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9072923发布日期:2022-03-01 21:54阅读:62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与流程

1.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显示面板中存在多种反光结构(例如,像素驱动电路和阳极等),在此基础上,外界环境光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照射至显示面板的内部后,上述反光结构容易对外界环境光形成反射,从而对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用于降低显示面板对外界光线的反射率、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和位于所述显示基板显示侧的减反射结构。其中所述显示基板具有多个发光区和将多个发光区隔开的非发光区;所述减反射结构包括:覆盖所述多个发光区的多个彩色滤光部;以及,覆盖所述非发光区的吸光叠层,所述吸光叠层包括至少两层不同颜色的滤光膜。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层不同颜色的滤光膜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颜色的滤光膜和第二颜色的滤光膜,其中,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为三基色中的任意两种。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发光区分为至少一个第一颜色的发光区、至少一个第二颜色的发光区和至少一个第三颜色的发光区;所述多个彩色滤光部分为至少一个第一颜色的滤光部、至少一个第二颜色的滤光部和至少一个第三颜色的滤光部;所述第一颜色的滤光部覆盖所述第一颜色的发光区;所述第二颜色的滤光部覆盖所述第二颜色的发光区;所述第三颜色的滤光部覆盖所述第三颜色的发光区;其中,所述第一颜色的滤光膜与所述第一颜色的滤光部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制作而成;和/或,所述第二颜色的滤光膜与所述第二颜色的滤光部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制作而成。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层不同颜色的滤光膜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颜色的滤光膜、所述第二颜色的滤光膜层叠设置的第三颜色的滤光膜,所述第一颜色、所述第二颜色与所述第三颜色为三基色。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发光区分为至少一个第一颜色的发光区、至少一个第二颜色的发光区和至少一个第三颜色的发光区;所述多个彩色滤光部分为至少一个第一颜色的滤光部、至少一个第二颜色的滤光部和至少一个第三颜色的滤光部;所述第一颜色的滤光部覆盖所述第一颜色的发光区;所述第二颜色的滤光部覆盖所述第二颜色的发光区;所述第三颜色的滤光部覆盖所述第三颜色的发光区;其中,所述第一颜色的滤光膜与所述第一颜色的滤光部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制作而成;和/或,所述第二颜色的滤光膜与所述第二颜色的滤光部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制作而成;和/或,所述第三颜色的滤光膜与所述第三颜色的滤光部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制作而成。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光叠层的厚度与所述多个彩色滤光部中至少一者的厚度相等。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光叠层中不同颜色的滤光膜的厚度均相等。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保护盖板,位于所述减反射结构远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一侧的电路结构层;位于所述电路结构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多个发光器件,所述多个发光器件位于所述多个发光区;以及,位于所述多个发光器件远离所述电路结构层一侧的封装层。
14.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形成显示基板;在所述显示基板显示侧形成减反射结构;其中,所述显示基板具有多个发光区和将多个发光区隔开的非发光区;所述减反射结构包括:覆盖所述多个发光区的多个彩色滤光部;以及,覆盖所述非发光区的吸光叠层,所述吸光叠层包括至少两层不同颜色的滤光膜。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发光区分为至少一个第一颜色的发光区、至少一个第二颜色的发光区和至少一个第三颜色的发光区;所述在所述显示基板显示侧形成减反射结构的步骤,包括:在所述显示基板显示侧形成第一颜色的薄膜,并对所述第一颜色的薄膜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形成第一颜色的滤光膜和第一颜色的滤光部;所述第一颜色的滤光部覆盖所述第一颜色的发光区,所述第一颜色的滤光膜覆盖所述非发光区,所述第一颜色的滤光膜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颜色的滤光部的厚度;在所述显示基板显示侧形成第二颜色的薄膜,并对所述第二颜色的薄膜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形成第二颜色的滤光膜和第二颜色的滤光部;所述第二颜色的滤光部覆盖所述第二颜色的发光区,所述第二颜色的滤光膜覆盖所述非发光区,所述第二颜色的滤光膜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颜色的滤光部的厚度。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显示基板显示侧形成减反射结构的步骤,还包括:在所述显示基板显示侧形成第三颜色的薄膜,并对所述第三颜色的薄膜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形成第三颜色的滤光膜和第三颜色的滤光部;所述第三颜色的滤光部覆盖所述第三颜色的发光区,所述第三颜色的滤光膜覆盖所述非发光区,所述第三颜色的滤光膜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颜色的滤光部的厚度。
17.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18.本公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公开提供的显示面板,由于在显示面板的显示侧设置有减反射结构,该减反射结构包括覆盖多个发光区的多个彩色滤光部和覆盖非发光区的吸光叠层。其中,该吸光叠层包括至少两层不同颜色的滤光膜,当外界光线进入到多个彩色滤光部时,只有与彩色滤光部颜色对应的光会被透过,其它波段的光会被吸收掉,所以外界光经过彩色滤光部后,只留下一种单色光,该单色光在发光器件的上表面被反射到吸光叠层,由于该吸光叠层包括至少两层不同颜色的滤光膜,该单色光被反射到吸光叠层后被吸收而不会射出显示面板外部,从而减少了显示面板显示侧对入射光线的反射,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显示侧的光线透过率,进而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20.本公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22.图2为不同彩色滤光膜在可见光波段透射率的示意图;
23.图3a为图1中吸光叠层的一种结构图;
24.图3b为图1中吸光叠层的又一种结构图;
25.图3c为图1中吸光叠层的又一种结构图;
26.图3d为图1中吸光叠层的又一种结构图;
27.图3e为图1中吸光叠层的又一种结构图;
28.图3f为图1中吸光叠层的又一种结构图;
29.图4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30.图5a为图4中吸光叠层的不同结构的示意图;
31.图5b为图4中吸光叠层的一种结构图;
32.图5c为图4中吸光叠层的又一种结构图;
33.图5d为图4中吸光叠层的又一种结构图;
34.图5e为图4中吸光叠层的又一种结构图;
35.图5f为图4中吸光叠层的又一种结构图;
36.图6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37.图7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38.图8a~图8c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各步骤对应的结构图;
39.图9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减反射结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40.图10a~图10c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各步骤对应的结构图;
41.图11a~图11c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步骤对应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43.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其他形式例如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包括(comprises)”和现在分词形式“包括(comprising)”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one embodiment)”、“一些实施例(some embodiments)”、“示例性实施例(exemplary embodiments)”、“示例(example)”、“特定示例(specific example)”或“一些示例(some examples)”等旨在表明与该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44.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5.在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耦接”和“连接”及其衍伸的表达。例如,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术语“连接”以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彼此间有直接物理接触或电接触。又如,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术语“耦接”以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有直接物理接触或电接触。然而,术语“耦接”或“通信耦合(communicatively coupled)”也可能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彼此间并无直接接触,但仍彼此协作或相互作用。这里所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必然限制于本文内容。
46.本文参照作为理想化示例性附图的剖视图和/或平面图描述了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为了清楚,放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因此,可设想到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引起的相对于附图的形状的变动。因此,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应解释为局限于本文示出的区域的形状,而是包括因例如制造而引起的形状偏差。例如,示为矩形的蚀刻区域通常将具有弯曲的特征。因此,附图中所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且它们的形状并非旨在示出设备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且并非旨在限制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范围。
47.请参阅图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0,该显示面板10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简称qled)显示面板等,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48.请继续参阅图1,该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基板10和位于显示基板10显示侧的减反射结构20。
49.显示基板10具有多个发光区30和将多个发光区30隔开的非发光区40。
50.在一些示例中,多个发光区30分为至少一个第一颜色的发光区31、至少一个第二颜色的发光区32和至少一个第三颜色的发光区33。多个发光区30包括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区。第一颜色的发光区31、第二颜色的发光区32和第三颜色的发光区33是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区中的一种。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第一颜色的发光区31为蓝色发光区,第二颜色的发光区32为绿色发光区,第三颜色的发光区33为红色发光区。
51.在一些示例中,多个发光区30包括红绿蓝白四种颜色的发光区。第一颜色的发光区31、第二颜色的发光区32和第三颜色的发光区33是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区中的一种,此时,多个发光区30还包括第四颜色的发光区,第四颜色的发光区为白色发光区。
52.显示面板100可以通过驱动上述多个发光区30中的发光器件发光,从而实现显示功能。本公开对发光区30的个数,不同颜色发光区30的排布方式以及发光区30的大小均不做限定,只要能够使显示面板100显示画面即可。
53.减反射结构20包括:多个彩色滤光部21和吸光叠层22。
54.其中,多个彩色滤光部21覆盖多个发光区30。吸光叠层22覆盖非发光区40,且吸光叠层22包括至少两层不同颜色的滤光膜。
55.请参阅图2,图2为不同颜色滤光膜在可见光波段的透过率的示意图。
56.需要说明的是,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电磁波的范围为400nm~760nm。还有一些人能够感知到波长大约在380nm~780nm之间
的电磁波。各种颜色的可见光分别对应不同的波长范围,例如,紫色光对应的波长范围为400nm~450nm、蓝色光对应的波长范围为450nm~480nm,绿蓝色光对应的波长范围为480nm~490nm,蓝绿色光对应的波长范围为490nm~500nm、绿色光对应的波长范围为500nm~560nm,黄绿光对应的波长范围为560nm~580nm,黄色光对应的波长范围为580nm~610nm、橙色光对应的波长范围为610nm~650nm,红色光对应的波长范围为650nm~760nm。
57.根据图2可以得出,三个颜色各不相同的滤光膜的显示颜色分别为红色、蓝色和绿色的中的任一种。其中,显示红色的滤光膜可透射的光的波段范围为580nm~780nm;显示绿色的滤光膜可透射的光的波段范围为460nm~620nm以及700nm~780nm;显示蓝的滤光膜可透射的光的波段范围为380nm~540nm。
58.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当自然光经过显示红色的滤光膜时,红色的光被透过,其它波段的光被吸收掉;当自然光经过显示蓝色的滤光膜时,蓝色的光被透过,其它波段的光被吸收掉;当自然光经过显示绿色的滤光膜时,绿色的光被透过,其它波段的光被吸收掉。当两种颜色各不相同的滤光膜层叠设置时,红光、蓝光、绿光均会被吸收掉。
59.吸光叠层22包括至少两层不同颜色的滤光膜,因此,任意波长的光经过吸光叠层22后均会被吸收。
60.在一些示例中,请参阅图1,多个彩色滤光部21分为至少一个第一颜色的滤光部211、至少一个第二颜色的滤光部212和至少一个第三颜色的滤光部213。第一颜色的滤光部211覆盖所述第一颜色的发光区31;第二颜色的滤光部覆212盖所述第二颜色的发光区32;第三颜色的滤光部213覆盖第三颜色的发光区33。第一颜色的滤光部211仅使第一颜色的光通过并过滤其他光以使其他光不能通过;第二颜色的滤光部覆212仅使第二颜色的光通过并过滤其他光以使其他光不能通过;第三颜色的滤光部213仅使第三颜色的光通过并过滤其他光以使其他光不能通过。本公开对第一颜色的滤光部211、第二颜色的滤光部212和第三颜色的滤光部213的材料、厚度以及大小均不做限定,滤光部与发光区对应,根据发光区的发光颜色的不同,滤光部的大小也不完全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设置。
61.当外界光从外界进入到多个彩色滤光部21时,只有与彩色滤光部21颜色对应的光会被透过,其它波段的光会被吸收掉,所以外界光经过彩色滤光部21后,只留下一种单色光。例如可以是:自然光经过第一颜色的滤光部211时,对应颜色的光a1被透过,其它波段的光(例如图1中所示的光线a2、a3)被吸收掉;自然光经过第二颜色的滤光部212时,对应颜色的光a2被透过,其它波段的光(例如图1中所示的光线a1、a3)被吸收掉;自然光经过第三颜色的滤光部213时,对应颜色的光a3被透过,其它波段的光(例如图1中所示的光线a1、a2)被吸收掉;所以外界光经过彩色滤光部21后,只留下一种单色光。该单色光在发光器件的上表面被反射到吸光叠层22,该吸光叠层22包括至少两层不同颜色的滤光膜,该单色光被反射到吸光叠层22后被吸收而不会射出显示面板100的外部,从而减少了显示面板100显示侧对入射光线的反射,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100显示侧的光线透过率,进而提升了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62.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显示基板10包括:衬底11、电路结构层12、多个发光器件13和封装层14。
63.需要说明的是,衬底11的类型包括多种,例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示例。
64.在一些示例中,衬底11可以为刚性衬底。该刚性衬底例如可以为玻璃衬底或pmma
(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衬底等。
65.在另一些示例中,衬底11可以为柔性衬底。该柔性衬底可选择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n(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two formic acid glycol ester,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或pi(polyimide,聚酰亚胺)等材料。
66.请继续参阅图1,电路结构层12设置于衬底11的一侧。电路结构层12可以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与一条栅扫描信号线和一条数据信号线耦接。像素驱动电路在栅扫描信号线所传输的栅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将数据信号线所传输的数据信号传输给发光器件,从而驱动发光器件发光。
67.示例性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可以包括多种,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例如,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可以为“6t1c”、“7t1c”、“6t2c”或“7t2c”等结构;其中,“t”表示为薄膜晶体管,位于“t”前面的数字表示为薄膜晶体管的个数,“c”表示为存储电容器,“c”前面的数字表示为存储电容器的个数。又例如,像素驱动电路所包括的薄膜晶体管可以为底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或者为顶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
68.多个发光器件13位于电路结构层12远离衬底11的一侧,且多个发光器件13位于多个发光区30。
69.如图4所示,该发光器件13可以包括第一极131、发光功能层132和第二极133。
70.其中,第一极131可以为阳极(anode),第二极133可以为阴极(cathode);或者,第一极131可以为阴极,第二极133可以为阳极。在此不做限定。该发光器件13可以为顶发光型发光器件,也可以为底发光型发光器件,还可以为双面发光型发光器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71.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发光器件13为顶发光型发光器件的情况下,第一极131呈不透明,可以为ito(indium tin oxides,氧化铟锡)/ag/ito的层叠结构,第二极133呈透明或半透明,可以为厚度较薄的金属银。在该发光器件13为底发光型发光器件的情况下,第一极131呈透明,可以为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zno)或氧化铟(in2o3)等,第二极133呈不透明,可以为金属银或金属铝。在该发光器件13为双面发光型发光器件的情况下,该第一极131和第二极133均呈透明,此时,该第一极131可以为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zno)或氧化铟(in2o3)等,第二极133可以为厚度较薄的金属银。
72.发光功能层132包括发光层(electroluminescent,简称el)。在另一些示例中,发光功能层132除包括发光层外,还包括电子传输层(election transporting layer,简称etl)、电子注入层(election injection layer,简称eil)、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ing layer,简称htl)以及空穴注入层(hole injection layer,简称hil)中的一层或多层。在显示面板100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情况下,发光层为有机发光层。在显示面板100为量子点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情况下,发光层为量子点发光层。
73.封装层14可以为封装薄膜(thin film encapsulation,简称tfe),也可以为封装基板。封装层14被配置为将像素驱动电路和多个发光器件13封装在衬底11上,以阻隔水氧,避免水氧对发光器件13造成侵蚀,从而影响发光器件13的发光效率及使用寿命。
74.在一些示例中,封装层13可以包括:自下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无机层、有机层及第二无机层,当然,封装层13还可以包括更多的无机层和有机层。第一无机层和/或第二无机层例如可以采用无机绝缘材料,并采用沉积工艺制备形成;有机层例如可以采用有机绝缘
材料,并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制备形成。
75.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至少两层不同颜色的滤光膜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和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其中,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为三基色中的任意两种
7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为三基色中的任意两种”包括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为红色和绿色,以及,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为红色和蓝色,以及,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为绿色和蓝色,这三种情况。
77.请参阅图3a~图3f,图3a~图3f为图1中吸光叠层22的不同结构的示意图。
78.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为红色和绿色,此时,可以是滤光膜221为红色滤光膜,滤光膜222为绿色滤光膜,如图3a所示;也可以是滤光膜221为绿色滤光膜,滤光膜222为红色滤光膜,如图3b所示。在又一些示例中,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为红色和蓝色,此时,可以是滤光膜221为红色滤光膜,滤光膜222为蓝色滤光膜,如图3c所示;也可以是滤光膜221为蓝色滤光膜,滤光膜222为红色滤光膜,如图3d所示。在另一些示例中,请参阅图3c,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为绿色和蓝色,此时,可以是滤光膜221为绿色滤光膜,滤光膜222为蓝色滤光膜,如图3e所示;也可以是滤光膜221为蓝色滤光膜,滤光膜222为绿色滤光膜,如图3f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设计,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79.本实施例中,吸光叠层22包括至少两层不同颜色的滤光膜,该至少两层不同颜色的滤光膜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和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为三基色中的任意两种,因此,被发光器件的上表面反射到吸光叠层22的光线,会被吸光叠层22吸收而不会射出显示面板100外部,从而减少了显示面板100显示侧对入射光线的反射,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100显示侧的光线透过率,进而提升了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8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与第一颜色的滤光部211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制作而成。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与第一颜色的滤光部211的膜层材料相同,可以在同一道光刻制程中同时制备,这样就可以简化一道光刻制程,缓解了现有显示面板的减反射结构存在的制程繁杂的技术问题,同时节省了掩膜板的耗材成本。
8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与第二颜色的滤光部212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制作而成。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与第二颜色的滤光部212的膜层材料相同,可以在同一道光刻制程中同时制备,这样就可以简化一道光刻制程,缓解了现有显示面板的减反射结构存在的制程繁杂的技术问题,同时节省了掩膜板的耗材成本。
82.在一些实施例中,层叠设置的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和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的总厚度等于第一颜色的滤光部211、第二颜色的滤光部212和第三颜色的滤光部213中至少一者的厚度。
83.需要说明的是,“层叠设置的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和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的总厚度等于第一颜色的滤光部211、第二颜色的滤光部212和第三颜色的滤光部213中至少一者的厚度”是指,层叠设置的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和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的总厚度等于第一颜色的滤光部211、第二颜色的滤光部212和第三颜色的滤光部213中任意一者的厚度;或者,层叠设置的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和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的总厚度等于第一颜色的滤光部211、第二颜色的滤光部212和第三颜色的滤光部213中其中两者的厚度;或者,层叠设置的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和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的总厚度等于第一颜色的滤光部
211、第二颜色的滤光部212和第三颜色的滤光部213三者的厚度。
84.其中,“层叠设置的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和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的总厚度等于第一颜色的滤光部211、第二颜色的滤光部212和第三颜色的滤光部213中其中两者的厚度”是指,层叠设置的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和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的总厚度和第一颜色的滤光部211、第二颜色的滤光部212和第三颜色的滤光部213中其中两者的厚度分别相等。同理,“层叠设置的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和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的总厚度等于第一颜色的滤光部211、第二颜色的滤光部212和第三颜色的滤光部213三者的厚度”是指,层叠设置的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和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的总厚度和第一颜色的滤光部211的厚度、第二颜色的滤光部212的厚度以及第三颜色的滤光部213的厚度均相等。
85.本实施例中,层叠设置的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和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的总厚度等于第一颜色的滤光部211、第二颜色的滤光部212和第三颜色的滤光部213中至少一者的厚度,可以使得该减反射结构20远离显示基板10的一侧表面较平坦,更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显示侧的光线透过率,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86.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a,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的厚度d1和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的厚度相等d2。由此,可以使得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和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的制作工艺相对比较简单。
87.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a~图5f,图5a~图5f为图4中吸光叠层22的不同结构图。至少两层不同颜色的滤光膜还包括与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层叠设置的第三颜色的滤光膜223。上述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该第三颜色为三基色。
88.其中,第一颜色、第二颜色与该第三颜色可以互为红色、绿色和蓝色。三种颜色的滤光膜结构顺序可以为任意排列组合。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颜色为绿色、第二颜色为蓝色、第三颜色为红色。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颜色为红色、第二颜色为绿色、第三颜色为蓝色。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组合,此处仅为举例说明。
89.或者,第一颜色、第二颜色与该第三颜色互为青色、品红和黄色,例如,第一颜色为青色、第二颜色为品红、第三颜色为黄色,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组合。
90.本实施例中,吸光叠层2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和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和第三颜色的滤光膜223,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该第三颜色为三基色,因此,被发光器件的上表面反射到吸光叠层22的光线,会被吸光叠层22吸收而不会射出显示面板100外部,从而减少了显示面板100显示侧对入射光线的反射,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100显示侧的光线透过率,进而提升了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91.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4,在吸光叠层22包括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和第三颜色的滤光膜223时,第三颜色的滤光膜223与第三颜色的滤光部213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制作而成。第三颜色的滤光膜223与第三颜色的滤光部213的膜层材料相同,可以在同一道光刻制程中同时制备,这样就可以简化一道光刻制程,缓解了现有显示面板的减反射结构存在的制程繁杂的技术问题,同时节省了掩膜板的耗材成本。
92.在一些实施例中,层叠设置的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和第三颜色的滤光膜223的总厚度等于第一颜色的滤光部211、第二颜色的滤光部212和第三颜色的滤光部213中至少一者的厚度。
93.需要说明的是,“层叠设置的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和第三
printed circuit,柔性线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线路板)或其他电子配件等。
101.本公开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显示面板100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102.请参阅图7,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0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显示面板100。显示面板100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s3。
103.s1:形成显示基板10。
104.在该步骤中,如图8a所示。其中,显示基板10可以包括,衬底11、电路结构层12、多个发光器件13和封装层14。具体可以参照上述一些实施例中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105.s2:在所述显示基板显示侧形成减反射结构20。
106.在该步骤中,如图8b和图8c所示。其中,显示基板10具有多个发光区30和将多个发光区30隔开的非发光区40。减反射结构20包括:覆盖多个发光区30的多个彩色滤光部21;以及,覆盖非发光区40的吸光叠层22,吸光叠层22包括至少两层不同颜色的滤光膜。在一些示例中,如图8b所示,吸光叠层22包括两层不同颜色的滤光膜;在另一些示例中,如图8c所示,吸光叠层22包括三层不同颜色的滤光膜。
107.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制备方法,可以用于制备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该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侧设置有减反射结构20,该减反射结构20包括覆盖多个发光区的多个彩色滤光部21和覆盖非发光区的吸光叠层22。其中,该吸光叠层22包括至少两层不同颜色的滤光膜,当外界光线进入到多个彩色滤光部21时,只有与彩色滤光部21颜色对应的光会被透过,其它波段的光会被吸收掉,所以外界光经过彩色滤光部21后,只留下一种单色光,该单色光在发光器件的上表面被反射到吸光叠层22,由于该吸光叠层22包括至少两层不同颜色的滤光膜,该单色光被反射到吸光叠层22后被吸收而不会射出显示面板外部,从而减少了显示面板100显示侧对入射光线的反射,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100显示侧的光线透过率,进而提升了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108.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发光区30分为至少一个第一颜色的发光区31、至少一个第二颜色的发光区32和至少一个第三颜色的发光区33。请参阅图9,在所述显示基板10显示侧形成减反射结构20的步骤,包括步骤s100~s200。
109.s100:在显示基板10显示侧形成第一颜色的薄膜,并对所述第一颜色的薄膜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形成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和第一颜色的滤光部211。
110.在该步骤中,如图10a所示。其中,第一颜色的滤光部211覆盖第一颜色的发光区31,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覆盖非发光区40,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的厚度小于第一颜色的滤光部211的厚度。
111.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与第一颜色的滤光部211的膜层材料相同,可以在同一道光刻制程中同时制备。示例性的,可以采用半刻蚀工艺对第一颜色的薄膜进行刻蚀,以形成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和第一颜色的滤光部211。此处所述的半刻蚀工艺是指:并不是统一的刻蚀去掉一半,而是指对该第一颜色的薄膜进行刻蚀,以形成厚度不同的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和第一颜色的滤光部211。
112.s200:在显示基板10显示侧形成第二颜色的薄膜,并对第二颜色的薄膜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形成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和第二颜色的滤光部212。
113.在该步骤中,如图10b所示。其中,第二颜色的滤光部212覆盖第二颜色的发光区32,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覆盖非发光区40,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的厚度小于第二颜色的滤光部212的厚度。
114.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和第二颜色的滤光部212的膜层材料相同,可以在同一道光刻制程中同时制备。示例性的,可以采用半刻蚀工艺对第二颜色的薄膜进行刻蚀,以形成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和第二颜色的滤光部212。此处所述的半刻蚀工艺是指:并不是统一的刻蚀去掉一半,而是指对该第二颜色的薄膜进行刻蚀,以形成厚度不同的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和第二颜色的滤光部212。
115.在此基础上,如图10c所示,在所述显示基板10显示侧形成减反射结构20的步骤,还包括,在第三颜色的发光区33形成第三颜色的滤光部213。
116.本实施例中,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与第一颜色的滤光部211的膜层材料相同,可以在同一道光刻制程中同时制备;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与第二颜色的滤光部212的膜层材料相同,可以在同一道光刻制程中同时制备,因此,在形成减反射结构20时,需要3道光刻制程。相比于现有技术中,oled面板包括彩膜层,彩膜层包括红色光阻、绿色光阻、蓝色光阻、以及黑色矩阵,在oled面板上形成彩膜层时,需要4道光刻制程,这样就可以简化一道光刻制程,缓解了现有显示面板的减反射结构存在的制程繁杂的技术问题,同时节省了掩膜板的耗材成本。
117.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层不同颜色的滤光膜还包括与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层叠设置的第三颜色的滤光膜223。此时,在所述显示基板10显示侧形成减反射结构20的步骤,也包括上述步骤s100~s200。
118.在显示基板10显示侧形成第一颜色的薄膜,并对所述第一颜色的薄膜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形成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和第一颜色的滤光部211。在该步骤中,形成的结构也可以如图11a所示。
119.在显示基板10显示侧形成第二颜色的薄膜,并对第二颜色的薄膜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形成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和第二颜色的滤光部212。在该步骤中,形成的结构也可以如图11b所示。
120.在此基础上,还包括,在显示基板10显示侧形成第三颜色的薄膜,并对所述第三颜色的薄膜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形成第三颜色的滤光膜223和第三颜色的滤光部213。
121.在该步骤中,请参阅图11c。其中,第三颜色的滤光部213覆盖第三颜色的发光区33,第三颜色的滤光膜223覆盖非发光区40,第三颜色的滤光膜的厚223度小于第三颜色的滤光部的厚度213。
122.本实施例中,第一颜色的滤光膜221与第一颜色的滤光部211的膜层材料相同,可以在同一道光刻制程中同时制备;第二颜色的滤光膜222与第二颜色的滤光部212的膜层材料相同,可以在同一道光刻制程中同时制备;第三颜色的滤光膜223与第三颜色的滤光部213的膜层材料相同,可以在同一道光刻制程中同时制备,因此,在形成减反射结构20时,需要3道光刻制程。相比于现有技术中,oled面板包括彩膜层,彩膜层包括红色光阻、绿色光阻、蓝色光阻、以及黑色矩阵,在oled面板上形成彩膜层时,需要4道光刻制程,这样就可以简化一道光刻制程,缓解了现有显示面板的减反射结构存在的制程繁杂的技术问题,同时节省了掩膜板的耗材成本。
123.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