形成有发光器件的衬底上依次形成封装层和金属触控层。
98.步骤c1、剥离刚性基板,并在衬底远离发光器件的一侧形成具有开孔的遮光功能层。
9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激光剥离技术将刚性基板从衬底上剥离下来。之后,可以在衬底远离发光器件的一侧形成具有开孔的遮光功能层。
100.可选的,在将刚性基板从衬底上剥离下来后,可以先在衬底远离发光器件的一侧形成支撑层,再在支撑层上形成具有开孔的遮光功能层。
101.其中,在支撑层形成具有开孔的遮光功能层可以包括以下过程:首先,在支撑层上依次形成泡棉层和金属散热层,以得到遮光功能层;之后,可以通过打孔工艺在泡棉层和金属散热层上形成开孔。如此,便可以得到具有开孔的遮光功能层。
102.步骤d1、在开孔内形成隔光层。
10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将含有目标材料的溶液滴入开孔内,并对该含有目标材料的溶液进行固化后,即可在开孔内形成隔光层,且可以保证隔光层的侧面与开孔的内壁接触。其中,目标材料可以为能够透射红外光并吸收可见光的材料。例如,该目标材料可以
为钙钛矿材料。
104.通过上述步骤a1至步骤d1,即可得到图5示出的显示面板。
105.请参考图10,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该制造方法用于制造图6或图7示出的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
106.步骤a2、在刚性基板上形成由混合有目标材料和聚酰亚胺材料的混合溶液固化后得到的结构,以形成衬底。
107.其中,目标材料可以为能够透射红外光并吸收可见光的材料。例如,该目标材料可以为钙钛矿材料。
10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将含有目标材料的溶液与含有聚酰亚胺材料的溶液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后,将混合溶液通过沉积、涂敷、溅射等多种方式中的任一种形成在刚性基板上,固化后即可得到衬底中的至少部分。示例的,当衬底包含单层的柔性层,将刚性基板上的混合溶液固化后即可得到衬底;当衬底含双层的柔性层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阻挡层时,将刚性基板上的混合溶液固化后即可得到衬底中的一部分,这部分结构可以作为一层柔性层。
109.步骤b2、在衬底上形成发光器件。
110.该步骤b2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b1,在此不再赘述。
111.步骤c2、剥离刚性基板,并在衬底远离发光器件的一侧形成具有开孔的遮光功能层。
112.该步骤c2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c1,在此不再赘述。
113.通过上述步骤a2至步骤c2,即可得到图6或图7示出的显示面板。
114.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显示面板的具体原理,可以参考前述显示面板的结构的实施例中的对应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115.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该显示装置可以为: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或可穿戴设备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116.请参考图11,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膜层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000和距离传感器010。其中,显示面板000可以为图3、图5、图6或图7示出的显示面板100。距离传感器010可以位于与显示面板000的显示面相对的一侧,示例的,距离传感器010在显示面板000上的正投影可以位于显示面板000中的开孔300a内。
117.这样,距离传感器010能够向显示面板000中的开孔300a发射红外光,红外光可以通过开孔300a穿过隔光层400射向显示面板000外。红外光在穿过显示面板000后会可以被外界物体(例如,人脸)反射回距离传感器010。这样,距离传感器010可以根据发射红外光的时间以及接收到红外光的时间,确定其与外界物体之间的距离。
118.在本技术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11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可选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