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40691发布日期:2021-11-10 02:55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接地极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地极。


背景技术:

2.在电力检修、巡查作业中,为保证设备安全和作业人员安全,需要对电路进行接地。接地所使用的接地设备包括卡钳、接地线缆和接地极。其中,卡钳用于与架空线路连接,接地极用于插入地面,接地线缆的两端分别与卡钳和接地极连接,以实现将架空线路与地面通过接地设备导通。在接地作业中,需要将接地极钉入地面,操作时作业人员使用铁锤敲击接地极并使接地极插入地面。检修、巡查任务完成后需要收纳接地设备,将接地极从地面拔起。对于一些质地坚硬的地面,接地极拔出时较为困难,需要施加较大的拉力,十分耗费人力,作业效率低。有时为了方便拔出接地极,作业人员利用铁锤垂直敲击接地接,虽然容易拔出,但该方式极易造成接地极弯曲变形,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地极,其便于从地面拔出,作业效率高。
4.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提供一种接地极,包括接地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接地组件包括钻头部和直筒部,所述钻头部呈圆锥形,所述钻头部的一端为尖端,所述钻头部背离所述尖端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直筒部包括至少两个圆弧板,所述圆弧板与所述连接端转动连接,至少两个所述圆弧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支撑组件的容纳腔,插入地面时,所述支撑组件插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圆弧板抵接,且所述支撑组件背离所述钻头部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容纳腔的外部,拔出地面时,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容纳腔分离,所述圆弧板能够朝向所述容纳腔的轴线方向转动。
6.进一步的,所述圆弧板为两个,两个所述圆弧板分布于所述连接端的周部。
7.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圆弧板间隔设置,以使两个所述圆弧板之间形成容纳槽,插入地面时,泥土能够填充入所述容纳槽内。
8.进一步的,所述圆弧板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面设置有翼板,所述翼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容纳腔的轴线方向平行,且所述翼板与所述容纳腔的轴线共面。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的周部环形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钻头部同轴设置,所述直筒部的一端穿过所述限位板并与所述钻头部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板,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连接柱连接固定,插入地面时,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端抵接,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支撑板延伸至所述容纳腔的外部,所述支撑板的周部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抵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开设有油槽,所述油槽内填充有润滑油。
12.进一步的,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支撑板上可拆卸设置有拉手。
13.进一步的,还包括接地线接头,所述接地线接头包括至少两个子线,至少两个所述子线与至少两个所述圆弧板一一对应,所述子线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圆弧板连接,所有的所述子线的第二端相互缠绕在一起并形成接头端,所述接头端用于与接地线缆连接。
14.进一步的,其中一个所述圆弧板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面设置有刻度。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钻头部的连接端设置至少两个圆弧板,插入接地极时,将支撑组件插设在至少两个圆弧板之间,以对直筒部进行支撑固定,以便插入地面。拔出接地极时,将支撑组件从容纳腔内拔出,并使圆弧板朝向容纳腔的轴线方向转动,减小圆弧板与地面的摩擦力。该结构有利于将接地组件从地面拔出,节省人力,具有操作便利、作业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16.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地极的分解图。
18.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地极插入地面时的剖视图。
19.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地组件拔出地面时的剖视图。
20.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组件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圆弧板的示意图。
22.图中:
23.1、接地组件;10、容纳腔;11、钻头部;12、圆弧板;13、容纳槽;14、翼板;15、限位板;2、支撑组件;21、支撑板;210、油槽;22、连接柱;3、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接地极,用于导通架空线路和地面,以实现架空线路的接地。接地极包括接地组件1和支撑组件2,接地组件1包括钻头部11和直筒部,钻头部11呈圆锥形,钻头部11的一端为尖端,钻头部11背离尖端的一端为连接端,连接端用于安装直筒部。直筒部包括至少两个圆弧板12,圆弧板12与连接端转动连接,至少两个圆弧板1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支撑组件2的容纳腔10。当操作接地极插入地面时,支撑组件2插设于容纳腔10内,支撑组件2的尺寸与容纳腔10的尺寸配合设置,以使支撑组件2与圆弧板12抵接,且支撑组件2背离钻头部11的一端延伸至容纳腔10的外部。当操作接地极拔出地面时,将支撑组件2从容纳腔10内取出,以使支撑组件2与容纳腔10分离,圆弧板12能够朝向容纳腔10的轴线方向转动。可以理解的是,整个接地极呈回转体结构,钻头部11呈圆锥形,以便通过尖端插入地面,安装于钻头部11的连接端的直筒部呈圆柱体结构,钻头部11和直筒部同轴。两个或多个圆弧板12与连接端枢接,以使圆弧板12能够绕圆弧板12与钻头部11之间的连接点转动。也可以理解为两个或多个圆弧板12能够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两个或多个圆弧板12之间围设形成容纳腔10,当插入地面时,支撑组件2插设在容纳腔10内,以使圆弧板
12抵靠在支撑组件2上,进而使得圆弧板12不能相互靠近。随着接地极不断插入地面,圆弧板12受到朝向容纳腔10轴线方向的挤压力,使圆弧板12紧紧抵靠在支撑组件2上,此时直筒部呈圆柱体形状,直至接地极插入设定深度。电力施工结束后,需要从地面拔出接地极。拔出时,支撑组件2与容纳腔10分离,容纳腔10呈空腔状态,可向圆弧板12施加一定的推力,使圆弧板12朝向容纳腔10的轴线方向转动,使得圆弧板12与接地极插入地面后形成的插孔3的孔壁分离,有利于减小圆弧板12与孔壁的摩擦力,进而能够轻易地将接地组件1从插孔3中拔出。因此,该接地极具有操作中易于从地面拔出,节省人力,提高作业效率的特点。
26.具体地,圆弧板12为两个,两个圆弧板12分布于连接端的周部。圆弧板12的圆弧半径尺寸与连接端的半径尺寸相同,圆弧板12转动连接在钻头部11的周部位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圆弧板12的数量还可以是三个、四个、五个或其他数量,圆弧板12的数量可根据接地极的尺寸灵活选择。
27.接地极插入地面后,地面上会形成一个插孔3,为避免接地极与插孔3之间出现松动,保证接地极与地面之间形成有效的电通路,两个圆弧板12间隔设置,以使两个圆弧板12之间形成容纳槽13。当接地极插入地面时,位于插孔3的孔壁区域的泥土能够填充入容纳槽13内。可以理解的时,插入地面时,直筒部与插孔3之间相互挤压,使得插孔3的孔壁上靠近容纳槽13的泥土挤入容纳槽13内,位于容纳槽13内的泥土与插孔3的孔壁上的泥土紧紧粘合在一起,起到对直筒部的固定作用。同时,位于容纳槽13内的泥土能够限制直筒部发生转动,进一步避免接地极在插孔3内发生松动。
28.如图5所示,为进一步提高接地极与地面的连接稳定性,圆弧板12背离容纳腔10的一侧面设置有翼板14,翼板14的长度方向与容纳腔10的轴线方向平行,且翼板14与容纳腔10的轴线共面。可以理解的是,在圆弧板12上设置翼板14,有利于增大直筒部与地面的接触面,保证接地极与地面的电导通的稳定性。同时,翼板14也能限制直筒部相对于插孔3转动,进而使接地极与地面插接稳固。
29.具体地,钻头部11的连接端的周部环形设置有限位板15,限位板15呈圆筒结构,限位板15与钻头部11同轴设置,限位板15的直径与连接端的直径相等,即限位板15的一端与连接端的周部连接固定。直筒部的一端穿过限位板15并与钻头部11连接,限位板15的作用在于对圆弧板12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使圆弧板12只能够在限位板15与容纳腔10的轴线之间转动。
30.如图4所示,支撑组件2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板21,相邻两个支撑板21之间通过连接柱22连接固定,当接地极插入地面时,位于最下方的支撑板21与钻头部11的连接端抵接,位于最上方的支撑板21延伸至容纳腔10的外部,支撑板21的周部与容纳腔10的腔壁抵接。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板21的作用在于对圆弧板12进行支撑,当支撑组件2插设于容纳腔10后,支撑组件2能够阻挡圆弧板12朝向容纳腔10的轴线方向转动,使圆弧板12维持与连接端之间的垂直状态,此时,直筒部呈圆柱体形状。利用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板21支撑圆弧板12,有利于减小支撑组件2与圆弧板12之间的摩擦力,以便于支撑组件2从容纳腔10内取出。
31.具体地,支撑板21的侧壁上开设有油槽210,油槽210内填充有润滑油。当接地极插入地面时,圆弧板12与支撑板21的侧壁抵接。在侧壁上开设油槽210用于存放润滑油,有利于减小支撑板21与圆弧板12之间的摩擦,以便于支撑组件2从容纳腔10内取出。
32.具体地,位于最上方的支撑板21上可拆卸设置有拉手。在接地极插入地面时,操作人员利用铁锤敲击位于最上方的支撑板21,以向接地极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使得接地极插入地面。在接地极拔出地面时,将拉手与位于最上方的支撑板21连接,操作人员利用拉手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将支撑组件2从容纳腔10内拔出。
33.具体地,其中一个圆弧板12背离容纳腔10的一侧面设置有刻度。通过刻度观察接地极插入地面的深度,方便在接地作业中准确控制接地极的插入深度,以符合电力操作规程或电力行业技术标准的要求。
34.该接地极还包括接地线接头,接地线接头用于与接地线缆连接。接地线接头包括至少两个子线,至少两个子线与至少两个圆弧板12一一对应。即子线的数量与圆弧板12的数量相同,每个圆弧板12对应设置一个子线。子线的第一端与对应的圆弧板12连接,所有的子线的第二端相互缠绕在一起并形成接头端,接地作业时,将接地线缆与接头端连接,以实现接地线缆与接地极之间的机械连接和电性连接。
35.该接地极的使用方法为:插入接地极时,将支撑组件2插设在接地组件1的容纳腔10内,使直筒部呈圆柱形。将接地组件1插入地面,并用铁锤敲击位于最上方的支撑板21,使接地极插入至设定深度。拔出接地极时,将支撑组件2从容纳腔10内拔出,向圆弧板12施加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使得圆弧板12朝向容纳腔10的轴线方向转动,进而使得圆弧板12与地面的插孔3的孔壁分离,减小圆弧板12与地面的摩擦力,最后将接地组件1从容纳腔10内拔出。
36.本实施例的显著效果为:通过在钻头部11的连接端设置至少两个圆弧板12,插入接地极时,将支撑组件2插设在至少两个圆弧板12之间,以对直筒部进行支撑固定,以便插入地面。拔出接地极时,将支撑组件2从容纳腔10内拔出,并使圆弧板12朝向容纳腔10的轴线方向转动,减小圆弧板12与地面的摩擦力。该结构有利于将接地组件1从地面拔出,节省人力,具有操作便利、作业效率高的特点。
37.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